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理书第6章-狮子坑中
长久以来,这一直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圣经故事,这也不足为奇。这个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含有诸多戏剧性的元素——心怀嫉恨的臣子、君王的虚荣心、一个品行正直之人、神的能力与保守,甚至还有凶猛的野兽与暴力。
A. 但以理为何被定罪被丢入狮子坑中。
1.(1-3)但以理在大流士的朝廷中任职。
大流士随心所愿,立一百二十个总督治理通国。又在他们以上立总长三人(但以理在其中),使总督在他们三人面前回复事务,免得王受亏损。因这但以理有美好的灵性,所以显然超乎其余的总长和总督,王又想立他治理通国。
a. 大流士随心所愿:在但以理书第6章里记载的那个时期与地点,这段时期的世俗历史记载中,并没有一个名叫“大流士”的统治者与之相对应。这有三种可能的解释。
i. 有可能“大流士”只是居鲁士的别名,在这段时期统治玛代波斯的正是居鲁士。
ii. 有可能大流士实际上是居鲁士之子冈比西斯(Cambyses)。冈比西斯担任巴比伦的统治者,为其父亲效力,后来,他继承王位,统治整个帝国。
iii. 有可能大流士是古代文献中一个被称为“古巴鲁”(Gubaru)的古代官员。在攻占巴比伦之后,居鲁士随即任命古巴鲁为巴比伦的统治者。在这位释经家看来,这个古巴鲁和大流士是同一个人。事实上,“大流士”可能是一个敬称,意思是“权杖的持有者。”
iv. 古代文献显示,古巴鲁这个人有权力任命官员、召集军队、征收税款,也可以拥有自己的宫殿。因此古巴鲁是巴比伦真正意义上的王。
b. 这但以理……显然超乎其余:但以理是大流士手下的三个首领之一,因为他拥有美好的灵性,所以他出类拔萃,超过另外两个首领。但以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出众,这使得他招人嫉恨,受到攻击。
2. (4-9)阴谋陷害但以理。
那时,总长和总督寻找但以理误国的把柄,为要参他;只是找不着他的错误过失,因他忠心办事,毫无错误过失。那些人便说:“我们要找参这但以理的把柄,除非在他神的律法中就寻不着。” 于是,总长和总督纷纷聚集来见王说:“愿大流士王万岁!国中的总长、钦差、总督、谋士和巡抚彼此商议,要立一条坚定的禁令(注:或作“求王下旨要立一条云云”),三十日内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什么,就必扔在狮子坑中。王啊,现在求你立这禁令,加盖玉玺,使禁令决不更改,照玛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于是大流士王立这禁令,加盖玉玺。
a. 总长和总督……找不着他的错误过失,因他忠心办事(注:新钦定本“因为他忠心可靠”):但以理是如此忠心,以致于那些想要在他的言行、品格上找到错处、抓到把柄之人一无所获.
i. 如今,有时某些政界职务的候选人或被提名人也会受到这种严格的审查,但是想象一下,竭尽全力去审视一位在职五十多年的公仆,却找不到任何错处。没有欺诈性的开支账目,没有与实习生之间的丑闻,没有可疑的商业交易,没有接受说客的礼物,没有受到下属员工的指控。
ii. 简言之,但以理行事为人没有任何见不得光之处。他的敌人审视他的生活,却找不到任何可攻击之处——所以他们只能设计陷害。
b. 毫无错误过失(注:新钦定本“找不到他有任何错误过失”):这并不是暗示但以理实际上没有罪过,而是说他是一个极其正直的人。也可以说,但以理在职业生涯中的表现无可指责。
i. 考虑到但以理的正直品格,司布真(Spurgeon)禁不住为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妥协感到悲哀:“至于花言巧语爵士、得过且过爵士、油头滑脑先生、随波逐流先生、脚踏两只船先生、一口两舌先生,以及他们俱乐部中的所有成员,还包括逐利之徒先生,当那位审判者带着毁灭的扫帚到来时,他们这伙人将被一扫而光。”(司布真,Spurgeon)
ii. “但以理不是在这里宣扬他自己的美德,而是圣灵在藉着他的口说话。”(加尔文,Calvin)
c. 我们要找参这但以理的把柄,除非在他神的律法中就寻不着(注:新钦定本“我们要找参这但以理的把柄,若不从他的神的律法中下手,就寻不着”):这些人很了解但以理。他们知道,就是设计也不能让他掉入陷阱、堕落作恶,他们也知道无论环境如何,他都会对他的神(注:参新钦定本;新钦定本“他的神”,和合本“他神”)忠心。每一个基督徒都当思考一下,别人是否也能对他们有同样的评价。
i. 世人可能不知道教义的细节,可能不知道信徒敬拜神时的亲密感觉,但当人显出坏脾气、自私、自负或不诚实时,他们是看得到的。“世人对我的基督教信仰的批评可能十分错误,但对我的行为的批评却是恰如其分。”(麦克拉伦,Maclaren)
