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第9章 –耶稣显荣
A.耶稣变了形像。
1.(2-3) 耶稣在门徒面前变了形像。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衣服放光,极其洁白,地上漂布的,没有一个能漂得那样白。
a.彼得、雅各和约翰: 大多数人认为耶稣在这个时候和其他场合把这三个人带到一边,是因为他们是主特别喜爱的人。也有可能他们是最有可能陷入麻烦的三个人,所以耶稣把他们带在身边,密切关注着他们。
b.带着他们暗暗的上了高山: 一开始是山上的静修,但随着耶稣的荣耀显现,很快就改变了,耶稣就在门徒眼前变了形象(在他们面前变了形象)。
i. 马太说耶稣的脸像太阳一样发光(太17:2),马太和马可都用“变了形象”这个词来描述耶稣的遭遇。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耶稣的外貌更适合荣耀的王,而不是卑微的人。
c.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 马可极尽全力地为我们描述耶稣的样子——毫无疑问,是透过彼得的眼睛。基本上,耶稣的整个形象在光辉灿烂的光中闪耀——祂的衣服变得比地球上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更放光、更白。
i. 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会认为变像只是一束照亮耶稣的亮光。但这不是从外面照到耶稣身上的光。“‘变像’这个词描述的是由内而外的变化。它与‘化装舞会’相反,后者是一种外在的改变,并非来自内心。”(魏尔斯比,Wiersbe)
ii. 这不是一个新的神迹,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奇迹的暂时停顿。真正的奇迹是,大多数时候,耶稣可以不显示祂的荣耀。“因为基督得荣耀,与约束或隐藏祂的荣耀相比,几乎是小事一件。祂隐藏自己的荣耀,乃是祂永远的荣耀。祂虽然富足,却为我们的缘故变成穷乏。”(司布真,Spurgeon)
d. 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 耶稣这样做是因为祂刚刚告诉了门徒祂要走十字架的路(可8:31),并且在属灵上他们应该跟随祂走十字架的路(可8:34-38)。在这样一个消极的声明之后,他们很容易对耶稣失去信心。
i. 但是现在,当耶稣展示祂作为天国之王的荣耀时,门徒们知道耶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即使祂遭受痛苦、被拒绝、被杀害,祂仍掌权。
ii. 耶稣也戏剧性地告诉我们,背负十字架的人将是荣耀的领受者。目标不是十字架。十字架是通往目标的道路,目标是上帝的荣耀。
2.(4)以利亚和摩西与耶稣一同显现。
忽然,有以利亚同摩西向他们显现,并且和耶稣说话。
a.有以利亚同摩西向他们显现: 以利亚和摩西都代表那些被接到上帝身边的人(犹9 ,王下2:11)。摩西代表那些死而归入荣耀的人,以利亚代表那些未死就被接升天的人(就像帖前4:13-18一样)。
i. 他们也代表律法(摩西)和先知(以利亚)。旧约启示的总和来到变像山上与耶稣相遇。
ii. 他们也在未来实现预言的过程中聚集在一起。以利亚和摩西很可能与启示录11:3-13中的见证人有关。
iii. 就在他们面前,门徒们看到了超越今生的生命迹象。当他们看见摩西和以利亚的时候,他们知道摩西在1400年前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以利亚在约900年前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却在那里,在荣耀中活活的在他们面前。这使他们相信耶稣所说的复活。
iv. 似乎门徒们只知道这是以利亚和摩西。这告诉我们,当我们到天堂时,我们会认识彼此。我们在天上知道的不会比在地上少。
b.他们和耶稣说话: 以利亚和摩西对神借着耶稣所作的计划感兴趣。他们谈到耶稣将要在耶路撒冷完成的事(路9:31)。
3.(5-10)彼得关于建造三座棚来敬拜耶稣、摩西和以利亚的不明智的提议,以及天父的回应。
彼得对耶稣说:拉比(就是夫子),我们在这里真好!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彼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因为他们甚是惧怕。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门徒忽然周围一看,不再见一人,只见耶稣同他们在那里。下山的时候,耶稣嘱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门徒将这话存记在心,彼此议论从死里复活是什么意思。
