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 第22章 — 亚哈去世
A. 神预言亚哈的厄运
1.(1-4)亚哈盯上了基列的拉末。
亚兰国和以色列国三年没有争战。到第三年,犹大王约沙法下去见以色列王。以色列王对臣仆说:“你们不知道基列的拉末是属我们的吗?我们岂可静坐不动,不从亚兰王手里夺回来吗?”亚哈问约沙法说:“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吗?”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与你的民一样,我的马与你的马一样。”
a. 你们不知道基列的拉末是属我们的吗?我们岂可静坐不动,不从亚兰王手里夺回来吗:在此之前,亚兰王承诺将某些城邑归还给以色列(列王纪上20:34),以换取战败后的宽大处理。显然,基列的拉末就是便哈达一直没有归还给以色列的一座城市,而且它处于战略要地。
b. 你肯同我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吗:以色列国王亚哈请求犹大国王约沙法在这场与亚兰的争端中帮助他。这有一定道理,因为基列的拉末距离耶路撒冷只有六十四公里。
2.(5-9)约沙法提议为这件事求问神。
约沙法对以色列王说:“请你先求问耶和华。”于是以色列王招聚先知,约有四百人,问他们说:“我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们说:“可以上去,因为主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约沙法说:“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我们可以求问他吗?”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还有一个人,是音拉的儿子米该雅,我们可以托他求问耶和华。只是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约沙法说:“王不必这样说。”以色列王就召了一个太监来,说:“你快去,将音拉的儿子米该雅召来。”
a. 请你先求问耶和华:鉴于亚哈和耶和华的先知普遍存在紧张关系,约沙法向亚哈提出这个要求需要很大的勇气。亚哈挑选那些会对他们说顺耳的话的先知,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b. 可以上去,因为主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亚哈招聚的那些先知并不是耶和华忠实的先知。这些先知乐于取悦他们的王,说他们想听的话。约沙法仍然想听耶和华的先知说话(这里不是还有耶和华的先知,我们可以求问他吗?)
c. 只是我恨他,因为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亚哈因为预言的内容而讨厌传预言的使者。他真正抵触的是神,但他把仇恨集中在了先知米该雅身上。然而,当犹大王建议亚哈应该听听先知米该雅的话时,他却愿意听。
3.(10-12)不忠先知们给出的实例教训。
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在撒玛利亚城门前的空场上,各穿朝服,坐在位上。所有的先知都在他们面前说预言。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造了两个铁角,说:“耶和华如此说:‘你要用这角抵触亚兰人,直到将他们灭尽。’”所有的先知也都这样预言说:“可以上基列的拉末去,必然得胜,因为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
a. 在撒玛利亚城门前的空场上,各穿朝服,坐在位上:这说明了古代在城门口处理政事和做决定的习俗。在撒玛利亚城门口甚至还有供高级官长坐的座椅。
b. 耶和华如此说:这些不忠的先知(比如西底家)奉耶和华的名说预言,但他们的预言不是真的。许多释经家认为这些先知是异教先知,也许是亚舍拉或其他异教神明或女神的代表。但是,他们显然是奉耶和华的名说预言。最好不要把他们看作异教先知,而是对真神不忠的先知。
i. 也许这些人是耶和华的真正追随者,他们在三年前被亚哈真诚但肤浅的悔改迷惑和欺骗(列王纪上21:27-29)。从那之后,他们开始不加批判地与亚哈结盟。三年后,只要亚哈想听,他们愿意向他说假预言。
c. 你要用这角抵触亚兰人,直到将他们灭尽:西底家使用了古代先知所熟悉的方式 —— 实物演示。他用铁角作示范,说明两股强大的进攻力量,这两支军队将击败亚兰人的军队。西底家得到了其他400个先知的赞同(所有的先知也都这样预言)。
i. 这一定是一次生动有趣的演示。我们可以肯定,当西底家用铁角有力地说明问题时,每双眼睛都盯着他。有400个先知在同一个问题上发表一致的意见,这当然颇具说服力。但无论演示多么有力和有说服力,他们的信息都是虚假的。
4.(13-16)忠实先知米该雅的预言。
那去召米该雅的使者对米该雅说:“众先知一口同音地都向王说吉言,你不如与他们说一样的话,也说吉言。”米该雅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和华对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米该雅到王面前,王问他说:“米该雅啊,我们上去攻取基列的拉末可以不可以?”他回答说:“可以上去,必然得胜,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王对他说:“我当嘱咐你几次,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
