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 第19章 — 神鼓励沮丧的以利亚
A. 以利亚逃到旷野。
1.(1-3)耶洗别的威胁。
亚哈将以利亚一切所行的和他用刀杀众先知的事,都告诉耶洗别。耶洗别就差遣人去见以利亚,告诉他说:“明日约在这时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样,愿神明重重地降罚与我。”以利亚见这光景,就起来逃命,到了犹大的别是巴,将仆人留在那里。
a. 亚哈将以利亚一切所行的……都告诉耶洗别:这消息对这个以色列巴力和亚斯他录崇拜的拥护者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她极为看重这些祭司,用王室的财库供养他们,而如今他们却死于以利亚之手。
b. 明日约在这时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样,愿神明重重地降罚与我:耶洗别听说了以利亚一切所行的,包括在迦密山上的大对决。然而,她的反应不是说:“巴力的沉默和耶和华的烈火证明我错了,耶和华是神。”相反,她的反应是发誓要在二十四小时内,杀掉那个揭露崇拜谎言,彰显耶和华荣耀的人。
i.“以利亚可能以为迦密山的神迹会促使整个宫廷和国家发生改变,但是,他发现自己错了,于是极为沮丧。”(克拉克)
c. 以利亚见这光景,就起来逃命,到了犹大的别是巴:我们不能肯定这是否是神的带领。很明显,神想要保护以利亚,但我们无法确定神是想在耶斯列保护他,还是通过让他离开耶斯列来保护他。然而,以利亚向南走了约130公里,到了别是巴。
i.“也许以利亚中了耶洗别的圈套。如果她真的想除掉以利亚,她肯定会毫无预兆地抓住他并将他杀死。她想要的是,在那些协助以利亚处死巴力先知的新归信者面前,让以利亚和他的神名誉扫地。”(帕特森和奥斯特尔)
ii.“以利亚在他最强大的地方失败了,大多数人也是这样失败的。在圣经中,最智慧的人往往显明自己是最愚蠢的人;就像最温和的摩西,也曾说出仓促而尖刻的话;亚伯拉罕在信心中失败;约伯在忍耐中失败;同样,这位最勇敢的告知却逃离了一个愤怒的女人。”(司布真)
2.(4)以利亚的沮丧。
自己在旷野走了一日的路程,来到一棵罗腾树下(“罗腾”,小树名,松类。下同);就坐在那里求死,说:“耶和华啊,罢了!求你取我的性命,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
a. 自己在旷野走了一日的路程:在遥远的别是巴城外,以利亚更加自我孤立。
b. 就坐在那里求死:这位大能的祈祷者 —— 强大到能让雨和露水止住三年半,又能靠祷告让它们再次降下 —— 如今却坐在那里求死。
i. 感恩的是,以利亚的这个祷告没有得到答应。事实上,以利亚是圣经中少数几个没有经历死亡的人之一!我们可以想象,当他被提到天上的时候,他微笑着想起这个祷告 —— 以及对他的祷告的蒙福的否定回答。从神那里得到一个“不”的回答,可能比得到一个“好的”的回答更好。
c. 罢了:我们感觉到,以利亚的意思是说:“耶和华啊,我再也不干了。”这项工作压力太大,让人筋疲力尽,而且似乎毫无成效。迦密山上的伟大工作并没有带来持久的国家复兴或归向耶和华的浪潮。
i. 也许以利亚特别希望迦密山事件,能改变亚哈和耶洗别以及整个以色列领导层的信仰状况。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以利亚忘记了,人们拒绝神是因为无视证据,而不是因为没有证据。
ii.“以利亚说:‘罢了(够了)’,然而,甚至从他自己的享受而言,这还不够,因为耶和华为他准备了更多的祝福……对以利亚来说正是如此,因为他还要在何烈山领受神的奇妙启示。他有更多的祝福去享受,而以利亚后来的生活似乎是与神在平安中交流;他似乎再也没有过沮丧的时候,直到最后,他的生命如同太阳般明亮,毫无阴霾。所以这还不够;他怎么能知道够了呢?只有神知道我们何时做得够多、享受得够多;而我们自己并不知道。”(司布真)
d. 耶和华啊……求你取我的性命,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当以利亚审视他事工的明显失败时,他本能地把责任归咎于自己的不配。因为他和他的列祖一样,都是罪人,所以事工似乎失败了。
B. 神看顾感到绝望的以利亚。
1.(5-8)神看顾以利亚的身体需要。
他就躺在罗腾树下睡着了。有一个天使拍他,说:“起来吃吧!”他观看,见头旁有一瓶水与炭火烧的饼,他就吃了喝了,仍然躺下。耶和华的使者第二次来拍他,说:“起来吃吧!因为你当走的路甚远。”他就起来吃了喝了,仗着这饮食的力,走了四十昼夜,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a. 他就躺在罗腾树下睡着了:这是神对以利亚的怜悯。就身体而言,他需要休息和补充能量。神让他在罗腾树下休息,并奇迹地供应食物,使他获得补充。
