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10章-膏抹扫罗、宣布他作王
A. 扫罗受膏作王,统治以色列。
1. (1)撒母耳膏抹扫罗。
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他产业的君吗?
a. 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扫罗受膏。“膏抹”一词意思是抹上或洒上;将油膏或油状液体用于其上。当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扫罗就被油膏抹,得到膏立。
i. 不过,膏抹的含义远不止于此。膏油流在扫罗的头上和身体上,这副图画展示了神在扫罗灵性生命中所做的工作。圣灵浇灌在他身上,让他能够胜任作以色列王的工作。
ii. 作为新约之下的基督徒,我们也领受了一种恩膏: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约翰一书第2章第20节)。从新约的意义来讲,恩膏有被圣灵充满、蒙圣灵赐福之意。这是所有基督徒共同享有的产业,而我们也应当更加顺服,更多回应圣灵。
b. 与他亲嘴(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亲吻他”):这不仅是一种问候;这还是撒母耳表达对扫罗支持的记号。以色列的王感受到神人对祂的支持,这是相当重要的。
c. 这不是耶和华膏你……吗(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耶和华岂不是膏你……吗”):神膏立扫罗,在许多方面来说,这次受膏对扫罗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i. 扫罗秘密受膏。因为现在还不是向全国公开扫罗为王的时候。作为基督徒,我们受膏通常是以这样一种私下的方式进行,而不是以华而不实的方式或公开的仪式进行。
ii. 受膏过程显而易见,值得纪念。因为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浸润他的头发。《诗篇》第133篇第2节描述了受膏时乱糟糟的场景: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作为基督徒,我们被圣灵充满,满有圣灵的能力,这个过程明显无疑,值得纪念。在扫罗回顾这一事件时,他就会明白是神呼召他肩负起特别的使命,成为以色列的君王。
d. 作他产业的君(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作祂产业的首领”):撒母耳提醒扫罗,以色列属于神,他们是他的产业。同时,扫罗肩负其重要的工作,因为神立扫罗作“他产业的君”。扫罗应当尽忠竭力做一个好君王,因为他要治理的是属于耶和华神的百姓。
2. (2)撒母耳告诉扫罗一个征兆,确立他受膏作王。
你今日与我离别之后,在便雅悯境内的泄撒,靠近拉结的坟墓,要遇见两个人。他们必对你说:‘你去找的那几头驴已经找着了。现在你父亲不为驴挂心,反为你担忧说:我为儿子怎么才好呢?’
a. 你……在……靠近拉结的坟墓,要遇见两个人:撒母耳将预言告知扫罗,由此扫罗可以确信自己受膏是来自神的指示。假如在拉结的坟墓那里一个人也没有,或者假如那里只有一个人,而非两个人,那么扫罗就会知道撒母耳所说的话并非真的来自神。
i. 然而,纯粹从理论上讲,如果在拉结的坟墓那里有三个人,预言仍是完全正确的。假使那里有三个人或是四五个人,你都可以说那里有两个人;不过假如那里只有一个人,你就不能说那里有两个人。凡是神的话语,就始终完全按照神所说的那样成就,不过,并不一定与我们所期望的一样。
b. 他们必对你说:如果在拉结的坟墓那里遇见的人没有告诉扫罗毛驴找到了,扫罗就可以确定撒母耳不是一个真正的先知。神给扫罗这个征兆,是要建立他的信心,使他对耶和华神的工作坚信不疑。
i. 我们需要自始至终信靠神的坚振。神不希望以后扫罗对他所蒙的呼召生出怀疑,所以祂给了他许多证据。
3. (3-4)为确认这确实是神的作为,撒母耳又告诉扫罗一个征兆。
你从那里往前行,到了他泊的橡树那里,必遇见三个往伯特利去拜神的人:一个带着三只山羊羔,一个带着三个饼,一个带着一皮袋酒。他们必问你安,给你两个饼,你就从他们手中接过来。
a. 他泊的橡树那里……三个……人……三只山羊羔……三个饼……一皮袋酒。他们必问你安,给你:撒母耳再次向扫罗作出具体的预言,所以通过这些细节,可以准确地验证预言。有时,神可能会使用模糊的、宽泛的词语(比如对500名观众说,“在这里的人中间,有人头疼”),但它们并不是预言的突出明显的证据。
b. 你就……接过来:人们很少将饼送给一个长得像扫罗这样素未谋面的谋生人,这是很不平常的举动。然而作为一国之君,将来扫罗常常会收到礼物,所以这是一个确认他受膏作王的好方法。
i. 两个饼是一个奇特的礼物,然而“礼物越是奇特,就越能表明上帝在扫罗一事上的特别眷顾。”(普尔,Poole)
4. (5-7)撒母耳告诉扫罗第三个征兆,进一步确认这是神的作为。
此后你到神的山,在那里有非利士人的防兵。你到了城的时候,必遇见一班先知从邱坛下来,前面有鼓瑟的、击鼓的、吹笛的、弹琴的,他们都受感说话。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这兆头临到你,你就可以趁时而做,因为神与你同在。