a. 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和华对我说什么,我就说什么:亚哈王的助手试图说服米该雅和其他400个先知说同样的预言。但米该雅向他保证,他只会说出神对他说的话。
i.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场景。米该雅从监狱中被带出来(列王纪上22:26表明他是从监狱中出来的)。我们看到一个衣衫褴褛、戴着枷锁的先知站在两个国王面前,准备代表耶和华说话。
ii.“这也许会使这位虔诚的先知感到害怕,但他最近见过耶和华坐在他的宝座上,天上的万军都侍立在他两旁,所以他非常大胆地看着这两位威严的国王;因为在他眼里,他们就像老鼠一样。”(特拉普)
b. 可以上去,必然得胜,耶和华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中:米该雅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语气可能带着嘲弄和讽刺。他和那400个不忠诚的先知说了相似的话,但传递了完全不同的信息。
c. 我当嘱咐你几次,你才奉耶和华的名向我说实话呢:亚哈王听出米该雅的预言中的嘲讽语气,知道他的预言与那400个先知的信息相矛盾。他要求米该雅说实话 —— 而亚哈相信并希望真话就是那四百位先知所说的内容。
5.(17-18)米该雅传讲耶和华的真实预言。
米该雅说:“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耶和华说:‘这民没有主人,他们可以平平安安地各归各家去。’”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岂没有告诉你,这人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吗?”
a. 我看见以色列众民散在山上,如同没有牧人的羊群一般:米该雅被要求说实话,现在他的语气从嘲弄变成了严肃。他说,不仅以色列会被打败,而且他们的领袖(牧人)也会灭亡。
b. 我岂没有告诉你,这人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单说凶言吗:亚哈王说他想要听实话 —— 但他却无法接受实话。他没有想到的是,虽然米该雅说的预言是凶言,但说的却是实话。
i.“亚哈心里明白,米该雅不惧怕他,也不奉承他,只会传讲耶和华的话。他把这理解为个人仇恨……仇恨神的使者是故意作恶的明显证据。(摩根)
6.(19-23)米该雅说明了400个先知的启示来源。
米该雅说:“你要听耶和华的话。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他左右。耶和华说:‘谁去引诱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呢?’这个就这样说,那个就那样说。随后有一个神灵出来,站在耶和华面前,说:‘我去引诱他。’耶和华问他说:‘你用何法呢?’他说:‘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耶和华说:‘这样,你必能引诱他,你去如此行吧!’现在耶和华使谎言的灵入了你这些先知的口,并且耶和华已经命定降祸与你。”
a. 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他左右:亚哈王和他的朝臣发现很难解释为什么一个先知是正确的,而400个先知却是错误的。在这里,米该雅解释了400个先知的信息来源。这可能只是一个比喻,但更有可能的是,米该雅准确地窥见了这些事件背后天上的剧本。
b. 在他左右:由于右边是受宠爱的地方,所以这可能表明,神对天上的万军说话,既包括忠诚的天使,也包括堕落的天使。
i. 有些人忘记了撒但和他的同伙 —— 即堕落的天使 —— 可以进入天堂(约伯记1:6;启示录12:10)。有一种善意但错误的教导,说神不允许邪恶出现在他面前,这意味着撒但和其他堕落的天使不可能出现在他面前。但这些经文却表明神允许邪恶在他面前出现,尽管他不能与邪恶相交。终有一天,所有的邪恶都将从他面前消失(启示录20:14-15)。
c. 谁去引诱亚哈上基列的拉末去阵亡呢:神想对亚哈施行审判,所以他问天上的万军谁愿意去引导亚哈参加战斗。
d. 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显然,其中一个堕落的天使自愿承担这项任务。既然亚哈想被欺骗,神就按照他的意愿,利用一个自愿的堕落天使,通过那些自愿的不忠实的先知来实现。
i.“这是一个拟人化的预言之灵(撒迦利亚书13:2;约翰一书4:6),因为即使是假先知也可能受到超自然或属灵力量的支配,而不仅仅是受人类理性的控制。它代表了一个谎言在那些反对真理、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说话的人嘴里所具有的力量。”(怀斯曼)
7.(24-28)假先知和亚哈的反应。
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前来,打米该雅的脸,说:“耶和华的灵从哪里离开我与你说话呢?”米该雅说:“你进严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见了。”以色列王说:“将米该雅带回交给邑宰亚们和王的儿子约阿施,说:王如此说:把这个人下在监里,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等候我平平安安地回来。”米该雅说:“你若能平平安安地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藉我说这话了。”又说:“众民哪,你们都要听!”
