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14章-打败非利士人
A. 约拿单的信心历险。
1. (1-3)约拿单的提议。
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但他没有告诉父亲。扫罗在基比亚的尽边,坐在米矶仑的石榴树下,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在那里有亚希突的儿子亚希亚,穿着以弗得。(亚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非尼哈的儿子,以利的孙子。以利从前在示罗作耶和华的祭司。)约拿单去了,百姓却不知道。
a. 有一日:起初,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这将成为载入史册的一天。然而在这一日,神要通过约拿单的大胆信任大获全胜。
i. “神一直在寻找信靠祂的人,他们一手领受神的恩典与能力,另一手将恩典与能力传递出去。祂拣选他们,这样祂可以藉他们叫世人得知祂的大能。”(梅尔,Meyer)
b. 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以色列军队中的每一位“军官”都有一个“助手”,叫作“拿兵器的人”。拿兵器的人在战场上护卫军官,助他争战;在日常军队的管理中助他一臂之力。他们常常背负携带军官的盔甲和武器,所以他们被称为“拿兵器的人”。
i. “在古代,拿兵器的人必须非常勇敢和忠诚,因为他们主人的性命往往取决于他们。”(杨伯拉德,Youngblood)
c. 我们不如……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来,我们到非利士人的驻军那里去”):以色列人正卷入一场军事冲突之中,而胜利似乎遥遥无期。敌人的人数远远超过他们,军事装备上遥遥领先他们。但约拿单无所畏惧,仍然要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看看耶和华神怎样行。
i. 或许当时约拿单想到了珊迦,以及《士师记》3章31节描述的珊迦如何用一根有尖刺的棍子打败六百非利士人的战迹。也许约拿单的想法是这样的,“喔,倘若神能藉着珊迦成就这样的战绩,祂也能藉着我这样做!”
ii. 约拿单可以通过像《利未记》26章8节中的应许坚固自己,使自己得力量:你们五个人要追赶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赶一万人,仇敌必倒在你们刀下。
d. 他没有告诉父亲:或许这只是他一时疏忽,或许他认为这件事无需过多解释,到时父亲自然会知道。也有可能约拿单是故意没有告诉父亲,因为他认为他父亲绝对不会同意他的做法。
e. 扫罗……坐在:这与约拿单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这位胆大勇猛的王只是坐在……石榴树下袖手旁观,而他的儿子却勇敢无畏地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扫罗和戴着以弗得的祭司安坐在后方,而约拿单却勇敢地信靠神。
f. 亚希突的儿子亚希亚……亚希突是以迦博的哥哥:经文提到以迦博似乎毫无必要。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与扫罗一起的祭司亚希亚是以迦博的侄子?神可能希望我们将以迦博这个名字的含义与扫罗现今的属灵光景联系起来。扫罗作为一国之君的荣耀几乎消失殆尽,他交往的人正好是一个名叫“荣耀已逝”之人的亲属。
g. 约拿单去了,百姓却不知道:这说明约拿单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不是为了荣耀自己,赢得个人荣誉。如果这是他的动机,他早就告诉别人他的行踪了,至少得让一些人知道他去做大事了。
2. (4-5)约拿单发现一处战略位置。
约拿单要从隘口过到非利士防营那里去。这隘口两边各有一个山峰:一名播薛,一名西尼;一峰向北,与密抹相对,一峰向南,与迦巴相对。
a. 从隘口过到……这隘口两边各有一个山峰(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这隘口两边各有一座锯齿状峭壁”):在去非利士人防营的路上,约拿单发现了一处战略位置——一条穿过隘口的狭窄小径,两边是巨大且陡峭的山岩峭壁。在这一战略要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 约拿单要……过到非利士防营那里去(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约拿单设法经过隘口过到非利士驻军那里去”):“来,我们到非利士人的驻军那里去”(撒母耳记上第14章第1节;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如果约拿单从未作出这样的决定,他就绝不会发现这处战略要地。约拿单信靠神,凭着信心而行,勇敢前进,而神就一路引领他。
