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 第2章 — 所罗门巩固王位
A. 大卫王的最后一幕。
1.(1-4)大卫对所罗门的劝勉。
大卫的死期临近了,就嘱咐他儿子所罗门说:“我现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所以你当刚强作大丈夫,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照着摩西律法上所写的行主的道,谨守他的律例、诫命、典章、法度。这样,你无论作什么事,不拘往何处去,尽都亨通。耶和华必成就向我所应许的话说:‘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尽心尽意、诚诚实实地行在我面前,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
a. 我现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耶西的儿子大卫 —— 除了弥赛亚之外,他是以色列最伟大的君王 —— 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凡人,与世上众人有着相同的命运。知道自己即将离开人世,大卫给所罗门留下了最后的嘱咐。
i. 历代志上28-29章对大卫给所罗门的嘱咐有更详尽的记载,尤其强调了所罗门建造圣殿的职责。
b. 所以你当刚强作大丈夫:也许大卫感觉到了所罗门的弱点。也许他知道所罗门将面临比过去更大的考验。无论确切原因是什么,大卫知道所罗门需要力量和勇气(作大丈夫)。肩负重任需要强大的力量和勇气。
i. 从大卫的这些话中,我们能感觉到,不管所罗门是否知道这一点,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撒母耳记上4:9中,非利士人在面对他们认为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彼此鼓励就用了同样的表述。”(帕特森和奥斯特尔)
c. 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的:大卫也知道,如果所罗门不遵守神的话,谦卑与神相交,就无法刚强壮胆;但如果所罗门遵守神的话,谦卑地与神相交,他所做的一切事情必尽都亨通。
d. 耶和华必成就向我所应许的话说:大卫劝所罗门顺服神,既有一般的原因,也有一个具体的原因,就是神的一个特定应许。神应许大卫,只要他的子孙遵行正道,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
i. 这是一个惊人的应许。无论亚述人、埃及人、巴比伦人如何行事,只要大卫的子孙尽心尽意地顺服和跟随神,神就必坚立他们的国。其他的事神会处理。
ii. 我们可能会因大卫的子孙有这样的应许而嫉妒他们,但其实神也赐给了我们相似的应许。耶稣在马太福音6:33中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就都要加给你们了。”神应许我们,如果我们把他放在第一位,他必替我们看顾其余的事。”
2.(5-9)关于对待朋友和敌人的建议。
你知道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向我所行的,就是杀了以色列的两个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益帖的儿子亚玛撒。他在太平之时流这二人的血,如在争战之时一样,将这血染了腰间束的带和脚上穿的鞋。所以你要照你的智慧行,不容他白头安然下阴间。你当恩待基列人巴西莱的众子,使他们常与你同席吃饭,因为我躲避你哥哥押沙龙的时候,他们拿食物来迎接我。在你这里有巴户琳的便雅悯人,基拉的儿子示每,我往玛哈念去的那日,他用狠毒的言语咒骂我,后来却下约旦河迎接我,我就指着耶和华向他起誓,说:“我必不用刀杀你。’现在你不要以他为无罪,你是聪明人,必知道怎样待他,使他白头见杀,流血下到阴间。
a. 不容他白头安然下阴间:大卫希望所罗门在作王之初就能以正义开启他的统治,首先要审判约押,因为约押杀了扫罗手下的以色列将军押尼珥(撒母耳记下3:27)和大卫的一个军事元帅亚玛撒(撒母耳记下20:9-10)。
i. 约押是旧约中较为复杂的人物之一。他对大卫忠心耿耿,但并不十分顺从。当他认为事情对大卫最有利时,他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不服从大卫。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行事狡猾又无情。
