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 第6章 — 建造圣殿
A. 圣殿的基本尺寸和结构。
1.(1-6)圣殿的基本尺寸。
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四百八十年,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殿,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殿前的廊子长二十肘,与殿的宽窄一样,阔十肘。又为殿作了严紧的窗棂。靠着殿墙,围着外殿内殿,造了三层旁屋。下层宽五肘,中层宽六肘,上层宽七肘。殿外旁屋的梁木搁在殿墙坎上,免得插入殿墙。
a. 四百八十年:这个时间节点表明,以色列人在应许之地居住了许久,却一直没有圣殿。会幕在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很好地为以色列民发挥了作用。促使建造圣殿的,更多是出于神的指引和旨意,而非绝对的必要。
i. 列王纪上6:1中的日期也为出埃及提供了一个时间标记。正如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所罗门的统治始于主前971年,终于主前913年(圣殿始建于主前967年)。这意味着出埃及发生在主前1447年。
b. 开工建造耶和华的殿:这是真正开始建造的时间。所罗门可能继位后马上就开始了筹建工作。有证据表明,从黎巴嫩准备建筑圣殿的木材花了三年时间。如果所罗门在他统治的第四年开始建造圣殿,他可能在统治的第一年就开始筹建工作了。
i. 不过,甚至在所罗门作王之前,建造圣殿的工作就已经精心组织和策划了。历代志上28:11-12告诉我们:“大卫将殿的游廊、旁屋、府库、楼房、内殿和施恩所的样式,指示他儿子所罗门。又将被灵感动所得的样式,就是耶和华神殿的院子、周围的房屋、殿的府库和圣物府库的一切样式都指示他。”
ii. 列王纪上的作者从来没有告诉我们圣殿确切建在什么位置,但历代志下的作者讲到圣殿是建造在摩利亚山上(历代志下3:1),亚伯拉罕曾在那里献以撒为祭,耶稣也是在那里被钉十字架(在山的另一边)。
c. 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殿:这一章描述了圣殿建筑物及其相关区域。它描述了四个主要结构:
·圣殿本身(所罗门王为耶和华所建的殿),分成两个空间(圣所和至圣所)。
·圣殿东边的门廊(殿前的廊子)。门廊长十米,宽五米,高度与圣殿一样。
·三层的厢房(旁屋),从北面、南面和西面围着圣殿。
·围绕着整个建筑物的大院子(列王纪上6:36中所说的内院)。
d. 长六十肘,宽二十肘,高三十肘:假设古代的一肘约等于半米,这意味着圣殿本身大约长三十米,宽十米,高十五米。与古代庙宇相比,这并不是特别大,但以色列圣殿的荣耀并不在于它的规模。
i. 考虑到外部储藏室、门廊和墙壁的估算厚度,该建筑物的总尺寸可能是长三十七米,宽二十五米。
ii. 圣殿的尺寸也告诉我们,它的设计和会幕基本相同,但规模是会幕的两倍大。也就是说,所罗门视圣殿为会幕的延续物。
e. 围着……造了三层旁屋:这些似乎是毗连于圣殿的侧房,但在结构上不是圣殿的一部分。新国际译本对列王纪上6:5的翻译是:“紧靠殿墙,就是围着外殿和内殿的墙,他又建造平台,围绕殿的四周,做成厢房。”
2.(7-10)建造圣殿的细节。
建殿是用山中凿成的石头。建殿的时候,锤子、斧子和别样铁器的响声都没有听见。在殿右边当中的旁屋有门,门内有旋螺的楼梯,可以上到第二层,从第二层可以上到第三层。所罗门建殿,安置香柏木的栋梁,又用香柏木板遮盖。靠着殿所造的旁屋,每层高五肘,香柏木的栋梁,搁在殿墙坎上。
a. 建殿的时候,锤子、斧子和别样铁器的响声都没有听见:用来建造圣殿的石头都是在别的地方切割和准备好的。工人们只是在圣殿的建筑工地上把这些石头摆装起来。
i. 这表明了神希望他的工作该如何完成。就是圣殿必须用人力建造。神没有,也不会派遣一队天使下来建造圣殿。然而,所罗门不希望人工作的声音占据圣殿的所在地。他尽可能地想要传达出的意思是,圣殿是属于神的,而非人的。
ii. 这说明了神在他子民中做工的方式。在神的国度里,最伟大的工作往往是悄然发生的。然而,圣殿的建筑工地之所以能够静悄悄,是因为在采石场上有很多的噪音和辛勤工作。
iii. 这还表明了神在教会中的工作。“但为什么这一点特别突出呢?难道不是因为圣殿是神国度的预表,而人的灵魂要在这里预备,进入那蒙福之地吗?在那里,没有讲道、劝勉、悔改、眼泪、呼喊和祷告;石头必须在这里都切割好并修整好,以便在新耶路撒冷找到它们的位置”(克拉克)
b. 安置香柏木的栋梁,又用香柏木板遮盖:这些都是可获得的最好建筑材料。它给人的印象是一座宏伟的建筑。
c. 靠着殿所造的旁屋:这描述了与圣殿相邻的房间,环绕在圣殿的北面、西面和南面。这些旁屋建成三层。
