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 第3章 —— 所罗门被赐予大智慧
A. 神赐所罗门智慧。
1.(1)所罗门娶埃及公主为妻。
所罗门与埃及王法老结亲,娶了法老的女儿为妻,接她进入大卫城,直等到造完了自己的宫和耶和华的殿,并耶路撒冷周围的城墙。
a. 所罗门与埃及王法老结亲,娶了法老的女儿为妻:与王室成员结婚在古代是一种常见的政治策略,它一直延续到了现代。这不仅是因为王室成员想与其他王室成员结婚,也是因为家庭纽带可使国家之间避免冲突。
i. 这不是所罗门的第一次婚姻。列王纪上14:21告诉我们,他的儿子罗波安登基的时候是四十一岁;列王纪上11:42告诉我们,所罗门作王四十年。也就是说,罗波安的母亲是所罗门的妻子,名叫拿玛,是亚扪人。罗波安出生的时候,所罗门尚未登基,还没有娶法老的这个女儿为妻。
ii. 所罗门有多个妻子以及他与外邦女子结婚,这将会给他的生命带来巨大灾难。尼希米记的末尾部分记载,因为以色列人和他们周围的异教徒结婚,尼希米非常生气,也非常沮丧。当他责备以色列人的罪恶时,他想起了所罗门糟糕的榜样:“我就斥责他们,咒诅他们,打了他们几个人,拔下他们的头发,叫他们指着神起誓,必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外邦人的儿子,也不为自己和儿子娶他们的女儿。我又说:“以色列王所罗门不是在这样的事上犯罪吗?在多国中并没有一王像他,且蒙他神所爱,神立他作以色列全国的王,然而连他也被外邦女子引诱犯罪。如此,我岂听你们行这大恶,娶外邦女子干犯我们的神呢?”(尼13:25-27)
iii. 这些外邦妻子不仅使所罗门成为了不良榜样,还毁了他的属灵生命。“所罗门王在法老的女儿之外,又宠爱许多外邦女子,就是摩押女子、亚扪女子、以东女子、西顿女子、赫人女子。论到这些国的人,耶和华曾晓谕以色列人说:‘你们不可与他们往来相通,因为他们必诱惑你们的心去随从他们的神。’所罗门却恋爱这些女子。所罗门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这些妃嫔诱惑他的心。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他的妃嫔诱惑他的心去随从别神,不效法他父亲大卫诚诚实实地顺服耶和华他的神。”(列王纪上11:1-4)
iv. 虽然列王纪上11:4说这只发生在所罗门年老的时候,但这种模式是他与埃及公主结婚时就形成了。这或许在政治上有意义,但在属灵层面毫无益处。“这种婚姻安排,是确认国与国之间的条约所使用的常见的方式,但这却是所罗门属灵堕落的开端。”(怀斯曼)
v. 撒母耳记下3:3告诉我们,大卫娶了外邦国王基述王达买的女儿玛迦为妻。如果外邦女子归信以色列的神,娶她们为妻并不违反摩西的律法。这种做法没有毁掉大卫,却毁掉了所罗门。
b. 接她进入大卫城:固然摩西的律法允许这样做,但所罗门如此行却十分不明智,也为不善。后来,他的心因外邦妻子而离弃了耶和华(列王纪上11:4)。
i. 犹太拉比的古老传说称,在他们的新婚之夜,埃及公主对所罗门施了邪术,并在他们的床上挂了一幅挂毯,那挂毯看起来就像满天繁星的夜空。邪术是为了让所罗门睡觉,他醒来后,抬头一看,以为星星还在天空,天还黑着,于是又接着睡。他一直睡到上午10点多,全体以色列人都很忧虑,因为所罗门把圣殿的钥匙放在枕头下,他不醒,他们就无法进行晨祭。最后,他的母亲拔示巴把他从睡梦中唤醒。(转引自金兹伯格[Ginzberg])
2.(2-4)所罗门献大祭。
当那些日子,百姓仍在丘坛献祭,因为还没有为耶和华的名建殿。所罗门爱耶和华,遵行他父亲大卫的律例,只是还在丘坛献祭烧香。所罗门列王纪上基遍去献祭,因为在那里有极大的丘坛(“极大”或作“出名”),他在那坛上献一千牺牲作燔祭。
a. 百姓仍在丘坛献祭,因为还没有为耶和华的名建殿:那时,以色列人允许在各处山丘上筑祭坛,只要这些坛是为献祭给耶和华,就不会陷入拜偶像的败坏(正如申命记16:21所命令的)。圣殿建成后,献祭就集中在了圣殿。
