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23章撒拉去世,被葬
A. 撒拉去世。
1.(1)撒拉去世。
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这是撒拉一生的岁数。
a. 撒拉享寿一百二十七岁:撒拉是《圣经》中唯一记载有死亡年龄的女人。这让我们知道了她在《圣经》中的地位之高。
b. 撒拉一生的岁数:《圣经》中没有告诉我们要以耶稣的母亲马利亚为敬虔之人的榜样。我们两次被告知要以撒拉为榜样(以赛亚书第51章第1-2节和彼得前书第3章第3-6节)。
2.(2)亚伯拉罕的哀伤。
撒拉死在迦南地的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
a. 亚伯拉罕为她哀恸哭号:失去撒拉让亚伯拉罕很伤心,他并不怕悲伤,但他并没有像那些丧失希望的人那样心情悲痛(帖撒罗尼迦前书第4章第13节)。
i.“也就是说,他做了一个哀悼者当做的一切。”(博伊斯)
b. 并为她哭泣:亚伯拉罕以适当的方式哀悼她。这位对神充满信心的朋友,因为失去了撒拉的陪伴而哭泣。这个充满信心的人的眼泪,丝毫没有软弱或不信的意思。
i.“为所爱的人哭泣,是在表明我们曾很亲近,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失去,死亡是我们的敌人,罪给人类带来了如此惨的后果。”(博伊斯)
B. 亚伯拉罕买地埋葬撒拉。
1.(3-9)亚伯拉罕与赫人说话。
后来亚伯拉罕从死人面前起来,对赫人说,“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求你们在这里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赫人回答亚伯拉罕说,“我主请听。你在我们中间是一位尊大的王子,只管在我们最好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我们没有一人不容你在他的坟地里埋葬你的死人。”亚伯拉罕就起来,向那地的赫人下拜,对他们说,“你们若有意叫我埋葬我的死人,使她不在我眼前,就请听我的话,为我求琐辖的儿子以弗仑,把田头上那麦比拉洞给我。他可以按着足价卖给我,作我在你们中间的坟地。”
a. 我在你们中间是外人,是寄居的:亚伯拉罕并不这样想,因为他生在迦勒底的吾珥。因为他知道他真正的家在天上。摩西知道这件事,就吩咐以色列人也知晓(利未记第25章第23节)。大卫也知道这个真相(历代志上第29章第14-15节和诗篇第39篇第12节)。
b. 你们要给我一块地,我好埋葬我的死人:亚伯拉罕想到衣蛾特定的产业,即那麦比拉洞。那产业是在琐辖的儿子以弗仑之地。在他游历迦南的时候,亚伯拉罕曾经住在这地,并在这里为神筑了一座祭坛(《创世记》第13章第18节)。他知道这个洞,愿意出全价买下它。
2.(10-16)亚伯拉罕和赫人以弗仑商讨撒拉的坟地。
当时以弗仑正坐在赫人中间。于是,赫人以弗仑在城门出入的赫人面前对亚伯拉罕说,“不然,我主请听。我送给你这块田,连田间的洞也送给你,在我同族的人面前都给你,可以埋葬你的死人。”亚伯拉罕就在那地的人民面前下拜,在他们面前对以弗仑说,“你若应允,请听我的话。我要把田价给你,求你收下,我就在那里埋葬我的死人。”以弗仑回答亚伯拉罕说,“我主请听。值四百舍客勒银子的一块田,在你我中间还算什么呢?只管埋葬你的死人吧。”亚伯拉罕听从了以弗仑,照着他在赫人面前所说的话,把买卖通用的银子平了四百舍客勒给以弗仑。
a. 我送给你这块田,连田间的洞也送给你:这种讨价还价的方式在那个文化中是古代和现代的典型做法。作为一种善意的表示,卖方可以提出把有争议的产业交给买方,直到买方坚持支付价格。
i. 赫人以弗仑遵循讨价还价的文化习俗。首先,卖家主动提出赠送,因为他确信买家会拒绝这个象征性出价。当买主拒绝把它作为礼物接受时,卖主提出一个价格,他声称价格适中,但实际上价格很高。双方在此价格基础上开始讨价还价。
b. 亚伯拉罕就在那地的人民面前下拜:亚伯拉罕向我们展示了神的追随者应该如何与世人打交道:礼貌、公平、谨慎。因为亚伯拉罕照着以弗所定的四百舍客勒银子的价格给他,对以弗仑非常慷慨。
i.“那些在宗教的许可下践踏人的尊严的人,以为他们是宗教徒,就有权无礼,这完全误解了基督教的精神。”(克拉克)
3.(17-20)亚伯拉罕买下地,埋葬撒拉。
于是,麦比拉,幔利前,以弗仑的那块田和其中的洞,并田间四围的树木,都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乃是他在赫人面前并城门出入的人面前买妥的。此后,亚伯拉罕把他妻子撒拉埋葬在迦南地幔利前的麦比拉田间的洞里。幔利就是希伯仑。从此,那块田和田间的洞就借着赫人定准归与亚伯拉罕作坟地。
a. 都定准归与亚伯拉罕:经文强调这个财产是亚伯拉罕的契约,而不仅仅是神的应许。如果这是亚伯拉罕在应许之地上唯一拥有的一块土地,这就表明他是一个真正有信心的人。
b. 亚伯拉罕把他妻子撒拉埋葬在迦南地幔利前的麦比拉田间的洞里:这就是以撒和以实玛利埋葬亚伯拉罕的地方(《创世记》第25章第9节)。以撒和利百加都葬在这里(《创世记》第49章第31节)。雅各在这里埋葬了利亚(《创世记》第49章第31节),约瑟在这里埋葬了雅各(《创世记》第50章第13节)。麦比拉洞(靠近希伯仑)是先祖的大坟墓。
© 2022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