a. 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前来,打米该雅的脸:与许多人在争论中被击败时的反应一样,西底家的反应是 —— 以暴力回应。
b. 把这个人下在监里:亚哈王的反应就像许多暴君面对真相时的反应一样。亚哈想把米该雅囚禁起来,剥夺他的基本权利(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
i. 将米该雅带回交给:这告诉我们,他们把米该雅从监狱里带出来对这些国王说话。
ii.“‘使他受苦,吃不饱、喝不足,‘可翻译为‘给他少量的饼和水。’”(戴迪)
c. 你若能平平安安地回来,那就是耶和华没有藉我说这话了:先知米该雅做了最后的呼吁。他愿意根据他的预言是否应验来接受评判。
B. 亚哈阵亡。
1.(29-30)约沙法和亚哈上战场。
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以色列王对约沙法说:“我要改装上阵,你可以仍穿王服。”以色列王就改装上阵。
a. 以色列王和犹大王约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很容易理解以色列国王亚哈为什么要去打这场仗;他不愿意相信米该雅的预言是真的,想要勇敢地对抗预言。而犹大王约沙法与亚哈一同参战的原因则不太好理解。他本应该相信米该雅的预言,并且知道这场战斗会以灾难告终,至少亚哈会丧命。
i. 可能约沙法对神的旨意抱有宿命论的态度,认为如果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那么他或其他人都对此无能为力。
b. 我要改装上阵,你可以仍穿王服:上阵时,亚哈不想让人认出他是国王,以免成为特别的攻击目标。他认为这样做能保护自己,避免米该雅所预言的厄运降临。而约沙法同意以唯一明显被识别为国王的身份参战,这就更难以解释了。或许是因为他不太明智,又或许是他有着极大的信心。
2.(31-36)约沙法得拯救,亚哈阵亡。
先是亚兰王吩咐他的三十二个车兵长说:“他们的兵将,无论大小,你们都不可与他们争战,只要与以色列王争战。”车兵长看见约沙法,便说:“这必是以色列王。”就转过去与他争战,约沙法便呼喊。车兵长见不是以色列王,就转去不追他了。有一人随便开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王对赶车的说:“我受了重伤,你转过车来,拉我出阵吧!”那日,阵势越战越猛,有人扶王站在车上,抵挡亚兰人。到晚上,王就死了,血从伤处流在车中。约在日落的时候,有号令传遍军中说:“各归本城,各归本地吧!”
