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 25章–耶稣在橄榄山教导(2)
A. 十个童女的比喻。
1. (1) 十个童女出去迎接新郎。
“那时,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
a. 那时天国: 马太福音第24章以一个比喻结尾,意在强调准备好迎接耶稣的再来。马太福音第25章以同样的原则开始了另一个比喻。
b. 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 犹太人的婚礼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立下婚约——由父亲们签署正式的协议。第二阶段是订婚——相互承诺的仪式。第三个阶段是结婚——订婚大约一年后,新郎在一个新娘意想不到的时间来到她身边。
i. “新郎到了,陪伴新娘的使女,拿着灯出来迎接新郎,领他和陪伴他的人进去迎娶新娘。” (普尔,Poole)
ii. 有人问为什么耶稣说的是十个童女,而不是另外一个数字。据报道,塔木德当局说,通常新娘队伍中有十盏灯。这是一场普通规模的婚礼。
iii. “关键不是这些女孩的童贞,这是假定的,而只是他们是十个(一个令人喜欢的整数…)使女被邀请参加婚礼。” (卡尔森,Carson)
c. 出去迎接新郎: 在这个比喻中,前两个阶段已经发生了。现在参加婚礼的人(10个童女)等待接新郎娶新娘。
i. “根据马太福音9章15节,我们可以看到耶稣自己作为新郎的样子。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大胆的比喻,因为旧约经常描述上帝(不是弥赛亚)是新郎,以色列是新娘(赛54:4-5,62:5;耶2:2;何1 – 3等)。” (弗朗斯,France)
2. (2-13) 没有准备好的年轻妇人被拒绝进入婚宴。
“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阿,主阿,给我们开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a. 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 参加婚礼的有些人很聪明,为新郎的到来做好了准备。有些人既愚拙又毫无准备。
i. “愚拙与聪明,不好也不坏,乃是谨慎与鲁莽,考虑不周与深思熟虑。” (布鲁斯,Bruce)
b. 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 因为新郎迟延,十个使女都睡觉了。在这个比喻中,聪明的和愚拙的使女都睡着了,但是聪明的少女准备好了在她们意外被唤醒时立即行动。愚拙的使女却没有准备好。
i. “她们正等着在节日游行中护送新郎,应该是婚礼的最后阶段,因为他会带着他的新娘回家参加婚宴。” (弗朗斯,France)
ii. 打盹睡着: “‘打瞌睡,睡得很熟,有希腊时态的感觉。” (弗朗斯,France)
c. 拿着灯,却不预备油: 那五个愚拙的使女似乎已经准备好迎接新郎了,因为她们手里拿着灯。但他们真的没有准备好,因为他们不预备油。
i. “这显然是一个火把游行,灯可能是“火把”(油浸破布包裹在一根棍子上),而不是台灯,这在马太福音5章15节和6章22节中有不同的描述;这里常用的词是“火把”的意思。” (弗朗斯,France)
ii. “他们的火把由一根手持的木棒组成,顶端有一个盘子,里面有一块浸过油或沥青的布或绳子。” (布鲁斯,Bruce)
iii. 油在器皿里: 聪明的使女预备足了油。
d. 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 在意想不到的时刻,新郎来了。那些参加婚礼的人(那些童女)立即开始准备点灯。
i. “收拾灯的字面意思是‘把他们的火把放整齐’。”(弗朗斯,France)
ii. “这是一个专门针对教会内部人士的警告,他们不能认为自己的未来是无条件的;所有的十个人都期待着参加宴会,在那一刻到来之前,他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是危机将准备好的人和未准备的人分开。” (弗朗斯,France)
e. 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 愚拙的童女没有准备好,因为她们点灯的油不够。在许多圣经章节中,油是圣灵的象征(如亚4:1-7)。没有油,婚宴就没有为新郎准备好。没有圣灵,就没有人准备好迎接耶稣的再来。
i. 橄榄油是圣灵的好代表,有很多原因。
· 当用于这个目的时,油是润滑的——在那些被上帝的灵润滑的人中几乎没有摩擦和磨损。
· 在圣经时代(路10:34),油可以治愈,并被用作药物治疗——神的灵带来了治愈和恢复。
· 当油在灯里燃烧时,它就会发光——神的灵在哪里,哪里就有光。
· 当油被用作火焰的燃料时,油就会变暖——神的灵在哪里,哪里就有温暖和安慰。
· 当油被用来按摩时,它会使人精力充沛——圣灵使我们服侍主时精力充沛。
· 当把油作为香水使用时,它会使我们感到愉悦——圣灵会使我们感到愉悦。
ii. 若没有圣灵内住,就没有人能成为真正的基督徒,正如罗马书8章9节所说:若有人没有基督的灵,他就不是属基督的。在这个比喻中,耶稣并不打算在“满有圣灵的”基督徒和“没有圣灵的”基督徒之间进行分离;而真正的基督徒和假信徒之间有区别。
iii. 然而,基督徒预备的关键是不断被圣灵充满(弗5:18)。如果我们不是经常被圣灵充满,我们属灵生命中就有许多软弱、失败和昏睡。
