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18章 – 关于以撒的应许应验了
A. 亚伯拉罕迎接重要访客。
1.(1-5)亚伯拉罕邀请耶和华和另外两个人吃饭。
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那时正热,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他一见,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容我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在树下歇息歇息。我再拿一点饼来,你们可以加添心力,然后往前去。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理当如此。”他们说,“就照你说的行吧。”
a. 耶和华显现:显然,这件事发生在《创世记》第17章事件之后不久。在《创世记》第17章第21节,神说撒拉将在一年后生产,当时她还没有怀孕;所以这不会超出《创世记》第17章所述事件三个月。
b. 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这里,耶和华再次以人像向亚伯拉罕显现。这是耶稣道在化身前作为三名访客之一又一次以人像显现。
i. 我们可以假定,这就是神,以耶稣基督的位格,在伯利恒出生之前向亚伯拉罕显现。我们之所以这样假设是因为圣父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1章第18节),从来没有人以圣父的位格见过神(提摩太前书第6章第16节)。因此,如果神在旧约中以人像显现在世人面前(并且没有人见过圣父),那么说这是永恒之子,即三位一体的第二位在格伯利恒道成肉身之前的样子就讲得通了。
c. 幔利橡树:这是亚伯拉罕一生中重要的地方。亚伯拉罕从埃及回到应许之地后,搬到了幔利,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坛(《创世记》第13章第18节),显然还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创世记》第14章第13节)。亚伯拉罕在幔利买了一块田和一个洞穴,用来埋葬撒拉(《创世记》第23章第17-19节)。亚伯拉罕本人就葬在那里(《创世记》第25章第9节),他的儿子以撒也葬在那里(《创世记》第49章第30节,第50章第13节)。
d. 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虽然我们不知道亚伯拉罕是否立刻认出了他的客人,但他确实把这三个首领尊为他的上级(俯伏在地)。
i. 虽然耶和华(以耶稣基督的位格)在亚伯拉罕面前两次显现(《创世记》第12章第7节,第17章第1节)),我们不知道是否耶稣每次看起来都一样,或者是否亚伯拉罕只是通过某种直觉或属灵知识知道他是谁。
e. 亚伯拉罕就从帐棚门口跑出去迎接他们:亚伯拉罕照着自己的敬虔和当地的风俗,热情地接待了这些旅客。
2.(6-8)撒莱和亚伯拉罕为他们的客人准备食物。
亚伯拉罕急忙进帐棚见撒拉,说,“你速速拿三细亚细面调和作饼。”亚伯拉罕又跑到牛群里,牵了一只又嫩又好的牛犊来,交给仆人,仆人急忙预备好了。亚伯拉罕又取了奶油和奶,并预备好的牛犊来,摆在他们面前,自己在树下站在旁边,他们就吃了。
a. 亚伯拉罕急忙进帐棚:亚伯拉罕的急迫似乎超越了他那个时代常见的待客之道。亚伯拉罕明白这三个客人有些特别之处。
b. 亚伯拉罕又跑到牛群里:虽然亚伯拉罕和撒拉匆匆忙忙地给客人准备好了食物,但从开始做到摆在他们面前还是花了很长时间。意思是亚伯拉罕和撒拉亲自做了这项工作,没有吩咐仆人为他们做。
3.(9-10)神再次重申了赐他儿子的应许。
他们问亚伯拉罕说,“你妻子撒拉在哪里?”他说,“在帐棚里。”三人中有一位说,“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撒拉在那人后边的帐棚门口也听见了这话。
a. 你妻子撒拉在哪里:他们用几周前刚给她取的新名字称呼她(《创世记》第17章第15-16节)。
b. 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这重生的应许(到明年这时候,必要回到你这里)是专为亚伯拉罕做出的应许。撒拉也奇迹般地再生了,但这应许是给亚伯拉罕的。
c. 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神似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戏剧性地对亚伯拉罕重复了这个应许(之前在《创世记》第17章第17-22节出现)。像亚伯拉罕一样,我们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听到神的应许。这是神鼓励并培养我们信心的方法:所以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马书第10章第17节)。
4.(11-12)撒拉对神应许的回应。
亚伯拉罕和撒拉年纪老迈,撒拉的月经已断绝了。撒拉心里暗笑,说,“我既已衰败,我主也老迈,岂能有这喜事呢?”
