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 第13章 — 从犹大来的神人
A. 神人的预言。
1.(1-2)伯特利的祭坛将被毁灭。
那时有一个神人奉耶和华的命从犹大来到伯特利,耶罗波安正站在坛旁要烧香。神人奉耶和华的命向坛呼叫,说:“坛哪,坛哪!耶和华如此说,大卫家里必生一个儿子,名叫约西亚。他必将邱坛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烧香的,杀在你上面,人的骨头也必烧在你上面。”
a. 有一个神人……从犹大来到伯特利:显然,北国以色列国没有合格的使者。这是对耶罗波安王国的属灵状况的一个可悲说明。
i. 这个不知名的神人被神重用,证明一个人不需要出名,也可以被神大大地使用。
b. 大卫家里必生一个儿子,名叫约西亚。他必将邱坛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烧香的,杀在你上面:这是一个非凡的预言,将在340年后准确应验。列王纪下23:15记载了这个预言在犹大王约西亚时代的应验情况:“他将伯特利的坛,就是叫以色列人陷在罪里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筑的那坛,都拆毁焚烧,打碎成灰,并焚烧了亚舍拉。”
i. 这不仅宣布了对祭坛的审判,还预示着审判将通过犹大的一位统治者(大卫家)来临。这对耶罗波安来说是一种特别的谴责,也是他担忧的根源,因为他一直意识到来自南方邻国的威胁(如列王纪上12:27)。
ii. 我们知道这件事在约350年后才发生,但耶罗波安事先并不知道。他直到去世都在担心这个预言的应验,这对耶罗波安来说算是一种即时的审判。
2.(3-5)先知设预兆证实他的预言。
当日,神人设个预兆,说:“这坛必破裂,坛上的灰必倾撒。这是耶和华说的预兆。”耶罗波安王听见神人向伯特利的坛所呼叫的话,就从坛上伸手,说:“拿住他吧!”王向神人所伸的手就枯干了,不能弯回;坛也破裂了,坛上的灰倾撒了,正如神人奉耶和华的命所设的预兆。
a. 当日,神人设个预兆:神人的预言要在数百年后才会实现,所以他当下设了一个预兆,向当时的听众证实他所说的话。
b. 这坛必破裂,坛上的灰必倾撒:这是一个令人信服的预兆,也是对在那个祭坛进行的偶像崇拜的直接谴责。
c. 拿住他吧:耶罗波安立刻做出反应 —— 他试图让使者闭嘴,而不是对这个信息做出回应。这位神人的预言与大多数关于即将临到的审判的信息一样 —— 隐含着悔改的邀请。耶罗波安显然没有接受这个邀请。
i.“如果耶罗波安不想要耶和华的祭司,神就差遣他的先知进入他的国土。”(科纳普)
d. 王向神人所伸的手就枯干了,不能弯回:神以两种方式确认了他的审判信息。首先,他在这位悖逆的王最明显的罪之处(向神人伸出的手)审判了他。第二,他成就了针对祭坛的即时预言(坛也破裂了)。
i.“神这样做,一方面是责备耶罗波安向耶和华的先知施暴;另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先知不会受到进一步的暴力侵害;此外,在这个例子中,神表明,他痛恨人对他的仆人在忠实履行职责时进行伤害。”(普尔)
3.(6)耶罗波安的请求。
王对神人说:“请你为我祷告,求耶和华你神的恩典,使我的手复原。”于是神人祈祷耶和华,王的手就复了原,仍如寻常一样。
a. 请你为我祷告,求耶和华你神的恩典,使我的手复原:在神的明显审判下,金牛犊和为它们设立的祭坛对耶罗波安毫无用处。他知道,他唯一的希望是耶和华和代表他的人。
i. 正如后面的章节所显示的,耶罗波安此时并没有真正悔改;或者说,如果他真的悔改了,但也只是一瞬间的事。他这样请求只是想从神那里得到某些东西,这并不是悔改。
b. 于是神人祈祷耶和华,王的手就复了原:值得称赞的是,这位神人对耶罗波安表现出极大的恩典。他很快就从被捉拿的情形中走出来,转而为迫害他的人代祷。这是神人的丰盛怜悯,尤其是神的丰盛怜悯,神应允了神人的祷告。