a. 一班先知(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一队先知”):显然,他们在寻求神,在敬拜之地(邱坛)敬拜祂。他们都受感说话(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他们都说预言”),这并不一定是说他们都在预示未来,而是他们都在圣灵的感召之下说话。
i. “先知群体的成员通常很年轻(列王纪下第5章第22节;第9章第4节);他们经常相聚,一起生活(列王纪下第6章第1-2节),一起吃住(列王纪下第4章第38节),并得到以色列同胞的慷慨支持(列王纪下第4章第42-43节)……撒母耳为早期的运动提供了指导,指引了方向,正如以利亚和以利沙后来所做的那样。”(杨伯拉德,Youngblood)
b. 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耶和华的灵会降临在你身上”):领受圣灵是真正的蒙膏。将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就是蒙膏的真实写照。倘若耶和华的灵没有降临在他身上(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感动”),就是往扫罗头上倒四五升膏油也毫无意义。
i. 对于“会降临在你身上”(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必大大感动你”),普尔(Poole)注意到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会猛冲过来或猛地扑在你身上,亦即【就是说】,时间很短。所以,这种情况可能与圣灵的内住不同,就是与《民数记》11章25节和《以赛亚书》11章2节提到的情况不同”。
c. 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你就会与他们一起说预言,转变成另一个人”):在此之前,扫罗绝不是一个特别属灵的人。所以,对他来说,说预言(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受感说话”)——也就是,在耶和华神的感召下受感说话,要么预示未来,劝勉他人,要么是对神说话——都是真正的证据,证明他转变成另一个人(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变为新人”)。
i. 扫罗要完全为神所用,他就得被耶和华的灵充满,转变成另一个人(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变为新人”)。
d. 这兆头临到你(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这些征兆临到你”):神安排三个事件,每件都成为神给扫罗的兆头。神总是会证实、确认祂的恩膏。
5. (8)扫罗受命要在吉甲等候撒母耳。
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
a. 你要等候七日:这是一个重要的命令。从其职务的性质来看,君王不等人——其他人等候他们。不过,撒母耳却吩咐扫罗等候他,因为神的先知比王更有治理以色列的真正权柄。扫罗必须表明,即使他是一个国王,他也要臣服于耶和华神和神的先知。因为扫罗未能等候撒母耳,他将在未来的某一时刻面临困局,陷入困境。
6. (9-13)预兆应验。
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神就赐他一个新心。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扫罗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见他,神的灵大大感动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说话。素来认识扫罗的,看见他和先知一同受感说话,就彼此说:“基士的儿子遇见什么了?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那地方有一个人说:“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此后有句俗语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扫罗受感说话已毕,就上邱坛去了。
a. 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神就赐他一个新心(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神就赐给他另一颗心”)。撒母耳不能赐给扫罗另一颗心。唯有耶和华的灵能够成就这事。为了证明这一点,直到扫罗离开撒母耳,神才使他换心。神希望扫罗尊敬撒母耳,但不要仰望他,把撒母耳当成耶和华神的替代品。