ii. 大卫没有提到约押杀押沙龙的事,大卫曾嘱咐约押要宽待押沙龙(撒母耳记下18章)。或许到此时,大卫已认识到押沙龙因叛国以及企图谋杀大卫,确实罪有应得。
iii. 许多人认为,大卫在世时没有下令处死约押,是因为约押知道拔示巴的丈夫乌利亚被谋杀的事(撒母耳记下11:14-25)。意思是说约押以此来要挟大卫。这可能是真的,但好像其他人也知道大卫跟拔示巴通奸和谋杀乌利亚的罪行(比如先知拿单和大卫的仆人)。似乎只有在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约押知晓此事才能作为要挟大卫的有效手段。
iv. 至少,大卫知道约押的性格复杂。他知道多年来约押对他的忠诚与付出,也清楚他的暴力与冷酷。“大卫觉得欠约押的情,虽然大卫绝非缺乏勇气,但他无法应对约押忠诚与恶行交织的复杂情况。”(帕特森和奥斯特尔)
b. 你当恩待基列人巴西莱的众子:大卫也希望所罗门公正地对待那些在他患难时帮助过他的人。
i.“在王的餐桌用餐等同于领取养老金,受惠者会定期得到王室发放的食物和衣物,还有房屋和土地以维持他及家人的生活。”(怀斯曼)
c. 示每……使他白头见杀,流血下到阴间:大卫曾发誓不杀死令人讨厌的反叛者示每(撒母耳记下16:5-13)。大卫遵守誓言是正确的,但确保示每得到公正的处置,同时又不违背自己的誓言,这也是正确的做法。
3.(10-12)大卫寿终。
大卫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大卫作以色列王四十年:在希伯仑作王七年;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三年。所罗门坐他父亲大卫的位,他的国甚是坚固。
a. 大卫与他列祖同睡:这个表述在列王纪上下中会经常出现,用于描述王的离世。的确,大卫从今生进入了永恒的安息与奖赏之中。
i. 这位世上曾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属世生命就此结束。“他年纪老迈,日子满足,享有丰富、尊荣,就死了”(历代志上29:28)。“关于他通奸和谋杀的事,却没有提到,因为他生前所犯的那些罪已经被赦免,他已经完全与神和好了。”(以斯拉记普)
ii.“他曾是牧人、战士、逃亡者、国王、流亡者、罪人、圣徒、诗人…… 他的经历是神写在他生命中的篇章,使他成为合神心意的人。”(雷德帕斯,Redpath)
iii.“整体而言,他一生过着讨神喜悦的生活;很明显,他安然离世。作为一位国王、将军、诗人,一个父亲和朋友,从那个时代到今天,几乎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更没有人能超越他。”(克拉克)
b. 葬在大卫城:根据使徒行传2:29,大卫的坟墓在耶稣和使徒的时代是众所周知的。后来,基督教作家耶柔米(Jerome)也提到在他那个时代人们知道这座坟墓。如今在耶路撒冷被称为大卫之墓的地方,几乎可以肯定并非在古代人所知晓的那座真正的坟墓。
i.“根据列王纪下11:10的记载,大卫的武器被作为遗物保存在圣所,而据约瑟夫记载,他在位时的其他代表性珍宝与他一同葬在坟墓中。”(戴迪)
c. 所罗门坐他父亲大卫的位,他的国甚是坚固:这句话表明,神在撒母耳记下7:12-16中对大卫的应许得到了应验。这个应许最终在大卫的子孙耶稣身上得以完全实现,但在所罗门身上也有明确和部分的应验。
i.“从某种意义上说,所罗门开启了以色列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然而,这种辉煌主要体现在精神和物质层面。属灵方面却明显缺失。”(摩根)
B. 所罗门坐稳王位。
1.(13-18)亚多尼雅请拔示巴为他向所罗门说情。
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去见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拔示巴问他说:“你来是为平安吗?”回答说:“是为平安。”又说:“我有话对你说。”拔示巴说:“你说吧。”亚多尼雅说:“你知道国原是归我的,以色列众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不料,国反归了我兄弟,因他得国是出乎耶和华。现在,我有一件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拔示巴说:“你说吧!”他说:“求你请所罗门王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我为妻,因他必不推辞你。”拔示巴说:“好,我必为你对王提说。”
a. 你来是为平安吗:这是一个合理的问题。亚多尼雅试图接替大卫作以色列的王,但拿单和拔示巴提醒大卫王,使亚多尼雅的企图没有得逞。亚多尼雅有理由向拔示巴报仇。