b. 所罗门爱耶和华……只是还在丘坛献祭烧香:对所罗门的评价有好有坏。好的方面是,整体来说,他遵行他父亲大卫的律例。然而,“只是”这个词也说明了不好的方面。
i. 同时,似乎在圣殿建造之前,神对违反这条律法的人也显明了怜悯。“这其中难道有罪吗?或者说在圣殿建成之前这样做并非不合法?因为先知、士师、所罗门之前的列王以及所罗门自己,都在诸如基遍、吉甲、示罗、希伯仑、基列耶琳等地的邱坛献祭。但圣殿建成后,在其他任何地方献祭就是有罪的了。”(克拉克)
ii. 所罗门确实爱耶和华,但他也宠爱外邦妻子,最终这些妻子使他的心远离了耶和华(列王纪上11:4-10)。“动机不纯,心不专一,这确实危险可怕。”(摩根)
c. 他在那坛上献一千牺牲作燔祭:如此惊人数量的献祭,既彰显了所罗门的巨大财富,也表明他愿用财富荣耀神的心意。
i. 这是一个重要事件,标志着所罗门统治在仪式上的开端。根据历代志下1:2-3,全国的领袖都与所罗门一同前往基遍。
d. 所罗门列王纪上基遍:所罗门在基遍进行这些特别的献祭,因为那里有极大的丘坛。基遍的特别之处是在于会幕在那里,尽管约柜在耶路撒冷。
i. 会幕和约柜在应许之地的历程:
·约书亚将约柜和会幕搬到示罗(约翰福音书亚记18章)。
·在以利的时代,约柜被掳走,会幕被毁坏(撒母耳记上4章,诗篇78:60-64;耶利米书7:12;26:9)。
·约柜被运回到基列耶琳(撒母耳记上7:1-2)。
·扫罗在挪伯重建会幕(撒母耳记上21章)。
·扫罗将会幕搬到基遍(历代志上16:39-40)。
·大卫将约柜运到耶路撒冷,并为它搭建了一个临时帐幕(撒母耳记下6:17;历代志下1:4)。
ii. 大卫没有将会幕从基遍搬到耶路撒冷有几个原因:
·他可能认为,如果把会幕搬到耶路撒冷,人们就会满足于此,从而对神想要建造的圣殿失去热情和异象。
·可能只有在绝对必要的时候才会移动会幕 —— 比如在示罗或挪伯的时候,因为遭遇了灾难。
·大卫专注于建造圣殿,而不是继续建造会幕。
3.(5-9)神的应许与所罗门的回应。
在基遍,夜间梦中,耶和华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所罗门说:“你仆人我父亲大卫用诚实、公义、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又为他存留大恩,赐他一个儿子坐在他的位上,正如今日一样。耶和华我的神啊,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
a. 夜间梦中,耶和华向所罗门显现:夜间耶和华在梦中向所罗门显现:神以这种非凡的方式在梦中向所罗门显现,这是圣经中较为重要的梦境之一。
b. 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这是一个惊人的应许。似乎所罗门想要什么,神就赐给他什么。这并非仅仅因为所罗门献上了1000只祭牲,而是因为他的心顺服于神,神希望通过这个应许以及所罗门的回应,在他身上成就一些事。
i. 读到神对所罗门的应许,我们的自然反应是希望我们也有这样的应许。我们确实也有。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7:7)
·“你们若常在我里面,我的话也常在你们里面;凡你们所愿意的,祈求就给你们成就。”(约翰福音15:7)
·“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就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约翰一书5:14)
c. 你就向他大施恩典:在所罗门回应神的应许并提出请求之前,他先记起了神对大卫以及对他自己的信实。
d. 但我是幼童:所罗门并非真的处于孩童年龄。鉴于摆在他面前的职责,这样讲是表明他以极度谦卑的态度来到神面前。
i. “这句话实际上是所罗门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表达,面对领导国家这一艰巨任务,他深感自己能力不足。”