d. 三十日内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什么(注:新钦定本“除了求王,若向任何神或任何人求什么”):如果但以理的敌人了解他,他们也了解大流士。他们知道他们可以利用大流士的骄傲,可以利用他对这个统一王国的期望。
i. “提议采取强制措施,迫使曾经处于巴比伦统治领域内的每一个臣民承认波斯的权威,这似乎是一种政客的手段,这将有助于中东和近东的统一。一个月的时间限制似乎较为合理。”(阿齐尔,Archer)
ii. “他们能为这样一个愚蠢的法令找到什么借口呢?很可能是为了迎合国王的野心,他们假装让国王成为神三十天,这样整个帝国都要向他祈祷和致敬,并给予他神圣的荣光。这是诱饵,因为他们真正的目的是要毁灭但以理。”(克拉克,Clarke)
iii. 国中的总长、钦差、总督、谋士和巡抚彼此商议(注:新钦定本“国中所有的总长、钦差、总督、谋士和巡抚,一同商议”):但以理的敌人也知道,如果人们认为其余所有人都赞同一件事,那他们就会被说服,去做他们通常不会做的事情。
iv. 当然,他们声称国中所有的总长……一同商议(注:参新钦定本“国中所有的总长……一同商议”,和合本“国中的总长……彼此商议”),他们是在撒谎。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谎言,因为但以理是总长之一,而他却被排斥在外,无人找他商议此事。
e. 使禁令决不更改,照玛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在玛代波斯帝国有这样一条既定规则:当国王正式签署并颁布一项法令之后,此项法令便具有了绝对的约束力,甚至国王本人也无法对其进行更改.
i. 波斯君王所颁布的法令之所以不可更改,是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波斯君王是代表诸神发声的。而诸神被视作是绝对正确、不会犯错的存在,既然如此,诸神的心意自然是永恒不变的,所以由代表诸神的君王所颁布的法令也就不可更改了。
f. 大流士王立这禁令,加盖玉玺(注:新钦定本“大流士王签署了这份禁令文件”):“假设当地法律宣布,‘本月剩余的日子严禁任何人进行祷告,违者将被处以死刑并丢进狮子坑。’——你们中还有多少人会祷告?我想祷告会将是门庭冷落,参加者寥寥无几。即便没有这种禁令,现今参加祷告会的人仍是寥寥无几!不过,假如真会被处以刑罚,被丢进狮子坑,我想可能出现的情形是:因为紧急情况,或是这样那样日程安排上的冲突,祷告会将延期一个月举行。”(司布真,Spurgeon)
3. (10-15)但以理向神忠心,因此他被定罪,投入狮子坑中。
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那些人就纷纷聚集,见但以理在他神面前祈祷恳求,他们便进到王前,提王的禁令说:“王啊,三十日内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什么,必被扔在狮子坑中,王不是在这禁令上盖了玉玺吗?”王回答说:“实有这事,照玛代和波斯人的例是不可更改的。” 他们对王说:“王啊,那被掳之犹大人中的但以理不理你,也不遵你盖了玉玺的禁令,他竟一日三次祈祷。”王听见这话,就甚愁烦,一心要救但以理,筹划解救他,直到日落的时候。那些人就纷纷聚集来见王说:“王啊,当知道玛代人和波斯人有例,凡王所立的禁令和律例都不可更改。”
a. 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注:新钦定本“但以理知道这文件已经签署”):但以理面临着一场忠诚的考验。他忠于王,然而他明白万王之王理当得到更高的忠诚。但以理拒绝向朝廷付出只属于神的忠诚。
i. 也许其他人认为但以理要像往常一样祷告是有风险的。但但以理知道他能做的最安全的事就是完全顺服神。
ii. 不难理解人们为何会去取悦他人;因为有的人似乎有能力雇用我们,有能力解雇我们,有权力伤我们的心,诽谤我们,有权力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痛苦不堪。只有对神有坚定的认识,相信神真正掌权,人才能顺服神,为神站立得稳。
iii. “除非你准备好成为少数人,并且时不时被人称为‘狭隘’、‘狂热分子’,因为不愿意同流合污而受人嘲笑,不愿意与他们沆瀣一气,而是抵挡他们所做的恶事,远离那些恶事;否则你难有机会证实你所宣称的基督信仰是真实可信的。”(麦克拉伦,Maclaren)
b. 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注:新钦定本“在他的神面前,祷告感谢,与他早年以来的习惯一样”):但以理没有让这条法令以任何方式改变他的行动,他既没有增加祷告,也没有减少祷告;他只是如往常一样继续着他美好的祷告生活。
i. 两个方向都存在危险。减少祷告是妥协,增加祷告则是骄傲。“但以理所为并不是一个追求殉道的人的行为,而是他长期以来忠实祷事奉的延续。”(华富德,Walvoord)
ii. 但以理在祷告方面有什么习惯(注:参新钦定本“他早年以来的习惯一样”,和合本“素常一样”)呢?
