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30章 — 抉择
A. 悔改的以色列的复兴。
1. (1) 当祝福和咒诅临到以色列时。
“我所陈明在你面前的这一切咒诅都临到你身上,你在耶和华你神追赶你到的万国中,必心里追念祝福的话。
a. 我所陈明在你面前的:在耶和华的默示下,摩西详细阐释了以色列顺服会带来的祝福,和悖逆会带来的咒诅。在同样的默示下,摩西知道所有这一切必定会临到以色列。
i. 从大卫和所罗门统治时期的祝福巅峰,到耶路撒冷沦陷时遭受的咒诅低谷,以色列的历史就是在旧约条款下蒙福或受咒诅的历程。
b. 你在耶和华你神追赶你到的万国中,必心里追念祝福的话:神知道以色列最终会多次遭受驱散和被掳流放。此处,神借摩西呼吁分散在列国中的犹太人(被掳在外的犹太人)要记得关于祝福与咒诅的应许。
2. (2-5) 神应许在应许之地复兴以色列。
你和你的子孙,若尽心、尽性归向耶和华你的神,照着我今日一切所吩咐的听从他的话,那时,耶和华你的神必怜恤你,救回你这被掳的子民,耶和华你的神要回转过来,从分散你到的万民中将你招聚回来。你被赶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华你的神也必从那里将你招聚回来。耶和华你的神必领你进入你列祖所得的地,使你可以得着;又必善待你,使你的人数比你列祖众多。
a. 归向耶和华你的神:若以色列回转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们,并救回他们,将他们从被掳之地招聚回来
i. 这一点在以斯拉和尼希米时代,被掳往巴比伦的犹太人归回故土一事上得到了部分应验。但更大程度的应验则有待于20世纪,那时神会将以色列人聚集到应许之地。与被掳巴比伦之后以斯拉和尼希米所记载的情况相比,现代以色列人的重新聚集规模更大、范围更广,更明显地彰显了神的主权,也是一次更具神迹性的复兴。
ii. 那个被翻译成“恢复你们的景况”(救回你这被掳的子民)的希伯来语短语,意味着一种彻底的改变,即恢复到先前的状态,并且表明以色列人将回到在自己的土地上蒙耶和华赐福的境地。”(卡兰德)
iii. 归向耶和华你的神:“我们因罪远离神;因悔改归向他。”(特拉普)
b. 从分散你到的万民中将你招聚回来:以色列的现代复兴比从巴比伦被掳归回更准确地应验了这一应许。如今,以色列的人口几乎来自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这一应许的广度通过重复加以强调,从天涯聚集而来的犹太人更是突出了这一点。
i. 亚当·克拉克在1811年撰文时就认识到,这种聚集必定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得以实现:“由于这一应许指的是从被掳状态中归回,且在被掳期间他们散居在万国之中,因此这里所指的肯定不是被掳至巴比伦的那次经历;而且他们对自己土地的重新占有,必然与从迦勒底归回后所发生的情况有所不同。”
c. 领你进入你列祖所得的地:复兴必须发生在以色列地。以色列在现代的复兴比从巴比伦被掳归回更准确地应验了这一应许。从巴比伦被掳归回时,以色列仍是波斯的附庸国。但在现代以色列的复兴中,“使你可以得着”这一点通过一个独立的犹太国家得以切实实现。
i. 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早期,英国政府曾提议将乌干达的领土作为建立犹太国家的地方。如果此事真的发生了,并且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蜂拥到那里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那就无法实现此处以及旧约其他章节中所提到的复国应许。这一应许只能在你列祖所得的地上得以实现。
d. 又必善待你,使你的人数比你列祖众多:这一应许在以色列现代复兴中比从巴比伦被掳回归时得到了更充分的应验。在从巴比伦被掳回归时期,犹太社区规模小,力量弱且贫困。但如今,在以色列的现代复兴中,以色列国确实繁荣,“使你的人数比你列祖众多”的应许得到了实现。以色列作为一个国家,在规模、力量和财富方面都超过了巴比伦被掳回归后的任何时期。
