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 第9章 — 前面的争战与过往的失败
A. 思考前面争战。
1. (1-2) 前面争战的艰难
“以色列啊,你当听!你今日要过约旦河,进去赶出比你强大的国民,得着广大坚固、高得顶天的城邑。那民是亚衲族的人,又大又高,是你所知道的;也曾听见有人指着他们说:‘谁能在亚衲族人面前站立得住呢?’
a. 你今日要过约旦河:以色列正站在应许之地的门槛上,距离神要施行奇迹使他们过约旦河(约书亚记3)仅有几周的时间。
i. “这话大概是在他们出埃及旅程第四十年的第十一个月说的,次年正月他们就渡了河;在此期间摩西去世。”(克拉克)
b. 进去赶出比你强大的国民:神正引领以色列人迎接一场超出他们自身能力的挑战。这是一场考验,只有他们信靠神才能应对。
c. 得着广大坚固、高得顶天的城邑:这与以色列人在38年前12个探子经过迦南时听到的报告相同。他们回来说:然而住那地的民强壮,城邑也坚固宽大,并且我们在那里看见了亚衲族的人。(民数记13:28)。以色列人在38年前听到这一报告时,他们拒绝凭信心攻取迦南。如今,新一代人再次面对同样的敌人,他们要信靠神来成就他的应许。
i. 神并未给以色列人灌输一种虚假的自信或兴奋感。他希望他们切实了解前方战场的真实情况。耶稣同样以这种现实的态度呼召了他的门徒。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耶稣告诫那些可能成为门徒的人,跟随他要付出巨大代价。
ii. 这远远超出了以色列人的自然能力,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全然地信靠神。此事不仅超出了他们的力所能及的范围,而且半信半疑的信心也无济于事。
2. (3) 面对艰难战斗仍然可以得胜的原因。
你今日当知道,耶和华你的神在你前面过去,如同烈火,要灭绝他们,将他们制伏在你面前。这样,你就要照耶和华所说的赶出他们,使他们速速灭亡。
a. 今日当知道:正如以色列人必须明白,靠自己的力量征服迦南是不可能之事,他们也应当明白,靠着主得胜也是必然的。
b. 耶和华你的神在你前面过去,如同烈火,要灭绝他们:神能够征服迦南人,并且他会为以色列而战。在某些战斗中,神确实是直接这样做的(约书亚记10:10-11、14)。在其他一些战斗中,神通过约书亚和以色列的军队来作工。“你就要……赶出他们,使他们速速灭亡。”这句话就暗示了这一点。神呼召以色列人与他同工(哥林多后书6:1)。
i. 几乎与此同时,摩西既说以色列人要赶出当地居民(第3节),又说耶和华会把他们赶出去,这再次表明以色列人的能力来自耶和华。他们不过是耶和华所用的工具罢了(卡兰德)
c. 使他们速速灭亡:神不希望以色列人怜悯迦南人。他希望以色列人成为对迦南人及其堕落文化进行审判的独特军队,因为迦南人的文化极其堕落,理应受到这样的审判。
i. 考古学家威廉・F・奥尔布赖特在他的《从石器时代到基督教》一书中描述了迦南宗教的主要关注点:性。考古学家发掘出的主要神像中,有数百个呈性感姿势的裸体女性形象,以及与同性恋崇拜相关的男性神像。(《从石器时代到基督教》,第232-235页)
ii. “这样,以色列取代了迦南人,后者有着狂欢式的自然崇拜,以蛇的象征和肉感的裸体来表现生育崇拜,还有粗俗的神话。”(奥尔布赖特,第281页)
3.(4-6)当耶和华赐予他们胜利时产生骄傲的危险。
“耶和华你的神将这些国民从你面前撵出以后,你心里不可说:‘耶和华将我领进来得这地,是因我的义。’其实耶和华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是因他们的恶。你进去得他们的地,并不是因你的义,也不是因你心里正直,乃是因这些国民的恶,耶和华你的神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又因耶和华要坚定他向你列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起誓所应许的话。“你当知道,耶和华你神将这美地赐你为业,并不是因你的义,你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
