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15章-神弃绝扫罗作王
A. 与亚玛力人之战。
1. (1-3)一条明确而彻底的命令:消灭亚玛力。
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差遣我膏你为王,治理他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当听从耶和华的话。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
a. 撒母耳对扫罗说:这是由以色列的属灵领袖传递给以色列政治和军事领袖的消息。这个消息内容明确:我要惩罚亚玛力……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我要惩罚亚玛力,就是当以色列从埃及上来的时候,亚玛力对以色列所行的,他怎样在路上埋伏攻击以色列”,和合本圣经作“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神明确指示撒母耳要转告扫罗向亚玛力人执行完全的审判。
i. 灭尽:这个希伯来动词(heherim)在这段记述中出现了七次。这里当然强调的是”彻底的、完全的审判”之意。
b.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在以色列人从埃及上来的时候,亚玛力在路上怎样埋伏,等候他们”):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亚玛力人应该受到如此彻底的审判。距扫罗时代数百年前,亚玛力人是以色列逃离埃及后第一个出来攻击以色列的民族(出埃及记第17章)。
i. 数百年前,耶和华神曾表示,祂要向亚玛力施行这审判: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全然涂抹了,你要将这话写在书上作纪念,又念给约书亚听。”摩西筑了一座坛,起名叫“耶和华尼西”(注:就是“耶和华是我旌旗”的意思);又说:“耶和华已经起了誓,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出埃及记第17章第14-16节)《申命记》第25章第17-19节重申了该意思。
ii. 亚玛力人攻击以色列,犯下大罪。当以色列民族弱小时,亚玛力人袭击了该民族,杀害了软弱无助、手无寸铁的以色列百姓(申命记第25章第18节)。亚玛力人这样做只是因为其暴力和贪婪,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理由。强者恃强凌弱,残酷欺压弱者,这是神所憎恶的行为,尤其是当弱者是祂的百姓时。
iii. 虽然这发生在四百多年前,但神仍然会为此追讨亚玛力人的罪,因为在神面前,时间并不能抹去罪恶。在人们中间,时间会消磨对罪恶的记忆,岁月会让我们更加包容彼此。然而,在神面前,时间不能赎罪。惟有耶稣基督的血才能涂抹罪恶,而不是时间。其实,亚玛力人蒙怜悯获得悔改的机会,但他们却没有悔改。数百年来,他们固执己见,执迷不悟,拒不悔改,使得他们更加有罪,罪恶并未减轻。
c. 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神可以直接审判亚玛力,就像祂审判所多玛和蛾摩拉一样。然而,在这件事上,神对祂特别拣选的国家以色列有一个特殊的目的。祂希望让这成为一场考验,一场对扫罗和所有以色列人是否顺服的考验。此外,由于亚玛力人的罪是对以色列发动军事攻击,所以神希望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i. 今天,神会呼召祂的子民来进行这样一场审判之战吗?在新约之下,神在新约之下对基督徒的呼召与在旧约下对以色列的呼召完全不同(约翰福音第18章第36节)。
ii. 虽然神不再呼召祂的子民拿起武器作为祂审判的工具,刑罚仇敌,但这并不意味着神已停止审判列国。“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要以为就是列国受审判的日子已推迟到【指定到】那世界末日。在世界历史上,列国一直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尼尼微曾站在那里,巴比伦曾站在那里,希腊和罗马曾站在那里,西班牙和法国曾站在那里,今日大不列颠站在那里。一个接着一个,他们都听见了严肃的话说——离开吧,而他们已进入毁灭,绝对的、可怕的毁灭。”(梅尔,Meyer)
2. (4-6)扫罗准备攻击亚玛力人。
于是,扫罗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数点他们,共有步兵二十万,另有犹大人一万。扫罗到了亚玛力的京城,在谷中设下埋伏。扫罗对基尼人说:“你们离开亚玛力人下去吧!恐怕我将你们和亚玛力人一同杀灭。因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你们曾恩待他们。”于是,基尼人离开亚玛力人去了。