i. 神这样做,“一方面是使耶罗波安明白他所受的击打来自于神;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先知的暴行后悔了,虽然那是因为神的阻止他才终止暴行的;此外,神对他的仁慈可以引导他悔改;或者如果他继续不悔改,这会让他没有任何借口。”(普尔)
4.(7-10)神人拒绝耶罗波安的邀请。
王对神人说:“请你同我回去吃饭,加添心力,我也必给你赏赐。”神人对王说:“你就是把你的宫一半给我,我也不同你进去,也不在这地方吃饭喝水,因为有耶和华的话嘱咐我说:‘不可在伯特利吃饭喝水,也不可从你去的原路回来。’”于是神人从别的路回去,不从伯特利来的原路回去。
a. 我也必给你赏赐:耶罗波安很快接受神人为朋友,鉴于当时的情况,这很自然。他想给神人加添心力,并赏赐他,却对神人所谴责的罪毫不悔改。
b. 你就是把你的宫一半给我,我也不同你进去,也不在这地方吃饭喝水:神人根据神事先的警告,拒绝了这个邀请。接受耶罗波安的邀请将表明与他的偶像崇拜有份。
B. 神人的违命和死亡。
1.(11-17)一个伯特利老先知请神人吃饭。
有一个老先知住在伯特利,他儿子们来将神人当日在伯特利所行的一切事和向王所说的话,都告诉了父亲。父亲问他们说:“神人从哪条路去了呢?”儿子们就告诉他。原来他们看见那从犹大来的神人所去的路。老先知就吩咐他儿子们说:“你们为我备驴。”他们备好了驴,他就骑上,去追赶神人,遇见他坐在橡树底下,就问他说:“你是从犹大来的神人不是”?他说:“是。”老先知对他说:“请你同我回家吃饭。”神人说:“我不可同你回去进你的家,也不可在这里同你吃饭喝水,因为有耶和华的话嘱咐我说:‘你在那里不可吃饭喝水,也不可从你去的原路回来。’”
a. 有一个老先知住在伯特利:看来这是一个忠于耶和华的先知。这表明并不是每个敬虔的人都离开以色列去了犹大;仍然有些人留了下来。
i.“他可能曾经是耶和华的先知,只是不如以前那样坚定了,但还不至于堕落到失去对真神的认识,与耶罗波安一起拜偶像。”(克拉克)
b. 请你同我回家吃饭:这位来自伯特利的先知邀请这位不知名的神人到家中吃饭,就像耶罗波安邀请他一样。但神人拒绝了,理由与他拒绝耶罗波安的邀请一样 —— 神特别告诉他不接受人的款待,而要从另一条路返回犹大(见列王纪上13:10)。
2.(18-19)伯特利的先知对犹大的神人撒谎。
老先知对他说:“我也是先知,和你一样。有天使奉耶和华的命对我说:‘你去把他带回你的家,叫他吃饭喝水。’”这都是老先知诓哄他。于是神人同老先知回去,在他家里吃饭喝水。
a. 诓哄他:伯特利的先知说谎,称他有来自神的话,他努力说服犹大的神人改变行程,不做神告诉他的事情。
i.“他发现神人坐在橡树下,可能是因为疲劳和禁食晕倒了,因为他没有吃东西。可能是老先知的同情心促使他采取欺骗行为,目的是说服神人吃些东西。”(克拉克)
ii.“但他的罪很大;因为他不仅说了一个有预谋的谎言,而且把神当成说谎和自相矛盾的,而这一切虚假都没有任何必要,对他自己也没有任何益处。”(普尔)
b. 有天使……对我说:这也许是真的,也许那是一个欺骗人的天使。撒但和他的使者可以装作光明的天使出现(林后11:14-15)。
c. 于是神人同老先知回去,在他家里吃饭喝水:这个犹大的神人听信了伯特利先知的谎言。他这样做有几个原因:
·伯特利的先知可能更年长(老先知,列王纪上13:11),得到神人的尊重。
·伯特利的先知与神人认同(我也是先知,和你一样)。
·伯特利的先知声称有一个惊人的经历(有天使……对我说)。
·伯特利的先知声称代表耶和华说话(奉耶和华的命)。
·伯特利的先知似乎不是一个当要避开的偶像崇拜者(你去把他带回你的家)。
·伯特利的先知没有提供任何报酬,只有简单的食物(叫他吃饭喝水)。
i. 无论这种诱惑是多么自然和有吸引力,神人都有责任抵挡它。他本人有来自神的话语指引他的行动,除非得到神的灵明确和直接的确认,否则,他不应该接受其他的话语。在这一点上,他的失败结束了他作为神人的作用。
ii.“当我们从基督的口中得到一个直接命令时,我们必须遵照命令而行,不能因为有自称是基督徒的人向我们提出不同的建议,就改变方向……,人要直接与神打交道。”(梅尔)
