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书第1章 – 神对各国的审判
A. 阿摩司以及他的信息。
1. (1)阿摩司其人。
当犹大王乌西雅,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在位的时候,大地震前二年,提哥亚牧人中的阿摩司得默示论以色列。
a. 阿摩司得默示:在旧约圣经中,只有阿摩司书提到阿摩司。列王纪上下和历代志上下都没有提到这位先知,注意不要将他与先知以赛亚的父亲亚摩斯(以赛亚书1:1)混淆。
i. 阿摩司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负担或承担者。阿摩司书中的大部分预言,要么是关于以色列周边国家即将面临的审判,要么是针对以色列的审判,因此,他确实肩负着沉重的使命。
b. 提哥亚牧羊人中的:尽管当时有一个被称为“先知门徒“的先知学校,(列王纪上20:35;列王纪下2:3-15,4:1,4:38),但是看起来阿摩司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神学或预言方面的训练。他出身平凡,只是个农夫,却被神独特地呼召,投身于传道事工。
i. 阿摩司在阿摩司书7:14-15中提到了自己的背景和呼召:我原不是先知,也不是先知的门徒(原文是儿子)。我是牧人,又是修理桑树的。耶和华选召我,使我不跟从羊群,对我说:你去向我民以色列说预言。
ii. 阿摩司用了一个不寻常的词来描述自己的职业。他没有称自己为牧羊人,而是用古希伯来语,从字面上描述自己是“饲养绵羊的人。”他这么做,或许是为了强调自己就是个实实在在的牧羊人,并非象征意义或属灵意义上的“牧羊人。”神使用阿摩司的方式,使我们想起他是如何使用耶稣的十二个门徒–这些平凡的劳动者,被神所用,成就伟大的传道事工。
iii. 阿摩司来自提哥亚,这是离耶路撒冷大约十英里的一座城市。他似乎是在伯特利(阿摩司书7:13 )传达预言信息,伯特利是以色列最南端的城市之一,离提哥亚不远。
c. 论以色列:阿摩司主要是针对以色列发声的先知,但是他也对许多其他国家说预言。他是在分裂的王国时期服侍(犹大王乌西雅,以色列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在位的时候)。大多数学者认为阿摩司的传道时间大约在公元前 760 年至 750 年之间。
i. 阿摩司作先知时,神的子民分裂为两个国家已有 150 多年。南国称为犹大,北国仍称为以色列。在王国分裂时期,犹大的历代君王,有的虔诚敬神,有的则不然(乌西雅是犹大较贤明的君王之一)。北国以色列历代君王皆行恶事。约阿施的儿子耶罗波安是这些恶王中相对稍好的一个——尤其是从政治和军事层面来看——但他也并非虔诚之人(列王纪下14:23-29)。
ii. 在以色列北国的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北方的亚兰交战。大约在公元前 800 年,强大的亚述帝国击败亚兰,消除了这股阻碍以色列扩张和繁荣的势力。亚兰被牵制后,以色列在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下,迎来了一段繁荣时期。
iii. 大地震前二年:“我们没有这次地震的单独记载,因此这一表述对我们确定具体日期并没有帮助。”(博伊斯)
2.(2)阿摩司的信息。
他说:
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
从耶路撒冷发声;
牧人的草场要悲哀;
迦密的山顶要枯乾。
a. 耶和华必从锡安吼叫:阿摩司带来了审判的信息。阿摩司书前两章描述了耶和华的审判,首先是针对外邦国家,然后是针对犹大和以色列。
b. 从耶路撒冷发声:以色列一直接违背神,在但、伯特利和吉甲建立了偶像崇拜中心。阿摩司说耶和华从耶路撒冷发声,就是提醒以色列全体民众真正的敬拜中心在哪里。
c. 牧人的草场要悲哀:由于阿摩司自己是一个牧羊人(阿摩司书7:14),他知道神的审判会影响那片土地。如果神停止降雨,降下瘟疫,或允许敌军入侵,那么牧人的草场要悲哀。
d. 迦密的山顶要枯乾:迦密山在以色列北部地区占有显著地位,是以利亚与巴力的先知激烈对峙的地方(列王纪上18:19-40)。以利亚是阿摩司之前的先知,阿摩司提及迦密山,或许是在提醒以色列人,耶和华曾在此战胜偶像。
B.对各国的审判。
