约翰福音第14章-即将离去的耶稣
对耶稣的信心和盼望,使忧愁的心平静下来。
1. (1)使忧愁的心平静下来的命令。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
a.你们心里不要忧愁。门徒们忧愁是有原因的。耶稣刚刚告诉他们,他们当中有一个是叛徒,所有的人都会否认祂,并且祂当晚就要离开他们。所有这一切都会使门徒们感到烦恼,但是耶稣告诉他们,心里不要忧愁。
i. 耶稣的心意从来都不是让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烦恼,但是祂应许我们,即使在生活的烦恼当中,我们也可以有一颗不忧愁的心。
ii. 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命令。“祈使句的语法形式暗示他们应该‘停止忧愁’。‘让你的心放松’是一个很好的翻译。”(坦尼)
iii. 耶稣并没有说: “我很高兴你们这些人受了患难,充满疑惑。你们的怀疑很棒。”“祂并不喜悦祂的子民疑惑不安。祂见自己对他们所说的话让他们心里忧愁,就大大的爱他们、帮助他们得安慰。”(司布真)
iv. “祂的门徒们觉得祂的离去是一种折磨。就在那时,祂以这样简单而荣耀的话语安慰他们,整个基督教世界都是他们痛苦的债务人。”(莫里森)
b.你们信神,也当信我:耶稣对他们说,要坚定地信靠神,坚定地信靠耶稣,而不要让心陷入忧愁。这是一个强烈的呼吁,要相信耶稣,就像一个人相信天父一样,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应许,这样做会给一颗忧愁的心带来安慰和平安。
i. “使祂与所有其他宗教老师区别开来的,并不是祂重申有关天父之爱的真理,或关于道德、正义、真理和良善的事实时所表现出的清晰或温柔; 祂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独特呼召是:‘相信我。’”(麦克拉伦)
ii. “看似为人的一位,要求所有人都给予祂像对神一样的信仰和信心。”(梅尔)
iii. 关于对这节经文中的动词时态的理解,有一些争议。可能耶稣的意思是,你必须相信神,你也必须相信我(祈使句),或者祂的意思是,你确实相信神,你也确实相信我(陈述句)。总而言之,最好的证据似乎是,这是耶稣给门徒们的命令或指示。
• “信这个动词两次都是祈使性的。”(阿尔福德)
• “鉴于前面的祈使句,我认为最好将两种形式都作为祈使句。耶稣敦促祂的门徒们继续相信天父,也继续相信祂。”(莫里斯)
iv. “耶稣解决困惑的方法不是配方;而是与他的关系。”(坦尼)
2. (2-4) 安抚忧愁的心: 将来在父的家里团聚。
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有古卷作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
a.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耶稣放胆讲论天家,就是这里所说的祂父的家。耶稣并不好奇地球之外的生命; 祂知道,并告诉祂的门徒,天上有许多地方(许多住处),可以住所有的人。
i. “柏拉图讲述了苏格拉底在喝下毒药之前在监狱里的最后几个小时……像基督一样,苏格拉底将要死去。像基督一样,他在思索永生。他和来拜访他的朋友们讨论这个; 他推测,他争辩,他想知道。这与基督的态度形成了多么完美和惊人的对比啊!”(莫里森)
b.许多住处: 根据原文古希腊文,“住处”是更好的翻译。名词mone(与动词meno相连,意为“留下”或“存留”)的意思是“一个可以住下的地方”。“鉴于神的本质,最好翻译成住处。神在天上为我们预备的居所,必像大厦一样荣耀。
i. 将来会有许多这样的住处。耶稣能看见祂的门徒们所不能看见的——在祂父的家里,有千千万万的人,甚至是几十亿来自各部族、各语言、各民族的人。当祂说“许多住处”的时候甚至可能微笑了——确实许多!”
