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书第1章-在逆境中持守圣洁
A. 但以理书介绍。
1. 时间背景:先知但以理生活在耶稣降生前六个世纪的时代。大约在这个时期:
·雅典卫城开始修建
·玛雅文明在墨西哥进入全盛时期
·伊索开始写寓言
·孔夫子和佛陀生活在世
·希腊艺术开始真正崭露头角
·希腊人将橄榄树引入意大利
·腓尼基人进行了第一次已知的绕非洲海上航行
2. 但以理书饱受批评家的质疑,他们怀疑书中所描述的那个但以理并非本书的真正作者,尤其是考虑到书中惊人的预言。
a. 但以理书明确声明,这本书由但以理亲自所写,虽然书中大部分内容采用第三人称,但这并不与这个声明相矛盾。
i. 作者大多数时候采用第三人称,仅有几处例外,例如但8:1, 9:2, 9:20,和10:2,在这些地方他使用了“我但以理”这样的提法。然而,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是古代作者的习惯做法,即使是在提到他们自己时,也多是如此。在旧约圣经中有一部书卷例外,就是尼希米记,这卷书采用了个人日记的形式。
ii. 即使是神,在谈到自身时,也常常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切换。有两处经文可作为参照,出20:2(我是耶和华你的神),以及出20:7(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
iii. 幸运的是,耶稣消除了在这件事情上的所有疑虑。他明确告诉我们,但以理书是由但以理所写: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太24:15;可13:14)。
b. 但以理书如此精准地预言了耶稣降世前二世纪的事件(特别是公元前 175 年至 164 年期间),以至于持怀疑态度的批评家认为,它一定是在那个时期之后的马加比时期(在旧约和新约之间)所写。据说,当时撰写但以理书的目的,是要在马加比战争期间激励神的子民取得胜利。
i. 历史上首次提出但以理书成书于马加比时期的人,是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推罗的波菲利(Porphyrius公元三世纪)。波菲利不相信书中的预言,所以提出了较晚的成书时间。一位名叫耶柔米(Jerome)的早期基督教作家兼学者,在他对但以理书的评注中反驳了这些观点。
ii. 受启蒙运动哲学的影响,关于但以理书的成书时间,学术界开始再度使用古老的马加比时代理论。许多学者一致认为,但以理书中每一个准确的预言都是在事件发生后才写出来的。
c. 现代将但以理书的成书时间定在较晚时期,这种观点是基于一种假设,即公元前二世纪的作者在写到四百年前的时代,也就是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不可避免会犯错误。这就好比在我们这个时代,有人写了一个关于清教徒在普利茅斯登陆的故事,里面却提到了快艇和电脑。据此,我们就会知道那是伪造的。赞成但以理之后时代成书的人,通常认为但以理书存在五个主要的历史错误:
·尼布甲尼撒入侵犹大的日期。
·用“迦勒底人”一词来指一班占卜者。
·有关尼布甲尼撒疯癫的记载。
·伯沙撒王,以及他与拿波尼度(Nabonidus)的关系。
·玛代人大流士(注:又译“大利乌”)这个人物。
i. 还有一个针对但以理书的语言学上的争论,即有观点认为,但以理书中使用的某些希腊语词汇,直到公元前二世纪才出现在希伯来语词汇中。
3. (1-2) 尼布甲尼撒征服耶路撒冷。
犹大王约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到耶路撒冷,将城围困。主将犹大王约雅敬,并神殿中器皿的几份交付他手,他就把这器皿带到示拿地,收入他神的庙里,放在他神的库中。
a. 犹大王约雅敬:这是一位由埃及法老扶上王位的犹大国王。他的名字意为“耶和华兴起”,但他绝非为耶和华神所兴起,而是法老。
b.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这位是巴比伦帝国的强大统治者。“尼布甲尼撒”,这个名字是巴比伦文名字“Nebu-kudduri-utzur”的希伯来语音译,意思是“尼布护卫王冠”。
c. 来到耶路撒冷,将城围困:尼布甲尼撒来攻打耶路撒冷,是因为埃及法老入侵巴比伦。作为回应,年轻的王子尼布甲尼撒在迦基米施击败了埃及人,然后他一路追击逃跑的埃及军队,一直追到西奈半岛。在途中(或者在回来的路上),他征服了效忠于埃及法老的耶路撒冷。