B. 神的应许和所罗门的建造。
1.(11-13)神对所罗门的应许。
耶和华的话临到所罗门说:“论到你所建的这殿,你若遵行我的律例,谨守我的典章,遵从我的一切诫命,我必向你应验我所应许你父亲大卫的话。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间,并不丢弃我民以色列。”
a. 你若遵行我的律例:这是对所罗门及其后裔的有条件的应许。它取决于所罗门及其后裔的顺服情况。
b. 我必向你应验……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神应许,假如所罗门顺服神,他的国位必得坚固和蒙祝福,并且神会成就他对大卫的应许(撒母耳记下7:5-16)。神还应许他将特别地与以色列国同在。
i. 我们也许会说,这个应许没有什么特别新奇的地方,与神在西奈山对以色列的应许基本一样。但这是一个重要的提醒,重申了以前的应许。
c. 我必住在以色列人中间:神很谨慎,没有说他会像异教徒认为的那样住在圣殿里。他会住在以色列人中间。圣殿是人与神相会的特殊之地。
2.(14-38)圣殿完工。
所罗门建造殿宇,殿里面用香柏木板贴墙,从地到棚顶,都用木板遮蔽,又用松木板铺地。内殿,就是至圣所,长二十肘,从地到棚顶,用香柏木板遮蔽(或作“隔断”)。内殿前的外殿,长四十肘。殿里一点石头都不显露,一概用香柏木遮蔽,上面刻着野瓜和初开的花。殿里预备了内殿,好安放耶和华的约柜。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墙面都贴上精金。又用香柏木作坛,包上精金。所罗门用精金贴了殿内的墙,又用金链子挂在内殿前门扇,用金包裹。全殿都贴上金子,直到贴完;内殿前的坛,也都用金包裹。他用橄榄木作两个基路伯,各高十肘,安在内殿。这一个基路伯有两个翅膀,各长五肘,从这翅膀尖到那翅膀尖,共有十肘。那一个基路伯的两个翅膀也是十肘,两个基路伯的尺寸、形像都是一样。这基路伯高十肘,那基路伯也是如此。他将两个基路伯安在内殿里。基路伯的翅膀是张开的;这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这边的墙,那基路伯的一个翅膀挨着那边的墙,里边的两个翅膀,在殿中间彼此相接。又用金子包裹二基路伯。内殿外殿周围的墙上,都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内殿外殿的地板都贴上金子。又用橄榄木制造内殿的门扇、门楣、门框,门口有墙的五分之一。在橄榄木作的两门扇上,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都贴上金子。又用橄榄木制造外殿的门框,门口有墙的四分之一。用松木作门两扇:这扇分两扇,是折叠的,那扇分两扇,也是折叠的。上面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都用金子贴了。他又用凿成的石头三层,香柏木一层,建筑内院。所罗门在位第四年西弗月,立了耶和华殿的根基。到十一年布勒月,就是八月,殿和一切属殿的都按着样式造成。他建殿的工夫共有七年。
a. 内殿长二十肘,宽二十肘,高二十肘:这里特别提到了至圣所。它是一个30英尺(10米)见方的立方体,完全用金包裹。里面还有两个巨大的基路伯(高15 英尺或 5 米),也用金包裹。
i. 有金链子挂在将圣所和至圣所分开的幔子上。“横跨在至圣所前方的金链子,强化了这个至圣之地难以接近的观念。”(帕特森和奥斯特尔)
ii. 用橄榄木作两个基路伯:至圣所里的这两个高大雕塑面对着至圣所的入口,所以大祭司一进去,就会看到这两个守护着神同在的巨大守护者面对着他。
iii. 地板都贴上金子:圣殿里到处都是金子。墙面是贴金的(列王纪上6:20-22),地板是贴金的(列王纪上6:30),门上的雕刻物也都是贴金的(列王纪上6:32)。
b. 内殿外殿周围的墙上,都刻着基路伯、棕树和初开的花:这是照会幕的样式做的,会幕的幔子上绣着基路伯。
c. 建筑内院:这个内院是祭司的院子,摆设有祭坛、洗濯盆,祭司会在这里献祭牲。内院之外是一个大庭院,人们在这里祈祷。外面是女院,再外面是外邦人院。
i. 必须始终记住,在旧约之下,圣殿不是为以色列百姓建造的。只有祭司可以代表百姓与神会面。百姓聚集在外院敬拜。
d. 他建殿的工夫共有七年:圣殿完工时,它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以色列人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神的圣殿上,而不是圣殿的神。然而,如果不持续对神忠心,圣殿的荣耀很快就会消失。这座荣耀的圣殿在所罗门去世仅仅五年后就被掠夺了(列王纪上14:25-27)。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