ii. “mansion,monai是受拉丁武加大译本中的mansion影响而进入钦定英译本和修订本的,意思是‘站’或‘临时住所’,旅行者可以在旅途的不同阶段到这里休息。鉴于此,许多学者,尤其是继奥利金之后的韦斯科特和坦普尔,都认为这段经文中的天堂概念是一种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进步状态,直到达到最终的目标。然而,这并不是古代先祖们对这个词的普遍解释,根据词源,这个词似乎更多地表示永恒的概念。在新约约翰福音14章23节,这个词又出现,强调的意思是圣父和圣子永久居住在充满爱的门徒的心中。”(塔斯克)
c.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 爱使我们预备一个欢迎。怀着爱,准父母为孩子准备一个房间。女主人满怀爱心为客人们做准备。耶稣为祂的百姓预备一个地方,因为祂爱他们,并且相信他们会来到。
i. 詹姆斯· 巴里是《彼得潘》和其他作品的作者。他的其中一本书是关于他的母亲玛格丽特· 奥美和他在苏格兰的成长的。他的母亲一生经历了许多不幸,包括她的一个儿子的不幸离世。据莫里森说,巴里写道,他母亲最喜欢的圣经章节是约翰福音14章。这章她读地次数太多了,以致于当她打开圣经,把它放下来时,书页自然地就落到这里。巴里说,当她老了,再也不能读这些文字时,她就会弯下身子,亲吻印着这些文字的那一页。
ii. 我去:谈论耶稣自己的计划和主动性。祂并不是被动地被带到十字架上; 祂去了那里。“他们以为祂的死是一场无法预见的灾难。基督教导他们这是祂自己计划的道路。”(莫里森)
d.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耶稣应许要再来接门徒。这不仅是在祂即将复活的意义上,也不仅是在圣灵降临的意义上。耶稣也想到祂的百姓在末世要聚集在一起。
i. “他们看不见祂的时候,不要以为祂已经死了。祂只是到另一个住处去,为他们的到来做准备。而且,祂还会再来接他们。”(摩根)
ii. “不应错过对第二次降临的提及。约翰确实不像其他新约作者那样经常提到这一点,但他在书中确实有提到。”(莫里斯)
iii. “这对早期教会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应许,当保罗藉着主的话语告诉帖撒罗尼迦的信徒,耶稣将从天上降下来,把信徒聚集到自己那里与祂永远同在的时候,很可能是在回应这句话(见帖撒罗尼迦前书4:15-17)。”(塔斯克)
e.我在那里,叫你们也在那里:对天堂的一切焦点都与耶稣结合在一起。天堂之所以是天堂,并不是因为有黄金街道、珍珠之门、甚至天使的存在。天堂之所以是天堂,是因为耶稣在那里。
i. 我们欣慰地知道,祂为我们预备地方的时候,耶稣同时也在为这个地方预备我们。
3. (5-6) 耶稣是通往天父的唯一道路。
多马对他说,主阿,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a.主阿,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多马应当被称赞,因为他诚实、清楚地解释了他的困惑。他以为耶稣只是要去另一个地方,好像只是另一个城市。
i. “虽然人类语言的需要使耶稣说‘去’和‘到父那里的路’,但这些词语没有空间或物质上的意义。”(塔斯克)
ii. “因此,我们注意到他们是怎样以一种自然、轻松的熟悉态度同祂交谈的; 祂与他们交谈时,完全同情他们的软弱,一点一点地按他们能学习的程度教他们。他们问的问题就像一个男孩问他父亲的问题一样。他们常常表现出自己的无知,但在祂面前,他们从不显得胆怯,也从不羞于让祂看出他们是多么浅薄和不明白。”(司布真)
b.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耶稣并没有说祂要把一条路指给我们看; 祂说祂就是路。祂没有应许教导我们真理; 祂说祂就是真理。耶稣没有给我们提供生命的秘密; 祂说祂就是生命。
• 我在四处游荡;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耶稣就是道路。
• 我很困惑;我不知道该怎么想。耶稣就是真理。
• 我的内心已经死了,不知道还能不能继续下去。耶稣就是生命。
i. 鉴于近期发生的事件,这一声明是自相矛盾的。耶稣的路将是十字架; 祂将被定罪为明目张胆的说谎者; 祂的尸体很快就会毫无生气地躺在坟墓里。因为祂走了那条路,祂就是通向神的道路; 因为祂没有反驳谎言,我们可以相信祂就是真理; 因为祂愿意死,祂就成为复活的管道,成为我们的生命。
ii. “没有路就没有办法去; 没有真理就没有办法知道;没有生命就没有办法生活。我是你必须走的路; 你必须相信的真理; 你必须盼望的生命。”(布鲁斯引用肯培)
c.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耶稣作出了非同一般的声明,祂说祂是到神那里去的独一之路。祂把寺庙及其仪式,以及其他宗教都放在一边。这是声称拥有唯一的道路、真理和生命–到父神、在天堂的独一真神那里的唯一途径。