i. 神首先看顾了以利亚的身体需要。这并不总是他的顺序,但身体需求很重要。有时候,一个人能做的最属灵的事,就是得到足够的休息和精力体力的补充和恢复。
ii.“今天有多少人坐在以利亚的罗腾树下,想要卸下全能者加给他们的使命重担!”(特拉普)
b. 他就吃了喝了,仍然躺下:以利亚不止一次从耶和华那里得到了这种休息和补充。小睡一下和一顿快餐是不够的。
i.“神与以利亚进行交流之前 —— 交流是为了纠正他错误的恐惧心态 —— 先吩咐他吃饭,照顾他软弱的身体。”(摩根)
ii.“灵魂需要滋养,身体也需要滋养。不要忘记这些事;有些人也许觉得我不应该提及食物和休息这样的小事,但这些可能是真正帮助一个可怜沮丧的神的仆人的首要因素。”(司布真)
iii.“神如此对待他的仆人,实在是满有恩典。我们可能期待神会责备或告诫、斥责或惩罚以利亚;但我们很难想到神会对他有如此慈爱、温柔的对待。”(梅尔)
c. 起来吃吧!因为你当走的路甚远:神让以利亚踏上一段200英里、为期40天的旅程,前往何烈山,也就是西奈山。这表明神并不要求以利亚立即恢复。他给这位先知时间从属灵的沮丧中恢复过来。
i.“以利亚的40天旅程并非毫无意义。实际上,从别是巴直接前往,所需时间不到这个的四分之一。因此,这段时间是有意具有象征意义的。正如以色列子民经历了显著的属灵失败,所以要在旷野漂流40年,同样,一位受挫的以利亚要在沙漠中度过40天。”(帕特森和奥斯特尔)
2.(9-10)神允许以利亚发泄他的沮丧。
他在那里进了一个洞,就住在洞中。耶和华的话临到他说:“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什么?”他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因为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
a. 他在那里进了一个洞:从字面意义上讲,希伯来语对这个洞穴的描述很明确。“这个洞穴很可能就是神向摩西显现的那个特定的‘磐石穴’(出埃及记33:22),而不是泛指的‘洞穴区域’。”(怀斯曼)
i.“也许地球上没有哪个地方比那座圣山更能体现神的同在。”(梅尔)
b. 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什么:神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对以利亚来说,自由地与神交谈并倾诉心声对他有益。
i.“神有各种方式从我们的骨子里和肉体上来教导我们所有人,但他尤其知道如何对那些在为服事他,被他赐给尊荣的人进行教导。倘若神乐意赐福于你,让你能引领灵魂归主,那同时他有时也会让你感到痛苦,对此你不必感到惊奇。”(司布真)
c. 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以利亚向神抗议说:“我忠心耿耿地侍奉你,现在看看我所处的危险。”对以利亚 —— 及以后许多神的仆人 —— 来说,神的忠实仆人受苦似乎是不公平的。
d. 只剩下我一个人:这并不准确,但它反映了以利亚的感受。甚至在迦密山对抗的时候,以利亚也说:“作耶和华先知的只剩下我一人”(列王纪上18:22)。沮丧的时刻会使神的仆人更加感到孤独。
e. 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奇怪的是,以利亚提出的理由实际上是他要继续活着的重要理由。如果他确实是最后一位活着的先知或信徒,难道他不应该竭力想办法延长生命吗?如果像耶洗别之类的神的敌人想要他死,难道他不应该设法击败她的邪恶意愿吗?以利亚在这里有力地展示不信和恐惧的非理性本质。
3.(11-12)神向以利亚显现。
耶和华说:“你出来站在山上,在我面前。”那时,耶和华从那里经过,在他面前有烈风大作,崩山碎石,耶和华却不在风中;风后地震,耶和华却不在其中;地震后有火,耶和华也不在火中;火后有微小的声音。
a. 你出来站在山上,在我面前:神知道沮丧气馁的以利亚需要什么。他需要与神有个人的相遇。以利亚的神学没有什么根本性错误,但在当时,他的经历还有所欠缺。
b. 那时,耶和华从那里经过:神在以利亚面前显明他的同在,但显明同在之前,他首先要表明他不在哪里。耶和华不在风中,不在地震中,不在火中。像许多人其他一样,以利亚可能只在神引人注目的显现中寻找神。当然,神有时会以这样的方式显现,但他经常是在不太引人注目的环境中显现自己。