a. 于是,扫罗招聚百姓……数点他们:扫罗当然是一位军事领袖。他可以召集并组建一支庞大的军队。他也知道如何正确选择发动攻击的时间;而且他在谷中设下埋伏。
b. 扫罗对基尼人说:“你们离开……去吧”:这里,扫罗让基尼人离开,表现出其智慧和仁慈的一面。神的审判不是针对他们,所以扫罗不想将他们和亚玛力人一同毁灭。
3. (7-9)扫罗攻击亚玛力人。
扫罗击打亚玛力人,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
a. 扫罗击打亚玛力人:这样做是对的,是顺服耶和华神的行为。不过,这是一种选择性的、不完全的顺服。首先,扫罗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神吩咐扫罗向所有亚玛力人执行祂的审判,包括亚玛力王在内。
i. 扫罗为什么要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扫罗可能出于以下任意原因放过亚甲:正如约瑟夫斯(Josephus)指出的那样,亚甲这人长得一表人才、风流倜傥,扫罗为此心生一种愚蠢的怜悯;扫罗尊重亚甲的君主身份,为了保存其君主威权——扫罗认为君主威权也与他自身休戚相关;为了彰显他的胜利是何等荣耀。”(普尔,Poole)
ii. “如果扫罗饶恕亚甲,百姓就可以将最好的战利品留下……地位最高者犯下的罪必会有人跟随效仿。”(特拉普,Trapp)
b. 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 在《撒母耳记上》第15章第3节里,神明确命令要将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而扫罗没有遵守这个命令。
i. 在古代社会所展开的普通战争中,军队可自由掳掠被征服的敌人,这通常也是犒劳军队的一种方式。不过,任何以色列人在与亚玛力人的战争中以这种方式获利都是绝对错误的。因为神已经明确定下了祂的刑罚方式,而这种做法违背了神的命令。这就像一个行刑者从他刚刚以谋杀罪处死的人口袋里搜刮钱财一样,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对的。
c. 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凡是看不上眼的、没有价值的,他们就彻底毁灭了”):他们小心翼翼地把最好的留给自己。可以想象一下,他们在战后因趁火打劫而洋洋自得、忘乎所以的样子。
i. 这可能是最糟的,因为以色列根本没有显示出神的审判心意。他们欢欢喜喜带着战利品回到家,为战斗之后缴获丰厚的战利品而兴高采烈,他们的行为暗示神的审判是令人开心的。这样做是对神的不敬。神不愿施行审判,也不喜悦人受审判,祂希望人人都悔改。
ii. “部分顺服就是完全地不顺服。只要事情合他们的心意,扫罗和他的手下就遵命而行;也就是说,他们顺服的根本不是神,而是他们自己的喜好倾向,无论是留下上好的,还是毁掉无价值的,都证明了这点。凡是没有价值,不值得带走的,都被毁掉了——不是为了遵守命令,而是为了省掉麻烦。”(麦克拉伦,Maclaren)
iii. “留下最好的亚玛力【战利品】就相当于留下一些邪恶之根、一些看似合理的恣纵逸乐、一些喜爱的罪。对我们来说,亚甲必定代表我们所有人身上的邪恶倾向,代表我们的自我满足;而饶恕亚甲就是自怜,掩饰淡化【开脱】我们的失败,免除我们的责任,纵容那缠累我们的罪。”(梅尔,Meyer)
4. (10-11)神的话临到撒母耳。
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忧愁,终夜哀求耶和华。
a. 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我真后悔立了扫罗为王”):神因扫罗的不顺服而感到伤心。这个人刚开始谦卑有礼、顺从神,最终却选择悖逆而行,走自己的道路。
i. 我后悔了(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我真后悔”):这里采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即神人同形同性,神用人类的说法来阐述祂自己,这样人们可以对神的心意有所了解。神起初就知道扫罗的心思、意念和注定的结局。神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撒母耳记上第13章第14节)。然而随着这一切的展开,神的心并不是没有一丝感情。祂没有拿着写字板坐在天堂里勾勾画画,一笔划掉已完成的项目,然后冷冷地说道,“一切按计划进行。”扫罗的悖逆伤害了神。由于我们对神的认识有限,不能完全明白神的一切心意;所以神用人类的说法来表达祂的意思,是我们所能理解的最好方法,“我真后悔立了扫罗为王”(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