i. 我明白,这是耶稣所说的,也是福音书作者所记录的最具争议的事情之一。很多人不介意说耶稣是到上帝那里的一个合法途径,但是其他宗教甚至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合法途径来对待上帝。许多人认为上帝只创造一条路是不公平的。
ii. 然而,这在圣经中是一个不变的主题。十诫开始,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曾把你们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2-3)。在旧约全书中,神斥责和嘲笑那些人们所崇拜的神(赛41:21-29;王上18:19-40)。圣经始终如一地呈现一位真神,而耶稣始终如一地呈现为通往唯一真神的唯一真道。
d.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简单地说,如果耶稣不是通往神的唯一道路,那么祂就不是通往神的任何道路。如果通往神的路有很多条,那么耶稣就不是其中之一,因为祂绝对地声明只有一条通往神的路,而祂自己就是那条路。如果耶稣不是通往神的唯一道路,那么祂就不是一个诚实的人; 肯定不是一个真正的先知。祂要么是个疯子,要么是个说谎的恶魔。没有中间立场。
i. 有时人们反对说,“我相信耶稣是一个诚实的人,我相信祂是一个真正的先知。但我不相信祂在福音书中说的这些关于祂自己的话。我认为是后来基督徒自己把这些东西加进去了。但是,一个人没有客观的理由去区分“耶稣真的说了这个”和“耶稣真的没有说那个”。“我们没有古代文献向我们展示所谓的耶稣真实的话语。任何这样的区分纯粹是基于主观原因——“我个人认为耶稣不会那样说,所以祂没有那样说——是后来的基督徒把那些话放进祂嘴里。”
ii. 如果这完全取决于个人意见——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耶稣说了什么或没有说什么——那么我们应该完全拒绝福音书。这确实是一个全有或全无的交易。我们要么接受这些历史上可靠和准确的文献记载的耶稣的话,要么完全拒绝它们。
iii. 但是基督教是偏执的吗? 当然,有些人自称是基督徒,但实际上是偏执狂。但圣经中的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多元、最宽容、最包容其他文化的宗教。基督教是一个接纳其他文化的宗教,也是最迫切地将圣经翻译成其他语言的宗教。基督徒可以保留他们的母语和文化,并在其中跟随耶稣。早期对基督教的批评是,他们会接受任何人成为基督徒!奴隶或自由人;富裕或贫穷;男人或女人;希腊人或野蛮人。所有人都蒙接纳,乃是基于耶稣基督所启示的真理。离开耶稣的这个根基就是属灵的自杀,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永恒里。
iv. “如果这看起来是令人反感的排他,那么请记住,提出这一主张的人是成肉身的道,父的启示者。”(布鲁斯)
v. 凡从耶稣而来的,基督教信仰都接受。耶稣说,藉着我“这不是‘通过相信关于我的某些命题’,也不是‘通过某种特殊的信仰’,而是‘藉着我’。”(道兹)
4. (7-8)认识父,也认识子。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腓力对他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我们就知足了。
a.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 耶稣解释了为什么祂是通往神的唯一道路; 因为祂过去现在都是神的完美代表。认识耶稣就是认识神。
b.从今以后,你们认识祂,并且已经看见祂:在作耶稣门徒的三年时间里,门徒们确实学到了很多,也知道了很多关于神的事。然而耶稣知道,因为他们还没有看到神在十字架上的爱和在复活时的大能的完全显现,所以他们只有从今以后才能认识和看见神。
c.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腓力在跟从耶稣的道路上,已经看见和经历了许多,只是还没有亲眼看见父神。也许他认为这样的经历会带来改变生命的信心和勇气。
5. (9-11) 耶稣再次解释祂与天父的合一和对父神的倚靠。
耶稣对他说,腓力,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作的事信我。
a.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这就是说腓力曾与耶稣亲密地相处,却还不理解祂。这对今天的许多人来说,是可能的,也是真实的。
b.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这温柔的责备,使腓力想起耶稣常常说的话。认识祂就是认识父神。看见耶稣的爱,就是看见父神的爱。看到耶稣在行动,就是看到父神在行动。
i. “如果不把圣父和圣子看作某种意义上的一体,就很难解释清楚。有些词是任何人都无权使用的。”(莫里斯)
