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 第21章 — 谋杀拿伯
A. 拿伯因为自己的葡萄园被谋杀。
1.(1-3)拿伯拒绝出让自己的土地。
这事以后,又有一事。耶斯列人拿伯在耶斯列有一个葡萄园,靠近撒玛利亚王亚哈的宫。亚哈对拿伯说:“你将你的葡萄园给我作菜园,因为是靠近我的宫;我就把更好的葡萄园换给你,或是你要银子,我就按着价值给你。”拿伯对亚哈说:“我敬畏耶和华,万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
a. 你将你的葡萄园给我:这段记录的开始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土地交易尝试。亚哈想要靠近他耶斯列王宫的那个葡萄园,这样他就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菜园。他愿意用别处的田地来交换这块地,也愿意出钱购买。
b. 我敬畏耶和华,万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拿伯断然回答说:“不”。他拒绝了其他方式的合理提议,这源于古代以色列人对土地的观念。他们认为,土地是神赐给他们的产业,按照神的旨意分配给各个支派和家族。因此,土地从来没有被真正出卖过,只有出租 —— 而且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才会出租。古代以色列的地产生意可不好做。
i.“因为神的明确禁令及出于各种重要原因,分给各支派和家族的土地是禁止转让的,利未记25:15;25:23;25:25;民数记36:7;以西结书46:18。”(普尔)
2.(4-7)亚哈在耶洗别面前闷闷不乐。
亚哈因耶斯列人拿伯说:“我不敢将我先人留下的产业给你”,就闷闷不乐地回宫,躺在床上,转脸向内,也不吃饭。王后耶洗别来问他说:“你为什么心里这样忧闷,不吃饭呢?”他回答说:“因我向耶斯列人拿伯说:‘你将你的葡萄园给我,我给你价银,或是你愿意,我就把别的葡萄园换给你’,他却说:‘我不将我的葡萄园给你。’”王后耶洗别对亚哈说:“你现在是治理以色列国不是?只管起来,心里畅畅快快地吃饭,我必将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给你。”
a. 亚哈……闷闷不乐地回宫:这似乎正是亚哈的特点。他好像是一个没有骨气的男人,一遇到逆境,就是这种反应。
i.“因此,这个场景是一个生动的画面,脾气不好的亚哈把脸转向墙壁,拒绝吃饭。他就像一个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赌气的孩子。”(戴迪)
ii.“可怜的家伙!十二分土地他占十分,却因无法把一个穷人的葡萄园据为己有就闷闷不乐!”(克拉克)
b. 你现在是治理以色列国不是……我必将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给你:耶洗别的说话方式揭示了谁是以色列王宫中真正掌权的人。
i.“唉,实际上不正是她在治理国家吗?难道不是她比她的傀儡丈夫亚哈更加胆大妄为、更不敬畏神吗?”(科纳普)
3.(8-14)耶洗别密谋杀害拿伯。
于是,托亚哈的名写信,用王的印印上,送给那些与拿伯同城居住的长老贵胄。信上写着说:“你们当宣告禁食,叫拿伯坐在民间的高位上,又叫两个匪徒坐在拿伯对面,作见证告他说:‘你谤渎神和王了’;随后就把他拉出去用石头打死。”那些与拿伯同城居住的长老贵胄,得了耶洗别的信,就照信而行;宣告禁食,叫拿伯坐在民间的高位上。有两个匪徒来,坐在拿伯的对面,当着众民作见证告他说:“拿伯谤渎神和王了。”众人就把他拉到城外,用石头打死。于是打发人去见耶洗别说:“拿伯被石头打死了。”
a. 托亚哈的名写信,用王的印印上,送给那些与拿伯同城居住的长老贵胄:这表明亚哈同意耶洗别所做的,并且必定对她的阴谋有所了解。
i.“她在给当地官长的指令上使用亚哈的印章,从而使亚哈卷入其中。使用国王的王室、王朝、行政甚至个人印章来获得国王的授权,这些都需要亚哈的合谋。”(怀斯曼)
ii. 亚历山大·麦克拉伦指出了本章中的三类危险人物。(1)亚哈,既邪恶又软弱。(2)耶洗别,既邪恶又强势。(3)耶斯列的长老,既邪恶又顺从。
b. 宣告禁食:这样做的意图是,好像以色列遭遇了某种灾祸或不幸,必须找一个替罪羊来承担罪责。耶洗别打算让拿伯成为那个替罪羊。
c. 叫拿伯坐在民间的高位上:这是一个阴险的计划;先把拿伯置于显要的荣誉地位,然后再让无赖们用谎言来害死他。
d. 拿伯谤渎神和王了:耶稣也曾被指控类似的罪名,被指责冒犯了神和凯撒。拿伯和耶稣一样,完全是无辜的,却被无端杀害。仅仅为了一块用作菜园的土地就用石头打死拿伯,这显示出耶洗别和亚哈残忍且毫无道德的本性。