·他在他楼上的房间(注:参新钦定本“在他楼上的房间里,窗户朝向耶路撒冷开着”,和合本“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里祈祷——这是私下里的祷告,不是为了做给人看。
·他祈祷时,他房间的窗户朝向耶路撒冷开着(注:参新钦定本“窗户朝向耶路撒冷开着”,和合本“窗户开向耶路撒冷”),即使那时没有献祭,但以理仍心向那献祭之地。
·他依据经文祷告,因为在列王记上第8章中,所罗门祈求神特别留意他的子民朝着耶路撒冷和圣殿祷告:你仆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处祈祷的时候,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听,垂听而赦免(王上8:30)
·他双膝跪下(注:参新钦定本“他双膝跪下,一日三次,在他的神面前祷告感谢”,和合本“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就像耶稣那样(路22:41),像司提反那样(徒7:60),像彼得那样(徒9:40),像保罗和教会中的其他领袖那样(徒20:36),也像路加那样(徒21:5)。“跪着是一种祈求的姿态,我们所有人都当像乞丐一样来到神面前祈求。”(赫斯洛浦,Heslop)
·他一日三次祈祷,他明白虽然简短祷告对人有益,但多多祷告更加有益。我们也要记得但以理是管理国家的三个总长之一–然而,他仍然花时间祈祷。“这不是告诉你他祈祷的频率,而是他处于祈祷姿势的频率。毫无疑问,若有需要,他可以一日三百次祷告——他的心一直在与天上的神交流;但他一天会正式祷告三次。”(司布真,Spurgeon)
·他祷告感谢,因为伟大的祷告总是充满感恩。“祷告和赞美应当总是携手升到神的面前,就像两个天使走上雅各的梯子,又像血脉相连的热切愿望,同展双翼,飞到至高者面前。”(司布真,Spurgeon)
c. 见但以理在他神面前祈祷恳求:正如他们所预料,他们发现但以理正沉浸在深深的祈祷中。对但以理来说,祈祷既是与神交流,也是祈求他的旨意得以成就(恳求)。
d. 王啊……但以理不理你(注:新钦定本“王啊……但以理不尊重你”):这并非事实。但以理对王毫无不敬,只是对神怀有更高的敬意。
e. 王听见这话,就甚愁烦(注:新钦定本“王听见这话,就万分恼怒自己”):大流士王有许多值得赞赏之处,其中令人钦佩的一点是他恼怒自己(注:参新钦定本“恼怒自己”,和合本“愁烦”)。他没有指责其他人,相反,他明白自己有错,责任在他。我们可以肯定,他对但以理的敌人感到不悦,但他知道最终的责任在他自己。
i. 就像大流士一样,我们愚蠢的决定常常会困扰我们自己。这种情形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祈祷,祈求神怜悯我们,行神迹奇事,干预我们的事。
f. 筹划解救他,直到日落的时候(注:新钦定本“直到日落的时候,他还在筹划解救但以理”):这意味着他尽可能花时间筹划解救但以理。根据古老东方的习俗,若提出指控且被认定有效,那么当天晚上就会执行处决。
B. 但以理蒙保守,在狮子坑中平安无虞。
1.(16-18)但以理待在狮子坑中之时。
王下令,人就把但以理带来,扔在狮子坑中。王对但以理说:“你所常事奉的神,他必救你。” 有人搬石头放在坑口,王用自己的玺和大臣的印封闭那坑,使惩办但以理的事毫无更改。王回宫,终夜禁食,无人拿乐器到他面前,并且睡不着觉。
a. 你所常事奉的神,他必救你:大流士有信心,这信心是源于但以理对耶和华神的信心。他想到的是,“我尽了全力营救你,但以理,可是我失败了。现在,就看你的神了。”
b. 你所常事奉:这是但以理的见证。我们很多人偶尔会在世人面前表现出虔诚的品格和智慧,但随后又以恶行来抵消了好的表现。但以理的见证是通过“常常”的事奉而成就的.