ii. 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 “没有一样有形的形象能完全描述神。只有一个人能代表祂,因为位格不能用客观的物体来表现。”(坦尼) 这永远结束了希伯来圣经描述了一位残酷的神而耶稣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更好的神的说法。相反,耶稣向我们展示了同样的爱、怜悯、仁慈和良善,那是过去和现在都在父神里面的。出埃及记34:5-9,显示了旧约中父神的这种本性。
iii. “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有任何受造物能说这样的话吗? 这话不是明显地暗示基督向祂的门徒宣称自己是永在的神吗?”(克拉克)
c.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耶稣重复了约翰福音强调的一点;耶稣靠着父神生活、说话、行事、无不顺服祂的权柄和指导 (约5:19, 8:28)。
d. 你们当信我· · · · · · 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做的事信我:耶稣为我们对祂的信心立了两个坚固的根基。我们可以仅仅因为耶稣的个人和话语而相信祂,也可以因祂奇迹般做的事而信祂。
i. 住在我里面的父作祂自己的事:“我们在本质上是一体,在行动上也是一体。我所做的工证明了我的本性是无限完美的。我所创造的奇迹,只有用无限的力量才能实现。”(克拉克)
ii. 信我: “耶稣在这里呼召腓力和其他人(注意复数的变化)信祂。信仰包括认识到耶稣所说的是真的。”(莫里斯)
iii. “我们的救主自称是神,祂的话语和行为都是神性的。彼得说,祂无论在言语还是行为上,都是大能的。牧者们也必须在他们的范围内,能够通过健全的教义和敬虔的生活,论证并证实自己是神的子民。”(特拉普)
B.给忧愁的门徒们的三个确据。
1. (12-14) 当耶稣离世到天父那里去之后,祂在地上的工作还将继续。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
a.实实在在地: 耶稣在离开的那天晚上,给了祂的门徒们三个应许。第一个应许回应了他们的恐惧:“这就是结局。工作结束了,我们都被解雇了。“ 他们没有被解雇; 他们升职了,升职去做更大的事。
b.信我的人: 耶稣只是鼓励门徒们在信心中,因着祂是神,因着祂所说的话,因着祂所行的神迹而信靠神。现在耶稣描述了信的人所得的好处或祝福。
c.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耶稣期待那些信祂的人,继续祂在世上的工。祂不希望门徒们在祂离开后散去,却要继续作更大的工(作比这更大的事)。
i. “祂现在对他们所说的 ‘更大的事’,仍然是祂自己的工; 成就这事的,不再是在他们中间的肉身的祂,乃是祂在他们里面的灵。”(布鲁斯)
d.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耶稣所讲的 “更大”并不是感觉上的,乃是范围上的。耶稣会留下一个得胜的、不断工作的门徒们组成的家庭,他们会把祂的国传播到比耶稣在祂的生活和事奉中所接触到的更多的人和地方那里去。
i. 这个应许看起来似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彼得第一次讲道之后,信的人比耶稣整个传道期间记录下来的信的人还要多。
ii. “耶稣复活以后使徒们所作的事,在性质上并不比耶稣大,乃是在影响范围上更大。”(塔斯克)
iii. “关键是基督徒要做甚至比耶稣所作的更大的事。”(博易士)
iv. “我们可以从使徒行传中看出耶稣的意思。使徒行传中有一些医治的神迹,但重点是在强大的皈依工作中。单在五旬节一天,这一小群信徒中加入的信徒数量就比基督在世的整个时期都多。我们在那里看到‘比这更大的事’的实现。”(莫里斯)
v. “威廉•巴克利认为把这解释为耶稣想要祂的门徒去行比这更多、更令人印象深刻的神迹是困难的: “尽管这可以理解为早期教会做了耶稣所作的事, 却绝对不能说他们做了比祂更大的事。”(巴克莱)
vi. 有些人相信耶稣的意思是,个别信徒可以而且应该做比耶稣在地上事奉的那些年做的更大的事。我们热切地等待那些曾多次做过比在水上行走、用一句话平息风暴、为成千上万的人提供食物、使人从死里复活(比耶稣工作中记载的三个还要多)还要伟大的事的人的证据。即使证明了一个在耶稣以后的人做了这样的事情, 它仍然不能解释为何没有成千上万的人实现这种错误、有时危险的对耶稣这句话的意思的误解。
e.因为我往父那里去:耶稣很快就会解释,祂升天的时候,祂要差遣圣灵来(约14:16,14:26,15:26,15:7-9,15:13)。因为耶稣往父那里去,圣灵就降在祂的百姓身上,叫他们能行这些更大的事。
i. “你们会行这些更大的事是因我往父那里去,全能的恩典与代求的圣灵就会降下临到祂的教会。”(阿尔福德)
f.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耶稣又进一步解释,祂的门徒们如何能行更大的事。这是可能的,因为耶稣会通过祂常常祷告的信徒来完成祂的工作,他们奉祂的名祈求和行动。祂应许信祂的门徒奉祂的名无论求什么,祂都会行; 也就是说,按着祂的本性和权柄所求的,祂都会成就。