3. (6-7)约拿单的大胆提议。
约拿单对拿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未受割礼人的防营那里去,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拿兵器的对他说:“随你的心意行吧!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随你,与你同心。”
a. 或者耶和华为我们施展能力:对约拿单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冒险侦察。他们信靠神,勇敢地走出来,他想看看神会通过他们两个做什么。
i. 约拿单知道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拯救。以色列面临绝境,敌人的人数远远超过他们,而他们士气低落、军心动摇。
ii. 约拿单知道神在寻找能为祂所用的人。扫罗王只是坐在石榴树下。,约拿单甘愿献上自己,为神所用。
iii. 约拿单知道神希望与人同工。约拿单本可以什么也不做,只是祷告神从天降下烈火,烧灭非利士人。然而约拿单明白神通过祂的子民做工,藉他们的英勇行为、无畏精神成就祂的旨意。“不是约拿单靠着来自神的一点帮助去做工;这是必须采取行动的时刻而是耶和华神藉约拿单做工,与他同工。”(白礼杰,Blaikie)
b. 因为耶和华使人得胜,不在乎人多人少(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因为什么都不能阻碍耶和华施行拯救,无论人多人少”):这是倚靠神而生出的勇气,有勇有谋。在以色列,可能有许多人相信这句话,对他们来说这句话是一个神学上的真理;但很少有人会为此付诸行动。约拿单通过行动彰显了他的信心。
i. 什么都不能阻碍耶和华(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翻译成“耶和华使人得胜”):可以说,唯一能阻碍神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不信神(马太福音第13章第58节)。什么都不能阻碍神的能力,但我们的不信神会阻碍我们按照祂的旨意生活。神可能选择不采取行动,直到我们信靠祂,愿意与祂同工。约拿单信靠神并与祂同工。
ii. 不在乎人多人少:形势已经对以色列不利。是一百万比一,还是一千比一,又有多大关系呢?数字或几率不能阻碍神,但不信神可以。约拿单从未读过《新约圣经》,但《罗马书》8章31节就刻在他的心上: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
iii. 约拿单对自己没什么信心,却对神怀着极大的信心。这不是“在神的帮助下,我可以赢得伟大的胜利”;而是“卑微如我,但神也可以通过我赢得伟大的胜利。”
c. 你可以上去,我必跟随你(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去吧,我必追随你左右”):这些话是为约拿单拿兵器的人说的,想必他的话使约拿单大受鼓舞。当我们凭信而行,得到鼓励会激发一切变好;而听见丧气的话会激发一切变坏。
i. 神要使用约拿单,但祂不会单独使用约拿单。当神使用一个人时,祂几乎总是会呼召他周围的人支持他,帮助他。在完成神的工作上,他们和神所使用的那人一样重要。
4. (8-10)约拿单提出一个试验。
约拿单说:“我们要过到那些人那里去,使他们看见我们。他们若对我们说:‘你们站住,等我们到你们那里去’,我们就站住,不上他们那里去。他们若说:‘你们上到我们这里来’,这话就是我们的证据,我们便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我们手里了。”
a. 很好(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约拿单说:“很好,我们要过去,到那些人那里”;和合本圣经未翻译前面一截):这说明约拿单接受为他拿兵器之人的表态,将拿兵器之人的支持视为一种肯定。
b. 这话就是我们的证据(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这就是我们的凭据”):约拿单凭信而行,他想要知道神是否真的在带领他们。于是约拿单建议就此进行一项测试,以非利士守卫的反应作为判断的凭据。
i. 约拿单表现出智慧,而非不信。在这一点上,他没有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而是跟随心中大胆的希冀而行事。他谦而自知今日他心中所想可能是错误的,因此约拿单祈求神带领他前行。
ii. 这与基甸的羊毛试验不一样(士师记第6章第36-40节)。基甸在神的圣谕的指引下行事,但他仍然怀疑神的话。约拿单对来自神的话毫不怀疑;他怀疑的是自己的心思和想法是否正确。
iii. 约拿单凭信而行。值得注意的是,他没有要求提前得知神的整个作战计划。他愿意一步一步来,让神逐渐显明祂的计划。甘愿让神做主,让祂掌握整个计划,而我们只需获知自己的角色,一步一步完成自己的任务,这就是信心。