3. (6) 以色列的属灵复兴。
耶和华你神必将你心里和你后裔心里的污秽除掉,好叫你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的神,使你可以存活。
a. 耶和华你神必将你心里……的污秽除掉,好叫你尽心、尽性爱耶和华你的神:尽管以色列在现代的复兴是如此非凡且具有深远的预言意义,但它仍未完成。复兴的属灵层面 —— 心灵的割礼 —— 尚未实现。
i. “保罗将心灵的割礼等同于属灵的更新,特别是在罗马书中是如此表述。”(梅里尔)
ii. 如今的以色列大体上是一个世俗的国家。许多以色列犹太人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圣经,将其视为历史与表明民族身份的书籍。然而,作为一个国家,他们并没有,也从未真正归向耶和华神。
iii. 那些信奉宗教的或正统派的犹太人,他们也并未真正归向耶和华。尽管在神对以色列的计划中,帮助犹太子民在散居的几个世纪中保持属灵意识,但他们尚未真正归向耶和华。这是因为耶和华的品格和本质在他的弥赛亚耶稣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耶稣说,信我的人不是信我,而是信差我来的,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约翰福音12:44-45)。由于犹太子民(除了一小部分宝贵的余民)拒绝耶稣,他们实际上就是在拒绝耶和华神。
iv. 正如保罗在罗马书11:28-29中所写:就着福音说,他们为你们的缘故是仇敌;就着拣选说,他们为列祖的缘故是蒙爱的。因为 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
v. 但神的应许仍然坚立。作为对以色列复国应许的最后一个方面,神会在属灵上复兴他们。他应许要将以色列心里的污秽除掉。这一概念在新约的应许中反复出现(以西结书36:26-27)。神应许,大多数犹太人最终会在耶稣基督里获得拯救(罗马书11:26)。耶稣曾应许,他会回到那些奉主之名欢迎他的犹太人当中(马太福音23:39)。
vi. 有些人声称,由于以色列在现代的复国尚未展示这一属灵层面,因此与这些预言无关。但在这一段落中,属灵方面适当地被列在最后,在以色列恢复到土地之后。同样的顺序也体现在以西结书37章中枯骨的异象中,在耶和华将他的灵气息吹入他们体内之前,先看到以色列得以复兴且强盛起来。现代以色列的复国是一个非凡的标志,是这些预言极其重要 —— 但迄今为止仅部分实现的—— 应验。
4. (7-10) 悔改的以色列蒙福。
耶和华你的神必将这一切咒诅加在你仇敌和恨恶你、逼迫你的人身上。你必归回听从耶和华的话,遵行他的一切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你若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谨守这律法书上所写的诫命、律例,又尽心、尽性归向耶和华你的神,他必使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并你身所生的,牲畜所下的,地土所产的,都绰绰有余,因为耶和华必再喜悦你,降福与你,像从前喜悦你列祖一样。
a. 耶和华你的神必将这一切咒诅加在你仇敌……身上:随着以色列回归故土,并通过耶稣他们的弥赛亚恢复与神的真实关系时,神将护卫他们,咒诅他们的敌人,即那些恨恶并逼迫犹太人的人。
i. 这些应许—— 就像神对亚伯拉罕所作的应许,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创世记12:3)—— 表明基督徒和体制教会迫害犹太人是多么愚蠢。
b. 你必归回听从耶和华的话,遵行他的一切诫命:这是犹太民族通过主的弥赛亚耶稣基督最终归向主(罗马书11:26;以西结书37章;撒迦利亚书12:10)。耶和华必再喜悦犹太民族,正如他曾喜悦他们的列祖一样。当以色列尽心、尽性归向耶和华时,而归向耶和华是在弥赛亚耶稣里得以显明时,这一切都将实现。
i. 你必归回听从耶和华的话:“要像那一度迷失自我的浪子那样,重新找回自我。”(特拉普)