i. 神就赐他一个新心(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神就赐给他另一颗心”):这不是撒母耳赐予的;扫罗也不能凭自身得到。新心是神赐予的礼物。我们也能从耶和华神那里得到新心,但我们必须领受祂的恩赐。除了神,我们不可能从任何人那里得到一颗新心;我们也不能为任何人造一颗新心。
b. 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这句话成了一句俗语,用来描述对有些人现在笃信宗教感到惊讶。就像人们常说的,“他竟然有信仰?”扫罗原本并不是一个属灵的人,当耶和华的灵临到他之后,他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属灵的人。
c. 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这个问题问的是,“谁是这些先知的感召来源?”如果神是他们的感召来源,那么神感召了一个像扫罗这样不太可能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d. 扫罗受感说话已毕(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扫罗说完预言以后”):扫罗受感说话,但却从未被人认为是先知。这告诉我们,一个人即使没有获得先知的头衔,成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先知”,他也可以领受圣灵所赐的预言恩赐。
7. (14-16)扫罗对家人隐瞒他的经历。
扫罗的叔叔问扫罗和他仆人说:“你们往哪里去了?”回答说:“找驴去了。我们见没有驴,就到了撒母耳那里。”扫罗的叔叔说:“请将撒母耳向你们所说的话告诉我。”扫罗对他叔叔说:“他明明地告诉我们驴已经找着了。”至于撒母耳所说的国事,扫罗却没有告诉叔叔。
a. 你们往哪里去了:这个问题很普通,也合乎情理。也许扫罗的叔叔想要知道,为什么扫罗会顶着一头腻得冒油的头发到处跑。
b. 至于……国事,扫罗却没有告诉叔叔:奇怪的是,扫罗并没有说出他的经历。或许扫罗这样做是明智的,因为他知道必须要由耶和华神来显明他作以色列王这件事。除非耶和华神宣布他作以色列的王,否则高喊“我现在是国王了!”又有什么意义?也许是扫罗在经历了与神的大争战后在处事上变得和许多人一样:敌人的攻击使他们胆怯害怕、畏首畏尾,不敢告诉别人神所做的事。
B. 宣布扫罗作王。
1. (17-19)在任命扫罗作王前,撒母耳向国民发表讲话。
撒母耳将百姓招聚到米斯巴耶和华那里,对他们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领你们以色列人出埃及,救你们脱离埃及人的手,又救你们脱离欺压你们各国之人的手。’你们今日却厌弃了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神,说:‘求你立一个王治理我们。’现在你们应当按着支派宗族,都站在耶和华面前。”
a. 我领你们以色列人出埃及:在神为以色列立一位君王之前,神提醒他们,祂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神提醒以色列人,祂仍然有足够的资格作他们的王,而他们厌弃他原因全在于他们,不是因为耶和华神的缘故。
b. 你们今日却厌弃了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神(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你们今日却弃绝了你们的神,就是那位亲自救你们脱离一切灾祸和患难的神”):耶和华神通过撒母耳说话,向以色列人指出,他们厌弃神真是毫无道理。拒绝这样一位亲自救你们脱离一切灾祸和患难的神(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救你们脱离一切灾难的神”)是不明智的。
2. (20-21a)掣签抽中扫罗作王。
于是,撒母耳使以色列众支派近前来掣签,就掣出便雅悯支派来;又使便雅悯支派按着宗族近前来,就掣出玛特利族;从其中又掣出基士的儿子扫罗。
a. 从其中又掣出基士的儿子扫罗:扫罗已经被膏立作王,统治以色列。不过,神这样做是为了向全国百姓表明,扫罗正是作王的人选。这表明神拣选了扫罗,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b. 掣出(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抽签抽中”):必须说明一点,扫罗不是因为抽签抽中了他才成为一国之君的,这点十分重要。他能够拣选为王是因为神藉先知撒母耳所说的话。抽签被抽中只是证实了耶和华神藉撒母耳所说的话。
3. (21b-24)神显明扫罗作王。
众人寻找他却寻不着,就问耶和华说:“那人到这里来了没有?”耶和华说:“他藏在器具中了。”众人就跑去从那里领出他来。他站在百姓中间,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撒母耳对众民说:“你们看耶和华所拣选的人,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众民就大声欢呼说:“愿王万岁!”