5. (11-14)约拿单和他的侍卫袭击非利士人。
二人就使非利士的防兵看见。非利士人说:“希伯来人从所藏的洞穴里出来了。”防兵对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说:“你们上到这里来,我们有一件事指示你们。”约拿单就对拿兵器的人说:“你跟随我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了。”约拿单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约拿单杀倒非利士人,拿兵器的人也随着杀他们。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起头所杀的,约有二十人,都在一亩地的半犁沟之内。
a. 希伯来人从所藏的洞穴里出来了(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看哪,希伯来人从躲藏的洞穴里出来了”):在这个危机时刻,以色列人四处躲藏,竭力保命(撒母耳记上第13章第6节)。非利士人认为他们两个是来向非利士人投降的希伯来逃兵。按照当时的情势来看,非利士人自然会生出这种想法,因为在非利士人看来,向他们投降要好过躲藏在洞穴里。
b. 你跟随我上去,因为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了: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神用这个神迹证实约拿单的无畏的信心。现在约拿单知道神将要行大事。
c. 约拿单就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约拿单手脚并用地攀爬上去,拿兵器的人跟随他”):这是一段艰难的攀爬。也许有人会说:“嗯,本来这样做是不错的;但是这里的岩壁如此陡峭,上面又有这么多非利士人。我们就不用爬上去了,就在这里祷告作为代替吧。”不过,约拿单不是这种人。如果我们只是希望轻松赢得胜利,或者只想在事情容易的时候为神所用,那我们就不会看到太大的胜利,神也不会对我们委以重任。
d. 约拿单杀倒非利士人(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非利士人扑倒在约拿单面前”):约拿单知道这是耶和华神的战斗,但他也知道神会藉他来战斗。当约拿单看到神确认的神迹时,他没有放下手中的刀剑,然后祈祷神把非利士人统统除掉。约拿单向神祈祷,希望可以确保他的刀剑锋利趁手,他相信神会利用他来打败他们所有人。
6. (15)神攻击非利士人。
于是在营中、在田野、在众民内,都有战兢,防兵和掠兵也都战兢,地也震动,战兢之势甚大。
a. 于是在营中、在田野、在众民内,都有战兢:似乎非利士人正陷入混乱之中,神使他们惊恐万状、混乱不堪。他们那天醒来的首先想到的是“我们遭到敌人袭击了!”他们四处奔逃,误将非利士同伴当作敌人,互相厮杀。
i. 即使非利士人的人数远远超过以色列人,他们的武器装备精良得多,但已经无关紧要了。神的能力足以让非利士人自相残杀。如果以色列人没有刀剑,耶和华神就会用非利士人的刀剑来攻击非利士人。
b. 地也震动,战兢之势甚大:约拿单可以用的有他虔敬的心和手中的刀剑,但神做了约拿单做不到的事——让大地震动,通过地震使非利士人惊恐万分。通常,我们等待神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然而,假如我们愿意尽自己的本分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神往往会施行神迹奇事——做唯有祂才能做到的事。
7. (16-19)扫罗获知交战之事。
在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的守望兵看见非利士的军众溃散,四围乱窜。扫罗就对跟随他的民说:“你们查点查点,看从我们这里出去的是谁?”他们一查点,就知道约拿单和拿兵器的人没有在这里。那时神的约柜在以色列人那里。扫罗对亚希亚说:“你将神的约柜运了来。”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
a. 军众溃散:以色列的看守人时刻关注非利士人大军的动向,他们观察到这支大军开始崩溃瓦解。
b. 你们查点查点:在那个时候,这纯粹是无用之举。在这个关键时刻扫罗应去抗击非利士人。可他担心的可能是谁在领导这场战斗,谁将获得荣誉。
c. 你将神的约柜运了来:在那个时候,这纯粹是无用之举。扫罗这里可能想试图显示自己的灵性;但是他这样做对寻求神无足轻重。有时我们应当走到一旁祈祷;有时我们应当拔剑奋力抗击敌人。但扫罗却看不清当时的时机,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d. 扫罗正与祭司说话的时候,非利士营中的喧嚷越发大了。扫罗就对祭司说:“停手吧!”:最终,神与约拿单和非利士人间的交战声势浩大,扫罗知道自己不得不参战了。所以他吩咐祭司“停手吧”。这好比在说,“住手,别再用乌陵和土明求神的旨意了,”乌陵和土明就放在祭司的胸牌里。