i. 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605年,这是尼布甲尼撒与约雅敬的第一次相遇(但不是最后一次),之后还会有两次入侵(公元前597年和587年)。
ii. 有人说,这里提到耶路撒冷被围困,是一个假冒但以理之人犯下的历史错误。根据是——在列王记中没有提到公元前605年的这次入侵。但是,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引用巴比伦历史学家贝罗索斯(Berossus)的话,表明圣经中记载的巴比伦人三次攻打犹大的记载是准确的(反驳阿皮安【Against Apion】),I 19,以及犹太古史【Antiquities】,X 11, i. 。(驳阿皮翁第一卷第 19 章和犹太古史第十卷第 11 章第 1 节)。
iii. 但以理明确提到这次攻城战,此战记载在巴比伦编年史(Babylonian Chronicles)中。这部编年史是一系列泥版,最早发现于1887年,保存在大英博物馆。这些泥版记录并阐明了尼布甲尼撒在公元前605年在犹大的出现。
iv. 巴比伦编年史(Babylonian Chronicles)最终于1956年出版,籍着这部编年史,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尼布甲尼撒统治的头十年,政治和军事方面最佳的详细信息。L·W·金(L。W. King)在1919年就预备整理了这些泥版。在他死后,这些泥版被人们忽视了四十年。
v. 考古发掘也证实了公元前605年五六月间,尼布甲尼撒在迦基米施战胜埃及人。考古学家发现了战斗的证据,大量的箭头、层层灰烬,以及为埃及战斗的一名希腊雇佣兵的盾牌。
vi. 尼布甲尼撒这次征战突然被打断,因为他接到他父亲离世的消息,就迅速赶回了巴比伦,以确保自己继承王位。他在两周内跋涉了大约500英里(约804. 67公里)——在那个时代,这是惊人的行进速度。
vii. 由此,我们知道公元前605年对耶路撒冷的围城,因尼布甲尼撒回巴比伦而中断。这在巴比伦编年史(Babylonian Chronicles)中没有给出详细记载,但与经文记载完全一致。
d. 在位第三年:此外,但以理书(记载这件事发生于约雅敬在位第三年),与耶利米书的46:2(书中记载是约雅敬第四年)也并无矛盾之处。但以理是按照巴比伦人的方式来计算帝王纪年:以君王登基后的第一个日历年的年初,作为君王在位的第一年;而耶利米则采用犹太人的方式。
i. “巴比伦人习惯将国王在位的第一年视为登基之年,并将下一年称为第一年……,但以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巴比伦度过,采用巴比伦的纪年方式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华富德,Walvoord)
e. 主将犹大王约雅敬……交付他手:公元前597年,约雅敬、以西结和其他人被掳,列王记下24:14-16里描述了这次被掳。
i. 以赛亚书39:7预言了这次事件:并且从你本身所生的众子,其中必有被掳去在巴比伦王宫里当太监的。因为这个预言,有些人认为但以理和他的同伴被净身,成了太监。当然,希伯来语的“saris”,在字面上是指太监;但这个词语源自一个词组,其意思仅仅是指君王的仆人,而非专门用来指字面意义上的太监。
ii. 耶和华神将犹大交在巴比伦人手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以色列人的偶像崇拜,第二是因为他们没有守土地安息规定(利25:1-7;利26:2-35)。这表明神总是向那些拒绝回应他警告的人追讨罪责。在公元前587年的入侵中,耶路撒冷城和圣殿被毁(王下25:9-10)。
f. 神殿中器皿的几份:尼布甲尼撒并没有拿走圣殿里的全部器皿,不过是其中的几份。剩下的器皿,要么是在尼布甲尼撒到来之前就被人藏了起来,要么是在后来被带到巴比伦的。
i. 夺走这些器物并且将它们存放在巴比伦的一座神庙里,是尼布甲尼撒的一个戏剧性宣告,它表明的意思是“我的神比你们的神更好。”在这种情形下,以色列的神必须要为自己正名。
ii. 这对犹大和神的子民来说是一个低谷时期。似乎以色列的神输给了亚述、埃及和巴比伦的众神。但以理书表明,以色列被征服,这可能使神的名蒙羞,神要为自己正名。
B. 巴比伦的教化体系。
1.(3-4)耶路撒冷最优秀的青年才俊被挑选出来带到巴比伦。
王吩咐太监长亚施毗拿从以色列人的宗室和贵胄中带进几个人来,就是年少没有残疾、相貌俊美、通达各样学问、知识聪明俱备、足能侍立在王宫里的,要教他们迦勒底的文字言语。
a. 从以色列人:尼布甲尼撒不仅夺去了圣殿里的一些圣物,还夺走了犹大未来的希望之光(13至17岁的青年人)。
