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11章-扫罗在基列雅比取得胜利
A. 扫罗得胜。
1. (1-2)亚扪王拿辖围困一座以色列城并发出最后通牒。
亚扪人的王拿辖上来,对着基列雅比安营。雅比众人对拿辖说:“你与我们立约,我们就服事你。”亚扪人拿辖说:“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我就与你们立约。”
a. 对着基列雅比安营:亚扪敌军围困了这座以色列城,拿辖通过此举明确向基列雅比人提出嚣张要求。基列雅比人要么出城投降,要么等着城破人亡,别无他路。
b. 你与我们立约,我们就服事你:基列雅比人觉得这是他们能够幸存下来的唯一希望。他们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签定投降条约。他们须按照条约(你与我们立约)降服于拿辖(我们就服事你),若不然他们必定难逃一死,家园被毁,财物被洗劫一空。
i. “他们没有在神面前表现出谦卑,毫无认罪悔改之意,承认他们因犯罪而陷入困境,他们将神撇在一边,自甘卑贱,提出要作亚扪人的仆人……这里,我们看到了罪恶和随意草率的生活造成的可悲后果:人们的精神气下降,勇气受挫,对追求高尚的事业失去信心,人人心灰意懒,意志消沉。噢,看见人毫无骨气地驯服于一个卑鄙邪恶的主子,是多么可怜可悲!然而,这种景象竟然一再地重复上演!事实上,人们曾多少次对魔鬼说:‘你与我们立约,我们就服事你’!”(Balike,巴里克)
c. 你们若由我剜出你们各人的右眼:基列雅比人请求拿辖与他们签订条约,拿辖同意与他们订立合约,但前提是将基列雅比城中所有人的右眼挖出来。拿辖绝对是一个心狠手辣、说到做到的人。
i. 拿辖提出这个要求是有许多打算的。首先,这样做是要打基列雅比人的脸,羞辱所有的以色列人,从而使他自己得荣耀。这座城里瞎了一只眼的人会让人轻看以色列,觉得他们软弱无能,竟无力阻止这样凶残的暴行,以此凌辱以色列众人。其次,这将削弱基列雅比人的战斗力,使他们不能有效地战斗。在近身肉搏战中,只有一只眼的人深度感知能力较差,面对两眼俱全的人,处于劣势。
ii. “他用左手拿着盾牌抵挡敌人,因此他的左眼被挡住,得用右眼盯着敌人;这种情况下,右眼被剜出的人在战斗中毫无用武之地。”(克拉克引自狄奥多勒;Theodoret, cited in Clarke)
iii. 通过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灵界的仇敌撒旦与以色列的仇敌拿辖之间具有相似之处。
· 撒旦攻击我们,但若没有我们的许可,他根本无法打倒我们。他想要的是我们向他投降。
· 撒旦想要我们服事他,而且他会竭力恐吓我们,力图让我们屈服于他。
· 撒旦想要羞辱我们,高抬他自己,凌驾于我们之上。通过使一个圣徒蒙羞,撒旦想要以此凌辱所有神的子民。
· 撒旦想要削弱我们的战斗力,使我们不能有效地对抗他,与之争战。
· 撒旦想要令我们的双眼瞎掉,如果他不能使我们完全失明,他就会努力让我们部分失明。
· “拿辖”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毒蛇或蛇。
2. (3)基列雅比长老回应拿辖。
雅比的长老对他说:“求你宽容我们七日,等我们打发人往以色列的全境去,若没有人救我们,我们就出来归顺你。”
a. 求你宽容我们七日……若没有人救我们,我们就出来归顺你:基列雅比人处境艰难。拿辖的要求令他们惊恐不安,但他们明白自己没有其他选择。若没有人救他们,拿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待他们,对他们来说,失去一只眼睛似乎好过失去性命。
b. 若没有人救我们:当真没有人救他们吗?基列雅比人无法确定。不过,他们知道单靠他们自己毫无希望。他们知道必须得有一位拯救者来解救他们。
c. 等我们打发人(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好让我们派遣使者”):拿辖放走使者,有两个原因。首先,他抱有十足的把握,认定以色列人四分五裂,根本不团结,他认为基列雅比人找不到任何人来解救他们。第二,他让使者走遍以色列全境,如此可以让他声名大噪,使以色列全国上下的人因他的赫赫威名而闻风丧胆。
3. (4-5)扫罗听闻基列雅比的困境。
使者到了扫罗住的基比亚,将这话说给百姓听,百姓就都放声而哭。扫罗正从田间赶牛回来,问说:“百姓为什么哭呢?”众人将雅比人的话告诉他。
a. 使者到了:使者要将消息传遍以色列四境,他们来到了扫罗的家乡基比亚。在听到基列雅比人遭遇的困境之后,百姓就都放声而哭。这正是拿辖希望达到的效果,他们有这样的反应正中他的下怀。
b. 正从田间赶牛回来:这体现了以色列君王的谦卑。扫罗已经受膏作王,也得到承认,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并没有什么丰功伟业等着他去成就。关于建立朝廷和官僚制度,他真的毫无头绪,不知该从何开头,而以色列也未曾有过这样的机构和制度。所以,他只有回家,回到田间做工,想着等时机成熟,神会告诉他该做什么。