8. (20-23)扫罗参战,大获全胜。
扫罗和跟随他的人都聚集,来到战场,看见非利士人用刀互相击杀,大大惶乱。从前由四方来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以色列人了。那藏在以法莲山地的以色列人,听说非利士人逃跑,就出来紧紧地追杀他们。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一直战到伯亚文。
a. 扫罗和跟随他的人……来到战场:扫罗是以色列的领袖,但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开始领导该国。现在他跟随神与约拿单加入战斗。
b. 从前……跟随非利士军的希伯来人,现在也转过来帮助……以色列人了:似乎许多以色列人都对扫罗心存疑虑。可能是出于对他们的主人的憎恨,这些希伯来人选择给非利士人作仆人,但又不敢靠耶和华神变得刚强自由。只是在胜利已成定局时,他们才站出来支持以色列。
c. 那日,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得胜(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那日,耶和华拯救了以色列”):神的确使用了约拿单,但这不是约拿单的胜利。这是耶和华神的胜利。神只是在等待一个如约拿单一般勇敢无畏、信靠祂的人。
B. 扫罗的愚昧誓言及其后果。
1. (24)扫罗强迫以色列军队起誓、守誓言。
扫罗叫百姓起誓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这日百姓没有吃什么,就极其困惫。
a. 扫罗叫百姓起誓:约拿单无畏信靠耶和华,大大击杀非利士人。现在扫罗王应率领以色列军队追击四处逃窜的非利士人,重创敌军。当日在攻打非利士人期间,扫罗起咒诅说:“凡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吃什么的,必受咒诅。”(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凡不等到晚上,不等到我向我的敌人报完了仇,就吃食物的,那人必受咒诅”。)
i. 从表面来看,这话听起来非常属灵。“我们当以今日为向耶和华禁食的特殊日。我们希望神来做大事,所以我们要在今日禁食。我必在全军中施行咒诅。”
b. 不等到晚上向敌人报完了仇(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不等到晚上,不等到我向我的敌人报完了仇”):这说明了扫罗的关注点是错误的。扫罗叫以色列全军起誓,这样“他”就能向“他的”敌人报仇。倘若他将此视为他的战斗,他自己禁食就够了。扫罗的言语行为表明,即使是在诸如禁食这样的属灵之事上,他的关注点也是他自己,而非耶和华神。
i. 通过这个诅咒,扫罗把关注的焦点拉回到他自己身上。那天,没有人会多想约拿单,因为身体上的饥饿会让他们时刻想到扫罗的诅咒。
c. 必受咒诅(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那人必受咒诅”):这说明了扫罗树立的权威感是错误的。他没有权力宣布这样的诅咒,他也不是这个国家的属灵领袖。即使需要宣布任何这样的禁食及其相关的咒诅,也应该是由撒母耳来宣布。撒母耳才拥有这样做的属灵权威,而不是扫罗。
i. 这还说明了扫罗保证的惩罚是错误的。“那人必受咒诅”(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必受咒诅”),这样说当然是粗暴残酷的。假如扫罗想要呼吁百姓自愿禁食,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他本可以这样表示,“我今日在耶和华面前禁食。如果有人愿意和我一道禁食,欢迎你们加入。”然而,扫罗没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邀请以色列军队自愿效法,他叫百姓起誓。
d. 这日百姓……就极其困惫(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那一日,以色列人处境窘迫”):这说明扫罗的做法在以色列军队中间产生的后果是错误的。不论扫罗的动机是什么,这样做都是愚蠢的。以色列军队本该是士气高昂,体力旺盛,可如今却软弱无力,士气低落。
i. 禁食本身并没有任何不对,但这并不是禁食的合适日子。这是扫罗所定的禁食日,而不是耶和华神所定的禁食日。
2. (25-30)约拿单无意中违背了誓言,而后获知自己的罪行。
众民进入树林,见有蜜在地上。他们进了树林,见有蜜流下来,却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所以伸手中的杖,用杖头蘸在蜂房里,转手送入口内,眼睛就明亮了。百姓中有一人对他说:“你父亲曾叫百姓严严地起誓说,今日吃什么的,必受咒诅。因此百姓就疲乏了。”约拿单说:“我父亲连累你们了。你看,我尝了这一点蜜,眼睛就明亮了。今日百姓若任意吃了从仇敌所夺的物,击杀的非利士人岂不更多吗?”