a. 你心里不可说:以色列人的骄傲试探首先出现在他们的思想中。在人说出骄傲的言语之前,骄傲的念头已先在心中滋生。所以,以色列人不可在心中认为,是因自己的义,耶和华才将那地赐给他们。相反,是因迦南各民族的恶。
i.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神子民因着对耶稣基督及其救赎的信心、靠着恩典而得救这件事。信徒绝不可认为,他们在神面前获得称义的地位,是由于自己的义。
ii. 约翰·特拉普记录了古时的几句谚语,反映了人类渴望在神面前靠自己挣得义和称义。有人说,“我可不会平白无故就进天堂。”还有人说,“给我天堂,因为这是你欠我的。”这种想法在一个古老的罗马天主教教导中也有所表达,它要人在临终前这样祷告:“主,把我的义与基督的义结合起来,”仿佛两者结合在一起可以成就什么事情。非但如此,神的子民反而要单单仰望耶稣的义。
iii. “这些话语揭示了另一种危险……即,把神对他们的良善,归结为他们自身的公义。就这些人而言,随着时间推移,正是这种特殊的罪导致了他们的灭亡。他们开始轻视他人,这无疑是自以为义骄傲的标志。”(摩根)
b. 你本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其意思是,以色列人就如同一只叛逆的役用家畜,本应负重前行,却会硬着颈项抗拒神加在他们身上的轭。他们不愿在生活中顺服神的引领。
i. “硬着颈项’是一个比喻,象征着固执,暗示着不愿意顺服神主权的轭。”(梅里尔)
B. 以色列硬着颈项的特性尽显在他们过去的失败中。
1. (7) 呼吁记住他们过去的叛逆。
你当记念不忘,你在旷野怎样惹耶和华你神发怒。自从你出了埃及地的那日,直到你们来到这地方,你们时常悖逆耶和华。
a. 当记念不忘:神提醒以色列人他们对他的悖逆,目的并非要让他们感到沮丧或失败。而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软弱,从而信靠他。他们需要记住,整个出埃及的旅程都充满了他们的悖逆。
b. 你们时常悖逆耶和华:记住他们过去对神的悖逆及其带来的痛苦后果,可以帮助以色列人活出耶稣所说的谦卑的态度,耶稣说这是蒙福生活的重要基础(马太福音5:3)。
2. (8-21) 记念在何烈山的悖逆
你们在何烈山又惹耶和华发怒,他恼怒你们,要灭绝你们。我上了山,要领受两块石版,就是耶和华与你们立约的版。那时我在山上住了四十昼夜,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耶和华把那两块石版交给我,是神用指头写的。版上所写的,是照耶和华在大会的日子,在山上从火中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过了四十昼夜,耶和华把那两块石版,就是约版,交给我,
对我说:‘你起来,赶快下去!因为你从埃及领出来的百姓已经败坏了自己,他们快快地偏离了我所吩咐的道,为自己铸成了偶像。’
“耶和华又对我说:‘我看这百姓是硬着颈项的百姓。你且由着我,我要灭绝他们,将他们的名从天下涂抹,使你的后裔比他们成为更大更强的国。’
于是我转身下山,山被火烧着,两块约版在我两手之中。我一看见你们得罪了耶和华你们的神,铸成了牛犊,快快地偏离了耶和华所吩咐你们的道,我就把那两块版从我手中扔下去,在你们眼前摔碎了。因你们所犯的一切罪,行了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惹他发怒,我就像从前俯伏在耶和华面前四十昼夜,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我因耶和华向你们大发烈怒,要灭绝你们,就甚害怕,但那次耶和华又应允了我。耶和华也向亚伦甚是发怒,要灭绝他,那时我又为亚伦祈祷。我把那叫你们犯罪所铸的牛犊用火焚烧,又捣碎磨得很细,以致细如灰尘,我就把这灰尘撒在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中。