i.“我们所有人都必须不断地汲取这同一个教训:让我们重复这句话,‘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依靠势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但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自称相信的人却顽固地坚持致命的错误,追求展示某种力量。我听说有某个教会正在寻觅一个极其聪慧的人,他们认为神就在那狂风之中……当你们吹嘘自己的智慧,声响如同呼啸的狂风或无雨的雷鸣时,那细微却坚定的声音将会沉寂无声。”(司布真)
c. 火后有微小的声音:这最后的现象与之前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神实际上是在安静的细语中与以利亚相遇,而不是在之前那种惊天动地的景象中与他相遇。
i. 怀斯曼称微小的声音是一种絮絮私语。
ii.“这时,雷声止息,闪电消失,大地寂静,狂风停下,一片死一般的平静,从寂静的空气中传来希伯来语所说的‘温柔寂静的声音’,仿佛寂静也变得可以听见。没有什么比在可怕的骚动之后出现可怕的寂静更可怕的了。”(司布真)
iii. 以利亚也许认为,在迦密山上那震撼人心的神大能的彰显能让整个国家回心转意。或者他认为在迦密山的对决得胜后,神对巴力祭司的完全的审判会改变国民的心。但这两件事情都没有带来果效。这个例子对今天的基督徒传道人,尤其是对牧师非常重要。它表明,展示能力和宣讲神的愤怒并不一定能改变人心。相反,神对人心发出的微小的声音,实际上比外在的能力展示或显示神的审判更有力量。
iv.“因为迦密山的成功像晨雾一样消散了,所以他认为他的事业一直是失败的,他没有使任何人敬畏耶和华;但以利亚是在用不信的眼光来看这一切,这是他自己的想法,而非事实。在全国各地分散着七千人,神已经让以利亚的见证蒙福,使他们深受影响。尽管神没有如以利亚所期望的那样,让他那些重大的举动蒙福,但他那些细微之处的作为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给这七千人留下深刻印象,并使他们坚守正直的,是以利亚的日常行为,而非他所行的神迹。”(司布真)
4.(13-15)神向以利亚显现之后,委任他以新的使命。
以利亚听见,就用外衣蒙上脸,出来站在洞口。有声音向他说:“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什么?”他说:“我为耶和华万军之神大发热心;因为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毁坏了你的坛,用刀杀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个人,他们还要寻索我的命。”耶和华对他说:“你回去,从旷野往大马色去。到了那里,就要膏哈薛作亚兰王;
a. 就用外衣蒙上脸,出来站在洞口:以利亚立刻感觉到神出现在这微小的声音中,而在之前引人注目的现象中,神并没有出现。以利亚感觉到了神的特别同在,所以他立即谦卑下来,用外衣蒙上脸。
i.“他对神的同在感到恐惧和害怕,因为他知道自己既不配也不能敞着脸见神。”(普尔)
ii.“他先用外衣蒙上脸 —— 他变得沉默和畏惧 —— 充满了敬畏之情。哦!当一个罪人感到羞愧,愿意蒙上脸说:‘我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我是有罪的‘,这是一件何等大的事情啊!我们知道,在人类的审判台前,如果一个人认罪,他会受到惩罚;但在福音的审判台前,无论谁认罪,都会得到宽恕。要蒙上你的脸。”(司布真)
b. 以利亚啊,你在这里作什么:神问了以利亚同样的问题 —— 并得到了与列王纪上19:9-10中相同的回答。这个问答过程对以利亚颇有益处。
c. 你回去……膏哈薛作亚兰王:神给了以利亚一些事情去做。他需要一项任务来吸引他的注意力,这样他就可以避免过度关注自己。他需要停止注视自己和自己的环境(虽然这确实很困难)。他需要继续做神要他去做的事。
i.“然后耶和华做了对以利亚最有益处的事,他给了他更多的工作去做。耶和华再次差遣他去执行主的任务;我敢向你保证,当以利亚沿着那条路返回时,他迈出的步伐与当初前往别是巴时截然不同。他来时满心恐惧、痛苦不堪;但如今,他带着提斯比人所特有的威严回去,此时的他不再惧怕耶洗别了。”(司布真)
5.(16-18)神对以利亚的进一步保证。