i. 奉我的名不是祈祷的咒语; 它涉及背书(如银行支票)和限制(请求必须与所奉之名的本性一致)。我们奉耶稣的名而不是奉自己的名来到神面前。
ii. “任何祷告的试炼都是: 我能使这事奉耶稣的名吗? 没有人能以耶稣的名义为个人报仇,为个人野心,为一些不值得的、非基督的目标而奉耶稣的名祷告。”(巴克莱)
iii. “以祂的名义提出要求或以祂的名义做任何事,都要与祂的思想、目标与动机统一。”(特伦奇)
g.叫父因儿子得荣耀:耶稣所应许的这些更大的事,要叫父和子都得荣耀。带着对耶稣和父神的荣耀的热爱的祷告才是真正奉耶稣的名的,也是神会回应的那种祷告。
2. (15-17)当耶稣离开的时候,祂会差遣圣灵来。
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下同)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
a.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 耶稣刚刚洗了门徒们的脚,向他们显明祂的大爱(约13:1-5)。祂告诉他们爱的回应应当是什么;遵守祂的命令。
• 按照祂刚刚的示范,祂命令他们互相洗脚(约13:14-15)。
• 祂命令他们按照祂对他们的爱的模式彼此相爱(约13:34)。
• 祂命令他们信靠天父上帝和耶稣自己(约14:1)。
i. 遵守耶稣的诫命确实体现了我们的个人道德,但祂强调的是对他人的爱和对祂的信心,以此来证明对祂命令的遵守。
ii. 这是对我们对耶稣的爱的公平的衡量。我们很容易认为爱耶稣仅仅是感性的或情绪化的。当我们对耶稣的爱有情感和激情时,这是很奇妙的,但它必须始终与遵守祂的命令相联结,否则这根本就不是爱。
iii. 对于信徒来说,不顺服不仅是表现的失败,或力量的失败。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爱的失败。那些最爱神的人最喜乐、最自然地顺服祂。说: “我真的爱耶稣,我只是不想让祂告诉我如何过我的生活”,这是对耶稣和对祂的爱的严重误解。
iv. “耶稣也告诉我们顺服的本源是什么。它不是恐惧、骄傲或渴望赚得祝福。顺服的真正源泉是爱。“顺服必须对它的母亲、奶妈和食物有爱。顺服的本质在于促使行动的真挚的爱,而不是行动本身。”(司布真)
v. “有些人认为,如果我们爱耶稣,就必须进修道院,退到一间小屋子里,穿得古怪些,或者剃光头。有些人认为,我们若爱基督,就当脱去一切所有的,穿麻衣、腰束麻布、在旷野里枯干。其他人则认为,以古怪的衣着和行为来降卑自己是明智的。救主没有说过任何这样的话; 祂说‘你们若爱我,就当遵守我的命令。’”(司布真)
b.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 这是三个应许中的第二个。门徒们就害怕,说,“耶稣要丢弃我们。祂离开之后,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们要得到的帮助不会更少,而是更多,因为父会再派一位保惠师来。
i. 耶稣明白祂的门徒(包括当晚与祂同在的那些人,以及后来的门徒) 需要神的同在和能力来遵守祂的诫命。神子应许向父神祷告,求父将圣灵赐给信徒,使他们能成就这事。
ii. 这句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神的三位一体思想编织在新约全书中。耶稣并不打算做一个关于三位一体的复杂讲座; 祂简单地谈到三位一体的三位如何互相影响、如何为神子民的利益而工作,以及如何推动祂的计划。
iii. “意思是,耶稣升天的时候,就会做这样的祷告。“我要求父,也许是一种暗示实际的同在和亲近的方式,在这里用来表示在基督的升天职分中的调解作用。”(阿尔福德)
c.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 翻译成“保惠师”这个词的是古希腊单词parakletos。这个词的意思有被召来帮助别人的人的意思,它可以指顾问、法律辩护人、调解人或代祷人。
i. “钦定本圣经把parakletos翻译成安慰者。这个翻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英语中这个词的意思。“威克里夫说,这个词是安慰者一词的来源,经常用安慰者来表示拉丁文中的confortari,意思是加强……因此,帮助和力量以及安慰的概念通过它传达出来。”(阿尔福德)
ii. 理解保惠师工作的一种方法是理解祂工作的反面。“魔鬼被叫作控告者,κατηγορος与圣灵的名字和称呼完全相反。”(特拉普)
iii. 另外· · · · · · 一位保惠师: 单词另一位是古希腊单词allen,意思是“同类中的另一个”(坦尼),与不同种类的另一个形成对比。正如耶稣显示了天父上帝的本性,同样,圣灵——同类中的另一个——也显示了耶稣的本性。
iv. “我们的主在这里称圣灵为‘另一位保惠师((allon paraklhtoV))’,暗指祂自称也是paraklhtoV,正如约翰在他的第一封信(约翰一书2:1)中称呼他的那样。”(特伦奇)