a.可以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当彼得看到耶稣在祂的荣耀里时,他一定在心里说:“这是好的。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忘掉受苦、被拒绝、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我们可以搭帐棚,那么我们就可以永远这样与荣耀的耶稣同住。
b.彼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当我们像彼得一样说话时,我们常常会陷入麻烦,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我们也看到彼得因害怕说这话(他们甚是害怕)。我们常常因为恐惧不加思索地说许多愚昧的话。
i. 彼得心胸开阔,大胆,热情。“在我看来,彼得有一些非常可爱的地方;我们今天的教会需要更多的彼得。他们虽然莽撞、冲动,却有火、有蒸汽,所以促使我们前进。”(司布真)
ii. 路加告诉我们,彼得、雅各、约翰都睡了,醒来的时候,看见耶稣变了形像,与以利亚、摩西在一起。“彼得忽然睡醒了,看见荣耀渐渐消褪,就像有些人,吓得说不出话来。”(科尔,Cole)
iii. 彼得所说的是愚蠢的,因为他把耶稣放在与以利亚和摩西同等的地位上——每人一个帐幕! 但耶稣不只是另一个摩西或以利亚,甚至不是更伟大的摩西或以利亚。耶稣是神的儿子。
iv. 因为他们甚是惧怕: 在神的荣耀面前不一定是一种愉快的经历——尤其是当我们像彼得一样,并不真正荣耀神的时候。神的荣耀,有时显明在祂管教我们的方式上。
c.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 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云彩,就是神荣耀的云彩,按传统叫示基拿。
• 这是旷野中站在以色列人旁边的云柱(出13:21-22)。
• 这是神借着对以色列人说话的荣耀的云彩(出16:10)。
• 正是从这片荣耀的云中,神与摩西和其他人相遇(出19:9, 24:15-18,民11:25,12:5,16:42)。
• 这是站在帐幕门前的是荣耀的云彩(出33:9-10)。
• 正是从这片云里,神在幔子内的圣地向大祭司显现(利16:2)。
• 献殿的时候,正是从这片云里,神向所罗门显现,充满了圣殿,以致祭司们无法继续工作(王
上8:10-11,代上5:13-14)。
• 这是以西结异象的云彩,使神的殿充满了祂荣耀的光辉(结10:4)。
• 当马利亚借着圣灵的能力怀了耶稣时,正是这荣耀的云彩遮盖了她(路1:35)。
• 正是这荣耀的云彩在耶稣升天的时候接祂进入天堂(徒1:9)。
• 当耶稣基督在胜利中再来时,这云彩将显示祂的荣耀(路21:27)。
d.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祂:有声音从荣耀的云彩中出来,表明耶稣不是在以利亚和摩西的水平上。祂是爱子,所以要听祂的话!
i. 在受难的弥赛亚被显示之后,来自天上的这句话回答了门徒们的疑惑。这也使他们确信天父上帝的计划是正确的。
e.耶稣吩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事情结束之后,彼得、约翰、雅各,就把这话存在心里——毕竟,谁会相信他们呢?
i. 但是这件事给这些人留下了持久的印象。彼得在彼得后书1:16-18中讲述了所发生的事,那声音是从神那里来的,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祂”这话仍在他耳中回响,证实耶稣是谁。
ii. 虽然这段经历令人印象深刻,但它本身并没有像重生一样改变门徒们的生命。藉着神的灵重生是最大的神迹,是神荣耀的最大显现。
iii. 人若亲近基督、享受祂的同在,强如蒙著光明的云彩、听天父从云彩中说话。”(司布真)
4.(11-13) 以利亚先来的问题: 一个基于玛拉基书4:5-6的问题。
他们就问耶稣说: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耶稣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复兴万事;经上不是指着人子说,他要受许多的苦被人轻慢呢?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他们也任意待他,正如经上所指着他的话。
a. 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以利亚在弥赛亚之前先来,这在玛拉基书4:5-6中有清楚的预言。门徒们就希奇说,“若耶稣是弥赛亚,以利亚在哪里呢?”
