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上》第18章-押沙龙战败
A. 押沙龙战败身亡。
1. (1-4)大卫将军队分为三队,由三个军长率领。
大卫数点跟随他的人,立千夫长,百夫长率领他们。大卫打发军兵出战,分为三队:一队在约押手下,一队在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兄弟亚比筛手下;一队在迦特人以太手下;大卫对军兵说:“我必与你们一同出战。”军兵却说:“你不可出战。若是我们逃跑,敌人必不介意;我们阵亡一半,敌人也不介意。因为你一人强似我们万人,你不如在城里预备帮助我们。”王向他们说:“你们以为怎样好,我就怎样行。”于是王站在城门旁,军兵或百或千地挨次出去了。
a. 大卫数点跟随他的人,立千夫长,百夫长(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 “大卫数点跟随他的人,设立各级军官” ):大卫知道怎样整合、组织军队。他将手下的士兵分成三队,分别由三位将领率领出战。
b. 我必与你们一同出战:大卫知道指挥官理应出去作战。他不想重复自己以前的错误,在理应出战之时却留在后方享福(撒下11:1)。
c. 你不可出战:大卫身边的人不会允许他与军队一起出战。他们之所以坚持这样做主要有三个原因:
• 他的生命更加宝贵(你一个人抵得上我们一万人;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作“你一人强似我们万人”)。
• 他可以在需要时调动储备力量(你不如在城里预备帮助我们)。
• 他们理解,对大卫来说,要与自己的儿子押沙龙交战不是一件易事。
d. 你们以为怎样好,我就怎样行:大卫并不固执。他知道如何听取别人好的建议。他没有放弃领导权;他听取身边人的良言,实行英明睿智的领导。
e. 于是王站在城门旁,军兵或百或千地挨次出去了:为了他们的王,他们敢冒危险,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甘愿为大卫献身,为信徒树立了榜样,我们也应当学习他们,甘愿为万王之王耶稣基督奋勇作战,牺牲自己。
2.(5)大卫对三队统帅的吩咐。
王嘱咐约押,亚比筛,以太说:“你们要为我的缘故宽待那少年人押沙龙。”王为押沙龙嘱咐众将的话,兵都听见了。
a. 王嘱咐:大卫希望众人都能明确知道,必须活捉押沙龙,不能以任何方式虐待他。
b. 兵都听见了:大卫当着全军士兵的面发出这命令,使众军长感到更大的压力,不得不遵守大卫的命令。
3.(6-8)押沙龙的军队被打败。
兵就出到田野迎着以色列人,在以法莲树林里交战。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那日阵亡的甚多,共有二万人。因为在那里四面打仗,死于树林的,比死于刀剑的更多。
a. 兵就出到田野迎着以色列人:因为以色列人背叛大卫,所以这些忠于大卫的士兵迎着以色列人而战。以色列人因押沙龙的感召力和权势归顺了他。
b. 以色列人败在大卫的仆人面前:大卫和他手下的将领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这可能是他们取得压倒性胜利的主要原因。
i. “大卫将交战区安排在这里,,要赢得战斗的胜利,更依赖于每个士兵个人的战斗经验和勇气,而不是纯粹靠人数取胜。” (鲍德温,Baldwin)
c. 死于树林的,比死于刀剑的更多(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 “那日被树林吞噬的军兵,比被刀剑吞噬的更多” ):这句话暗示神以非同寻常的方式为大卫而战。押沙龙的士兵似乎被树林 “吞噬” 了一样(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
i. “不仅死于刀剑,还死于茂密的橡树林和枝条交错纠结的灌木丛。这些树丛掩盖着可怕的悬崖陡坡和巨大的地洞沟壑,叛军溃败后,这里的地形与地势让他们陷入了疯狂的恐慌中。” (司布真,Spurgeon)