b. 撒母耳便甚忧愁,终夜哀求耶和华:撒母耳明白神的心。弃绝扫罗,神会感到伤心,而看到他被弃绝,神的先知也会感到难过。让神感到伤心难过的事,也让我们感到伤心难过;让神感到喜悦的事,也让我们感到喜悦高兴;若是这样,我们就很贴近神的心意了。
5. (12-13)扫罗问候撒母耳。
撒母耳清早起来,迎接扫罗。有人告诉撒母耳说:“扫罗到了迦密,在那里立了纪念碑,又转身下到吉甲。”撒母耳到了扫罗那里,扫罗对他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
a. 撒母耳清早起来,迎接扫罗:尽管万般不愿,但此时的撒母耳(之前,他曾膏抹扫罗作王)仍然起来前去管教这悖逆的君王。
b. 扫罗……在那里立了纪念碑(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他在那里为自己立了一座纪念碑”):对自己所犯的罪,扫罗没有丝毫的难过不安。扫罗对自己感到相当满意!在扫罗的心中没有丝毫愧疚与惭愧,即使他直接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
i.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神会兴起另一个人来取代扫罗成为王。与扫罗不同,大卫是一个合神心意的人(撒母耳记上第13章第14节)。虽然大卫也会悖逆神,但他和扫罗之间的差别很大。大卫会为犯罪而感到惭愧和内疚,正如人知罪时应有的样子。而扫罗丝毫没有愧疚感。他的良心已死,根本不会觉得羞愧,而他对神的虔敬之心也死了,死得是如此地彻底,甚至到可以直接悖逆神的地步,还因此事为自己立了一座纪念碑(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立了纪念碑”)。
c. 扫罗……在那里立了纪念碑(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他在那里为自己立了一座纪念碑”):这也说明扫罗变了,不再是从前那个谦卑的人,谦和虚己、不矜不伐(撒母耳记上第9章第21节)。当年,他曾害羞地躲藏在物件堆中(撒母耳记上第10章第22节)。岁月流逝,随着他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以及登上以色列至高无上的王位,扫罗心中的傲慢暴露无遗。
i. “但事实是,他大发热心是为了他个人的荣誉和利益,而在纯粹涉及到神的事情上,他如同温水,冷冷淡淡、兴致缺缺。”(普尔,Poole)
d. 扫罗对他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扫罗可以这样放肆大胆地去见神的先知,吹嘘夸耀他怎样顺从了神的命令,是因为他傲慢无礼。扫罗自欺欺人。他对撒母耳说的话,可能连他自己也信以为真。有可能,他真这样想,“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傲慢总是让我们陷入自欺的虚假迷惑中。
i. “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对于扫罗所说的这句话,麦克拉伦(Maclaren)做出了富有见地的评论:“这样的话张口就来,远谈不上是真正的顺服。倘若扫罗真真正正做到了这点,他才不会这么急着为此夸口。”
6. (14-16)扫罗向撒母耳“解释”,为自己的罪辩解。
撒母耳说:“我耳中听见有羊叫牛鸣,是从哪里来的呢?”扫罗说:“这是百姓从亚玛力人那里带来的,因为他们爱惜上好的牛羊,要献与耶和华你的神。其余的,我们都灭尽了。”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住口吧!等我将耶和华昨夜向我所说的话告诉你。”扫罗说:“请讲。”
a. 我耳中听见有羊叫牛鸣,是从哪里来的呢:扫罗夸口说,“耶和华的命令我已遵守了。”就在这个时候,耳边却传来阵阵牛羊鸣叫的声音,可以闻到牛羊浓重的气味,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正是那些神早就明确吩咐要杀尽的牲畜。
i. 骄傲和悖逆使我们眼瞎耳聋,对自己的罪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对撒母耳来说十分明显的事情,扫罗却视若无物。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都有罪的盲点,需要不断地请求神向我们指出这些盲点。我们需要真诚地祈祷,正如《诗篇》第139篇23-24节所求: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b. 这是百姓……带来的,因为他们爱惜上好的牛羊:这是扫罗众多借口中的第一条——他怪罪百姓,而不是他自己。第二,他将自己算在顺服人里面(其余的,我们都灭尽了)。第三,他辩解说自己之所以留下这些是因为它们品质上好(上好的牛羊)。第四,他声称自己这么做是出于属灵的原因(要献与耶和华你的神)。