b.以利亚固然先来:耶稣告诉他们,玛拉基书中关于以利亚的预言一定会应验。虽然耶稣没有在这里说这些,但以利亚来的预言与耶稣的第二次来有关,而不是祂的第一次,“以利亚”来可能与启示录11:2-13中两个见证人中的一个有关。
i. 经上不是指着人子说,他要受许多的苦:耶稣在此强调祂第一次来与第二次来的对比。门徒们很清楚关于弥赛亚荣耀的预言; 耶稣要他们考虑有关祂受苦和必须被人轻慢的预言。
c.我告诉你们,以利亚已经来了:虽然以利亚还没有来指的是耶稣第二次来,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以利亚已经来了,他就是施洗约翰。
i. 约翰不是以利亚的转世,但他确实以以利亚的角色和灵服事神。施洗约翰是以利亚的形象。
B.耶稣把一个难缠的鬼从一个孩子身上赶出去。
1.(14-18) 门徒赶不出鬼。
耶稣到了门徒那里,看见有许多人围着他们,又有文士和他们辩论。众人一见耶稣,都甚希奇,就跑上去问他的安。耶稣问他们说:你们和他们辩论的是什么?众人中间有一个人回答说:夫子,我带了我的儿子到你这里来,他被哑巴鬼附着。无论在那里,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枯干。我请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他们却是不能。
a.文士和他们辩论: 从上下文来看,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断文士们在批评门徒们不能帮助被恶魔附身的孩子。“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文士为什么不亲自去除鬼以证明正统,却叫这些垂头丧气的门徒们在众人面前更加难堪呢?”(科尔)
i. 正是为着避免这种冲突,所以彼得想留在变像山上(可9:5)。但这是不可能的。他们不得不从山上下来,处理他们看到的问题。
ii. “祂看到了在争论的文士,心烦意乱的父亲、被鬼附著的男孩和心灰意冷的门徒……祂使文士们安静,安慰了父亲,医治了孩子,教导了门徒。”(摩根,Morgan)
b.哑巴鬼: 在当代犹太驱魔者的眼中,这是一个特别难——如果不是不可能——驱逐的恶魔。因为他们相信,你必须先知道一个魔鬼的名字,然后才能把它赶出去。如果一个魔鬼把一个人弄哑巴了,你永远也无法知道他的名字。
c.无论在那里,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枯干。那孩子表现出许多现代人认为是癫痫的征象。但耶稣看出这些是因被鬼附造成的。当然,我们今天诊断为有身体或精神疾病的一些人实际上是被魔鬼附身的。
i. 耶稣把魔鬼当作一个独立与那男孩的存在,就像祂经常做的那样。这让人很难相信耶稣只是沉溺于迷信的大众信仰。祂显然认为这孩子的不幸是魔鬼造成的。”(罗伯特森,Robertson)
d.他们应该把鬼赶出去,却是不能:这件被鬼附著的事对门徒们来说太难了,尽管耶稣已经给他们权柄,制伏污鬼 (可6:7)。
i. 很明显,有些恶魔比其他恶魔更强大–也就是说,他们比其他恶魔更顽固,更令人生畏。以弗所书6章12节似乎描述了不同等级的恶魔生物,认为某些等级可能比其他等级更强大,并不过分。
2.(19-27)耶稣救了这个男孩。
耶稣说:嗳!不信的世代阿,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罢。他们就带了他来。他一见耶稣,鬼便叫他重重的抽疯,倒在地上,翻来覆去,口中流沫。耶稣问他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说:从小的时候。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你若能做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有古卷:立时流泪的喊着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耶稣看见众人都跑上来,就斥责那污鬼说: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的抽了一阵疯,就出来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众人多半说:他是死了。但耶稣拉着他的手,扶他起来,他就站起来了。
a.嗳!不信的世代阿,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 当耶稣描述一个不信的世代时,祂指的可能是爱争论的文士,可能是绝望的父亲,也可能是失败的门徒。
b.他一见耶稣,鬼便叫他重重的抽疯,倒在地上:耶稣近前来,男孩身上的鬼就知道他的时候不多了。他想在离开之前尽可能多地造成伤害。
c.你若能做什么: 这个人似乎不确定耶稣是否能做任何事。但是“如果”并不是关于耶稣能做什么。“如果”指的是这个人的信心。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若我们相信上帝是真实的,祂的所有应许都是真实的,那么祂所应许的凡事都能成就的。