i. 华富德(Walvoord)对“王室后裔”这个短语的解释是:“希伯来语中的‘王子’是一个波斯语词partemim,这个词常被作为证据引用,来证明但以理书成书于后来的时代。然而,鉴于但以理晚年时担任波斯朝廷的高官,书中偶尔出现一两个波斯词语,这并非奇怪之事。”
b. 足能在王宫里侍立的:尼布甲尼撒证明了自己是一位有智慧的管理者和精明的战略家。将这些年轻人掳走,意在告诫留下的耶路撒冷居民不要反叛,而要顺从刚刚强加给他们的巴比伦统治。
2.(5-7)在巴比伦,希伯来少年为文职工作接受培训。
王派定将自己所用的膳和所饮的酒,每日赐他们一份,养他们三年。满了三年,好叫他们在王面前侍立。他们中间有犹大族的人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太监长给他们起名,称但以理为伯提沙撒,称哈拿尼雅为沙得拉,称米沙利为米煞,称亚撒利雅为亚伯尼歌。
a. 王派定将自己所用的膳……每日赐他们一份:巴比伦政府为这些正在接受训练的年轻人提供生活所需,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享用为王准备的御用佳肴美酒,则是一份殊荣。
i. 与现代世界相比,古代世界的精英人士所享用的食物与普通人所吃的食物极为不同,有着云泥之差。
b. 太监长给他们起名:但以理记载了这些年轻人中的四个,以及他们的新巴比伦文名字。
i. 但以理(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神是我的审判官),改名成了伯提沙撒(意思是伯的王子)。
ii. 哈拿尼雅(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蒙耶和华所爱的)改名成了沙得拉(意思是为太阳神所照亮的)。
iii. 米沙利(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谁能像神),改名成了米煞(意思是谁能像煞,有些人认为“煞”是一个巴比伦的女神,相当于伊斯塔或维纳斯)。
iv. 亚撒利雅(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耶和华是我的帮助),改名成了亚伯尼歌(意思是尼歌的仆人)。
c. 养他们三年(注:新钦定本“训练他们三年”):御食、新名和教育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一种全面的洗脑,目的是让这些年轻的犹太人抛弃他们的希伯来神和文化。毫无疑问,尼布甲尼撒想要对这些年轻人传达一个意思,“一切都要指望我”。但但以理和他的伙伴们拒绝诱惑,坚持仰望神。
i. 加尔文(Calvin)写道,尼布甲尼撒十分清楚,犹太人是一群顽固不化、执拗倔强的人,他要用奢华的美食来软化被掳之人的心。
ii. 如今撒旦对信徒使用类似的策略,想要向我们灌输世界体系的价值观。撒旦希望我们:
·参照世界来定义(称呼)我们。
·用世界所提供的东西来喂养我们。
·教育我们学习属世之道。
3. (8)但以理决心持守信仰。
但以理却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饮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监长容他不玷污自己。
a. 不以……玷污自己:古希伯来词语“玷污”含有污染或沾染的意思(另参以赛亚书59:4;西番雅书3:1和弥迦书1:7)。但以理求太监长,容许他不玷污自己,这表现出他并非是为其他的原因而拒吃御膳。
i. 所以求(注:新钦定本“所以他请求”):但以理在一件小事上持守大的原则。要不断跟随神,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小事上忠心。我们可能会问,“但以理,为什么要把宗教牵扯进来呢?”不过,但以理意识到,他与神的关系涉及到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所吃的食物。值得注意的是,罪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吃下禁果。
b. 容他不玷污自己: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认为王的食物是被玷污的。这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毫无疑问,这不是犹太人信仰中的洁净饮食。第二,这可能是祭过偶像的食物。第三,吃王的膳食意味着与巴比伦的文化体系相交。