a. 有蜜在地上:这是神的安排。以色列军队正在全力追击逃跑的非利士人。以色列人都又累又饿,疲惫不堪。他们需补充能量才能继续追击敌人,完成战斗。而神为他们提供了能量补充——有蜜在地上。
i. “如果要从胜利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敌军溃败后清剿残余的扫尾行动至关重要;但是追捕敌人的过程中,你需要持续数小时在陡峭的山林间跋涉,不敢有任何松懈,常令人精疲力尽。”(鲍德温,Baldwin)
b. 没有人敢用手取蜜入口,因为他们怕那誓言:这队士兵眼睁睁看着蜂蜜流下来,就滴落在他们眼前。然而扫罗愚蠢的誓言阻止了他们领受神摆在他们眼前的供应。
c. 约拿单没有听见他父亲叫百姓起誓:因此,约拿单吃了一些蜂蜜,甘甜的蜂蜜让他立马又有了精气神:眼睛就明亮了。他需要补充能量,好有体力继续战斗,这里就是神提供的能量补充。
d. 我父亲连累你们了(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我父亲连累这地了”):或许约拿单不应当这么说,感觉是他这样削弱了他父亲在军中的权威。如果要说点什么的话,最好是当面告诉他的父亲。尽管如此,但约拿单说得完全正确!
i. 扫罗王确实因他那伪属灵的禁食命令连累这地了(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连累你们了”)。由于他的命令,那一日百姓就疲乏了,而他们本应精力旺盛,奋勇杀敌,但最终却软弱无力,注意力分散,大大削弱了他们胜利的信心。
3. (31-35)以色列士兵因扫罗愚妄的命令而犯罪。
这日,以色列人击杀非利士人,从密抹直到亚雅仑。百姓甚是疲乏,就急忙将所夺的牛羊和牛犊宰于地上,肉还带血就吃了。有人告诉扫罗说:“百姓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了。”扫罗说:“你们有罪了,今日要将大石头滚到我这里来。”扫罗又说:“你们散在百姓中,对他们说:‘你们各人将牛羊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这夜,百姓就把牛羊牵到那里宰了。扫罗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这是他初次为耶和华筑的坛。
a. 百姓……就急忙……肉还带血就吃了(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百姓急忙扑向战利品……连肉带血吃了”,和合本圣经未翻译前面一截):神特别命令以色列人在宰杀动物的时候,要先把动物的血放尽(申命记第12章第23-25节)。在这争战这天,百姓因扫罗愚妄的命令饥饿难耐,这种情况下就违背了这条诫命。他们因服从扫罗愚妄的命令导致自己违背了神明确宣布的命令。恪守法律条规的结果向来是这样。
i. 我们常认为拘泥于法律条文的规则能使人远离犯罪。事实上恰恰相反。拘泥于法律条文的规则会把我们引向罪恶,因为它们会激起我们的反抗,或是让我们陷入对拘泥于法律条文的自负当中。
b. 你们有罪了(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你们行了诡诈”):扫罗责怪百姓,事实上这都是他自己的过错导致的。他根本不应该发出这样一条愚蠢的命令,让百姓在无意中犯罪。
c. 牵到我这里来宰了吃,不可吃带血的肉得罪耶和华:扫罗立了一块石头,既可以用于恰当地宰杀牲畜,又可以用以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扫罗这样做至少算是将功补过。
4. (36-39)面对神地沉默不语,扫罗又许下一个愚蠢的誓言。
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众民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祭司说:“我们先当亲近神。”扫罗求问神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神没有回答他。扫罗说:“你们百姓中的长老都上这里来,查明今日是谁犯了罪。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但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