v. 如果能和耶稣一起过基督徒的生活,在人生的每一步上都有祂在我们身边,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耶稣应许说,圣灵将为我们完成这个角色,祂被派来帮助信徒。若没有约翰福音14:15-18所描述的权能,约翰福音14:12-14所描述的更大的事是不可能完成的。
d. 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耶稣要赐下圣灵,使祂(指一位,而不是指一个事物) 可以永远与我们同在,而不是像在旧约中赐下圣灵一样暂时住在我们里面。
i. “主必永远和门徒同在。新的事态将是永久性的。被赐的灵,一次赐下,不再收回。”(莫里斯)
e.世人不能接受:世人不能明白,也不能领受圣灵,因为祂是圣洁真实的。在谎言的世代真理的灵是不受欢迎的。世人不能看见那灵,也不认识祂。
i. “如果世界不能接受圣灵,我们是否会感到奇怪,在我们的集体世界里我们集体看到和显示地祂的能力是如此之少呢?”(特伦奇)
f.你们却认识祂,因祂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
• 与世界相反,耶稣的门徒应该认识圣灵。
• 与世界相反,耶稣的门徒应该有圣灵与他们同在。
• 与世界相反,耶稣的门徒应该有圣灵在他们里面。
i. 对于这11个门徒,圣灵已经与他们同在,并将住在他们里面。当耶稣向他们吹气,他们就受了圣灵,重生的时候,这事就应验了(约20:22)。
ii. 除了同在和里面,耶稣还使用了第三个介词来描述门徒与圣灵的关系: 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徒1:8)。这种降临的经历就是圣灵的洗礼、圣灵的浇灌。
iii. “地上的基督和祂的门徒之间有多远的距离啊! 祂降世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 但你总能察觉到智慧的主和愚蠢的门徒之间的鸿沟。现在圣灵住在我们里面,消除了这段距离。”(司布真)
3. (18-21) 耶稣离开的时候,叫门徒认识祂。
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
a.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 我必到你们这里来。耶稣开始了祂的第三个应许。门徒们害怕: “耶稣要离开了,我们的门徒训练计划才刚刚开始就要结束了。“他们的门徒计划还没有结束; 这才刚刚开始。
i. “在希伯来人中,夫子的门徒称他为父。他的门徒被称为他的孩子,在他死后,就被认为是孤儿。”(克拉克)
ii. 司布真认为耶稣的门徒不像孤儿。
• 孤儿父母双亡; 圣灵告诉我们耶稣还活着。
• 孤儿孤身一人;圣灵使我们更接近神的同在。
• 孤儿失去了供养者; 圣灵供应一切。
• 孤儿无人教导;圣灵教导我们一切。
• 孤儿没有监护人;圣灵是保护者。
b.我必到你们这里来: 耶稣又一次应许要到门徒这里来(之前是在约翰福音14章3节),这是一个很大的应许,藉着祂的复活,藉着圣灵的差遣,并藉着祂身体回到地上的应许,得以实现。
i. “祂应许的再来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在这确据里:‘我必到你们这里来。’”(布鲁斯)
c.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话在耶稣从死里复活的时候应验了。然而,即使在祂升天的时候也是如此。耶稣离开后,会以真实而有力的方式向门徒显现。他们会以一种比用肉眼看到祂更伟大的方式看见祂。
i. 使徒保罗后来写道,虽然凭着外貌认过基督,如今却不再这样认祂了(林后5:16)。从圣灵来认识耶稣,比从肉身认识耶稣更有力。
d.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门徒不但要藉著圣灵看见耶稣,也要藉著圣灵的作为继续活在耶稣里面。他们对耶稣生命的倚靠不会随着祂的离开而结束; 而要藉著圣灵,在更大的程度上继续下去。
i. “一个人得救,是因为基督为祂死; 他继续得救,是因为基督为他活。属灵生命存在的唯一原因是耶稣活着。”(司布真)
e.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他们要藉着圣灵经历一段生命的联结、生命的分享、以及与父神和子神的联合。
• 这种合一的标志是认识神的旨意(有了我的命令)。
• 这种合一的标志是顺服神的旨意(又遵守的)。
• 这种合一的标志是爱(这人就是爱我的)。
• 这种合一的标志是与父神的关系和对祂爱的接受(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
• 这种合一的标志是耶稣自己的启示(并且要向他显现)。
• 所有这一切都是藉着圣灵与神合一而产生的。
i. 这种关系是为了门徒们现在的经历,而不只是为了以后。“因为祂不是为将来的生命保留全部,乃是在这旷野赐一颗迦南的葡萄、是世上从来没有尝过的。”(特拉普)
ii.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基督所应许显明自己的爱,不是徒然的情欲,也不是虚浮的意念,乃是叫人顺服的准则。”(道兹)