ii. “一般认为,在叛军溃败时,他们会退入树林里,掉入坑中或陷入沼泽里不得脱身,然后被大卫的人杀死;但是迦勒底文、叙利亚文和阿拉伯文的【圣经版本】指出,他们是被林中的野兽吞吃了。” (克拉克,Clarke)
4.(9-17)约押杀了押沙龙。
押沙龙偶然遇见大卫的仆人。押沙龙骑着骡子,从大橡树密枝底下经过,他的头发被树枝绕住,就悬挂起来,所骑的骡子便离他去了。有个人看见,就告诉约押说:“我看见押沙龙挂在橡树上了。”约押对报信的人说:“你既看见他,为什么不将他打死落在地上呢?你若打死他,我就赏你十舍客勒银子,一条带子。” 那人对约押说:“我就是得你一千舍客勒银子,我也不敢伸手害王的儿子,因为我们听见王嘱咐你和亚比筛并以太说:‘你们要谨慎,不可害那少年人押沙龙。’我若妄为害了他的性命,就是你自己也必与我为敌。(原来无论何事,都瞒不过王。)” 约押说: “我不能与你留连。” 约押手拿三杆短枪,趁押沙龙在橡树上还活着,就刺透他的心。给约押拿兵器的十个少年人围绕押沙龙,将他杀死。约押吹角,拦阻众人,他们就回来,不再追赶以色列人。他们将押沙龙丢在林中一个大坑里,上头堆起一大堆石头。以色列众人都逃跑,各回各家去了。
a. 押沙龙骑着骡子:为了满足虚荣心押沙龙没有听从亚希多弗的良谋,非要亲自出战(撒下17:1-14)。押沙龙似乎不是一位优秀的将领,骑着骡子就上了战场。
b. 他的头发被树枝绕住,就悬挂起来(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 “他的头被橡树夹住,他就悬挂在空中” ):众所周知,押沙龙长相英俊,拥头浓密的头发。(撒下14:25-26)。然而,他过去的荣耀如今成了他的诅咒——在浓密的树林中,押沙龙被自己的头发缠住,不得脱身。
i. 亚当·克拉克(Adam Clarke)谨慎地指出,经文中并没有说押沙龙的头发被缠住的(注:参见新钦定本圣经),这只是我们的设想。情况有可能是,他的脖子被树枝夹住。不论怎样,当时的场景是押沙龙被悬挂在树枝上: “如此,他悬挂在天与地之间,好像天唾弃他,地也不接受他。” (特拉普,Trapp)
ii. “押沙龙的结局令人惊骇。当他被橡树的树枝夹住时,他正准备用一把剑割断自己的头发,但突然他看见地狱在他下面张开血盆大口,所以他宁愿挂在树上,也不愿让自己活着掉入无底深坑。押沙龙所犯的罪的确性质恶劣,应当受到极刑折磨,因此,他是少数与来世无分的犹太人之一。” (金茨伯格,《犹太人的传说》,Ginzberg, Legends of the Jews)
c. 我看见押沙龙挂在橡树上了:有人把这事告诉了约押,他感到奇怪,为什么那人不立即杀了押沙龙。那人回答说,他没有这样做,是出于他对大卫的顺服和忠心。
i. 约押执意要这人杀死押沙龙,表示会给这人赏金,还会让他得到提升(我就赏你十舍客勒银子,一条带子)。然而,这人忠于大卫,坚决不肯这样做。
ii. “军用腰带是士兵的主要装饰品,在古代所有国家都被视为非常珍贵的奖赏;这也是一个首领赠予另一人的贵重礼物。” (克拉克,Clarke)
d. 约押手拿三杆短枪……就刺透他的心:尽管约押明知大卫吩咐他不要击杀押沙龙,但他仍毅然决然地杀死了他。约押深信,向押沙龙施行正义的处罚,而不是怜悯,对大卫和以色列都最有利。
i. 押沙龙完全罪有应得。他是个杀人犯、叛国者和强奸犯。约押知道大卫对他的孩子向来都很纵容,绝不会惩罚押沙龙。 “他已经见到过大卫怎样对待自己的儿子们:放任自流、缺乏管教。为了王国的最高利益,他毅然决然地要杀死押沙龙。”(摩根,Morgan)
ii. 我们可以说,约押是正确的,但也是不对的。他之所以正确,是因为他知道只有押沙龙死了,才能对大卫和以色列都有利。他之所以不对,是因为他违背大卫王的命令,大卫王是神所任命的、在他之上的权柄。通过大卫怎样对待扫罗王,我们可以看出神可以于那些有权柄的人打交道,我们不需要违背他们,掌管这些掌权者,我们只需要顺服他们,除非有《圣经》明确的命令或是良知的指示。