a. 撒拉年纪老迈,过了生育年龄:从外在的情况来看,撒拉有理由嘲笑这个应许的可行性。她已过了生育年龄,这似乎意味着“撒拉已经没有了生育能力”。她的月经已停,进入了更年期。
i. 即使算上他们很长寿(亚伯拉罕活到175岁,撒拉127岁),他们也都过了中年。如果他们能通过正常的方式生下的孩子,那只能是神的奇迹了。
b. 撒拉心里暗笑:很明显,这正是撒拉(和亚伯拉罕)一生最想要的——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然而,当神说祂会赐予他们子嗣时,他们却难以相信神的应许。
i. 奇怪的是,我们总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始终相信神的应许,一路经历了许多沮丧与挫折,直到应许快要实现时我们又开始怀疑神的应许。我们感激神战胜了我们的疑虑。
c. 我既已衰败,岂能有这喜事呢:撒拉听见这话心里暗笑。她不敢相信神真的会借着正常的性关系赐于他们子嗣。
i. 勒乌波尔德翻译《创世记》第18章第12节,“我既已衰败,我主也已老迈,,岂能享受性之乐?”之后他发现,“撒拉这件事说得不太巧妙。”
ii. 甚至在《创世记》第17章戏剧性的应许之后,亚伯拉罕和撒拉也找到了将神的应许属灵化的某种方法,使使神应许的内容不再是神的旨意。在这里,神明确地说:亚伯拉罕和撒拉将会有正常的性关系并生下一个孩子。
5.(13-15)神回应撒拉的笑。
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撒拉为什么暗笑?说,‘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养吗?’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到了日期,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撒拉必生一个儿子。”撒拉就害怕,不承认,说,“我没有笑。”那位说,“不然,你实在笑了。”
a. 撒拉为什么暗笑:神听见了撒拉的笑声,虽然她只是暗。意思是,她的笑声通常是听不到的,但神却能听到。在耶和华面前任何事物将无处遁形。
i. 如果我们记住神能听到并知晓我们所想所说的一切,我们的生活就会大不相同。
b. 到了日期,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当撒拉嘲笑神第二次所赐的应许时,我们可能认为神会收回这个应许。相反,神的回应是关于如何处理她不信神的罪,而不是收回祂的应许。
i. 我们纵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他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后书第2章第13节)。
c. 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神会通过亚伯拉罕和撒拉证明在神没有难成的事,神能战胜他的子民软弱的信心。
i. 在以赛亚书第9章第6节中,“难”一词在希伯来语中为“奇妙”的意思:因为有一子为我们而生,又有一子赐给我们…他的名必称为奇妙。耶稣就是我们“奇妙的”一位,神要将其赐给我们并不是太难或太奇妙的事。
d. 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这事是神和亚伯拉罕商量的,不是撒拉本人,因为亚伯拉罕是他家里的首领。神应许这件事会在指定的时间发生。
B. 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和蛾摩拉城祈求.
1.(16-19)亚伯拉罕替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祈求。
三人就从那里起行,向所多玛观看,亚伯拉罕也与他们同行,要送他们一程。耶和华说,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
a. 亚伯拉罕也与他们同行,要送他们一程:在那个年代,客人临走时,热情的主人会送客人一程。
b. 耶和华说:神问了自己一个问题。祂没有这样做,因为祂不知道该做什么或需要时间理清思路。神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为了向我们《创世记》的读者揭示他的想法。
c. 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鉴于神通过亚伯拉罕要作的事(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以及由于亚伯拉罕必成为一个伟大的领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家眷),神决定启示亚伯拉罕要如何处置所多玛和蛾摩拉城。
i. 文中所陈述的理由很重要。神启示亚伯拉罕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分享有趣或令人震惊的信息,也不只是为了满足亚伯拉罕的好奇心。神要在亚伯拉罕的有生之年藉着祂向他所启示的做些事情。
2.(20-21)神告诉亚伯拉罕,祂要看看所多玛和蛾摩拉城是否值得审判。
耶和华说,“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声闻于我。我现在要下去,察看他们所行的,果然尽像那达到我耳中的声音一样吗?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
a. 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甚重:这些城市的罪恶甚重,他们的罪恶甚重,我们可以猜测抗议声源自不同的方面。
• 神和祂圣洁的公义向所多玛和蛾摩拉大声抗议。
• 旁观的使者们向所多玛和蛾摩拉大声抗议。
• 所多玛和蛾摩拉的众多受害者向其大声抗议。
• 造物本身也受到了他们违反自然的行为的影响,因此也向它们大声抗议。
b. 我现在要下去察看:因为耶和华的判断是真实和公义的(诗篇第19篇第9节,启示录第16章第7节),神只会根据直接和准确的知识判断所多玛和蛾摩拉。神对我们说这话不是因为神不知道,而是要向我们显明神的知识和诚实。
3.(22-26)亚伯拉罕问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神会将义人和恶人一并毁灭吗?