a. 他们的兵将,无论大小,你们都不可与他们争战,只要与以色列王争战:亚哈先前对便哈达的仁慈并没有赢得亚兰统治者的长久好感。亚兰军队的这一策略,使得亚哈在战斗中伪装自己的对策显得非常聪明。
i.“忘恩负义的异教徒就是这样回报亚哈先前获胜时所施的仁慈…… 但这一切都有神的旨意在其中。”(特拉普)
b. 约沙法便呼喊:约沙法很快发现自己是战场唯一身份明确的国王,并发现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他向耶和华呼喊,亚兰人就转去不追他了,他得救了。
i. 历代志下18:31清楚地表明,耶和华听到了约沙法的呼救并拯救了他。
ii. 约沙法在基列的拉末死里逃生后,他重新致力于犹大的属灵改革:“约沙法住在耶路撒冷,以后又出巡民间,从别是巴直到以法莲山地,引导民归向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历代志下19:4)
c. 有一人随便开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缝里:这似乎纯属偶然。有一人随便开弓 —— 但它就像一颗锁定罪恶的飞弹击中了目标。神精心安排人的无意行为来执行他的审判。
i.“现在,亚哈那即将离世的黑暗灵魂,对他那象牙建造的宫殿还能有什么喜悦呢?谁不愿意做监狱里的米该雅,而不愿做战车上的亚哈呢?恶人在途中看似占尽优势,而敬虔的人却能善终。”(特拉普)
d. 有人扶王站在车上,抵挡亚兰人。到晚上,王就死了:亚哈勇敢地面对生命的终结,死的时候,有人扶王站在车上鼓舞军队。直到战斗结束之后,众人才知道他死了。
i.“看来以色列人和犹太人一整天都在坚持战斗;但到了晚上,国王死了,消息传开后,可能是在亚兰人和以色列人的一致同意下,宣布战争结束。”(克拉克)
3.(37-40)神关于亚哈的话得到应验。
王既死了,众人将他送到撒玛利亚,就葬在那里。又有人把他的车洗在撒玛利亚的池旁(妓女在那里洗澡),狗来舔他的血,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亚哈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和他所修造的象牙宫,并所建筑的一切城邑,都写在以色列诸王记上。亚哈与他列祖同睡。他儿子亚哈谢接续他作王。
a. 王既死了:神借先知米该雅说的话被证明是真实的。亚哈王再也没有平安地回到撒玛利亚或以色列。
b. (妓女在那里洗澡),狗来舔他的血:这基本上应验了神通过以利亚在列王纪上21:19中所说的话,当时以利亚预言狗会舔亚哈的血。这确实应验了,但地点并非以利亚所说的那个地方。神撤回了在列王纪上21章中对亚哈最初宣告的审判,但由于亚哈虚假的悔改和持续的罪恶,一个非常相似的审判还是降临到了他身上。
c. 正如耶和华所说的话:亚哈的死亡还应验了另一个预言。这是列王纪上20:42中的匿名先知所说的,亚哈饶了便哈达的命,他必以自己的命代替。
d. 他所修造的象牙宫:按照属世标准,亚哈的统治是成功的。他在军事上总体取得了成功,经济上也普遍繁荣。然而,在属灵方面,他的统治却是一场灾难,是以色列有史以来最糟糕的时期之一。
C. 约沙法和亚哈谢的统治。
1.(41-50)关于约沙法统治的总结。
以色列王亚哈第四年,亚撒的儿子约沙法登基作了犹大王。约沙法登基的时候,年三十五岁,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五年。他母亲名叫阿苏巴,乃示利希的女儿。约沙法行他父亲亚撒所行的道,不偏离左右,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只是丘坛还没有废去,百姓仍在那里献祭烧香。约沙法与以色列王和好。约沙法其余的事和他所显出的勇力,并他怎样争战,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约沙法将他父亲亚撒在世所剩下的娈童,都从国中除去了。那时,以东没有王,有总督治理。约沙法制造他施船只,要往俄斐去,将金子运来;只是没有去,因为船在以旬迦别破坏了。亚哈的儿子亚哈谢对约沙法说:“容我的仆人和你的仆人坐船同去吧!”约沙法却不肯。约沙法与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约兰接续他作王。
a. 亚撒的儿子约沙法:亚撒是个好国王,他的儿子约沙法行他所行的道,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
i. 列王纪上的作者实际上总结了约沙法的许多杰出成就,他是犹大较好的国王之一。从历代志下我们可以了解到约沙法的许多其他成就。