iii. “他早就该死于正义之手了;现在他所有的罪行都在他最后一次反抗中临到他。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约押的行为是卑鄙的、不忠的,是一种懦弱的谋杀。” (克拉克,Clarke)
iv. 同样,事情发生了具有讽刺意味的反转,反叛的押沙龙因约押的反叛行为而丢了性命。押沙龙罪有应得,而约押将要为他谋杀押沙龙的行为担责,无论是神,还是大卫,都必追究他的罪责(王上2:5-6)。
e. 给约押拿兵器的十个少年人围绕押沙龙,将他杀死:虽有三根矛枪刺入身体,但押沙龙仍然没有死。因为 “心” 一般指胸膛这个部位,而不是指特定的某个内脏。
i. “正如他玷污了他父亲的十个妃嫔,他最终在十个少年人的乱刀之下断了气。” (特拉普,Trapp)
f. 他们将押沙龙丢在林中一个大坑里,上头堆起一大堆石头:约押想要确保一件事,人们不得悼念押沙龙的遗体以免其追随者或之后的叛乱分子效尤他。
g. 以色列众人都逃跑,各回各家去了:这意味着押沙龙的军队溃不成军,大卫的军队大获全胜。
5.(18)押沙龙立的柱子。
押沙龙活着的时候,在王谷立了一根石柱,因他说:“我没有儿子为我留名。”他就以自己的名称那石柱叫押沙龙柱,直到今日。
a. 押沙龙活着的时候……立了一根石柱(注:新钦定本圣经翻译成 “押沙龙活着的时候,曾……为自己立了一根石柱” ):对于像押沙龙这样一个自私又虚荣的人来说,他这样做,是意料之中的。约押设法让押沙龙死后不得留名,但押沙龙在活着的时候就给自己留了名。
b. 我没有儿子为我留名:押沙龙确实曾有过三个儿子(撒下14:27)。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推测他们都死在押沙龙前面。
B. 大卫获悉押沙龙的死讯。
1.(19-27)两个信使跑去向大卫汇报战果。
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说:“容我跑去,将耶和华向仇敌给王报仇的信息报与王知。”约押对他说:“你今日不可去报信,改日可以报信,因为今日王的儿子死了,所以你不可去报信。”约押对古示人说:“你去将你所看见的告诉王。”古示人在约押面前下拜,就跑去了。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又对约押说:“无论怎样,求你容我随着古示人跑去。”约押说:“我儿,你报这信息,既不得赏赐,何必要跑去呢?”他又说:“无论怎样,我要跑去。”约押说:“你跑去吧!”亚希玛斯就从平原往前跑,跑过古示人去了。大卫正坐在城瓮里。守望的人上城门楼的顶上,举目观看,见有一个人独自跑来。守望的人就大声告诉王。王说:“他若独自来,必是报口信的。”那人跑得渐渐近了。守望的人又见一人跑来,就对守城门的人说:“又有一人独自跑来。”王说:“这也必是报信的。”守望的人说:“我看前头人的跑法好像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的跑法一样。”王说:“他是个好人,必是报好信息。”
a. 你今日不可去报信:亚希玛斯想要将以色列得胜、押沙龙战死的消息告诉大卫。然而,约押却不想把传递坏消息的重担交给撒督的儿子亚希玛斯。
b. 亚希玛斯就从平原往前跑,跑过古示人去了:亚希玛斯比另外一个信使跑得更快。由于信使是大卫认识的人(亚希玛斯),所以大卫以为他必定是来报喜讯的(他是个好人,必是报好信息)。
2.(28-32)大卫从第二个信使,也就是在亚希玛斯之后到的古示人口中获知押沙龙的死讯。
亚希玛斯向王呼叫说:“平安了!”就在王面前脸伏于地叩拜说:“耶和华你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他已将那举手攻击我主我王的人交给王了!”王问说:“少年人押沙龙平安不平安?”亚希玛斯回答说:“约押打发王的仆人,那时仆人听见众民大声喧哗,却不知道是什么事。”王说:“你退去,站在旁边。”他就退去,站在旁边。古示人也来到说:“有信息报给我主我王!耶和华今日向一切兴起攻击你的人给你报仇了。”王问古示人说:“少年人押沙龙平安不平安?”古示人回答说:“愿我主我王的仇敌,和一切兴起要杀害你的人,都与那少年人一样。”