i. 因为傲慢和自欺欺人,扫罗认为这一切都非常合理;但对神和撒母耳来说,却是牵强附会,毫无道理。事实上,这样的狡辩比不为自己辩解更糟——这显示了扫罗正千方百计为自己开脱,通过玩文字游戏,含糊其辞、真假掺半等手段来为自己脱罪。
ii. 然而,即使是他找的借口,也暴露了他存在的真实问题:他与神的关系很糟糕。注意他是怎样向撒母耳提到神的:“要献与耶和华你的神”。耶和华不是扫罗的神。扫罗才是扫罗的神。耶和华是撒母耳的神,而非扫罗的神。扫罗骄傲自大,将耶和华神从他心中的宝座上除去。
iii. “罪人啊,你向神的仆人给出这样错谬的解释,试图为你的罪开脱,你实在是大错特错!”(白礼杰,Blaikie)
c. 其余的,我们都灭尽了:事实证明,就连这也不是真的。仍有亚玛力人幸存下来。后来,大卫不得不对付亚玛力人(撒母耳记上第27章第8节;撒母耳记上第30章第1节;撒母耳记下第8章第12节)。哈曼是亚甲的后裔,在以斯帖的时代,他是一个邪恶的人,企图灭绝整个犹太民族(以斯帖记第3章第1节)。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当扫罗在战场上被杀时,一个亚玛力人声称是他最后一刀刺死了扫罗(撒母耳记下第1章第8-10节)。如果我们没有完全顺服神,那“剩下的”部分,肯定会回来找我们麻烦,即使杀不了我们,也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d. 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住口吧”:撒母耳受够了。他不想再听扫罗的满口胡言了。这个借口被揭穿了——它不过是个蹩脚的借口。现在,扫罗应当闭口不言,留心听神藉撒母耳所要说的话。
i. 但即使这样,扫罗也不能闭上他的嘴。他回答道,“说吧”(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说吧”,和合本圣经作“请讲”),好像神的先知需要得到他的许可才能开口似的,这体现出他傲慢的态度,试图掌控几分话语权。撒母耳会继续说下去,但不是因为扫罗给了他准许。撒母耳会继续讲话,因为他是神的信使。
B. 神弃绝扫罗作王。
1. (17-21)对扫罗的控诉,以及他的无力辩解。
撒母耳对扫罗说:“从前你虽然以自己为小,岂不是被立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吗?耶和华膏你作以色列的王。耶和华差遣你,吩咐你说:‘你去击打那些犯罪的亚玛力人,将他们灭绝净尽。’你为何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急忙掳掠财物,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呢?”扫罗对撒母耳说:“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行了耶和华所差遣我行的路,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灭尽了亚玛力人。百姓却在所当灭的物中取了最好的牛羊,要在吉甲献与耶和华你的神。”
a. 耶和华差遣你……你为何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这是扫罗最明显的罪行。神的命令非常具体而且明确,而他直接违背了这条命令。
i. 虽然悖逆之罪显而易见,但扫罗悖逆背后的原因更为严重:傲慢。撒母耳在提到这点时想起了扫罗之前截然不同的场景:从前你虽然以自己为小,岂不是被立为以色列支派的元首吗?现在,再不能说扫罗是“以自己为小”。如今,他以自己为大,所以他以神为小。
b. 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首先,扫罗一口咬定自己是无罪的。他甚至已自欺成性,竟一口咬定,“我实在听从了耶和华的命令”。然后,他的陈述立刻暴露了他怎样没有听从耶和华的命令,他把亚玛力王亚甲带了回来(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我把亚玛力王亚甲带了回来”,和合本圣经作“擒了亚玛力王亚甲来”)。
i. 扫罗声称,“我灭尽了亚玛力人”。他自欺欺人的能力以及程度已经显而易见。就在他面前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亚玛力人,一个没有被灭尽的亚玛力人。