a. 扫罗求问神:这样做是好的。扫罗应该求问神。我们不要认为扫罗在耶和华神面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好的。
b. 这日神没有回答他:扫罗通过祭司求问耶和华神。祭司可能使用了乌陵和土明来求问耶和华神。
i. 经文提到在多个场合里使用辨明神旨意的工具“乌陵和土明”(出埃及记第28章第30节;民数记第27章第21节;撒母耳记上第28章第6节;以斯拉记第2章第63节;尼希米记第7章第65节),在其他经文里可能暗示了以色列在求问神时使用了乌陵和土明(士师记第1章第1节;士师记第20章第18节、第23节)。
ii. “乌陵和土明”,这个两个名字的意思是“光明与完美”。我们无法确知它们是什么,也不知道祭司是怎样使用它们的。多数人认为它们是一对石头,一亮一暗,一块石头代表神的回答为“是”,另一块则代表神的回答为“否”。大祭司会向神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手伸进胸牌里,然后摸出一块代表“是”或“否”的石头。
iii. 在这种情况下,祭司可能会开始求问耶和华神:“耶和华啊,今天你愿意对我们说话吗?”根据经文我们知道“这日神没有回答他”;这说明数次求问,摸出的都是代表“否”的石头。
c. 我指着救以色列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就是我儿子约拿单犯了罪,他也必死:这说明扫罗确信他是正确的,因此他又当众立下誓言。
i. 当然,假如扫罗知道是约拿单违背了他的誓言,他绝不可能说出这句话。不过,他如此执迷于显明自己是“对的”,因此他在先前发出那条愚妄的命令后又立下一个鲁莽的誓言。
ii. 扫罗非常擅于许下宗教诺言,做出应许。然而,这并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他并没有一颗追求神的虔敬之心,也不擅长遵守他许下的誓言。
iii. “何等荒谬奇怪,何等乖张悖逆!他曾经如此宽容地宽恕了邪恶的亚甲(正如第15章中所记),现在竟然要如此严厉地毁了他那品格高贵的亲生儿子。”(普尔,Poole)
d. 百姓中无一人回答他:人们知道约拿单吃了蜂蜜,而无论是谁吃了蜂蜜,扫罗都执意要判他死刑,这一定让他们感到不寒而栗。百姓都敬重、爱戴约拿单,而他们知道有错的是扫罗。
5. (40-44)约拿单受到掣签结果影响。
扫罗就对以色列众人说:“你们站在一边,我与我儿子约拿单也站在一边。”百姓对扫罗说:“你看怎样好就去行吧!”扫罗祷告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求你指示实情。”于是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扫罗说:“你们再掣签,看是我、是我儿子约拿单。”就掣出约拿单来。扫罗对约拿单说:“你告诉我,你做了什么事?”约拿单说:“我实在以手里的杖,用杖头蘸了一点蜜尝了一尝。这样我就死吗(注:“吗”或作“吧”)?”扫罗说:“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a. 掣签掣出扫罗和约拿单来,百姓尽都无事(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抽签,抽中了扫罗和约拿单,百姓尽都无事”):扫罗想通过抽签找到做错事的人。他们把人们分成两组,然后通过类似于掷骰子这样的方式,以“大”或“小”来选择其中一组。他们会不断缩小选定范围,直到他们找到目标。扫罗希望让大伙都知道,他和他的儿子约拿单是无辜的,所以这是第一次分组的情况。想象一下,当抽签结果显示他和约拿单是有罪的一组时,扫罗该有多么震惊!