a. 你们在何烈山又惹耶和华发怒:这让人想起了在西奈山的事件,当摩西在西奈山上停留了许久,从神那里领受的律法时,以色列人却在那时拜金牛犊。(出埃及记32)。
i. 我在山上住了四十昼夜,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这段显然充满奇迹的旅居经历,切实印证了摩西自己的感悟:“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申命记8:3)”(梅里尔)
b. 是神用指头写的:摩西在西奈山上领受的最初的法版是神亲手所写(出埃及记32:16),其上刻有十诫。神在山上从火中向以色列人宣告了十诫(出埃及记20:1,18-19)。
i. “石版或约的石版是记录盟约的‘文件’。这与近东契约形式相同,约是刻录在石版上的。”(汤普森)
c. 使你的后裔比他们成为更大更强的国:神告诉摩西,他要审判灭绝以色列人,然后从摩西的后裔兴起一个新的民族。
d. 山被火烧着:西奈山上燃烧的火焰,是神荣耀和他圣洁同在的有形象征。当以色列人首次来到西奈山时,山就开始燃烧了(出埃及记19:18)。那些火焰连续燃烧了四十天,甚至就在以色列人铸造金牛犊并开始敬拜它的时候,火焰仍在燃烧中。
i. 铸成了牛犊:“这头牛犊并非被当作崇拜的对象,而是被当作神的象征。在古代近东地区的一些事例或文化现象中,有单独出现的动物形象,但其情境表明它们象征着某种神。试图用金牛犊来象征耶和华在他子民中间的同在,这只会导致极大的混乱。”(汤普森)
e. 我就把那两块版从我手中扔下去,在你们眼前摔碎了:由于以色列人悖逆了耶和华,摩西极其愤怒,摔碎了神亲自用手指在其上写了字的石版(出埃及记32:19)。
i. “(摩西摔碎法版)并非出于失控的情绪,而是出于对神荣耀的热忱,并且是受神的灵的引导,以此向百姓表明,记载在法版上的神与他们之间的约已被破坏、失效,他们如今已完全失去神的恩宠,从神那里所能指望的唯有烈怒与严厉的审判。”(普尔)
f. 就甚害怕:此处的希伯来语词较为生僻,在七十士译本中被译为含义强烈的 ekphobos一词,意思是“极其害怕”或“惊恐万分”。当摩西看到以色列人的罪,又深知神的圣洁,他为以色列百姓就甚害怕。
g. 我又为亚伦祈祷:出埃及记32:1 — 6详细记载了亚伦的罪,他的罪如此严重,若不是摩西为他祷告,他必定会被神审判灭绝。摩西是一个靠祷告大有能力的人,也是一个爱他哥哥亚伦的人。
i. “摩西为亚伦代求的事,出埃及记中并未提及……根据申命记的记载,就连以色列的大祭司也需要从审判中被拯救出来。”(汤普森)
h. 用火焚烧,又捣碎磨得很细:摩西用火焚烧偶像金牛犊,将其磨碎,并把粉末撒在百姓的饮用水中(出埃及记32:20),这至少有三个原因。
· 表明这个神什么都不是,轻易就被毁掉。
· 彻底销毁偶像。
· 让人民立即承受他们犯罪的后果。
3. (22-24) 补充性说明:回忆在他备拉、玛撒、基博罗哈他瓦和加低斯巴尼亚的悖逆。
“你们在他备拉、玛撒、基博罗哈他瓦又惹耶和华发怒。耶和华打发你们离开加低斯巴尼亚,说:‘你们上去,得我所赐给你们的地。’那时你们违背了耶和华你们神的命令,不信服他,不听从他的话。自从我认识你们以来,你们常常悖逆耶和华。
a. 在他备拉:他备拉的名字意为“燃烧”,这指的是在民数记11:1-3中记录的事件。当以色列人民第一次离开西奈山前往加低斯·巴尼亚和应许之地时,他们立刻抱怨,于是神便在那里降下了审判之火,他们称那地为他备拉,因神在那里降下了审判的火焰。
b. 玛撒:出埃及记17:7描述了一个名为玛撒的地方的命名由来,“玛撒”的意思是 “试探”,因为在那里,以色列人在旷野中怀疑神对他们的慈爱关怀,而激怒了神。