b. 你知道国原是归我的,以色列众人也都仰望我作王:亚多尼雅似乎患有自大妄想症。他幻想自己有广泛的民众支持他作王。实际上,支持他的只是少数几个心怀不满的有影响力的人,而且当大卫显然偏向所罗门时,他们很快就抛弃了他(列王纪上1:49)。
c. 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我为妻:很有可能,亚比煞是大卫的妾,因此在法律上与他有婚姻关系。大卫的去世解除了这种关系,现在亚多尼雅想娶这位妾室遗孀亚比煞为妻。
i. 我们可以推测,亚多尼雅渴想的不仅仅是亚比煞的美貌(列王纪上1:3-4)。在撒母耳记下16:20-23中,亚多尼雅的哥哥押沙龙通过占有大卫的妃嫔,公然篡夺大卫的王位。亚多尼雅想通过娶大卫的遗妃为妻,宣称自己是以色列的国王,以此篡夺所罗门的王位。
ii. 这种想法在历史上有先例。在古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中,新国王会接收前任国王的后宫。
2.(19-21)拔示巴将亚多尼雅的请求告诉所罗门。
于是拔示巴去见所罗门王,要为亚多尼雅提说。王起来迎接,向她下拜,就坐在位上,吩咐人为王母设一座位,她便坐在王的右边。拔示巴说:“我有一件小事求你,望你不要推辞。”王说:“请母亲说,我必不推辞。”拔示巴说:“求你将书念的女子亚比煞赐给你哥哥亚多尼雅为妻。”
a. 于是拔示巴去见所罗门王:她知道这是一个过分的要求,但她还是同意告诉所罗门。拔示巴可能认为最好是让所罗门知道亚多尼雅想要做什么。
b. 一件小事求你:拔示巴知道这根本不是一件小事。她至少有点讽刺,使亚多尼雅的要求看起来更加冒犯所罗门。
3.(22-25)所罗门因为亚多尼雅想篡夺王位,就杀了他。
所罗门王对他母亲说:“为何单替他求书念的女子亚比煞呢?也可以为他求国吧!他是我的哥哥,他有祭司亚比亚他和洗鲁雅的儿子约押为辅佐。”所罗门王就指着耶和华起誓说:“亚多尼雅这话是自己送命,不然,愿神重重地降罚与我。耶和华坚立我,使我坐在父亲大卫的位上,照着所应许的话为我建立家室。现在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亚多尼雅今日必被治死。”于是,所罗门王差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将亚多尼雅杀死。
a. 也可以为他求国吧:所罗门完全明白局势。他知道这是亚多尼雅企图宣称为以色列的王。
b. 耶和华坚立我,使我坐在父亲大卫的位上:所罗门知道神将以色列的王位赐给了他,所以他主动地审判了亚多尼雅。
c. 亚多尼雅今日必被治死:所罗门只是根据列王纪上1:52中给亚多尼雅的“假释条件”行事:“他若作忠义的人,连一根头发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恶,必要死亡。”亚多尼雅提出了一个邪恶反叛的要求,他因此被治死。
i. 我们不明白为什么亚多尼雅听了所罗门在列王纪上1:52中提出的警告后,还会提出如此离谱的要求。也许他觉得所罗门太年轻,缺乏经验;或者太胆小,不能做正确的事情。但他很快发现所罗门是一位睿智且果断的领袖。
4.(26-27)亚比亚他被遣回家。
王对祭司亚比亚他说:“你回亚拿突归自己的田地去吧!你本是该死的,但因你在我父亲大卫面前抬过主耶和华的约柜,又与我父亲同受一切苦难,所以我今日不将你杀死。”所罗门就革除亚比亚他,不许他作耶和华的祭司。这样,便应验耶和华在示罗论以利家所说的话。
a. 你本是该死的:亚比亚他是该死的,因为他无视神和大卫王的旨意,支持亚多尼雅作王(列王纪上1:7)。这是对神和以色列王的双重背叛。
b. 所以我今日不将你杀死:所罗门对亚比亚他的处理方式显明了他的怜悯和智慧。亚比亚他曾担任过大祭司,又支持大卫,所以保住了性命,这显明了所罗门的怜悯。把他赶出去的时候说:“所以我今日不将你杀死,”这显明了所罗门的智慧。所罗门要让亚比亚他知道他仍有可能被杀。
c. 这样,便应验耶和华在示罗论以利家所说的话:这是指撒母耳记上2:27-36和3:11-14中的预言。所罗门在将亚比亚他从祭司职位上革除时,虽非直接有意,但却应验了早在他登上王位约100年前,对以利家审判的宣告。
5.(28-35)处决约押。