·他差遣教师到犹大各城,将神的话教导给百姓(历代志下17:7-10)。“约沙法通过这一小群王子、利未人和祭司,共十六人,向四围列国显示了他的政权实力,这比规模庞大、装备精良的常备军更能为他带来安全。”(特拉普)
·他沿北部边境建立了多个坚固的军事营塞(历代志下17:1-2、12)。
·他训练并装备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历代志下17:14-19),能够平息来自约旦河东岸的入侵(历代志下20:1-30)。
·他使以东臣服于犹大,控制了一条通往南方的重要商贸路线(列王纪下3:8-27;历代志下20:36)。
·神极大地祝福他的统治,以至四围的列国都惧怕耶和华,不敢与约沙法争战(历代志下17:10)。
·约沙法也是一位有能力的管理者,他进行了司法改革(历代志下19:5-11)和宗教改革(历代志下17:3-9)。
·约沙法王也与一个著名事件相关,当时犹大的军队在利未人以赞美引领战斗时,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历代志下20:15-23)。
b. 只是丘坛还没有废去:作为国王,约沙法没有做他应该做的一切。然而,他对以色列的改革甚至比亚撒还要彻底(约沙法将他父亲亚撒在世所剩下的娈童,都从国中除去了)。
i.“历代志下17:6明确说他除掉了一切邱坛。如果历代志下的经文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辨别这两种地方。有两类邱坛:1.一类是用来拜偶像的邱坛。2.另一类是献给神的邱坛,在圣殿建成之前在那里献祭给神。前者他除掉了,后者他没有除掉。”(克拉克)
c. 那时,以东没有王:“作者介绍这一点,是为了解释约沙法在以旬迦别建造船只的原因,那里是以东人的领土,表明当时以东人受犹太人管辖。”(克拉克)
d. 容我的仆人和你的仆人坐船同去吧:在一次灾难性的航海尝试之后,约沙法曾受到与以色列结盟的诱惑,但他拒绝了。这值得称赞。他吸取了不与不敬虔之人结盟的教训。
i. 关于与以色列国合作的这次航运冒险,历代志下20:35-37记载了更多的细节。它告诉我们,约沙法确实与亚哈谢结盟,但以灾难告终。耶和华告诉了约沙法原因:“因你与亚哈谢交好,耶和华必破坏你所造的”(历代志下20:37)。正是在耶和华说了这话之后,约沙法拒绝了以色列国王亚哈谢继续结盟的提议。
e. 他儿子约兰接续他作王:约沙法给他儿子约兰娶了亚哈和耶洗别的女儿亚他利雅为妻(历代志下18:1)。这是一个严重错误,因为约兰的统治对犹大来说是一场属灵和整个国家的灾难,因为约兰“行以色列诸王的道,与亚哈家一样,因他娶了亚哈的女儿为妻”(历代志下21:6)。婚姻的恶果甚至影响到了下一代,因为约兰的儿子亚哈谢也是犹大的一个坏国王(历代志下22:2-4)。
2.(51-53)亚哈的儿子以色列王亚哈谢的邪恶统治。
犹大王约沙法十七年,亚哈的儿子亚哈谢在撒玛利亚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的父母,又行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他照他父亲一切所行的,侍奉敬拜巴力,惹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怒气。
a. 作以色列王共二年:亚哈作王二十二年,但他的儿子只作王两年。虽然亚哈的悔改很肤浅,但列王纪上21章告诉我们,当神藉着以利亚向亚哈宣布审判后,亚哈立即悔改,因此,神向他发慈悲,不立即施行审判,并承诺要在亚哈儿子的时候再施行审判。亚哈谢的短暂统治应验了列王纪上21:29的预言。
i.“通过将本节和第41节作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似乎亚哈谢是被他父亲立为国王的,并在亚哈死前一两年,与亚哈共同执政。(普尔)
b. 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的父母,又行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事:鉴于耶罗波安、亚哈和耶洗别的罪恶行径,对于一位国王来说,几乎没有比这更糟糕的评价了。
i.“这是一连串罪恶的记录,但对于亚哈和耶洗别这样一对夫妇的后代来说,这也在预料之中。”(特拉普)
ii. 就这样,列王纪上以一种低沉的基调收尾。这本书开篇讲述了以色列最伟大的国王大卫在其统治末期所带来的希望,而结尾则是以色列分裂后的一个王国中,一位极其邪恶的国王令人悲哀的统治。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