i. 对于赐给他的新名,但以理没有表示异议,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什么,他无所谓其他人怎么称呼他,他们可以随意。对于巴比伦的教育,但以理也没有表示异议,因为他知道自己所信的是什么。但对于提供给他们的御膳,但以理确实表达了拒绝的意思,因为吃下这些食物就是直接违背神的话语。
ii. “按照东方的标准,同享一桌食物表示为友谊而献上自己;这种做法具有立约的意义。”(鲍德温,Baldwin)
iii. 不以……王所饮的酒:神没有禁止人饮酒。然而,在外邦文化里,酒和肉大多都已祭祀过假神,所以但以理和他的朋友拒吃这些食物。
c. 所以求(注:新钦定本“所以他请求”):但以理做出了一个极为勇敢的决定,特别是当我们想到有众多因素使他做出这个决定是何等艰难时,就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i. 菜单是王决定的,拒绝御膳就是拒绝王,可能导致严厉的惩罚。
ii. 拒绝御膳,有可能从此为他们打上“不合作”的标签,还可能阻断他们未来一切晋升的机会(确实,许多别的希伯来年轻人都吃了这些御膳)。
iii. 确实存在受罚的威胁。古代国王以严厉惩罚触怒他们的人而闻名,这种惩罚往往十分残忍,毫无人性。尼布甲尼撒可以做出非常残忍之事。他在一个犹大王的眼前处死了他的众子,随即又挖出他的双眼。所以其众子的惨死将永远是犹大王最后的记忆(耶39:6-7)。犹大也有其他统治者确实被巴比伦王烧死(耶29:22)。
iv. 无疑,食物本身非常诱人,香鲜味美,让人垂涎欲滴,而且看起来远比三年时间只吃素菜、喝清水要好得多。
v. 仅是距离就足以让这个考验充满挑战性。与家人亲族分离,独在异乡生活,很容易让人做出妥协。
vi. 这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神辜负了他们,让他们被掳到巴比伦,任凭他们落入低谷,伤心失望。这些人被带离耶路撒冷,被掳到巴比伦,他们可能会说:“为什么我们要为一个令我失望的神去冒生命危险呢?”然而,即使神没有满足他们的期望,他们仍然持守忠心、委身顺服神,。
d. 但以理……立志(注:新钦定本“但以理心中立志”):在此,但以理展示了如何在经受试验时,战胜困难与通过考验,使神得荣耀。
i. 首先,必须立定心志。但以理心中立志(注:参新钦定本“但以理心中立志”,和合本“却立志”,未翻译“心中”一词),事先就下定决心,绝不妥协。
ii. 生活要积极向上。但以理在上面的官长面前蒙恩,得喜爱。
iii. 表示反对,却务必以礼貌谦恭的态度来表达。但以理请求(注:参新钦定本,和合本“求”)能够免吃御膳。他礼貌地提出请求,谨言慎行、温文尔雅。基督徒为耶稣基督刚强站立,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言行粗鲁,令人反感。
iv. 务要舍己。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知道这样做,必会付上代价,然而他们心甘情愿。“准备好得到恶名污名;甘愿被叫作顽固盲从者;预备好失去友情;预备好面对一切,只要你能靠着他坚定站立,就是用他自己宝血赎买你的那一位。”(司布真,Spurgeon)
v. 务要勇敢面对考验。“我认为一个基督徒应当甘愿受试炼;他应当乐于让自己的信仰经受考验。‘好啊,’他说道,‘你若喜欢,尽管来锤炼我吧。’你真的希望躺在金丝床上,被抬上天堂吗?你希望一直得到保护,不受一点点委屈和嘲讽;在万众瞩目中进入天堂,就好像你在市长大人游行日的队伍中骑着高头大马游行一样?”(司布真,Spurgeon)
C. 但以理勇敢决定的结果。
1.(9)神使但以理在权柄面前蒙恩惠,受怜悯。
神使但以理在太监长眼前蒙恩惠,受怜悯。
a. 神使但以理……蒙恩惠:神没有抛弃那些为他坚定持守信仰的人。但以理把自己交托给神,而神也一路扶持他们——尽管对但以理和他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段充满压力的考验经历。
b. 在……长眼前蒙恩惠,受怜悯(注:新钦定本“在太监长眼前蒙恩惠,得善意”):神感动掌权者,使他们以善意(注:参新钦定本,和合本“受怜悯”)对待但以理;但神也通过但以理明智的言行举动,来培养出这份善意与友好。
2. (10-13)但以理提出试一试。
太监长对但以理说:“我惧怕我主我王,他已经派定你们的饮食,倘若他见你们的面貌比你们同岁的少年人肌瘦,怎么好呢?这样,你们就使我的头在王那里难保。” 但以理对太监长所派管理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的委办说:“求你试试仆人们十天,给我们素菜吃,白水喝,然后看看我们的面貌和用王膳那少年人的面貌,就照你所看的待仆人吧!”