ii. 所罗门没有假装谦逊地说:“我做不到,所以我不会去尝试。”他的态度是:“这项工作远远超出我的能力,我必须依靠神。”
e. 求你赐我智慧:所罗门所求的不止是知识渊博,他想要的是智慧,而且是心中的智慧,而非仅仅头脑中的智慧。实际上,被译为“智慧”的这个古希伯来词,字面意思是“听闻”。所罗门想要一颗善于聆听的心,一颗能聆听神的声音的心。
i. 在以弗所书1:18中,使徒保罗为基督徒祷告,求神照明“你们心中的眼睛。”
f. 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所罗门已经明白,担任领袖的一个关键要素是智慧和公正的洞察力。许多领导人没有这种洞察力,也没有使用这种洞察力的勇气。
4.(10-15)神对所罗门的伟大应许。
所罗门因为求这事,就蒙主喜悦。神对他说:“你既然求这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听讼,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荣,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没有一个能比你的。你若效法你父亲大卫,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必使你长寿。”所罗门醒了,不料是个梦。他就回到耶路撒冷,站在耶和华的约柜前,献燔祭和平安祭,又为他众臣仆设摆筵席。
a. 蒙主喜悦:神喜悦所罗门所求的,因为所罗门知道自己极其需要智慧、洞察力和聪明。所罗门也因为没有求其他东西,而蒙神喜悦,他不为自己求财富、名誉和权利。
i. 所罗门的祈求不错。经文中明确说他求的蒙主喜悦。然而,我们也可能会问这是否是所罗门所能祈求的最好的东西。“这是他能祈求或收到的最好礼物吗?无疑,他父亲对与神相交的深切渴望更可贵。”(麦克拉伦)
ii. 所罗门的工作做得很好,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好,甚至比任何人都要好。然而,正如他最后的堕落所显示的那样(列王纪上11:1-11),他的属灵生活缺了点东西。“在他的传记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曾经像他父亲那样深厚的内心的敬虔。继大卫这位诗人兼赞美诗作者之后,出现的是一位务实、目光敏锐、精明能干的事务家。”(麦克拉伦)
b. 我就应允你所求的……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神不但应允了所罗门的祷告,而且超出了所罗门的期望。所罗门没有求富足、尊荣和长寿,但神也把这些赐给了他。
i. 在以弗所书3:20中,保罗尊荣神,说他“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所罗门经历了神成就一切的能力。
ii. 所罗门明智地祈求神赐他好的品性,而不是求神赐他财富。我们是什么比我们拥有什么更为重要。
c. 所罗门醒了:这是一个梦,但同时也是来自神的信息。神应允所罗门的祷告,使他有智慧、权势、财富和影响力。他的统治为以色列带来荣耀。
i. 与此同时,他的结局却很悲惨。我们可以公正地说,所罗门浪费了神赐给他的这些恩赐。尽管他成就颇丰,但本可以做得更多 —— 而最终他的心远离了神(列王纪上11:4-11)。
ii.“他非但没有成为最有智慧的人,反而变得比任何人都更愚昧,不是吗?他甚至失去了对造物主的认识,去敬拜摩押人、西顿人等的可憎之物,不是吗?这样的偶像崇拜难道不是极其愚蠢的证明吗?他的一生又有多少证据表明神的美意成就于他身上呢?他领受了很多;但如果他对所领受的恩典忠心,本可以领受更多。在圣经记载的人物中,没有比所罗门的品格更让我们失望的了。”(克拉克)
B. 所罗门伟大智慧的例子。
1.(16-22)两个妇人都声称孩子是自己的。