c. 王用自己的玺……封闭那坑:这可能是为了保护但以理,也是为了确保没有人能救但以理。大流士知道但以理的敌人有权势,如果狮子没有咬死他,这些人可能就会去杀掉他。
d. 睡不着觉(注:新钦定本“他睡不着觉”):毫无疑问,但以理这一晚休息得比大流士要好。我们可以肯定但以理在狮子坑中祈祷了,因为祷告只是他的习惯。他不会只在这个特殊的场合才开始祷告,因为祷告的习惯已根植于他的生命中。
i. “当我们的生活以神为中心时,我们总是可以放心,将各种情形交给我们所信任的神来掌控。偶然的情况总是受到习惯的影响。”(摩根,Morgan)
ii. 或许,但以理的祈祷正如诗篇22:21-22中的祈祷:救我脱离狮子的口;你已经应允我……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在会中我要赞美你!
iii. “无论如何,但以理一定度过了荣耀的一晚。和狮子在一起,有天使的整夜陪伴,他夜间的每一更都过得比大流士更好。”(司布真,Spurgeon)
2. (19-23)在狮子坑中待了一晚之后,人们发现但以理还活着。
次日黎明,王就起来,急忙往狮子坑那里去。临近坑边,哀声呼叫但以理,对但以理说:“永生神的仆人但以理啊!你所常事奉的神能救你脱离狮子吗?” 但以理对王说:“愿王万岁!我的神差遣使者封住狮子的口,叫狮子不伤我;因我在神面前无辜,我在王面前也没有行过亏损的事。” 王就甚喜乐,吩咐人将但以理从坑里系上来。于是但以理从坑里被系上来,身上毫无伤损,因为信靠他的神。
a. 次日黎明:由于无法入睡,大流士自然就早早就起床了。可以想象,他迫不及待地等待黎明的来到,以便看看但以理的情况如何。
b. 但以理对王说:当大流士听见但以理的声音时,他就知道经过一整夜,但以理幸免于难。狮子不会伤害这位神的仆人。
c. 神差遣使者封住狮子的口:但以理是否看见了一位天使,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确实知道神差遣使者解救了他。希伯来书1:14指出,天使岂不都是服役的灵、奉差遣为那将要承受救恩的人效力。神差遣天使来满足但以理的需要。
i. “天使是怎样封了狮子的口呢?是凭他同在的亮光,还是用他的手势威吓它们(民22:27, 33);还是在它们中间发出轰鸣,就像空马车驶过石头路面时发出的那种响声;或者让它们面前出现明亮的火焰(据说,这些都是可以吓住狮子的);或者使它们感到有饱足感;又或者使它们陷入幻觉;无论怎样,我们都无需探究。”(特拉普,Trapp)
d. 我在王面前也没有行过亏损的事:但以理确实违反了王的法令,但他没有背叛王,也没有损害王的最大利益。但以理是一个顺服神而不顺服人的例子。
e. 因为信靠他的神(注:新钦定本“因为他信靠他的神”):但以理因信心得蒙保守。尽管他所行的没有不义,而且他受到不公正的指控,但仅仅是这些并不能使但以理得蒙保守脱离狮子的口。即使是在最为艰难的环境中,但以理也要对神有鲜活而持续的信心。
i. “虽然狮子野蛮凶猛,又饥肠辘辘,但但以理在信心中靠着神的大能得蒙保守,脱离国这群凶猛残暴狮子的獠牙利爪。”(特拉普,Trapp)
ii. 这里我们看到一个顺序,给我们带来启发。就是但以理恒久与神同行带给他信心,神回应了他在信心中的祷告,差遣一位天使来保护了他。
iii. 因着这种信心,希伯来书11:33提到但以理是伟大信心见证人之一,他凭着信心堵了狮子的口。
3.(24)阴谋暗害但以理之人的结局。
王下令,人就把那些控告但以理的人,连他们的妻子儿女都带来,扔在狮子坑中。他们还没有到坑底,狮子就抓住(注:原文作“胜了”)他们,咬碎他们的骨头。
a. 王下令:没有人要求大流士这样做。他已准备好并且愿意对那些些阴谋陷害但以理之人施行正义,也包括这些人的妻子儿女。