d.主啊,我信; 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这可怜的父亲,受到了耶稣信心劝勉的挑战。他确实相信耶
稣有能力拯救他的孩子——毕竟,不然他为什么会来找耶稣呢?但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疑虑。于是,他
含泪恳求耶稣说:主啊,我信; 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i.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的不信不是对神的应许的反抗或拒绝。他没有否认神的应许; 他想要它。然而,这应许似乎好的令人难以置信。因此他说,“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ii. 我信不足,求主帮助,这是一个人只能凭信心说的话。“人没有信心的时候、是不知道自己不信的。但是,一旦他们有了一点信心,他们就会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信的程度有多深。”(司布真)
e.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的抽了一阵疯,就出来了。无论怎样,耶稣处理污鬼都没有什么困难,虽然鬼在最后显出他可怕的能力来。魔鬼知道自己必须离开,所以在离开之前,他做了尽可能大的伤害。但这并不是持久的伤害。
3.(28-29)门徒们为什么没有成功?
耶稣进了屋子,门徒就暗暗的问他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他去呢?耶稣说:非用祷告(有古卷在此有:禁食二字),这一类的鬼总不能出来(或作:不能赶出他去来)。
a.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他去呢? 耶稣揭示了他们软弱的原因: 那是因为缺乏祷告和禁食。
b.非用祷告,这一类的鬼总不能出来:并不是祷告禁食让我们更配赶鬼。祷告和禁食使我们更接近神的心,使我们更有神的大能。这是我们完全倚赖祂的表现。
i. “耶稣已经给他们权柄赶鬼(可3:14-15)。但耶稣所赐给他们的权柄、只有藉著信心才有效力。信心必须用属灵的操练和敬虔造就出来。”(魏尔斯比)
ii. 完全倚靠神是许多属灵问题的解决办法。对自己失望就是对自己有信心。
C.前往耶路撒冷。
1.(30-32)耶稣提醒门徒他的使命。
他们离开那地方,经过加利利;耶稣不愿意人知道。于是教训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被杀以后,过三天他要复活。门徒却不明白这话,又不敢问他。
a.耶稣不愿人知道: 这可能是因为耶稣不想让加利利人缠住祂,阻碍祂这次重要的耶路撒冷之行。
b.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祂:耶稣在马可福音8:31中清楚地告诉祂的门徒祂的这一命运。当下,他们离开加利利,往耶路撒冷去,朝着耶稣所说的命运去。
c.但是他们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门徒们不能理解耶稣所说的祂在耶路撒冷的命运——死而复活。不幸的是,他们不敢问。
2.(33-34)路上的争吵。
他们来到迦百农,耶稣在屋里问门徒说: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门徒不作声,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谁为大。
a.他们彼此争论谁为大:这似乎是门徒们最喜欢辩论的话题。他们都指望耶稣作为弥赛亚王接管世界,而争论的焦点是谁最值得成为耶稣的首席助手。
b.他们不作声: 这是一种尴尬的沉默。这表明他们为自己对伟大的迷恋而感到羞愧。这是一种健康的羞耻感,并证明耶稣的一些信息渐渐进入了他们心中。
3.(35-37) 神国度里真正的伟大。
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于是领过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门徒中间,又抱起他来,对他们说: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
a.耶稣坐下: 这很重要,因为耶稣坐下来,表明祂要教训人。“拉比教导人的时候,就像夫子教训他的书生和门徒一样,当他要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时,就坐下来教导。耶稣在说话之前,故意扮演拉比的角色,教导祂的学生。”(巴克莱)