i. 列王纪下9:26指出比杀害拿伯的罪行更恶劣的是,拿伯的被杀似乎也连带了他儿子们失去性命。很可能拿伯的整个家族都被杀害了,这样就没有继承人来索要他的财产。
4.(15-16)亚哈占有拿伯的土地。
耶洗别听见拿伯被石头打死,就对亚哈说:“你起来得耶斯列人拿伯不肯为价银给你的葡萄园吧!现在他已经死了。”亚哈听见拿伯死了,就起来下去,要得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
a. 亚哈……就起来下去,要得耶斯列人拿伯的葡萄园:这是罪上加罪。即使拿伯死了,这块土地也不属于亚哈或以色列王室。它属于拿伯的继承人或家族。亚哈可能声称王室有权拥有这块土地,因为王室会没收任何被处决罪犯的土地。
i. 然而,“有人说亚哈是拿伯的近亲,他的众子都死了;他们认为更有可能是这种情况,因为拿伯的土地紧挨着王的土地”(普尔)。“因此,有人认为拿伯是亚哈的叔叔;但这无法确定。”(特拉普)
B. 以利亚与亚哈对质。
1.(17-24)神宣布对亚哈的审判。
耶和华的话临到提斯比人以利亚说:“你起来,去见住撒玛利亚的以色列王亚哈。他下去要得拿伯的葡萄园,现今正在那园里。你要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你杀了人,又得他的产业吗?’又要对他说:‘耶和华如此说:狗在何处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处舔你的血。’”亚哈对以利亚说:“我仇敌啊,你找到我吗?”他回答说:“我找到你了,因为你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说:‘我必使灾祸临到你,将你除尽。凡属你的男丁,无论困住的、自由的,都从以色列中剪除;我必使你的家像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的家,又像亚希雅的儿子巴沙的家,因为你惹我发怒,又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论到耶洗别,耶和华也说:‘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别的肉。凡属亚哈的人,死在城中的,必被狗吃;死在田野的,必被空中的鸟吃。’”
a. 你起来,去见……亚哈:亚哈跑出去拿他的新玩具(通过出卖自己、说谎和谋杀而获得的土地),却碰到了神的先知。
b. 你杀了人,又得他的产业吗:以利亚做了鲜有人敢做的事 —— 与邪恶、残暴、不道德的以色列国王和王后对质。他尖锐地指控他们犯了两项罪,一项是谋杀,另一项是窃取拿伯的土地。
i. 我们注意到,以利亚为耶洗别和她邪恶同伙的罪而与亚哈对质(你杀了人)。神明确指出,亚哈作为丈夫、国王、这个罪恶的受益者,要对这个罪恶负责。
ii.“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对罪人来说,犯罪的诱惑绝不是犯罪的借口。”(普尔)
c. 狗在何处舔拿伯的血,也必在何处舔你的血:这是一个强烈和令人震惊的预言。它没有应验,因为亚哈死在撒玛利亚,狗在那里舔他的血(列王纪上22:38),而不是在拿伯被杀的耶斯列。
i. 很多人因为这个没有应验的预言产生了不必要的困惑。他们做出了各种解释,有人认为以利亚指的是一个大致区域,而不是一个具体地方;有人认为水池或溪流的水将亚哈战车上的血冲到了耶斯列的水中;有人认为这个预言得到了应验,因为亚哈的儿子约兰的血里流淌着亚哈的血(列王纪下9:25)。一个更好的解释是,由于亚哈在本章结尾的忧伤和悔改,神延缓了这个审判,转而审判他的儿子(列王纪下9:24-26),正如耶和华在列王纪上21:29中所说的。
ii.“参阅列王纪下9:25,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他儿子的预言是如何应验的,在该节经文中,我们发现他儿子约兰被箭射穿心窝而死,尸体被抛在耶斯列人拿伯的田里;毫无疑问,狗在那里舔了他的血,即使它们没有吃掉他的尸体。”(克拉克)
d. 我仇敌啊,你找到我吗:“虽然王没有认识到,但事实上,以利亚是他最好的朋友,而耶洗别是他最可怕的敌人。”(梅尔)
i.“对撒勒法的寡妇来说,以利亚是光明的天使;而对亚哈来说,以利亚是仇敌……你的为人,决定了以利亚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仇敌。”(梅尔)