iii. 有了我的命令: “爱基督的人,就是‘有’祂命令并且遵守它们的人。‘有’诫命是一种不寻常的表达方式,似乎并没有完全相似的表达(参看约翰一书4章21节)。意思似乎是使诫命成为一个人自己的,并把它们带入一个人的内在。”(莫里斯)
4. (22-24) 回答犹大的问题 (不是加略人犹大)。
犹大(不是加略人犹大)问耶稣说,主阿,为什么要向我们显现,不向世人显现呢?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
a.为什么要向我们显现:犹大问了一个极好的问题。显现的意思就是揭示、使人明白。耶稣离开的时候,如何向门徒显现自己,而不向世人显现,目前还不清楚。
i. 犹大曾听耶稣教导说,普天下的人都要看见弥赛亚在祂的荣耀里(太24:30)。现在耶稣说祂的显现是世人所不能看见的,这让他很难理解。
ii. “犹大在路加福音6:16和使徒行传1:13中被称为‘雅各的犹大’;钦定英译本每次都翻译成‘雅各的兄弟’,修订本和修订标准版,更自然地翻译成‘雅各的儿子’。他似乎是马太福音10:3和马可福音3:18中的达太。有些使徒的名字显然不止一个。”(塔斯克)
iii. “在约翰福音13:30之后,说不是加略人犹大是多余的,而圣· 约翰因着对同名叛徒的极度恐惧而加上了这一句。”(阿尔福德)
b.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 在回答犹大的问题时,耶稣重复了前几节经文的主题。耶稣将通过爱、顺服和与父神与子神的合一而在门徒中显现。这些都不是神秘或狂喜的经历,而是生活在圣灵的同在和工作中的真实的生命。
• 爱是个人的;耶稣说,人若爱我。
• 爱敬畏耶稣的教导; 耶稣说,就必遵守我的道。
i. 就必遵守我的道:“这指的不仅仅是一个诫命, 对吗?基督的‘道’不仅仅是训诫。它包含祂所有的都包含在一个重要的统一和有机的整体中的话。我们不能在它们中间挑挑拣拣;它们是一体的。”(麦克拉伦)
ii. 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哪里有爱和顺服,哪里神和基督的同在就得以实现。父神和子神一起为每个孩子建造他们的家。”(布鲁斯)
c.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耶稣再次强调祂对天父的完全倚赖和顺服。耶稣公开表明祂与天父是平等的(约14:1,14:3,14:7,14:9)。
C.耶稣离开的时候,将圣灵和祂的平安赐给我们。
1. (25-27) 要离开的耶稣留下圣灵的礼物和祂的平安。
我还与你们同住的时候,已将这些话对你们说了。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
a.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 耶稣在约翰福音14章16节第一次提到保惠师。祂又回到那奇妙的应许上,就是当祂肉身离开他们的时候,耶稣求父差遣圣灵来帮助祂的门徒。
i. 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奉差遣赐给门徒,是因耶稣的品行、性情和本质。圣灵将是耶稣正式指定的代表,代表祂行事。”(坦尼)
• 门徒不必凭自己的功德去求圣灵;他们可以在耶稣的功德里接受祂。
• 门徒应该期望圣灵的工作会符合神话语中所揭示的耶稣的本质和性格。
ii. 这是另一个奇妙的例子,三位一体的真理编织在新约的结构中。父神应子神的请求,差遣圣灵。
iii. 圣灵: “这种特殊的指定在新约全书中随处可见,并没有引起人们对圣灵的能力、祂的伟大等等的注意。对于第一批基督徒来说,重要的是祂是神圣的。”(莫里斯)
b.祂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耶稣离开门徒的时候,完成了祂作为拉比直接教导门徒们的工作。他们的训练还没有结束,但圣灵保惠师会继续帮助他们。
i. 圣灵会教导门徒们更多他们所需要知道的,也会超自然地使他们想起耶稣的话,无论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还是为了福音书的写作。
ii. “这就意味着圣灵的工作将是一个延续的工作。祂的教导将延续耶稣已经教导的。圣灵不会抹去耶稣以前的教导而重新开始。圣灵不会放弃耶稣的教导。要叫他们想起的教导是祂的。”(莫里斯)
iii. 这应许对每一个信徒都有意义。圣灵教导我们、使我们想起神的话(如果我们细心领受的话)。然而,这应许的丰满是为第一代门徒和使徒,耶稣建立的教会,保留的(弗2:20)。
iv. “正是在完成对使徒的这一应许之后,他们才有充足的证据来为主所做、所教导的一切作见证,从而证明福音故事的真实性。”(阿尔福德)
c.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在那个文化中道别时的一种常见用语。当你离开时,向他们祝愿平安(shalom)。耶稣使这个普通的告别充满了力量和意义。
i. ”按照惯例,告别时人们都会祝平安:——撒母耳记上1:17;路加福音7:50;使徒行传16:36;彼得前书5:14;约翰三书15。‘愿你平安(沙龙)’过去、现在都是犹太人在朋友见面和告别时常用的问候语。”(布鲁斯)