二人转身离开那里,向所多玛去。但亚伯拉罕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吗?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吗?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吗?”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
a. 二人转身离开那里,向所多玛去。但亚伯拉罕仍旧站在耶和华面前:我们看到这两个人实际上是在《创世记》第19章中到访所多玛的使者。第三个人实际上就是耶和华自己。
b. 亚伯拉罕近前来:亚伯拉罕走近耶和华。有效的代祷就是要亲近神,这样我们才能以神的心祷告。
c. 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吗:亚伯拉罕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在某种意义上提醒了耶和华祂自己的本性和原则(审判全地的岂不都是义的吗)。亚伯拉罕认为,神作为一个正义的法官,不能也不会像惩罚罪人一样惩罚无辜的人。
i. 有效的祷告能让人知道神是谁,以及神在特定情况下是如何做工的。有效的祷告不会对神的做工无动于衷,袖手旁观,而是会在祷告中提醒神。
ii. 亚伯拉罕甚是关心所多玛和蛾摩拉城的百姓。他本可以只祈祷说:“主啊,请先救我侄子罗得出来。”但他并没有这样做。亚伯拉罕甚至因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恶内心充满哀伤和怜悯。
d. 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神在亚伯拉罕向祂提问时说了这样的话。当亚伯拉罕按照神启示的本性和旨意亲近神并进行祷告时,神同意了。耶和华说,如果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他就饶恕那城。
4.(27-33)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和蛾摩拉与神讨价还价。
亚伯拉罕说,“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假若这五十个义人短了五个,你就因为短了五个毁灭全城吗?”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四十五个,也不毁灭那城。”亚伯拉罕又对他说,“假若在那里见有四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作这事。”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容我说。假若在那里见有三十个怎么样呢?”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三十个,我也不作这事。”亚伯拉罕说,“我还敢对主说话,假若在那里见有二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说完了话就走了。亚伯拉罕也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
a. 假若这五十个义人短了五个:在他与神的第一次交流中,亚伯拉罕发现了一条原则:神不会将义人和恶人一起毁灭。这一原则既已明确,那接下来就是人数的问题。神会为多少义人饶恕这座城呢?
i. 亚伯拉罕的代祷有了初步成效,因为它具有针对性。他向神谈到了具体的人数,而不仅仅是笼统的泛泛而谈。我们的祷告常常是无效的,因为我们没有向耶和华提出任何具体的要求,通常只是向老天祈求好运。
b. 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亚伯拉罕继续以一种大胆而谦卑的态度代祷。他并没有在主面前表现傲慢,而是不断地祈求主。
i. 亚伯拉罕的谦卑表现在,他的祷告中质问神为什么这样做,或要求神解释自己的行为。
c. 假如在那里有十个:亚伯拉罕是个善于谈判的人,他说服神接受拯救这座城所需的最少义人人数。先是以5为单位,然后以10为单位,直到人数降到10人。
i. 我们不可能忽略亚伯拉罕在代祷中的坚持。亚伯拉罕并没有在他四五十岁的时候停止祈求,也没有简单地说:“现在一切都在主的手中”或“主必行主所行的事”。亚伯拉罕告诉我们,有时一个代祷者必须意识到,人类的永恒命运依赖于他的不懈祈祷。
ii. 这就是神要从亚伯拉罕身上激发出代祷者那种博爱之心;他为照着神的形像所造的人尽心竭力,为那该受审判的城祈求。这是一个强大国家的伟大领袖所需具备的品格。
iii. 记住,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谈判都是徒劳的,因为所多玛和蛾摩拉都被毁灭了。城里的义人没有十个,只有四个。神知道城里有多少义人。然而,神明确地将这些城市的命运启示给亚伯拉罕,从他身上激发出一颗代祷者的博爱之心,因此,即使在耶稣时代之前,亚伯拉罕也可以效法祂儿子的模样(罗马书第8章第29节),耶稣自己就是代祷者(希伯来书第7章第25节)。
d. 亚伯拉罕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了:我们会想亚伯拉罕是否应该继续谈判,因为城里只有四个义人。如果亚伯拉罕要求,神会把城留给那四个人吗?也许亚伯拉罕觉得,罗得在索多玛,一定会把他的家人以外的六个人带到神面前。
© 2022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