e. 你卖了自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罗马书7:14有类似的表述。你完全放纵自己去犯罪。撒但成了你的绝对主人,而你成了他不折不扣的奴仆。”(克拉克)
f. 我必……将你除尽。凡属你的男丁……都从以色列中剪除:这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严厉的审判,特别是对一个国王。一个国王的遗产在于属他的男丁继承他的王位,在此,神宣布终结暗利(亚哈的父亲)的王朝。他的王朝将走到尽头,就像耶罗波安和巴沙的王朝一样。
i.“亚哈从未拥有过拿伯的葡萄园。他获得了这个葡萄园,但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无论收成有多好,对他来说,葡萄都是酸涩有毒的……通过欺诈获得的东西,永远不属于自己。”(摩根)
g.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别的肉:尽管审判的预言主要针对亚哈,但也并未放过耶洗别。她的结局将既可怕又耻辱。
2.(25-26)亚哈的大恶。
(从来没有像亚哈的,因他自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别的耸动,就照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赶出的亚摩利人,行了最可憎恶的事,信从偶像。)
a. 从来没有像亚哈的,因他自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受了王后耶洗别的耸动:亚哈的罪孽加倍严重,不仅是因为罪本身,还因为他允许自己受了王后耶洗别的耸动。
i. 这让我们想起亚当在伊甸园里犯罪后,神宣布诅咒时对他说的话:“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创世记3:17)。显然,神要求那些跟随妻子陷入罪恶的丈夫承担特殊的责任。
b. 就照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赶出的亚摩利人,行了最可憎恶的事:神将亚哈的罪与亚摩利人的罪相提并论,为日后以色列人被逐出应许之地埋下了伏笔。正如亚摩利人因持续的偶像崇拜和对神的摒弃而被赶出迦南一样,以色列北方王国也将面临同样的命运。
3.(27-29)亚哈在神面前自卑,他还在世的时候,神不会施行审判。
亚哈听见这话,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睡卧也穿着麻布,并且缓缓而行。耶和华的话临到提斯比人以利亚说:“亚哈在我面前这样自卑,你看见了吗?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还在世的时候,我不降这祸。到他儿子的时候,我必降这祸与他的家。”
a. 亚哈听见这话,就撕裂衣服,禁食,身穿麻布:尽管亚哈恶行累累,但他对这一审判预言的反应是恰当的。他明白,这一审判预言实际上是一个悔改的契机,让他谦卑自己,向神寻求怜悯。
i.“但亚哈的这种谦卑或悔改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源于对神审判的恐惧,并非出自对神的爱、对自己罪孽的真正认识,也不是出于改过自新的庄重决心。从他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悔改的所有细节都只是外在的仪式;而且没有丝毫迹象表明他有任何真正悔改的标志或成果,比如他没有归还拿伯的土地,也没有斥责他那声名狼藉的妻子。在下一章中,你就会发现他又重蹈覆辙了。”(普尔)
ii. 三年后,亚哈死于神的审判。“我要以暂时的拯救回报他暂时的悔改。”(特拉普)
b. 因他在我面前自卑,他还在世的时候,我不降这祸:神认可了亚哈主动谦卑的举动。这彰显了祈祷和谦卑悔改的力量。如果亚哈没有以这种方式谦卑自己,审判就会在他在世时降临。这表明神给出审判的预言,实则是在邀请人悔改,而当亚哈以恰当的方式回应这一邀请时,神便开启了怜悯之门。
i. 没有任何关于耶洗别谦卑或悔改的记载,因此,我们可以预料,神对她的审判将如最初宣告的那样丝毫不差地降临。
ii.“一颗悔改的心总能得到神慈爱的垂顾;即使是相对肤浅和短暂的悔改,也会受到慈悲之父的高度重视。”(克拉克)
iii. 这让我们看到了神怜悯的特点:怜悯是给不配得之人的。从本质上讲,无罪的人不需要怜悯。亚哈是个大罪人,但他通过谦卑悔改赢得了极大的怜悯(在今生)。即使最坏的罪人,也不应该使自己失去接受神怜悯的资格,只要他在神面前谦卑悔改,就会蒙怜悯。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