约押虽然没有归从押沙龙,却归从了亚多尼雅。他听见这风声,就逃到耶和华的会幕,抓住祭坛的角。有人告诉所罗门王说:“约押逃到耶和华的会幕,现今在祭坛的旁边。”所罗门就差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说:“你去将他杀死。”比拿雅来到耶和华的会幕,对约押说:“王吩咐说,你出来吧!”他说:“我不出去,我要死在这里。”比拿雅就去回复王说:约押如此如此回答我。王说:“你可以照着他的话行,杀死他,将他葬埋,好叫约押流无辜人血的罪不归我和我的父家了。耶和华必使约押流人血的罪归到他自己的头上,因为他用刀杀了两个比他又义又好的人,就是以色列元帅尼珥的儿子押尼珥和犹大元帅益帖的儿子亚玛撒,我父亲大卫却不知道。故此流这二人血的罪必归到约押和他后裔的头上,直到永远。惟有大卫和他的后裔,并他的家与国,必从耶和华那里得平安,直到永远。”于是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上去,将约押杀死,葬在旷野约押自己的坟墓里(“坟墓”原文作“房屋”)。王就立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作元帅,代替约押,又使祭司撒督代替亚比亚他。
a. 抓住祭坛的角:约押帮助亚多尼雅篡夺取大卫的王位。现在,他像亚多尼雅一样,抓住祭坛的角寻求庇护(就像亚多尼雅在列王纪上1:50-53中所做的)。
i.“除了祭坛的角,他不知道该逃往哪里,他以前很少到那里去。据我们所知,他一生都对信仰没什么敬意。他是个粗野的军人,对神、会幕、祭司或祭坛都不太在意;但当他身处险境时,却逃到了他一直回避的地方,试图把他一直忽视的东西当作避难所。”(司布真)
ii.“约押可以抓住祭坛的角,但那并没有救下他的命。今天还是有很多人 —— 他们以为通过圣礼抓住祭坛的角就能得救。”(司布真)
b. 你去将他杀死:尽管在古代世界,在神圣的祭坛寻求庇护几乎是普遍的习俗,但所罗门知道,在以色列,这一习俗并非用来保护有罪之人。“人若任意用诡计杀了他的邻舍,就是逃到我的坛那里,也当捉去把他治死”(出埃及记21:14)。因为约押不肯离开,于是所罗门让人在祭坛前处死了他。
i.“如果不杀约押,那就是侮辱正义。大卫拖延这么久是有责任的;但可能他统治时期的环境不容许他过早采取行动。”(克拉克)
c. 惟有大卫和他的后裔,并他的家与国,必从耶和华那里得平安,直到永远: 这只有当大卫的子孙跟从耶和华时才会实现。我们的命运不由祖先决定,而是取决于我们今天与神的关系。
i. 本章早些时候,大卫就提醒过所罗门神的应许,强调了这一原则:“你的子孙若谨慎自己的行为,尽心尽意、诚诚实实地行在我面前,就不断人坐以色列的国位。”(列王纪上2:4)
6.(36-46)所罗门与示每了结过去的问题。
王差遣人将示每召来,对他说:“你要在耶路撒冷建造房屋居住,不可出来往别处去。你当确实地知道,你何日出来过汲沦溪,何日必死。你的罪(原文作“血”)必归到自己的头上。”示每对王说:“这话甚好。我主我王怎样说,仆人必怎样行。”于是示每多日住在耶路撒冷。过了三年,示每的两个仆人逃到迦特王玛迦的儿子亚吉那里去。有人告诉示每说:“你的仆人在迦特。”示每起来,备上驴,往迦特到亚吉那里去找他的仆人,就从迦特带他仆人回来。有人告诉所罗门说:“示每出耶路撒冷往迦特去回来了。”王就差遣人将示每召了来,对他说:“我岂不是叫你指着耶和华起誓,并且警戒你说:‘你当确实地知道,你哪日出来往别处去,那日必死’吗?你也对我说:‘这话甚好,我必听从。’现在你为何不遵守你指着耶和华起的誓和我所吩咐你的命令呢?”王又对示每说:“你向我父亲大卫所行的一切恶事,你自己心里也知道,所以耶和华必使你的罪恶归到自己的头上。惟有所罗门王必得福,并且大卫的国位必在耶和华面前坚定,直到永远。”于是王吩咐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他就去杀死示每。这样,便坚定了所罗门的国位。
a. 不可出来往别处去:示每是前王扫罗家族的成员,他对大卫家是一个威胁(撒母耳记下16:5-8)。大卫嘱咐所罗门不要让示每安然去世(列王纪上2:9),因此所罗门把示每软禁起来。
b. 这话甚好:示每知道所罗门对他仁慈宽厚,所以他不仅同意了这个安排,而且还很感激。
c. 现在你为何不遵守你指着耶和华起的誓和我所吩咐你的命令呢:所罗门向示每施慈爱,示每却滥用所罗门对他的仁慈。这看似主要是疏忽或遗忘所致,但忽视或忘记与王的约定是有罪的。
d. 这样,便坚定了所罗门的国位:这一章表明,所罗门的王位在早期就已稳固,不像大卫或扫罗在位时的情况。
i. 对所罗门来说,最初展现出的公正至关重要。“他似乎认为,只要这些恶人未受惩罚,国家就无法繁荣昌盛;这是神要求他履行的正义之举,以稳固并延续他的王位。”(克拉克)
ii.“将他此时的处境与他的两位前任,扫罗和大卫,在统治初期的情况相比较,是很有意思的。扫罗和大卫都曾在某种程度上面临本国同胞的怀疑或反对;两人都以果断的行动、谅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处理这个问题。然而,所罗门迅速且无情地消灭了他潜在的敌人。”(佩恩,Payne)
iii.“哦,但愿我们能同样迅速地除掉我们生命中,那些主要的叛逆者,即那些威胁我们宝贵灵魂的严重罪行!”(特拉普)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