iii.“神与他的仆人打交道时从不自相矛盾。让我们忠于他的命令,即使是来自天上的天使,也不能使我们偏离顺服的道路。”(摩根)
3.(20-22)伯特利的先知预告神人的命运。
二人坐席的时候,耶和华的话临到那带神人回来的先知。他就对那从犹大来的神人说:“耶和华如此说:‘你既违背耶和华的话,不遵守耶和华你神的命令,反倒回来,在耶和华禁止你吃饭喝水的地方吃了喝了,因此你的尸身不得入你列祖的坟墓。’”
a. 耶和华的话临到那带神人回来的先知:在列王纪上13:18,这位伯特利的先知以耶和华的名义说了一个谎言。现在,当犹大的神人正在他的桌子上吃饭时,他得到了一个真实的预言。
b. 你既违背耶和华的话:因为犹大的神人违背了神的命令,神宣告要严厉地审判他。这是一个艰难的考验,但他没有通过。无论悖逆的诱惑多么微妙和看似无害,他都应当遵守耶和华你神的命令。
c. 因此你的尸身不得入你列祖的坟墓:神对犹大神人的审判远比对耶罗波安或伯特利的先知的审判更严厉。他们似乎犯了更严重的罪(带领全国人民拜偶像和故意说虚假的预言),但神人却受到更严厉的审判。
i.“尸体不被埋葬是一种诅咒,由此强调了埋葬地点的细节。远离家人,被埋葬在异乡是一种耻辱。”(怀斯曼)
ii. 这个例子反映了神一个重要的行事原则。我们往往认为严厉的审判应当从最邪恶的人开始,但神严厉的审判却往往从他自己的子民开始(彼前4:17)。这通常是因为,神知道,当他的子民生活在妥协和不顺从中时,将无法把福音传给世人。
iii.“他本应只按神明确宣告的旨意行事,却被老先知引诱,从而犯了至于死的罪(约翰福音一5:16-17);也就是说,神会以身体的死亡来惩罚这种罪,而同时对他的灵魂施予怜悯。”(克拉克)
4.(23-25a)伯特利先知的话得到了应验。
吃喝完了,老先知为所带回来的先知备驴。他就去了。在路上有个狮子遇见他,将他咬死,尸身倒在路上,驴站在尸身旁边,狮子也站在尸身旁边。有人从那里经过,看见尸身倒在路上,狮子站在尸身旁边,
a. 在路上有个狮子遇见他,将他咬死:伯特利先知的话 —— 第二次说的话 —— 得到了应验。他没有说神人将被狮子咬死,而是说他不会被埋葬在他列祖的坟墓里。
i.“至少在主后十三世纪之前,巴勒斯坦地都有关于狮子出没的记录。”(怀斯曼)
b. 有人从那里经过,看见尸身倒在路上,狮子站在尸身旁边:这表明此事并非偶然,而是神的特别作为。狮子没有攻击驴(驴站在尸身旁边),也没有攻击路过的人。这头狮子是在执行神的特别审判使命,似乎比来自犹大的神人更顺服。
5.(25b-32)神人得到了体面的安葬,伯特利的先知为神人的预言作见证。
就来到老先知所住的城里述说这事。那带神人回来的先知听见这事,就说:“这是那违背了耶和华命令的神人,所以耶和华把他交给狮子。狮子抓伤他,咬死他,是应验耶和华对他说的话。”老先知就吩咐他儿子们说:“你们为我备驴。”他们就备了驴。他去了,看见神人的尸身倒在路上,驴和狮子站在尸身旁边,狮子却没有吃尸身,也没有抓伤驴。先知就把神人的尸身驮在驴上,带回自己的城里,要哀哭他,葬埋他;就把他的尸身葬在自己的坟墓里,哀哭他,说:“哀哉!我兄啊。”安葬之后,老先知对他儿子们说:“我死了,你们要葬我在神人的坟墓里,使我的尸骨靠近他的尸骨。因为他奉耶和华的命指着伯特利的坛,和撒玛利亚各城有丘坛之殿所说的话,必定应验。”
a. 带回自己的城里,要哀哭他,葬埋他:伯特利的老先知很同情犹大的神人,即使在神人由于不顺从而招致神的审判之后。伯特利的先知并不是一个特别正直的人,也不是一个好先知,他曾用一个假预言把神人引向罪恶,并招致审判。他认识到这个神的仆人有人类所共有的弱点。
i. 老先知看着死去先知的尸体,意识到“我的罪比他的更严重”,这是多么奇怪啊。神审判的方式有时难以捉摸,只有从永恒的角度才能理解。
b. 就把他的尸身葬在自己的坟墓里:不葬在神人列祖的坟墓里,这应验了前面的预言。