c. 百姓却取了牛羊(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百姓却从战利品中取了牛羊”):在坚持自己是无辜的之后,扫罗又怪罪百姓,将罪责推到他们头上。他真假参半的辩解实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不错,百姓却从战利品中取了牛羊(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百姓却取了牛羊”);但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在效仿扫罗的行为(他饶恕了亚玛力王亚甲),而且他们这样做得到了扫罗的默许(因为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制止他们,也没有斥责他们的做法)。
i. 当牵扯到自身利益时,扫罗的确会积极地指挥军队。在前面一章经文中讲到,他下令禁止军中任何人在战斗之日吃东西;不论吃了什么,凡吃了东西的人都要被判处死刑。他为了让自己的命令得到遵守,不惜处决自己的亲生儿子。在关系到他自己的旨意时,扫罗就会立马变得充满热情;但在关系到神的旨意时,他会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2. (22-23)撒母耳预言神的审判必将临到扫罗。
撒母耳说:
“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
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
听命胜于献祭;
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
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
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
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
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
a. 耶和华喜悦燔祭和平安祭,岂如喜悦人听从他的话呢?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在神面前,离了顺服,恪守宗教礼仪空洞无用。我们能带给神的最好祭物就是一颗悔改的心(诗篇第51章第16-17节),以及全身心顺从祂,身体力行事奉祂(罗马书第12章第1节)。
i. 一个人可以向神献上千万的祭物,为神劳作千万的时辰,为祂奉献数百万的美元;但是他若没有一颗顺从神的心,没有纯粹地顺服神,所有这些奉献就无甚意义。
ii. 献祭是我们献上其他动物的肉作为祭品;顺从是我们向神显明自己的意志。路德(Luther)曾说,“我情愿顺从,胜过能行神迹。”(特拉普引述,Cited in Trapp)
b. 悖逆的罪与行邪术的罪相等;顽梗的罪与拜虚神和偶像的罪相同:心里顽梗、悖逆就是弃绝神,正如有的人参与秘术或偶像崇拜,弃绝神一样。
i. 扫罗的问题不仅是他忽视了一些礼仪。扫罗认为顺从神就是遵守一些宗教礼仪。如果他生活在当今社会,他会说:“什么?神希望我多去教会?没问题,我会去的。”然而,扫罗的问题并不在于宗教礼仪;他的问题在于内心,他心地刚硬、顽梗悖逆,存心叛逆神。如果宗教礼仪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那它就毫无益处。
ii. 扫罗可以轻松指着亚玛力人或非利士人说,“看看这些不把神放在眼里的偶像崇拜者。他们不敬拜真神,我和他们不一样,我是敬拜真神的。”然而扫罗也没有敬拜真神。因为对神的真正敬拜始于内心的降服。
iii. “一切有意的悖逆实际上就是偶像崇拜,因为这种行为使得自我意志,人类的我,变成了神。”(基尔和德里茨,Keil and Delitszch)
c. 你既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王(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因为你弃绝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弃绝你作王”):他的宗教实践空洞虚假、徒有其表,他的内心顽梗悖逆,他的行为反叛背弃神,种种迹象证明扫罗弃绝了神的话语。所以,理所当然,神也弃绝他作以色列的王。
i. 我们这么说也许很容易:“什么,就因为扫罗放过了一个国王和几头牛羊,他竟然遭到弃绝,不能作王?后来的以色列国王做得比他糟糕得多,也没看见谁遭到弃绝、不能作王。神为什么要如此苛刻地对待扫罗?”然而,神洞察扫罗的内心,看出他有多么顽梗悖逆。扫罗的情况就像一座冰山:看得见的部分,似乎没太大问题,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但在表面之下,那看不见的部分,问题大得超乎想象,远远超出可见部分。神洞悉一切,祂看得见一切隐藏的问题。
ii. 所以,扫罗遭到厌弃……不能作王。然而,直到将近25年后,另外一位君王才登上了以色列的宝座。神厌弃扫罗作王,这个决定是不可改变的,但并非需马上执行该决定。神用了将近25年的时间培养合格之人替代扫罗。