b.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耶稣本可以问这个问题,“谁是最大的?”耶稣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说“嘿,傻瓜们,我是最棒的。”但耶稣并没有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耶稣把末后的人和仆人分别出来,作为大。
i. 当然,耶稣是天国里最伟大的。因此,当祂说“末后的”和“仆人”时,祂实际上是在描述自己——而且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本性。祂本来是首先的、却为我们的缘故成了末后的和为众人的用人。
ii. 耶稣挑战我们成为末后的。对于一个跟随耶稣的人来说,渴望被赞美和得到承认应该是一件奇怪的事。耶稣希望我们像对待一个机会一样拥抱“末后”,让别人在前面,而不是仅仅因为我们被迫在末后。
iii. 耶稣挑战我们成为众人的用人。在世俗的权力观念中,一个伟人的杰出之处在于有多少人为他服务。在中国古代,有钱人留指甲很流行,以至于他们的手不能用于基本的工作。这表明他们不需要为自己做任何事情; 仆人总是在那里伺候他们。世人也许认为这就是伟大的,但上帝却不这样认为。耶稣宣称,真正的伟大不在于有多少人服侍你,而在于你服侍了多少人。
iv. “耶稣并不是在废除人的野心。相反,祂重塑并升华了野心。祂用服侍的野心取代了统治的野心。祂用为别人做事的野心代替了别人为我做事的野心。”(巴克莱)
c.于是领过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门徒中间:耶稣就以小孩子为榜样,引他们注意祂的本质。在那个时候:孩子更多地被视为财产而不是个人。他们被看见却不被听见。耶稣说,我们怎样接待像小孩子一样的人,表明了我们怎样接待祂。(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i. 孩子们没有威胁性。我们在黑暗的巷子里遇到一个5岁的孩子不会害怕。当我们有一个强硬的,令人生畏的存在性时,我们不像耶稣。
ii. 孩子们不擅长骗人。他们在愚弄父母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当我们善于隐藏自己,欺骗别人的时候,我们就不像耶稣了。
d.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因为耶稣是末后的,是众人的用人,又像小孩子一样。当我们尊敬并接受一个孩子——或者像耶稣一样的仆人——我们就是尊敬并接受耶稣自己。
4.(38-42)真正的伟大不是小团体; 它具有包容的本能。
约翰对耶稣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跟从我们。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没有人奉我名行异能,反倒轻易毁谤我。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凡因你们是属基督,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不能不得赏赐。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
a.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 当耶稣的门徒们看到其他跟随耶稣的人成功地赶鬼时,而他们不久前刚刚失败,他们一定很沮丧(可9:18)。难怪约翰要他们停下来
i.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测这可能是施洗约翰的门徒之一, 他在主人的命令下已经相信耶稣, 也可能是基督派出去的七十个人中的一个, 路加福音10:1-7,这个人完成他的使命之后,从其他的门徒当中回来; 但他仍旧持守对基督的信心,按著良心而行,耶稣的影响任然跟随者他,所以他可以像其他的门徒一样赶鬼。”(克拉克)
b.不抵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有许多人在他们的陈述或教导的某些方面可能是错误的,但他们仍然以某种方式阐述耶稣。让上帝来处理他们。那些不反对圣经中的耶稣的人仍然支持他,至少在某些方面是这样。
i. 保罗看见许多人出于许多动机传讲耶稣,其中有些是邪恶的,然而他仍能因基督被传讲而喜乐(腓1:15-18)。
c.凡因你们是属基督,给你们一杯水喝的:因这合一的原则,以耶稣的名义向别人显仁慈是适当的。即使是一杯水,如果按照耶稣的本性给予,也会得到奖赏
i. 没有什么比仅仅给一杯水更微不足道的了。但是上帝记住的是心,而不仅是礼物本身。
d.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若奉耶稣的名向别人行一点善事都会在永恒里被纪念,那叫人跌倒的,也必永远被记念。并且刑罚是严重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