f. 门就关了… “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对愚拙的使女的惩罚很严厉。不允许她们参加婚礼,门关上了。
i. “童女们的恳求和新郎的回应让人回想起马太福音7章22-23节令人不寒而栗的话;在这里,就像在那里,我不认识你是一个决定性的拒绝公式,而不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 (弗朗斯,France)
ii. “那扇门一旦关上,就永远不会再打开。有些人梦想在死后为那些死后不悔改的人打开那扇门;但圣经中并没有什么能证明这种期待。凡超过神话语所启示的‘更大的盼望’,都是妄想,是网罗。” (司布真,Spurgeon)
g. 所以你们要儆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这个比喻的要点很简单——准备好。没有做好准备的代价太高。
B. 才干的比喻。
1. (14-15) 耶稣描述了一个主人,在他出发远行之前给他的仆人的命令。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
a.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 在古代,这并不是一个奇怪的想法,因为仆人(奴隶)通常被赋予很大的责任。这通常是一个人能用他的钱做的最安全、最聪明的事情。
i. “他不在的时候,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把他的钱分给精心挑选的奴隶,让他们尽其所能地使用。” (布鲁斯,Bruce)
ii. “这个比喻回答了童女们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什么是‘准备好’?” (弗朗斯,France)
b. 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才干不是能力(尽管这个比喻也适用于我们的能力),而钱的单位价值至少1200美元的现代货币,也可能更多。
i. “才干不是硬币,而是一种重量;因此,它的价值显然取决于所使用的货币是铜、金还是银。” (巴克莱,Barclay)
ii. “英文对‘才干(talent)’自然(或超自然)的使用源于这个比喻……当然,希腊文的talanton只是一笔钱……它通常被认为等于6000便士。”(弗朗斯,France)“如果一个人才值六千便士,那么一个日工二十年才能挣这么多钱。” (卡尔森,Carson)
iii. 在这个比喻的应用中,我们可以把这些才干看作是生命的资源,比如时间、金钱、能力和权威。
c. 按着各人的才干: 仆人们根据他们的才干得到不同数目的钱。一个仆人只得到一笔钱,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目。一些人得到更多;但是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些东西,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大笔钱。
i. “每个人拥有的才干都最适合他自己的状态;只有骄傲和疯狂才会使他渴望和嫉妒他人的恩惠和才能。5千对于一些人来说太多,而1千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太少。” (克拉克,Clarke)
2. (16-18) 仆人管理主人的钱财。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a.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 那些从他们的主人那里得到了钱的人,他们都按照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行。他们中的两个人用他们的钱做买卖并获得了更多的钱(另外赚了5千…也照样另赚了2千)。
i. 去做买卖暗示直接的行动。“关键是,这些好仆人感到了他们肩负的责任,没有延误地去工作。” (卡尔森,Carson)
ii. 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用他们的才干进行买卖的。也许他们借钱出去收取利息,也许他们用这些钱买了东西,然后卖了得到更多的钱。关键是他们利用了他们所拥有的,并因此获得了更多。
iii. 关于前面的两个仆人的工作我们可以说很多做得好的地方:
· 他们很快就去工作。
· 他们坚持不懈地工作。
· 他们工作很成功。
· 他们准备好向主人交账。
b. 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第三个仆人对他主人给的钱没做任何事。他小心翼翼地(把钱藏起来)不让它丢失,但与前两个仆人相比,他对主人的钱没有做任何积极的事情。
3. (19-23) 前两个仆人受到的审判。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a.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 长时间的迟延会使仆人们以为他们永远也不用为他们的管理情况交账,但他们肯定是要交账的。
b. 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 两个仆人得到的奖赏是一样的,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每个人根据他们所获得的资源完成了同样的工。