3. (24-25)对于悔改,扫罗无力的尝试。
扫罗对撒母耳说:“我有罪了!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就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现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
a. 我有罪了!我……违背了耶和华的命令和你的言语:扫罗的陈述起初好像是在真诚地认罪,然而很快画风就发生转变,他接着说道,“我因惧怕百姓,听从他们的话”。扫罗拒绝承担自己的罪责,反而怪罪百姓,是他们“使得他”做了这些事。
i. “当他再也无法抵赖时,他只好勉强装出一副忏悔的样子;然而这番装腔作势、忸怩作态其实是在最大限度地利用一件恶事,这使得他的罪愈发的危险,愈发的具有破坏性,比罪行本身更甚。”(特拉普,Trapp)
ii. “我因惧怕百姓”,这样说是试图用一种罪来洗脱另一种罪。“他若更惧怕神,他就没必要那么惧怕百姓。”(克拉克,Clarke)
b. 现在求你赦免我的罪,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扫罗并没有反思自己内心对神的反叛和顽梗悖逆,而是认为撒母耳的一句话就可以摆平一切。不过,撒母耳的一两句话并不能改变扫罗固有的本性。
i. 神知道扫罗满心的不顺从,顽梗悖逆,并且知道事情已成定局。从外在看,没有人能断定一些事情的最终结局,但神知晓一切,祂将这个问题告诉了撒母耳。当心中笃定不顺从神,得罪耶和华神时,简简单单一句“求你赦免我的罪”根本无济于事。
4. (26-31)神弃绝扫罗作以色列的王已成定局。
撒母耳对扫罗说:“我不同你回去,因为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断了。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将这国赐与比你更好的人。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因为他迥非世人,决不后悔。”扫罗说:“我有罪了,虽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同我回去,我好敬拜耶和华你的神。”于是,撒母耳转身跟随扫罗回去,扫罗就敬拜耶和华。
a. 我不同你回去,因为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以色列的王:关于这件事,除了耶和华神藉他所说的话(撒母耳记上第15章第23节),撒母耳再没有别的话可说。
i. 扫罗只是想要撒母耳同他一道敬拜,为什么撒母耳要说“我不同你回去”?因为毫无疑问,敬拜会包括献祭,这样就会献上一些扫罗作恶留下的亚玛力人的牲畜。
b. 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断了。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今日耶和华把以色列国从你身上撕裂”):扫罗绝望之下的举动生动地说明了他的王国是如何被夺去的。
i. 如今他对以色列国再无任何领导权,正如那块撕裂下来的外袍碎片一样毫无用处。如今,他并不是为神考虑才反对神。外袍之所以被撕裂是因为扫罗紧抓着不放手,同样扫罗顽梗固执,傲慢无礼,坚决不悔改,最终导致他的王国将被夺走。从这个方面来看,扫罗与耶稣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经文如此形容耶稣,“祂原有神的本质,却没有牢牢的抓住跟神同等的特权。相反地,祂自愿放弃一切特权,取了奴仆的本质。祂成为人,以人的形体出现。”(《腓力比书》2章6-7节;J·B·菲利普斯【J.B. Phillips】译本)耶稣甘愿放手,而扫罗却坚持抓住不放。所以扫罗失去了一切,而耶稣却得到了一切。
c. 以色列的大能者必不至说谎,也不至后悔(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以色列的力量”):扫罗可能觉得还有办法挽回局面。他想知道他如何才能“摆平”这个问题。撒母耳告诉他一切都无济于事。这件事结果已成定局。
i. 撒母耳用了一个称谓来表示耶和华神,在整本《圣经》中,仅有此处用了这个称谓:以色列的力量(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以色列的大能者”)。这是在提醒扫罗,耶和华神心意已定,必坚决执行祂的旨意,毫不动摇。
ii. “以色列的力量”(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以色列的大能者”)这个称谓也很重要,因为当时扫罗自以为自己是“以色列的力量”。然而,耶和华神才是以色列的力量(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以色列的大能者”),而扫罗需要明白这点。