c. 我死了,你们要葬我在神人的坟墓里,使我的尸骨靠近他的尸骨:虽然伯特利的先知对神人撒谎,使他犯罪,并预言了对他的审判,但伯特利的先知还是尊重这位犹大的神人。也许他明白,神人对耶罗波安直言不讳的勇气,是他所没有的;因此他确信神人针对耶罗波安和伯特利祭坛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6.(33-34)耶罗波安没有悔改。
这事以后,耶罗波安仍不离开他的恶道,将凡民立为丘坛的祭司;凡愿意的,他都分别为圣,立为丘坛的祭司。这事叫耶罗波安的家陷在罪里,甚至他的家从地上除灭了。
a. 这事以后,耶罗波安仍不离开他的恶道:他应该回转,但他没有。神对犹大神人的处理给了耶罗波安足够的警告,但他还是忽略了这个警告。
i.“所有这些令人惊奇的意外事件,如同神的大锤,但只是敲在了冰冷的铁块上。”(特拉普)
b. 立为丘坛的祭司:在古代以色列,神命令要严格分开国王和祭司的职份。耶罗波安模糊了这种区分,这事叫耶罗波安的家陷在罪里。
i. 耶罗波安本来有极好的机会,尤其是神在列王纪上11:38中通过亚希雅赐给了他应许:“你若听从我一切所吩咐你的,遵行我的道,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谨守我的律例诫命,像我仆人大卫所行的,我就与你同在,为你立坚固的家,像我为大卫所立的一样,将以色列人赐给你。”耶罗波安没有顺服神,没有尊重神的诫命,他从未发挥自己的潜力,也没有实现应许。
ii. 今天,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神的仆人。我们不是因为顺服而被呼召,也不是因为有长处而被使用;但我们的不顺服会阻碍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保罗在提摩太后书2:21中这样说:“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神使用尊贵的、分别的、有用的和预备好的器皿,使其发挥最大的潜能。
iii. 耶罗波安的失败使他成为了以色列那些悖逆国王的典型。“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行耶罗波安所行的道,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这句话,被用来描述后来的许多以色列国王。这些人包括:
·巴沙(列王纪上15:33-34)
·暗利(列王纪上16:25-26)
·亚哈谢(列王纪上22:51-52)
·约兰(列王纪下3:1-3)
·耶户(列王纪下10:29-31)
·约哈斯(列王纪下13:1-2)
·约阿施(列王纪下13:10-11)
·耶罗波安二世(列王纪下14:23-24)
·撒迦利雅(列王纪下15:8-9)
·米拿现(列王纪下15:17-18)
·比加辖(列王纪下15:23-24)
·比加(列王纪下15:27-28)
iv. 一个奇怪的例外是亚哈,他被指出比耶罗波安更甚(列王纪上16:30-31)。
v. 耶罗波安本来有大好机会,结果却给北方王国其后的每一代人都带来了巨大的诅咒。甚至在以色列王国末期,耶罗波安的罪仍被记着:“将以色列国从大卫家夺回,他们就立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作王。耶罗波安引诱以色列人不随从耶和华,陷在大罪里。以色列人犯耶罗波安所犯的一切罪,总不离开,以致耶和华从自己面前赶出他们,正如藉他仆人众先知所说的。这样,以色列人从本地被掳到亚述,直到今日。”(列王纪下17:21-23)
vi. 总而言之,耶罗波安是犯罪失败的典型例子。
·尽管有来自神的巨大祝福和恩惠,他还是失败了。
·他失败纯粹是因为政治利益。
·他失败了,并导致整个国家陷入偶像崇拜中。
·尽管他被明确警告要悔改,他还是失败了。
·尽管受到具体的审判且从审判中被拯救,他还是失败了。
·尽管有明确的信息和正直的榜样,他还是失败了。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