c. 好,良善又忠心的仆人: 这表明主人想要的是他仆人的良善和忠心。这些仆人所享受的任何经济上的成功都是因为他们的良善和忠心。主人首先要的是这些品质,而不是特定数量的钱。
i. “没有说‘好,你这个良善又聪明的仆人’,因为在那些欣赏耀眼和闪光的人的眼里,这个人也许从来就没有闪耀过;也没有说:‘好,你这个伟大而高贵的仆人。’因为在他的故乡以外的地方,可能从来没有人认识他。” (司布真,Spurgeon)
ii. “在幼儿园里忠心比在青年贵族学校里不忠心要好。在一个有二十来个人的小村庄里保持忠心,要比在一个大城市的教区里不忠要好得多,那样的不忠会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在村舍会议上忠心地对五十个村民讲基督并他钉死在十字架上,要比在一个有成千上万人聚集的大房子里不忠好。” (司布真,Spurgeon)
d. 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这里面有天堂的回声。这个意思是有一个快乐的地方属于这些仆人的主人,仆人们被邀请到那个地方享受主人的快乐。这两个忠心的仆人的命运有一种天堂的感觉。
i. “这不是仆人的份,而是主人的份分享给他忠心的仆人…与其说我们享受自己的快乐,不如说我们进入我们主的快乐。” (司布真,Spurgeon)
ii. 我们可以说前两个仆人得到的奖赏:
· 他们得到了主人的赞赏。
· 他们得到了将来受祝福的应许。
· 他们得到了荣耀,“主的快乐”。
4. (24-25) 第三个仆人交账。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a. 那领一千的,也来: 主人对每个仆人分别进行了审判。如果把他们作为一个团队,他们做得很好:给了8千,收了1万5千。然而,每个人的忠心和努力都受到了单独的审判。
i. “请记住,我的听众们,在审判的日子里,你的账必须是你个人的;上帝不会问你的教会做了什么–他会问你自己做了什么。” (司布真,Spurgeon)
b. 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 那个仆人只是埋没了他的钱,却试图为他主人的巨大权力而为自己开脱。事实上,他认为他的主人在某种意义上是无所不能的: 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
i. 忍心的人: “贪婪,吝啬,独享一切,不给仆人任何好处。” (布鲁斯,Bruce)
ii. F.B.梅尔(F.B. Meyer)表述这个仆人的想法是这样的:“我无能为力;即使我什么也不做,也不会有多大区别。不需要我的微小推动来扭转局面。”
iii. “恶人的天赋在于把他们的失败归咎于别人,并往往归咎于上帝自己。” (普尔,Poole)
c. 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 第三个仆人似乎为自己感到骄傲。因为他的主人是如此的强大,(在仆人的心目中)根本不需要他的帮助。仆人以为主人很高兴他什么也不做,就对主人说:“ 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他似乎不知道他惹得主人有多生气。
i. 我们可以从第三个仆人的角度说,至少他还知道他所得到的是属于他主人的。他说,“你原来的银子在这里。”许多现代的神的仆人认为,当神给他们一些东西时,东西就不再属于神;而是属于他们,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
ii. 这仆人虽然没有为他主人作什么,却不以为自己是无用的仆人。他没有表现出自我贬低,既不谦卑也不悔悟。他很大胆,毫不脸红地说:“看,这是你的。” (司布真,Spurgeon)
iii. 我们说说第三个仆人的工作:
· 他没有思考。
· 他没有工作。
· 他连试都没试。
· 他找借口。
5. (26-30) 第三个仆人被审判。
“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a. 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 第三个仆人,在这里被称为又恶又懒的仆人–他受到了强烈的谴责。主人的主权决不原谅仆人的懒惰。它更加谴责那种懒惰。
i. 那些不为主做工,不祷告,不传福音的人,因为神是至高的主宰,他们的懒惰定了他们的罪。通过他们的行动(或缺乏行动),显示出他们就像比喻中的恶仆。他们根本不知道主人的心。“主人告诉无利可图的仆人,错误在于他的懒惰和邪恶,他对主人的安全的恐惧只是一个无聊、不合理的借口。” (普尔,Poole)
ii. 这个仆人只是埋没了他得的钱,他的罪名是又恶又懒。我们很少把懒惰看成是一种真正的罪,必须在主面前悔改。如果懒惰是一种呼召,或者是一种属灵的恩赐,那么这个人将很优秀。
iii. “不是不诚实——主人在这一点上并没有看错——而是懒惰、没有进取心、胆小……懒惰,完全是个可怜的家伙:多疑、胆小、没心没肺、没精打采、游手好闲。” (布鲁斯,Bruce)
iv. 我们可以说,这个仆人对他的主人并没有正当的恐惧,而是一种对风险和失败的不恰当的恐惧。
b. 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这个人可以用他所有的做点什么。即使它没有翻倍,它也会从主人的钱中得到一些利息。
i. “如果我们不能在主的帐户上直接、亲自地交易, 如果我们不具备为他管理一个团体或一个企业的技能或技巧,我们至少可以加入他人所做的贡献的资本,这样,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的主人就可以得到他应得的利益。” (司布真,Spurgeon)