d. 我有罪了,虽然如此,求你在我百姓的长老和以色列人面前抬举我:扫罗焦躁急切的恳求显示出他的骄傲自负。他对自己的形象远比对自己的灵魂更为在意。
i. “这里,他原形毕露,他的虚伪,还有他这次以及之前认罪的真实动机暴露无遗;令他焦躁不安、牵肠挂肚的不是神的恩惠,而是他在以色列的名誉和权力。”(普尔,Poole)
e. 于是,撒母耳转身跟随扫罗回去:撒母耳没有立即发动叛乱反对扫罗,因为神还没有兴起替代扫罗之人,而有扫罗作王比没有君王的无政府状态要好。
f. 于是,撒母耳转身跟随扫罗回去,扫罗就敬拜耶和华: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这对扫罗夺回王位没有“好处”。这是神最终的判决。不过,也许这样做对扫罗有好处,推动他骄傲固执的心更靠近神,好使他的灵魂得到拯救,至少有这种机会;所以撒母耳同意扫罗跟着他一起敬拜耶和华神。
5. (32-33)撒母耳执行神的旨意。
撒母耳说:“要把亚玛力王亚甲带到我这里来。”亚甲就欢欢喜喜地来到他面前,心里说:“死亡的苦难必定过去了。”撒母耳说:“你既用刀使妇人丧子,这样,你母亲在妇人中也必丧子。”于是,撒母耳在吉甲耶和华面前将亚甲杀死。
a. 撒母耳说:“要把亚玛力王亚甲带到我这里来”:对撒母耳来说,事情还没有解决——扫罗还没有完全顺服。虽然扫罗没有遵守神的命令,但神要毁灭所有亚玛力人的命令仍然有效。
b. 亚甲心里说:“死亡的苦难必定过去了”:亚甲走到年老的先知面前,这时他心想,“我们不会再追究过往,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猜这个老先知现在就会放我回家了。”《当代圣经》准确地体现了他的这种侥幸心理:亚甲来到的时候,带着一脸笑容,他心想:“最恶劣的处境也过去了,我已逃出生天了。”
i. “我已从战斗的怒火之下,从一个好战君王的手中逃出生天了,又怎会在和平的时候因一个老先知掉了脑袋?绝无可能。”(普尔,Poole)
c. 你既用刀使妇人丧子,这样,你母亲在妇人中也必丧子:撒母耳清清楚楚地指出,论到亚玛力人对以色列的暴行,亚甲并不是一个无辜的旁观者。亚甲是一个邪恶而暴力的领袖,领导着一个邪恶而暴力的民族。神对他和亚玛力人的审判是公义的。
d. 于是,撒母耳在吉甲耶和华面前将亚甲杀死(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于是,撒母耳在吉甲,在耶和华面前将亚甲砍成碎块”):撒母耳是一位祭司,主持献祭仪式,经手的祭牲成百上千。他当然知道刀刃割入肉中是什么感觉,但他从来没有杀过人。现在,这位老先知毫不迟疑地举起手中的剑,也有可能是一把大刀,就像他在献祭时所用的一样,然后砍向这个傲慢、暴戾的亚玛力王。撒母耳……将亚甲砍成碎块(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撒母耳……将亚甲杀死”)。
i. 值得注意的是,撒母耳是在耶和华面前这样做的(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他不会为了显示自己的软弱和骄傲而在扫罗面前这样做。他也不会为了显示自己的强硬而在以色列面前这样做,他在耶和华面前这样(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为的是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顺从耶和华神。这个场景必定非常血腥、令人震惊;观望者们必定感到胃里翻腾,几欲作呕。然而撒母耳是在耶和华面前(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为了耶和华而做了这一切。
ii. “然而,私自拿起公义之剑实属史无前例;因为我们须遵照神的律法而行,不可效法非凡的个别做法。”(普尔,Poole)
6. (34-35)撒母耳与扫罗之间的悲剧性决裂。
撒母耳回了拉玛。扫罗上他所住的基比亚,回自己的家去了。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没有见扫罗,但撒母耳为扫罗悲伤,是因耶和华后悔立他为以色列的王。
a. 撒母耳直到死的日子,再没有见扫罗:撒母耳知道,他不该去见扫罗;而是扫罗应该来见他,在耶和华面前谦卑悔改。这也许不能使扫罗恢复王位,但却能使他在上帝面前恢复信心。可悲的是,扫罗从没有去见撒母耳。拉玛和基比亚相距不到十英里(约16公里),但他们再也没有见面。
i. “在第19章22-24节里,我们读到扫罗到拿约去见撒母耳,但与这里所描述的无关。从此撒母耳与扫罗断绝关系;他再没有承认扫罗为王;他一直为扫罗悲伤,为扫罗祷告。”(克拉克,Clarke)
b. 但撒母耳为扫罗悲伤:撒母耳并不是一个毫无感情的使者。撒母耳为扫罗难过,“既为他刚硬的心地,也为他危险的灵魂。”(特拉普,Trapp)
© 2022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