c. 都绰绰有余:在一定程度上,预言如今在以色列的现代复国中得以应验。然而,它们最终的实现将会在千禧年发生,那时被恢复的以色列将真正转向耶和华和他的弥赛亚耶稣。
B. 摩西完成了他伟大的讲道:选择生命!
1. (11-14) 以色列遵守圣约的能力。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诫命,不是你难行的,也不是离你远的。不是在天上,使你说:‘谁替我们上天取下来,使我们听见可以遵行呢?’也不是在海外,使你说:‘谁替我们过海取了来,使我们听见可以遵行呢?’这话却离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里,使你可以遵行。
a.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诫命:神与以色列所立的约—— 旧约—— 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难行的,也不是离你远的。以色列确实可以遵守这个约。神期望以色列遵守这个约时,并没有期望他们去做不可行的事情。
i. “保罗在罗马书10:6-8 中引用了这段话……如今,神在基督里与人类亲近,作为永活的主,他所求的并非某种超人的努力,而仅仅是欣然接受他在基督里的恩典。”(汤普森)
b. 话却离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里,使你可以遵行: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摩西律法可以被完美遵守,也不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做到足够顺服律法,以此在神面前获得义的地位。
i. 律法只是旧约的一个方面。还有献祭和选择的方面。神从未期望以色列人完美地遵守律法,并通过遵守律法得称为义。这就是为什么神预备了献祭制度—— 让一个完美、无辜的牺牲者代替罪人受刑罚。神期望以色列人相信通过献祭所做出的赎罪之举,能使自己称义,并明白这种献祭指向着神有朝一日,将通过弥赛亚做出的完美献祭。在这一点上,在旧约时代,一位敬虔的以色列人甚至在耶稣时代到来之前,就已相信弥赛亚耶稣的救赎之功会拯救自己。
ii. 靠着恩典凭信心得救的概念十分明确,而且对以色列人来说甚近。有些事就摆在他们眼前,是他们能够轻易领会的。
· 他们通过律法和也通过献祭制度的存在知道自己是罪人。
· 他们知道救赎是通过献祭而来,替代者代替他们受审判。
· 他们知道动物祭品永远不够,因为必须不断重复。
· 他们知道,是信心让他们得以从那些伟大的献祭中获益,而整个祭司制度及其相关仪式都指向了这些献祭。
iii. 以色列人所能看到的,就如同在月光下看到的景象。但自从耶稣的道成肉身、在世的生活、传道事工、受苦、死亡、复活以及升天之后,如今这一切都如同在最明亮的阳光下被清晰地看见。诚然,神的道曾临近以色列人;而如今,这话语离我们甚至更近了。
c. 使你可以遵行:旧约中包括律法、献祭和选择的各个方面是可以遵守的。遵守旧约并非超出以色列人的能力范围。当他们未能遵守律法时,通过献祭制度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补救,而所有这一切都指向耶稣基督的生命和献祭。
2. (15-18) 选择。
“看哪,我今日将生与福,死与祸,陈明在你面前。吩咐你爱耶和华你的神,遵行他的道,谨守他的诫命、律例、典章,使你可以存活,人数增多,耶和华你神就必在你所要进去得为业的地上赐福与你。倘若你心里偏离不肯听从,却被勾引去敬拜侍奉别神,我今日明明告诉你们:你们必要灭亡,在你过约旦河进去得为业的地上,你的日子必不长久。
a. 我今日将生与福,死与祸,陈明在你面前:在旧约的律法之下,以色列人面临着一个选择。神将生与死、善与恶摆在他们面前,一切都取决于他们自己。神决意无论如何都要借着以色列人来荣耀自己。而这将如何实现则取决于他们的选择,并且他们的选择会体现在对圣约的顺服和忠诚上。