ii. “旧约禁止以色列人互相收取利息(出22:25;利25:35-37;申23:19;诗15:5…);但是贷款给外邦人的利息是允许收的(申23:20)…在新约时代,犹太学者已经区分开‘有利息的贷款’和‘高利贷’(现代意义上的)。” (卡尔森,Carson)
c.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有些人有一些东西(就像有一千的仆人一样),但他们拥有这些东西的方式就好像他们什么都没有一样.。这些人就会发现他们所有的被夺走。那些对自己所拥有的很忠心的人,还要加给他们更多。
i. “你们要谨慎,不可徒受神的恩典。不要嫉妒那些拥有很多的人;每个人都量力而行。” (特拉普,Trapp)
ii. “我们无需等待伟大的未来,来获得这种倍增或撤回我们的才干。它们已经在我们手中起起落落了。” (梅尔,Meyer)
d. 把这无用的仆人,丢在外面黑暗里: 因为他又恶又懒,第三个仆人显示出他根本不是他主人真正的仆人。他(和那些表现出同样的心的人)被主永远地抛弃是应当的。
i. 正如两个忠心的仆人的命运有一种天堂感,又恶又懒的仆人的命运中有一种强烈的地狱感。
ii. 在马太福音25章的大背景下,这个比喻的主要观点很清楚:我们对耶稣再来是否准备好是由我们对他所赐给我们的资源的管理决定的。
iii. 有些人认为,为耶稣的再来做好准备是一件非常属灵和抽象的事。其实真的不是——而是我们要专心为主作工。根据这个比喻,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们使用所拥有的知识、时间、金钱和能力都做了什么?不作为(我们不做的事)之罪最终可能比犯过错(我们做的事)更危险。
C. 列国的审判。
1. (31-33) 万民都聚集在神的宝座前,就被分别出来。
“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
a. 当人子在他荣耀里降临的时候: 这不是一个真正的比喻;它描述了耶稣荣耀的第二次降临之后审判的场景(太24:30)。
b. 他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 耶稣在这里不是妄自尊大(妄想自己的能力或重要性),他就是荣耀的主,要从他的宝座上审判列国。这宝座似乎是在地上,因为人子在他荣耀里降临的时候,才有这事。
· 三天之后,他将被钉在十字架上;然而他曾说:“人子在他荣耀里降临的时候。”
· 他周围有几个门徒——一个要出卖他,一个要拒绝他,其他的要抛弃他;他却提到“圣天使与他同在”。
· 他过着简朴的生活,几乎一贫如洗,被世界上所有的伟人和有权势的人所唾弃。然而他说他将“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
c. 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 这个特别的审判似乎与启示录20章11-15节中描述的白色大宝座的审判不同。各国的这一审判不同于最后的审判有几个原因。
· 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启示录20章11-15节的白色大宝座审判显然发生在耶稣基督和他的圣徒们统治了一千年之后。马太福音25章的审判是在耶稣荣耀地再来之后立即发生的(太25:31-32)。
· 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启示录20章的白色大宝座审判发生在天上;马太福音25章的审判发生在地上。
· 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启示录第20章的白色大宝座审判着重包括所有未得救的男人和女人。马太福音第25章是对国家的审判只包括国家——即外邦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他们对(部分)犹太人(我的弟兄们)的仁慈和关心而被审判的。也许犹太人在大灾难中幸存下来,就不会受到列国的审判。
· 发生在不同的基础上。下一部分将对此进行描述。
d. 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 人子——耶稣自己——有权柄在这审判中将人分类。没有三种,只有两种:绵羊和山羊,右边和左边。
i. “在乡下,绵羊和山羊白天聚在一起。晚上,常常被分开:绵羊忍着凉爽的空气,但是山羊为了保暖不得不被聚集在一起。” (卡尔森,Carson)
ii. 当人类被分成两组时,而且只有两组,最终的审判就是如此。然而,在这个评论员(绝对是少数人的观点)看来,耶稣在这里说的不是最后的审判,而是在荣耀再临之后,在最后审判之前,要与那些从大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分离。
iii. 到大灾难结束的时候(马太福音24章21节和其他章节中提到),地上的人口将会由于几个因素而大大减少:
· 教会被提(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6-17节中有描述)将带走地上数百万的信徒。
· 许多相信耶稣的人在被提后和大灾难中遭迫害殉道,许多人离开。
· 可怕的死亡和大灾难的毁灭带走地上的许多人。
· 世界末日之战的灾难和耶稣荣耀再来将带走地上的许多人。
iv. 然而,我们可以设想,即使所有这些都是伟大的,耶稣在最后七年的末了以大能和荣耀降临,仍会有许多人——也许是30亿或更多——仍然留在地上。其中有十四万四千人,是在大灾难中特别受印而保全的,在神羔羊荣耀再来的时候,与他一同站在锡安山上(启14:1-5)。我们可以公平地问,“这些在大灾难和世界末日中幸存下来的人——也许有30亿甚至更多——会发生什么?”列国的审判回答了这个问题。