a. 求你试试仆人们:但以理从总管的角度来考虑,顾及到他的合理担忧,设身处地提出请求。他不会让太监长因为但以理要保持良心清白而付出代价。从始至终,但以理愿意让自己经受考验,愿意让他的信心经受考验。
i. 但以理的做法十分合理。他本可以进行绝食或其他形式的抗议。然而,他礼貌地提出请求,“请让我们试一试。”
ii.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说但以理向太监长做出敬虔而明智的妥协。他的妥协当然并非不敬虔,而是展示了雅各书3:17中提到的智慧: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注:新钦定本“温柔和善,愿意服从让步”),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
iii. “有些人让他人为自己殉道,他们确定相信,别人有责任为自己冒险。这种人是绝对存在的。”(麦克拉伦,Maclaren)
iv. (司布真Spurgeon说)“如果一个人说‘对某些事情我已经下定决心’,然后为这些事情顽强奋斗。而与此同时,他的整个生活却不友善、不大度、不可爱,这对人对已都毫无益处。是的,如果你愿意,你就去做一名殉道者吧,但不要让其他人也陪你成为殉道者。”
b. 素菜吃,白水喝:“素菜”这里提到的是各种谷物和植物菜蔬,而非严格意义上在的蔬菜。基本上,这是一种素食饮食,之所以选择这样的饮食,是因为国王餐桌上的肉不是按照犹太教饮食规定预备的,或者是祭过偶像.
i. 但以理没有自以为是,没有在这种情况下错误地试探神。因为关于这类事,他已经有神的明确诫命可遵守,也有神的应许可倚靠。出埃及记23:25指出,“你们要事奉耶和华你们的神,他必赐福与你的粮与你的水。”
3.(14-16)但以理和同伴因忠心而蒙福。
委办便允准他们这件事,试看他们十天。过了十天,见他们的面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于是,委办撤去派他们用的膳、饮的酒,给他们素菜吃。
a. 委办便允准他们这件事(注:新钦定本“他便允准他们这件事”):这是神的手在动工。在这种情况下,太监长拥有权力,可以全权处理这类事务。但以理和他的同伴们似乎完全受太监长的支配。然而,神感动这个人,他便允准他们这件事(注:参新钦定本,和合本“委办便允准他们这件事”)。
b. 他们的面貌比……更加俊美肥胖(注:新钦定本“更加俊美丰满”):这是神的手在动工。没有任何生物学方面的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吃素食反而看起来更加俊美肥胖。或许,素食使得他们看起来与其他吃御膳的犹太年轻人一样,而不是更加俊美肥胖。
4. (17-21)但以理和同伴蒙祝福、得提升。
这四个少年人,神在各样文字学问上(注:“学问”原文作“智慧”)赐给他们聪明知识,但以理又明白各样的异象和梦兆。尼布甲尼撒王预定带进少年人来的日期满了,太监长就把他们带到王面前。王与他们谈论,见少年人中无一人能比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所以留他们在王面前侍立。王考问他门一切事,就见他们的智慧聪明比通国的术士和用法术的胜过十倍。到居鲁士王元年,但以理还在。
a. 神……赐给他们聪明知识:但以理和他的伙伴们所拥有的这种特殊智力才能,并非源于他们的饮食,而是出于神特别的干预。
i. 有些人认为他们的饮食对他们的知识有直接的影响。特拉普(Trapp)说,“这种绝佳的饮食对他们的学习不无裨益;因为满肚油水会使头脑迟钝。”然而,关键的原因肯定是属灵方面的。
ii. 这些年轻的犹太人以一种非凡的方式将自己献给了神,神也以一种非凡的方式祝福了他们。何益仁(J. Edwin Orr)想起了比利·布莱斯(Billy Brice)曾对他说过的话:“益仁,只要基督徒做出超常的付出,神就会赐下超常的祝福。”但以理和他的伙伴们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将信心付诸行动,神就因此祝福他们。
b. 但以理又明白各样的异象和梦兆:这表明人在得到光照,能够明白神的奥秘之前,须先有一颗纯正明净的心,且一心向神,忠贞不渝。但以理后来会得到重大的启示,但此时他只是表明了他是一个委身跟随神的人。
c. 无一人能比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这些来自耶路撒冷的年轻人沉浸在对巴比伦的文化、文学和宗教学习中;然而他们仍然忠于神。像耶利米、西番雅和哈巴谷这样的先知的工作并非徒劳。他们身在巴比伦,心却不属于巴比伦。
d. 到居鲁士王元年,但以理还在:在最恶劣的环境里,但以理拥有长久而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为专制君王工作,这些专制君王可以毫不犹豫地杀掉手下人和谋士。对这些君王来说,让臣子掉脑袋根本无关轻重,更别提罢免他们。当玛代波斯帝国征服巴比伦帝国时,巴比伦王经受了最悲惨的政权转换。但以理巨大成功的种子在但以理书的第一章中就显而易见。
i. 但以理和他的伙伴们,向我们展示了内在的坚定信念可以克服一切外在的压力,而且一心尊荣神的信念必带来从神的奖赏。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