i. 在那个时候,有两种不同尺寸的磨盘。小的那种女人用来磨少量的谷物。大的那种用驴来转动磨更多的粮食。耶稣在这里指的是大磨石。
ii. 一些基督徒认为把年轻软弱的基督徒拉进他们自己的小争吵和分裂中没有什么关系。他们自己可能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害,但他们带进争吵中的小家伙们往往以船只失事而告终。
5.(43-48) 进入神国的迫切性。
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
倘若你一只脚叫你跌倒,就把他砍下来;你瘸腿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脚被丢在地狱里。
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他;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神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在那里,
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
a.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 可悲的是,有些人在某种意义上错误地理解了耶稣的这些话,在与罪作斗争时,砍断了他们的手,或以其他方式残害了自己。
i. 从字面上理解耶稣的话的问题是,身体的残缺不足以控制罪。罪更多的是心里的事,而不是肢体或器官的事。我若砍断右手,左手仍是可犯罪的。如果我完全肢解我的身体,我仍然可以在我的头脑和我的心里犯罪。
ii. “这不是要求身体上的自残,而耶稣是以最强烈的方式谈到最昂贵的牺牲。”(莱恩)
b.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耶稣用这劝勉的话,是要纠正门徒一个错误的理解。他们认为神国主要是奖励,而不是牺牲。
i. 从本质上说,耶稣重申了马可福音8:34-35所记载的: 如果我们试图拯救我们的生命,我们就会失去生命,跟随耶稣意味着背起我们的十字架,跟随祂。
c.落到地狱,在那里,火是不灭的: “地狱”一词是古希腊语对希伯来语“欣嫩子谷”一词的翻译。这是耶路撒冷城墙外的一个地方,因摩洛人的敬拜和活人献祭而被亵渎,因而变成了焚烧垃圾和废物的垃圾场。阴燃的火焰和溃烂的蠕虫使它成为一幅生动而有效的图画,描绘了被诅咒者的命运。
i. 在启示录20:13-15中,这个地方也被称为“火湖”,是为魔鬼和他的天使预备的地方(太25:41)。
ii. 火是不灭的:“一个拿着勺子清空大海的孩子可能会比那些被诅咒的人结束他们的痛苦更快。硫磺之河不因燃烧而消灭。”(特拉普)
d.虫是不死的:“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虫,都对自己做过的坏事和拒绝过的恩惠感到特别的懊悔; 而火,折磨人的状态,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样的。读者! 愿永生的神救你脱离这虫和这火。”(克拉克)
i. “这条虫子(神学家说)只不过是灵魂对自己的任性的愚蠢和现在的悲惨的不断的悔恨而愤怒的反应。在你的朋友抢夺你的财物,虫子抢夺你的身体,魔鬼抢夺你的灵魂之前要考虑这些啊。”(特拉普)
ii. 耶稣的信息很清楚: 知道地狱有多可怕之后,任何避免地狱的牺牲都是值得的。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奖赏的角度来考虑上帝的国度; 我们也必须从牺牲的角度来思考。
6.(49-50)耶稣谈到盐和火。
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有古卷在此有:凡祭物必用盐腌。)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他再咸呢?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
a.各人必被用火当盐腌:耶稣说祂的门徒也要被用火当盐腌了,凡祭物也必用盐腌。盐必须保留它的味道,这样才能给我们带来平安。
b.各人必被用火当盐腌,凡祭物必用盐腌。对这段经文的理解各有不同。
i. 第一种主要的解释是火指磨炼和苦难; 这些东西伴随着门徒的“活祭”(罗12:1)。因为旧约的祭物总是包括盐(利2:13),耶稣是在说,“正如律法下的每一种祭物都需要盐,所以我的门徒所献给我的活祭,必须用苦难和磨炼来调味。”
ii. 另一种主要的解释是火指的是圣灵。神的同在在我们的生命中“腌”我们,使我们的生命洁净、持守、有滋味,使我们的“活祭”为神所悦纳。
(c) 2021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