c. 基博罗哈他瓦: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贪欲之人的坟墓”,是以色列不想要吗哪,却想要吃肉的地方,神就将肉赐给他们。然而,神奇供应的肉却给那些心怀贪婪和不满的人带来了灾祸(在民数记11:31-34中有描述)。
d. 耶和华打发你们离开加低斯巴尼亚:摩西简要回忆了在加低斯·巴尼亚的悖逆事件,在那里以色列怀疑神对他们的爱,拒绝凭信心进入应许之地—— 以此悖逆了耶和华(民数记13,14)。
e. 不信服他,不听从他的话:以色列对神的不顺服始于不信,未能信服他。他们不相信神爱他们,不相信神有足够的能力将他们带入应许之地。综合这些经文中提到的事件和地点,我们清晰看到以色列人在旷野中长期悖逆神的历史(自从我认识你们以来)。
i. 在每一个事例中,以色列人都质疑神为他们生命所定的计划。他们既不相信神的应许,也不遵守神的命令。”(汤普森)
ii. “我们应当记录下自己的罪,时常查看,即便这些罪已获赦免,也应如此。这样我们就可以重新悔改,使我们的灵魂保持谦卑、柔顺和更新。”(特拉普)
4. (25-29) 以色列人在何烈山叛逆时,摩西为他们代求。
“我因耶和华说要灭绝你们,就在耶和华面前照旧俯伏四十昼夜。我祈祷耶和华说:‘主耶和华啊,求你不要灭绝你的百姓。他们是你的产业,是你用大力救赎的,用大能从埃及领出来的。求你记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不要想念这百姓的顽梗、邪恶、罪过,免得你领我们出来的那地之人说:耶和华因为不能将这百姓领进他所应许之地,又因恨他们,所以领他们出去,要在旷野杀他们。其实他们是你的百姓、你的产业,是你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领出来的。’”
a. 我祈祷耶和华说:摩西的这伟大的代祷在出埃及记32:11-14中有更详细的描述。摩西因神过去对以色列的信实(你用大力救赎的),祈求神怜悯以色列人。
i. “他作为代祷者的工作十分卓越。事实上,从圣经的描述来看,若不是因为摩西无私的代祷以及神的慈悲宽容,这个民族早就灭亡了。”(汤普森)
ii. “摩西的这篇祷告(19-20节)是以色列历史上最关键的干预之一(出埃及记32:9-14)。另一个同样具有重大意义的祷告是撒母耳在米斯巴的祷告(撒母耳记上 7:5,8-9)。当神告诉耶利米,在犹大国最后的日子里,他不会再顾念犹大时,神向耶利米提起这些大有功效的祷告(耶利米书15:1)。”(卡兰德)
b. 求你记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因神过去对列祖的信实,恳求神怜悯以色列人。
i. “就好像他在说:‘这些人是这些先祖们的后裔,而那约是神与那些列祖所立,为的就是这些后裔。’神将诸多祝福赐予那些相对而言并不配得的人,要么是为了他们敬虔的祖先的缘故,要么是因为他们与虔诚之人的关系。”(克拉克)
c. 免得你领我们出来的那地之人说:耶和华因为不能将这百姓领进他所应许之地:摩西因着对神自己的名的荣耀,以及神在列邦中声誉的关切,祈求神怜悯以色列人。
d. 你的百姓,你的产业……你用大能……伸出来的膀臂:摩西祈求神怜悯以色列人,因为他们是神的百姓。在很多方面,摩西可以向神祷告时,称以色列人为属神的子民。
i. 我们可以带着同样的心,在神面前以同样的理由,来祈求神的怜悯和大能。像这样基于坚实理由的祷告,远比仅仅向天上抛掷愿望要有效得多。我们可以满有信心地祷告:
· 因着神过去对我们的信实。
· 因着他过去对我们祖先的信实。
· 因着他在列国中的荣耀和声誉。
· 因我们是他的百姓。
ii. 牢记这些事也是一种提升我们祷告的方式。当我们只为那些与神的荣耀相符的事祷告时,我们的心就放在了正确的事情上。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