一日,有两个妓女来,站在王面前。一个说:“我主啊,我和这妇人同住一房,她在房中的时候,我生了一个男孩。我生孩子后第三日,这妇人也生了孩子。我们是同住的,除了我们二人之外,房中再没有别人。夜间,这妇人睡着的时候,压死了她的孩子。她半夜起来,趁我睡着,从我旁边把我的孩子抱去,放在她怀里,将她的死孩子放在我怀里。天要亮的时候,我起来要给我的孩子吃奶,不料,孩子死了。及至天亮,我细细地察看,不是我所生的孩子。”那妇人说:“不然,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这妇人说:“不然,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她们在王面前如此争论。
a. 有两个妓女来,站在王面前:这件事本身就显著证明了所罗门的仁慈和宽厚。鲜有国王会花时间去解决两个妓女之间的争端。
i. 但有人认为她们根本不是妓女。“希伯来文中的zonot,同样可以指客栈老板娘。”(怀斯曼)
b. 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显然就是一个妓女的说辞与另一个相悖,而且这件事情没有独立的事件证人(房中再没有别人)。
2.(23-27)所罗门智慧的解决方案。
王说:“这妇人说:‘活孩子是我的,死孩子是你的。’那妇人说:‘不然,死孩子是你的,活孩子是我的。’”就吩咐说:“拿刀来”,人就拿刀来。王说:“将活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那妇人,一半给这妇人。”活孩子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心里急痛,就说:“求我主将活孩子给那妇人吧!万不可杀他。”那妇人说:“这孩子也不归我,也不归你,把他劈了吧!”王说:“将活孩子给这妇人,万不可杀他,这妇人实在是他的母亲。”
a. 拿刀来:所罗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乍看起来很愚蠢,甚至很危险。只有当事情解决之后,他这种方法的智慧才显现出来。
i. 同样,神的作为,甚至神的判断,一开始往往显得奇怪、危险甚至愚蠢。但时间证明它们是出于神完美的智慧。
ii. 特拉普这样解释拿刀来这个短语:“站在旁边的人心里想:‘要做什么?’他们心里纳闷,也许还在嘲笑。明智君主的行为对平庸者而言是个谜语。肤浅的大众也无法洞悉权威君主的深远谋划。”(特拉普)
b. 为自己的孩子心里急痛:真正的亲子关系是由爱来证明的。真正的母亲宁愿孩子离开自己活着,也不愿让孩子和她一起死去。她把孩子的福祉置于自己的福祉之上。
c. 这妇人实在是他的母亲:所罗门知道,提出把孩子劈成两半会显明谁是真正的母亲,于是他根据两个妇人的反应,回应了真正母亲的爱。
3.(28)所罗门深受以色列人的尊重。
以色列众人听见王这样判断,就都敬畏他。因为见他心里有神的智慧,能以断案。
a. 以色列众人:如此明智的裁决无法隐藏。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b. 就都敬畏他。因为见他心里有神的智慧,能以断案:以色列人看到,所罗门作为一名领袖,他有智慧和勇气做正确的事情。这使他们甘愿遵守王的法律。
i. 古代犹太拉比喜欢在圣经之外,编造关于所罗门智慧的传说。金兹伯格引用了其中的一个,说有一次一个恶魔向所罗门展示了一样他从未见过的东西,有一个该隐的后人被恶魔从地下带上来,所罗门立刻发现他有两个头。当该隐的后人想要回去时,他无法回到深埋在地下的居所。于是他结了婚,生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有两个头。当两头儿子的父亲去世后,他要求得到双倍的遗产,但其他六个兄弟认为他应该只得一份。公会不能判决这个案子,所以所罗门祈求智慧,最后他吩咐人把热水浇在其中一个头上。浇水的时候,那两个头都往后缩了一下,并且大声喊叫,所罗门从这一点推断出,他们是一个人,而不是两个,应该只得一份遗产。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