a. 藏在器具中了:这里,扫罗表现出的是一种正常的羞涩和谦逊。他没不期待在全国百姓面前成为“瞩目人物”;他似乎害怕成为这样的人。扫罗成为一国之君,不是因为他的个人野心,也不是为了满足他的私欲,想要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i. 在司布真(Spurgeon)的一篇名为《藏在东西中》(Hiding Among the Stuff)的讲道里,他展示了信徒和异教徒是怎样躲避戴王冠的,“今天,你们中间有些人,或许正在做扫罗作过的事,可以说一模一样,只不过你们的做法比他还要蠢。他只是躲藏,不愿戴地上的冠冕,而你们却是躲藏,不愿戴天上的冠冕。”(司布真,Spurgeon)
b. 他……身体比众民高过一头:对扫罗外貌体型的描述表明他正是百姓心目中的王——一个对其他列国而言形象气质还不错的国王。神照着他们所求给了他们一个“具有典型君王气质与形象的王”。
c. 愿王万岁:他们渴望能有一个仪表堂堂、魁梧奇伟的人类君王,渴望能为王大摆排场,大张旗鼓举办华丽的盛典;以色列民早就想大声喊出这句话了。他们知道所有其他国家都要举行皇家典礼和活动。现在,他们也得照样拥有一切,不落下乘。
d. 你们看……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众百姓中没有一个人像他”):或许撒母耳说这话的时候带着几分讽刺的语气。他希望国民看到这王,按照他们所见,这个君王魁梧奇伟。然而,通过他与扫罗的彻夜长谈(撒母耳记上第9章第25-26节),撒母耳可能已经对扫罗有了足够的认识,所以意有所指地说,“众百姓中没有一个人像他”(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众民中有可比他的吗”)。
4. (25-27)建立君主制。
撒母耳将国法对百姓说明,又记在书上,放在耶和华面前。然后遣散众民,各回各家去了。扫罗往基比亚回家去,有神感动的一群人跟随他。但有些匪徒说:“这人怎能救我们呢?”就藐视他,没有送他礼物;扫罗却不理会。
a. 撒母耳将国法对百姓说明(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撒母耳将君王的权利、举止对百姓说明”):撒母耳可能根据《申命记》第17章第14-20节的内容教导他们有关神对统治者和臣民的指引。
b. 又记在书上,放在耶和华面前:看起来,撒母耳所写的这本书并没有包含在《圣经》的任何一个经卷中。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所读的《圣经》中缺少了一些内容。这仅仅说明神不想把这本书保存在祂永恒的话语中。
c. 扫罗往基比亚回家去:那时,在以色列尚没有建皇宫,也没有设立首都。因此,扫罗只是与他未来的臣子、民中的官长——跟随他的勇士(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有些……勇士跟随他”,和合本圣经翻译成“一群人跟随他”)一道步行回家。
i. 神呼召扫罗成为一国之君,统领该国。不过,这并不是他一人可以肩负的重任。他需要一群心被神感动(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心被神感动”,和合本圣经作“有神感动”)的勇士(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翻译成“一群人)追随左右。
d. 有些匪徒……就藐视他……扫罗却不理会:那时,并不是所有以色列众人都支持扫罗。因为之前他们从未有过国王,所以不可能他们选择谁作王,谁立刻就能得到全国上下所有人的支持。对于这种情况,扫罗作出了明智的反应(扫罗却不理会)。在这一点上,一个缺少安全感或者缺少智慧的领导人,可能会觉得有必要“粉碎”任何反对的人,或者干脆把他们视作敌人。扫罗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要赢得怀疑他的人的信任需要时间。
i. “正如页边批注所暗示的那样,希伯来原文的表达更令人印象深刻。‘他好像聋了一般’——他充耳不闻,假装没听见。他确实听见了;每句话都深深地刻入他的灵魂里,但他却装聋作哑,不吱声。一个人最了不起的是,他能够对诽谤充耳不闻,对诋毁置若罔闻,对不友善的、尖酸刻薄的言论置之不理,把它们当作空气来对待,而且不看人,转而看神,把为自己辩白伸冤的事留给神来做,相信神迟早会给他机会……证明他灵魂所具有的真正勇气和脾性。”(梅尔,Meyer)
ii. 由此可以看出,扫罗虽刚刚踏上君主之道,但未来大有前途。他:
· 蒙神拣选,蒙神膏抹。
· 被圣灵充满。
· 得到伟大神人的支持。
· 得到与君王相称的恩赐。
· 得到大多数国民的热烈支持。
· 得到心为神感召的一群勇士追随左右。
· 足够明智,不把所有怀疑之人、批评之人视为敌人。
iii. 尽管具有所有这些显著的优势,扫罗仍然以糟糕的结局收场。他必须做出选择,是按照神的正道而行,善用神赐给他的种种优势,还是走他自己的道路。《撒母耳记上》这卷书余下的部分,将一步步展示扫罗是怎样对待他所面临的机会,做出选择的。
© 2022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