“又膏宁示的孙子耶户作以色列王;并膏亚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儿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续你。将来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户所杀;躲避耶户之刀的,必被以利沙所杀。但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与巴力亲嘴的。”
a. 又膏宁示的孙子耶户作以色列王:神有更多的工作要交给以利亚去做。他还要证实神拣选了耶户作以色列王,接替腐败的亚哈和他妻子耶洗别。
b. 并膏亚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儿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续你:除了事工之外,神赐给了这个灰心丧气的先知一些别的东西。此外,神还赐给了他一个朋友和继任者。
i. 以利亚需要一个朋友;他在神面前抱怨的核心是他很孤独。神让他知道,有一个人愿意向这位伟大的先知学习,成为他的门徒和伙伴。
ii. 以利亚也需要希望,由于以利沙将被兴起成为以利亚先知职位的继任者,因此以利亚知道,即使在他死后,他的工作仍将继续。
c. 将来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户所杀;躲避耶户之刀的,必被以利沙所杀:这是对以利亚的另一个鼓励。有了这个应许,他知道正义最终会得到伸张,神不会允许系统的迫害和提倡偶像崇拜的行为不受惩罚。
d. 但我在以色列人中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这是对以利亚的最后鼓励。他多次悲叹只剩下他一个人真正跟随神(列王纪上18:22;19:10;19:14)。这既向以利亚保证了他并非孤单一个人,又肯定了他的先知工作是卓有成就的。
i. 这让以利亚明白,他多年来默默无声的侍奉,实际上比在迦密山上那轰轰烈烈的侍奉结出了更多的果实。“然而,尽管邪恶的偶像崇拜在以色列境内蔓延,但仍有七千个忠心的灵魂坚守着对真神的敬拜,尽管以利亚当时甚至都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哪怕一个人(在坚守)。这些人是如何归向耶和华的呢?肯定不是因为以利亚在迦密山顶令人印象深刻的那场得胜,因为在那之前他们就对耶和华忠心…… 那微小的声音为以色列成就了以利亚无法做到的事。”(司布真)
6.(19-21)以利沙蒙召。
于是,以利亚离开那里走了,遇见沙法的儿子以利沙耕地,在他前头有十二对牛,自己赶着第十二对。以利亚到他那里去,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以利沙就离开牛跑到以利亚那里,说:“求你容我先与父母亲嘴,然后我便跟随你。”以利亚对他说:“”你回去吧!我向你作了什么呢?”以利沙就离开他回去,宰了一对牛,用套牛的器具煮肉给民吃,随后就起身跟随以利亚,服侍他。
a. 以利亚离开那里走了,遇见沙法的儿子以利沙:以利亚照着神微小声音的指示去做了。只是他行事的顺序与神在前文所描述的相反。也许以利亚认为他首先需要一位朋友和徒弟。
b. 在他前头有十二对牛:以利亚找到以利沙并呼召他进入事工时,以利沙正在劳作。
c. 以利亚到他那里去,将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外衣是以利亚先知权柄的象征。这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举动,意味着:“我呼召你加入我,成为一名先知。”
i.“正如我们从撒迦利亚13:4所了解到的那样,外衣或斗篷,是先知特有的装束;可能是由带毛的皮做成的。另请参阅列王纪下1:8。”(克拉克)
d. 我向你作了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意思可能是:‘‘回去吧,但记住我对你做的事。’这可能是对任何拖延跟随的责备。”(怀斯曼)
i.“以利亚的回答表明,不是他自己呼召以利沙,而是神呼召了他。以利沙是否会听从这一呼召是他自己的决定。”(帕特森和奥斯特尔)
e. 宰了一对牛,用套牛的器具煮肉给民吃:这表明了以利沙完全委身跟随以利亚。他在为家人和朋友举行的送别宴会上,毁掉了自己谋生的工具。
i.“以利沙用十二对牛耕地,说明他一定有很多财产。因此,如果他遵从先知的呼召,将会为此付出相当大的属世的代价。”(克拉克)
ii.“他表明了自己是多么心甘情愿且满心欢喜地舍弃了所有的朋友,以便用这份崇高而荣耀的职分来侍奉神。”(普尔)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