a. 少年人押沙龙平安不平安? :这是大卫唯一关心的事情。他本应该更关心以色列国的安危,而不是他叛逆之子的安危。同时,大卫的关心也体现了父母和孩子之间以及我们的父神与祂儿女之间爱的牵绊。
i. “他本来可以说, ‘那个年轻人押沙龙死了吗?因为如果这块绊脚石不在了,我的地盘就安宁了,我的苦难生活就此结束,我总算可以放下心来了’。但是,不,他是一位父亲,他必定深爱自己的孩子。说这话的是一位父亲,父亲的爱可以胜过来自儿子的敌意和仇恨。” (司布真,Spurgeon)
ii. “我们的儿女可能会陷入罪恶的深渊中,但他们仍然是我们的儿女。他们可能会嘲笑我们的神;他们的恶行会将我们痛心疾首;我们不能向他们妥协,但同时我们也不能抛弃他们,将他们的形象从我们心中抹去。” (司布真,Spurgeon)
b. 仆人听见众民大声喧哗,却不知道是什么事:与古示人相比,亚希玛斯确实跑得更快,但也是一个更糟糕的信使,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所要传的信息。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传递方式,但信使的首要责任是要正确无误地传递信息。
c. 愿我主我王的仇敌,和一切兴起要杀害你的人,都与那少年人一样:古示人没有直说,而是委婉地告诉大卫押沙龙已经死了。
3.(33)大卫悲痛至极。
王就心里伤恸,上城门楼去哀哭,一面走一面说:“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龙啊!我儿,我儿!”
a. 王就心里伤恸(注:新国际版圣经翻译成 “王全身发抖” ):在希伯来语中, “伤恸” 一词含有身体剧烈颤抖之意。听见押沙龙的死讯,大卫极度悲伤,整个人奔溃了。
i. 从某种程度上讲,大卫如此伤恸,是因为他知道是自己为这个悲剧的发展提供了 “土壤” 。
• 大卫纵容孩子,由此提供了悲剧滋生的土壤。
• 大卫与拔示巴通奸行淫,又谋害了乌利亚,由此提供了悲剧滋生的土壤。在大卫犯下这些罪行后,神曾对大卫保证: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撒下12:10-11)。
• 大卫自己放纵情欲,追求感官享受,在一些小事上违背神,由此提供了悲剧滋生的土壤,他自己的罪和软弱在他的儿子们身上得到放大。
ii. 通过大卫极度悲伤的情绪,我们可以看出父母光培养儿女追求敬虔的生活是不够的;做父母的还必须以身作则,首先培养自己这样做。 “面对这种苦难,我们必须从中汲取教训,务必要明白父母责任缺失造成的严重损害。我们的责任不仅是要培养我们的孩子,还包括为了他们先好好地锻炼我们自己。”(摩根,Morgan)
b. 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大卫为押沙龙的死感到悲恸万分,因为押沙龙是他的儿。大卫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罪过、软弱、悖逆都体现在押沙龙的身上,而且得到了放大。
i. “这个故事发展的高潮和结尾就是大卫为儿子的死而椎心泣血、嚎啕痛哭……他哭喊着重复了五遍, ‘我儿’。” (摩根,Morgan)
ii. “当然,这话肯定更有深意,不仅仅是一个人在悲伤时无意识下重复喊出的话。这位父亲清清楚楚地意识到,,自己要对儿子的遭遇负很大的责任。这就如同他喊道:他实在是我的儿啊,他的软弱就是我的软弱,他的情欲就是我的情欲,他的罪就是我的罪啊!” (摩根,Morgan)
c. 我恨不得替你死:虽然这个儿子叛逆,但大卫恨不得替他的儿子去死。大卫所不能做的,神去做了。祂代替罪人死在了十字架上。
i. “所以,在大卫的哭喊声中,我们实际上听见了神的哭喊,为祂失丧的儿女捶胸顿足、痛哭流泪。祂一心想要恢复他们,赦免他们。” (史密斯,Smith)
(c) 2023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