i. 这是对全体以色列人的呼吁,但却是以个人为对象来说的。“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现在在他讲话的结尾,摩西强调了百姓个人与主的关系。”(卡兰德)
b. 耶和华你神就必在你所要进去得为业的地上赐福与你:根据旧约的条款,以色列如果顺服,就会得祝福;如果不顺服,那么就必要灭亡。这取决于以色列,基于他们的行为。
i. 必须明白的是,信徒在耶稣基督里与神建立关系并非依据旧约的条件,而是依据更好的,即新约的条件。在新约下,信徒与神的关系不是基于信徒为神所做的,而是基于耶稣为他的子民所做的。新约的内涵不止于此,但这至少是新旧约之间的一个关键的区别。
ii. 申命记中的咒诅表明,违背旧约是要付出可怕的代价。然而,由于新约是更伟大的约,拒绝它的代价甚至更大(希伯来书10:28-29)。
3. (19-20) 拣选生命。
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使你和你的后裔都得存活;且爱耶和华你的神,听从他的话,专靠他,因为他是你的生命,你的日子长久也在乎他。这样,你就可以在耶和华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应许所赐的地上居住。
a. 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作见证:在这些极其庄严的话语中,摩西将选择摆在了以色列人面前。他们必须在生死、祸福之间做出选择。
i. 摩西没有呼唤天使、魔鬼或所谓的“众神议会”来见证这一约。他呼唤创造本身(天地)来作见证。“在古代近东类似的法律事务中,见证人通常是各方诉讼当事人的神,但以色列信仰的一神论要求这样的呼唤应指向受造之物,即天地,因为只有天地能延续到未来的世代。”(梅里尔)
b. 所以你要拣选生命:虽然选择权在于以色列,但神在乎他们选择什么。当摩西恳求以色列人,呼求他们拣选生命时,他展现了神对以色列人的心意。从某种意义上讲,神如何通过以色列荣耀自己取决于他们,但显然神更希望通过一个顺服、蒙福的以色列来荣耀自己。因此,神(通过摩西)恳求以色列拣选生命。
i. “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这些行为是他自己做出的;倘若他是受命运或至高无上的强制力所迫,那么这些行为就不能算是他的行为了。”(克拉克)
ii. “最终的决定要由以色列人自己做出。这是百姓自由的选择。作为圣约中保,耶和华的代言人只能清楚阐明不同的选择,然后呼吁以色列人选择生命。”(汤普森)
iii. 今天的人们正面临着这个选择。但自从耶稣的生平、死亡和复活之后,这个选择首先关注的不再是“我是否会顺服神?”而是“我是否会信靠耶稣以获得在神面前的地位?”耶稣说,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路加福音11:23) 耶稣仍然在问:“你们说我是谁?”(马太福音16:15),而人们回答这个问题时所做的选择,决定了他的永恒命运。
iv. “福音,作为神在基督里的完美启示,使我们每一个人都面对巨大的选择,并迫切要求每个人做出个人的选择,无论是接受,还是忽视或拒绝它。不选择接受就是选择拒绝。无所作为就是选择死亡。”(麦克拉伦)
v. 选择生命的意义远不止是说“我更想要生命,而不是死亡。”这需要信心以及忠实于圣约的真实意愿。“选择生命意味着选择与神立约,并坚守其原则。”(梅里尔)
c. 且爱耶和华你的神:爱神,真正信靠他,申命记30:20对此做了很好的解释。爱和信靠神意味着听从他的话,真正爱和信任父亲的孩子会听从他。这意味着专靠他,我们若真的爱他并信任他,我们就会与他紧密相连。这意味着将他视为我们的生命,日子的长久,因为如果我们爱和信任他,他不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他就是我们的生命。
i. 亚当·克拉克指出了爱与顺服之间的联系:“没有爱就不可能有顺服……没有顺服,爱就是死的,毫无结果。”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