ii. 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在那古老的文化中,一个人离开时所道的平安,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就像我们说再见一样。字面上的意思是,神与你同在——但我们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耶稣想让他们知道,当祂说 “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时,并不是像大多数人说的那样随随便便、毫无意义。
iii. 这个世界的平安往往是建立在分散注意力或故意视而不见和撒谎的基础上。耶稣带来了更好的平安,真正的平安。
iv. 在最后的遗嘱中,耶稣没有遗产或财产留给祂的追门徒们。然而,耶稣赐给他们两样比任何财富都大的: 圣灵的同在和能力,以及耶稣自己的平安。这就是神儿子的平安,带着祂对父神完全信靠的爱。
v. “祂谨慎地将平安描述为‘我的平安’。祂的平安是一颗尽管面临着种种苦难和冲突仍然不忧愁、不畏惧的心。”(摩根)
vi. “在圣经中,‘平安’一词绝不是简单地表示没有麻烦。平安意味着一切,是我们的最高利益。世界给我们的平安是逃避的平安,这种平安来自于避免麻烦和拒绝面对事件。”(巴克莱)
d.你们心里不要忧愁。耶稣又回到约翰福音14章第一节所记载的主题上。有了对神和祂儿子的信心,有了对圣灵和平安的领受,我们就能在满有患难的生活中保持一颗不忧愁的心。
2. (28-29) 耶稣离世归父的良善。
你们听见我对你们说了,我去还要到你们这里来。你们若爱我,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因为父是比我大的。现在事情还没有成就,我预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就可以信
a.你们若爱我,就必喜乐:因为听见耶稣离开的消息,门徒们就忧愁。他们应当因着信,为耶稣、为自己、为世人,而喜乐。耶稣藉著所差的圣灵作的工,要比祂在地上事奉的年日所作的工更大。
• 耶稣,当我想到你所放弃的一切,想到你从天堂来到人间所承担的一切,我很高兴你能到父那里去,把这一切都还给你。
• 耶稣,当我想到你上升到荣耀里时会给我和你所有子民的一切以及从那里差遣圣灵来,在那里为你的教会祷告,并为我们预备一个地方,我就为你要到父那里去感到快乐,你到父那里去也是为我的缘故。
b.因我到父那里去: 我们感到在耶稣身上有一种喜悦的期待,因为祂很快就会回到在天上的天父与儿子的交通中。
c.因为父是比我大的: 在职位上父比子大,特别是在道成肉身方面。然而在本质上,或在实在上,父并不大于子。他们都是神。
i. 值得注意的是,耶稣竟然会这样说。“这竟需要明确的肯定,就像在这里一样,是证明子是神的最有力的证据。”(道兹)
3. (30-31) 耶稣是自愿来的,而不是被撒但降服的。
以后我不再和你们多说话,因为这世界的王将到。他在我里面是毫无所有。但要叫世人知道我爱父,并且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起来我们走吧。
a. 因为这世界的王将到:耶稣知道撒但要因祂而来。那时,加略人犹大正在安排在客西马尼园里捉拿耶稣。在这种情况下,耶稣慈爱和以他人为中心的平静是值得注意的。
b. 他在我里面是毫无所有: 耶稣可以自信而诚实地说,撒但在祂身上没有任何权柄或立足之处。撒但无法把耶稣推到十字架上; 耶稣上十字架是因着对父神顺服的爱,是因着爱世人(要叫世人知道我爱父,并且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
i. “在我里面是毫无所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用来加强他的进攻。”(阿尔福德)
ii. “耶稣走向死亡不是因为被撒但的计谋制伏,‘乃是要叫世人知道我爱父,父怎样吩咐我,我就怎样行。’”(道兹)
c. 起来,我们走吧:耶稣和门徒就离开桌子,慢慢地往客西马尼园去。很明显,他们并没有立刻离开(约18:1),而是从这里开始离开。
i. “任何试图让一群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离开某个特定的地方的人都会明白,通常需要不止一次简短的劝告才能做到这一点。”(莫里斯)
ii. “也许接下来的演讲和祈祷,也就是第17章,都是在大家都准备离开的时候进行的。”(阿尔福德)
iii. “至于15-17章是在去客西马尼的路上说的,还是祂和门徒们在祂讲完之后还在那里逗留时说的,我们不得而知。”(坦尼)
iv.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准备一起去。“有人会想,在这样的一个夜晚,耶稣最渴望的就是一个人……祂不能让他们自己出去。祂爱他们太深了。他们也许会抛弃祂,就像他们即将要做的那样。但祂不可能抛弃他们。”(莫里森)
(c) 2021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