i. 扫罗很明智,回到田间农场工作。他知道兴起他作以色列的王是耶和华神的工作,而且他知道耶和华神会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来做成这件事。他不需要自我推销、自我提拔,或者为自己谋划。耶和华神会来做这工作。
c. 众人将雅比人的话告诉他:这也表明以色列没有建成统治机构体系。否则,君王会首先获知基列雅比遭到威胁的事情,而不是通过二手消息或听其他人转述才获知此事。
4. (6-8)扫罗为以色列大发热心、怒发冲冠,召聚军队。
扫罗听见这话,就被神的灵大大感动,甚是发怒。他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托付使者传送以色列的全境说:“凡不出来跟随扫罗和撒母耳的,也必这样切开他的牛。”于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他们就都出来如同一人。扫罗在比色数点他们:以色列人有三十万,犹大人有三万。
a. 扫罗……就被神的灵大大感动(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神的灵就降在扫罗身上”):扫罗是时候采取行动了,而神与他同在。神的灵就降在扫罗身上(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扫罗……就被神的灵大大感动”),但圣灵的降临并不是为了取悦于他,也不是为了让他感到兴奋。圣灵的降临是要装备他,使他能为耶和华神所用。
i. 这一直是神行事的模式。祂不希望我们出于自私的目的而寻求圣灵,祂赐能于我们,使我们能为神所用,传播福音,赢得灵魂。
b. 扫罗……就……甚是发怒:扫罗的怒气是正义的,是圣灵引导下的义怒。《圣经》教导我们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书第4章第26节),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怒气源于我们的个人利益。扫罗发怒,却不是因为个人感觉受到伤害或是被冒犯,而是为了义的缘故,心系神的事业与神子民的安危。
c. 他将一对牛切成块子:扫罗这样做显然是要威胁以色列人。这种威胁的方式似乎更多像黑手党的做法,而不是出自神的子民。不过,扫罗的用意是想藉此清楚表明,此时不站出来捍卫神的事业就等同于在犯罪,并且将为此罪行而受到惩罚。
i. 若追求的事业是正义的,而且对于正义事业的追求迫在眉睫,这时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的做法就是错误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也不做就是犯罪;论到坐视不救之罪,要知道你们的罪必追上你们(民数记第32章第23节)。
d. 凡不出来跟随扫罗和撒母耳的:“扫罗将撒母耳包括在内,意味着他期待先知陪同他进入战场,扫罗这样做是在回应神的灵。”(鲍德温,Baldwin)
e. 于是,耶和华使百姓惧怕,他们就都出来如同一人:扫罗的血腥威胁奏效了。当那些大块的牛肉专程送来时,以色列众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个说话一言九鼎的领袖。他们明白耶和华呼召他们,要他们采取行动解救陷入危机中的基列雅比。
5. (9-11)亚扪王拿辖被打败。
众人对那使者说:“你们要回复基列雅比人说:‘明日太阳近午的时候,你们必得解救。’”使者回去告诉雅比人,他们就欢喜了。于是,雅比人对亚扪人说:“明日我们出来归顺你们,你们可以随意待我们。”第二日,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剩下的人都逃散,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
a. 使者回去告诉雅比人,他们就欢喜了:之前,他们不知道是否会有人来解救他们。现在,他们知道有一个拯救者要来拯救他们。知道我们有一位拯救者会使我们欢喜。
b. 明日我们出来归顺你们,你们可以随意待我们:他们这里欺骗了拿辖。他们的话听起来好像他们要向拿辖投降,这样可以麻痹敌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i. “这条信息机智巧妙,暗有所指,模棱两可,同时给人一种有意投降的印象。”(鲍德温,Baldwin)
c. 扫罗将百姓分为三队:扫罗是一个善于军事谋略的人。他在战斗打响前先考虑制定了攻击方案。
d. 击杀他们直到太阳近午……没有二人同在一处的:通过扫罗的行动,靠着神的祝福,他们赢得了完全的胜利。拿辖和他的军队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基列雅比城得救了。