1.(3-5)对亚兰首都大马士革的审判。
耶和华如此说:
大马士革三番四次地犯罪,
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
因为他以打粮食的铁器打过基列。
我却要降火在哈薛的家中,
烧灭便哈达的宫殿。
我必折断大马士革的门闩,
剪除亚文平原的居民和伯伊甸掌权的。
亚兰人必被掳到吉珥。
这是耶和华说的。
a. 大马士革三番四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这句话将引出神对每个国家的审判宣告。这并不意味着大马士革只犯了三个罪过,然后神想到了第四个罪过;其含义意思是“罪上加罪。”
b. 因为他以打粮食的铁器打过基列:基列地区属于以色列,神应许要审判大马士革和亚兰人,因为他们侵犯了神子民的土地,造成了如此彻底的破坏,就好像有深耕的犁在这片土地上犁过一样。
i. “打粮食的铁器可能是一种比喻,意味着对待反抗者的极端残忍和完全彻底的毁灭。”(哈伯德)
c. 亚兰人必被掳到吉珥:这在列王纪下16:9中得到了应验,书中描述亚述人攻打亚兰的情景:犹大王亚哈斯给亚述人送礼,亚述王应允他的请求,出兵攻打大马士革,攻占该城,杀了利汛,并将居民掳到吉珥。(列王纪下16:9)。
2.(6-8)对非利士人之城迦萨的审判。
耶和华如此说:
迦萨三番四次地犯罪,
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
因为他掳掠众民交给以东。
我却要降火在迦萨的城内,
烧灭其中的宫殿。
我必剪除亚实突的居民和亚实基伦掌权的,
也必反手攻击以革伦。
非利士人所馀剩的必都灭亡。
这是主耶和华说的。
a. 因为他掳掠众民交给以东:迦萨是非利士人之城,位于以色列和犹大以西的海岸上。因为他们抵挡神的子民,将他们交给以东,神应许要对迦萨和非利士人的其他城市(亚实突、亚实基伦和以革伦)进行审判。
i. 掳掠众民:“这里所谴责的并非奴隶制本身,就如同先前的神的旨意所谴责的并非战争本身一样。罪行不在于士兵在战斗被俘后沦为奴隶,因为毕竟这在当时是惯常的做法,而在于非利士人利用他们一时的强大地位,为了商业利益而奴役全体民众 —— 包括士兵和平民、男人和女人、成年人和儿童、老老少少。迦萨甚至并非需要这些奴隶,她仅仅是为了赚取更多钱财而把他们卖给了以东人。”(博伊斯)
3.(9-10)对黎巴嫩城市推罗的审判。
耶和华如此说:
推罗三番四次地犯罪,
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
因为他将众民交给以东,
并不记念弟兄的盟约。
我却要降火在推罗的城内,
烧灭其中的宫殿。
a. 因为他将众民交给以东:由于推罗城(位于以色列北部的黎巴嫩)像非利士人一样得罪了神的子民(阿摩司书1:6-8),他们将受到类似的审判(降火在推罗的城内)。
b. 降火在推罗的城内:一座城市的城墙是防御和力量所在。如果城墙被烧毁,城市就会被击垮。
4.(11-12)对以东的审判。
耶和华如此说:
以东三番四次地犯罪,
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
因为他拿刀追赶兄弟,
毫无怜悯,
发怒撕裂,
永怀忿怒。
我却要降火在提幔,
烧灭波斯拉的宫殿。
a. 因为他拿刀追赶兄弟:以东人是以扫的后裔,以扫是雅各(后来被称为以色列)的兄弟。因此,耶和华可以将以东人民视为神子民的兄弟,因为他们与亚伯拉罕和以撒有共同的祖先。神应许要审判以东,因为他们攻击了犹大(民数记20:14-21)。
b. 毫无怜悯,发怒撕裂,永怀忿怒:以东人早就应该放下怒气和忿怒,但他们却一直怀恨在心。因此,神的审判将临到他们身上。我们需要学会把怒气和忿怒交托给神,让他来为我们申冤。
5.(13-15)对亚扪人的审判。
耶和华如此说:
亚扪人三番四次地犯罪,
我必不免去他们的刑罚;
因为他们剖开基列的孕妇,
扩张自己的境界。
我却要在争战呐喊的日子,
旋风狂暴的时候,
点火在拉巴的城内,
烧灭其中的宫殿。
他们的王和首领必一同被掳去。
这是耶和华说的。
a. 因为他们剖开基列的孕妇:基列地区属于以色列,不仅受到了亚兰(阿摩司书1:3)的攻击,还受到了西面的邻国亚扪人的侵袭。我们可以说,亚扪人杀害孕妇腹中的婴儿,这是对未来犯下的罪孽。
b. 他们的王和首领必一同被掳去:因为他们攻击以色列,神应许要审判亚扪人。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