i. 这显然很严厉,但这也是根据古代波斯人的惯例。一位名叫阿米阿努斯·马尔切利努斯(Ammianus Marcellinus)的古代作家提到波斯人时写道:“他们的法律令人生畏……根据他们的法律,一人犯罪,所有与其有亲属关系的人都会被灭。”
ii. 这些人令大流士感到十分不悦。即使但以理死在了狮子坑里,他可能还是会把这些控告者投入狮子坑。
b. 他们还没有到坑底,狮子就抓住(注:原文作“胜了”)他们:这证明确实是天使保护拯救了但以理。这表明,狮子没有吃掉但以理没有任何自然原因。控告但以理的人自害己命,死在了他们为但以理设下的陷坑里。
i. 这形象说明了十字架的反向工作:有罪之人替代无辜的人受到惩罚。
ii. 这还体现了一个属灵争战的原则。我们的仇敌设计陷害我们,但神必使他们落入他们自己所挖的陷阱里(诗7:14-16)。
4. (25-28)大流士分布法令,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尊崇但以理的神。
那时,大流士王传旨,晓谕住在全地各方、各国、各族的人说:“愿你们大享平安!现在我降旨晓谕我所统辖的全国人民,要在但以理的神面前战兢恐惧。“因为他是永远长存的活神,他的国永不败坏,他的权柄永存无极!他护庇人、搭救人,在天上地下施行神迹奇事,救了但以理脱离狮子的口。” 如此,这但以理当大流士王在位的时候和波斯王塞鲁士在位的时候,大享亨通。
a. 大流士王传旨:但以理书遵循的是一个熟悉的模式。即神的子民持守信念,神就会尊重并保护他们,神大能作为的彰显,让不敬虔的人目睹并讲述神的伟大。
·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坚守信仰,尼布甲尼撒看见他们信心的果效(但1:20)。
·但以理勇敢智慧地解释了尼布甲尼撒的梦,王尊荣但以理与他的神(但2:46-47)。
·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坚守立场,尼布甲尼撒将荣耀归与神(但3:28-30)。
·但以理勇敢地将真相告诉尼布甲尼撒,王谦卑自己将荣耀归给神(但4:34-37)。
·但以理立场坚定,勇敢地将真相告诉伯沙撒,王就让但以理得到尊荣(但5:29)。
i. 这里的重点很明确:即使要付上代价,也要持守信仰,尊神为大,其他人就会看到我们的见证而受触动。
b. 但以理的神:这个提法出自王的口,使我们可以判断出大流士的属灵状况。仅仅口里说“但以理的神”是不够的。如果他有得救的信心,他就会说“大流士的神”。
c. 但以理当大流士王在位的时候和波斯王塞鲁士在位的时候,大享亨通:有人认为这意味着大流士就是波斯王居鲁士。这是关于大流士身份的三种看法(本章开头提到的)之一。
d. 但以理……大享亨通:这是本章中一系列事件的最后一个。我们看到但以理在这条信心的路上不断前行:
·遭到阴谋陷害
·祷告
·赞美
·坚持不懈地侍奉
·受到逼迫
·受到保护
·得蒙保守
·得蒙恩宠
·亨通
e. 如此……但以理……大享亨通:但以理书第6章带来的最大祝福之一,就是我们会看到故事的展开,并指向耶稣基督。我们来思考以下几点:
·一个无可指摘、凡事忠心于神的人,那些嫉妒之人却想要阻止他得尊荣,而陷害他,将他置于死地。
·他因为仇敌的阴谋陷害,又因当地国的法律,而被定了死罪,后来被放入一个石墓里。
·一块大石头被滚过来并堵在出口;但死亡再来势汹汹、强悍无情也不能触及他分毫。
·在一个清晨,石头被挪开,他在得胜中走出来;他荣耀了神,外邦人也归荣耀与神,而他的敌人受到审判。
·这是一个精彩美妙的故事——既是但以理书第6章的故事,也是弥赛亚耶稣的故事。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