B. 扫罗加冕为王。
1. (12-13)扫罗恩待前对手。
百姓对撒母耳说:“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可以将他交出来,我们好杀死他。”扫罗说:“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所以不可杀人。”
a. 那说扫罗岂能管理我们的是谁呢:在这个胜利的伟大时刻,扫罗的支持者想把那些从前不支持扫罗作王的人曝光,并且处死这些人(如《撒母耳记上》10章27节所述)。
b. 不可杀人(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今日不可处死人”):扫罗很明智,他知道现在不是报复对手的时候。撒旦通过拿辖攻击以色列的计划失败之后,现在他又生一计,企图通过制造分裂来攻击以色列,即使他们已赢得了胜利,仍在他们中间挑起纷争,使他们彼此对立。撒旦费尽心机、不择手段来攻击我们,而且他经常趁我们获胜时攻击我们。
c. 今日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在《撒母耳记上》11章3节里,基列雅比人不知道是否“有人救我们”。扫罗就是耶和华神兴起的打败仇敌带来胜利之人;然而,扫罗知道是耶和华在以色列中施行拯救。正是耶和华神施行拯救,扫罗足够谦卑,清楚地意识到这点。在这个欢庆胜利的时刻,扫罗是否会将这一切归功于自己,这是摆在他眼前的更大的考验。
2. (14-15)扫罗得到国民的接纳,全国上下拥立他作王。
撒母耳对百姓说:“我们要往吉甲去,在那里立国。”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又在耶和华面前献平安祭。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
a. 撒母耳对百姓说:在米斯巴宣布扫罗作王时,撒母耳和其他人清楚知道并非所有百姓都支持扫罗(撒母耳记上第10章第24节,第27节)。撒母耳明智地将这次胜利视为在吉甲立国(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重新立国、更新国事”)的战略机遇期。
i. 扫罗必须证明自己才能让更多人接受他作王统治。这不一定是坏事。一个人“受膏”或“受命”是一回事,但是惟有通过付诸行动去做,才能显明证据。有些人会说,“让我们看看这个扫罗到底是何方神圣”,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不过,在事实得到有力证明(正如本章所述)后,他们仍不支持扫罗,就是他们的错了。“亚扪人不经意间为扫罗提供了证明自己的机会,他需要借机向以色列大众证明他可以‘拯救’自己的同胞脱离欺压者的控制。”(鲍德温,Baldwin)
b. 众百姓就到了吉甲那里,在耶和华面前立扫罗为王:这并不是说扫罗在此之前不是君王。他被撒母耳膏立作王(撒母耳记上第10章第1节),并且得到许多以色列国民的承认,尊他为王(撒母耳记上第10章第24节)。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几乎所有国民承认扫罗为王,扫罗才算是以色列真正的王。这里,百姓给予了扫罗这种承认。
i. “耶稣是我们的君王。天父已膏抹祂,在祂的圣山上设立祂;而我们也已欣然接受这一安排,接受祂作王。不过,有的时候,我们的热忱渐渐冷淡,不知不觉间,我们偏离了初衷,不再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服事祂,顺服祂。因此,时不时我们需要重新立国、更新国事,在耶和华神面前虔诚恭敬尊祂为王……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只需一次献上自己;但我们可以时常更新我们的誓言。”(梅尔,Meyer)
c. 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大大欢喜:他们确实做到了。毕竟,现在他们觉得到自己有了一个王,一个正义的君王。能生活在一个伟大的胜利君王的治理下是一种莫大的福气。
i. 就在那一天,扫罗赢得了战斗,但他赢得的不仅是一场战斗。这章经文记录了扫罗面对的内在与外在的争战。外在的胜利,一目了然;而在他内心的战场上,扫罗打败了骄傲、不安和复仇的强烈而微妙的诱惑。然而,他必须继续战斗,不断赢得内在战场的胜利,惟有倚靠耶和华的灵,被圣灵充满,靠着圣灵行事,接受以色列之万王之王的统治,他才能做到这些。
ii. “扫罗啊,扫罗,你若能保持这灵的【内住】,该有多好!因为这样,神就不会弃绝你作王了。”(巴里克,Blaikie)
© 2022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