2. (34-40) 审判和奖赏右边的人。
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阿,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a. 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 在他右边的人(羊)的赏赐就是进入父的国。
b. 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 他们是根据他们的工得到认可的。这里没有提到信心,甚至也没有提到饶恕。这个判断完全是基于他们的良善。
c. 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 这是列国的这次审判和最后审判之间的另一个明显的区别。启示录20章的白色大宝座审判是基于生命书中所写的;马太福音25章中列国的审判是基于对他人的人道对待,尤其是基督徒和犹太人(他们在大灾难的后半部分将被特别地憎恨和迫害)。
i. 虽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基督徒和犹太弟兄,知道耶稣的本性,我们可以说并不排斥他人。“弟兄们是基督徒,他们贫穷、有需要、受苦,首先是受苦的他们,但最终是任何地方受苦的人。” (布鲁斯,Bruce)
3. (41-46) 左边的人所受的审判和被定的罪。
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因为我饿了,你们不给我吃。渴了,你们不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不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不给我穿。我病了,我在监里,你们不来看顾我。”他们也要回答说,“主阿,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体,或病了,或在监里,不伺候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
a. 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 对失散的人的指控并不涉及任何明显的违反道德的行为,而是他们对耶稣(和他的子民)的冷漠态度。他们的漠不关心注定了他们的毁灭。在这一章中,这一点一直被强调:漠不关心的代价太高了。
· 我们不能对耶稣和他的再来漠不关心。
· 我们不能对圣灵漠不关心,是圣灵让我们准备好迎接耶稣的再来。
· 我们不能对上帝给予我们的资源漠不关心。
· 我们不能对周围有需要的人漠不关心。
· 我们不能对那些将面临裁判的失散的人性漠不关心。
i. “被诅咒者的“罪恶感”与其说是来自做错事,不如说是来自做对的事失败……什么都不做被认为是通向被咒诅的路。” (弗朗斯,France)
b. 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耶稣清楚地指出,地狱是为魔鬼和他的使者预备的。人们到那里去,只是因为他们心甘情愿地与魔鬼和他的天使同命运。
i. “他们和魔鬼一起拒绝效忠上帝;因此,他们仿效他的反叛,就应该分担他的惩罚,这是理所当然的。” (司布真,Spurgeon)
ii. 永火…永刑: 这个古希腊单词的字面意思是“持续的”。正如布鲁斯所说:“‘永恒’的真正含义是持续的,而不是永远的。”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认为被诅咒的痛苦不是永恒的。一些人认为被诅咒的人最终会被平反并带到天堂(更大的希望);其他人相信他们最终会停止存在(湮灭的想法)。
iii. 然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这段经文中,爱的感觉确实是永恒的。“Aionion可以指未来时代的生命或惩罚,也可以限定在它所指的事物的持续时间(如太21:19)。但在启示录和末世论的语境中,这个词不仅意味着‘与(弥赛亚)时代有关’,而且因为那个时代总是活在上帝的面前,所以它也是‘永恒的’。” (卡尔森,Carson)
iv. 此外,在马太福音25章46节everlasting和eternal是翻译完全相同的古希腊单词。如果义人永远经历着生命,那么我们必须说罪人永远经历惩罚。“但有些人认为这种惩罚应该有个结束:就像义人的荣耀会终结一样:用来表达惩罚的时间段与用来表达荣耀的状态的持续时间的是同一个词。” (克拉克,Clarke)
v. “他们将受到永远的刑罚,而不是像奥利金【Origen】所想的那种一时的刑罚。” (普尔,Poole)
vi. “但是一旦他们愿意犯罪,他们就无用,不能在任何时候满足上帝的正义。所以他们的火是永远的。” (特拉普,Trapp)
c. 永刑…永生:提到永生使大多数人相信耶稣所说的是最后的审判。但是对于那些在大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来说,进入千禧年的王国无疑是通往永生的大门。那些没有进入千禧年王国的人也必将受到永远的刑罚。
i. 这审判的目的,是要在耶稣的千禧年王国开始之前,把各国分开。恶人和残酷的人必不得进入。有道德的和善良的人的会进来。
(c) 2021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