i. “完美的一签”(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求你给出完美的一签”;和合本圣经作“求你指示实情”),在希伯来文里非常接近用来表示“土明”的词语。他们有可能使用乌陵和土明进行抽签。
b. 就掣出约拿单来(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就抽中约拿单”):扫罗震惊不已。他早就强迫众人起誓,又公开宣布凡违背这个誓言的人,不论是谁,都要被处死。扫罗不承认诫命和死刑的做法非常愚蠢的,反而固执己见地称“约拿单哪,你定要死!若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
i. 扫罗宁愿杀死他的儿子,也不愿谦卑地承认他确实有错。一开始,扫罗是一个谦卑的人(撒母耳记上第10章第21节),但他那曾经令人印象深刻的谦卑态度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傲慢。
6. (45-46)百姓拯救约拿单免于一死。
百姓对扫罗说:“约拿单在以色列人中这样大行拯救,岂可使他死呢?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神一同做事。”于是,百姓救约拿单免了死亡。扫罗回去,不追赶非利士人,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
a. 断乎不可!我们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连他的一根头发也不可落地,因为他今日与神一同做事:令人欣慰的是,百姓终于站出来阻止扫罗的愚蠢行为。他们绝不允许约拿单被处死。他们知道约拿单今日与神一同做事,而非阻拦神做事。
i. 尽管约拿单违背了誓言,但赦免他是正确的做法,至少有三个理由可以解释原因。首先,誓言本身以及对违背誓言者的惩罚都是不好的、愚蠢的,不应许下此誓言,也不应惩罚违背誓言者。其次,约拿单是因不知情而违背了誓言。最后,从神较大地赐福于约拿单可以明显看出祂对约拿单的赞许(他今日与神一同做事)。
ii. 约拿单无畏地信靠神,相较于扫罗愚蠢的誓言,约拿单对神的信心更能使他得胜。
b. 非利士人也回本地去了:这节经文暗示,如果没有扫罗愚蠢的誓言,他们本会取得更大的胜利。
7. (47-52)扫罗的争战事迹与他的家庭。
扫罗执掌以色列的国权,常常攻击他四围的一切仇敌,就是摩押人、亚扪人、以东人和琐巴诸王,并非利士人。他无论往何处去,都打败仇敌。扫罗奋勇攻击亚玛力人,救了以色列人脱离抢掠他们之人的手。扫罗的儿子是约拿单、亦施韦、麦基舒亚,他的两个女儿:长女名米拉,次女名米甲。扫罗的妻名叫亚希暖,是亚希玛斯的女儿。扫罗的元帅名叫押尼珥,是尼珥的儿子;尼珥是扫罗的叔叔。扫罗的父亲基士,押尼珥的父亲尼珥,都是亚别的儿子。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
a. 扫罗执掌以色列的国权(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扫罗巩固了他统治以色列的王权”):这章经文的最后一段全是关于扫罗的力量,扫罗是强大的。他巩固了他统治以色列的王权(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执掌以色列的国权”)。他打了许多胜仗。他的家庭人丁兴旺、权势煊赫。扫罗的军队力量不断壮大(扫罗遇见有能力的人或勇士,都招募了来跟随他)。扫罗的势力影响广泛,深入许多领域。
i. “这里没有提到扫罗的另一个儿子伊施波设,因为他有意只提那些与扫罗一同征战沙场,后来又与他一同被杀的儿子。”(普尔,Poole)
b. 他无论往何处去,都打败仇敌(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他无论往何处去,都扰害仇敌”):扫罗的实力虽影响广泛但并不深刻。因为扫罗不是一个合神心意的人,又因为他与神的个人关系更多是外在的,流于形式,而不是实质的,由内而外的;所以他的国不能长久。下一章将全面揭露扫罗的弱点。
© 2022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