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10章 — 金牛犊事件后以色列的复兴
A. 西奈山悖逆事件后神对以色列的恢复计划
1. (1-5) 以色列必须回归神的道,因此神吩咐制作新的法版。
“那时耶和华吩咐我说:‘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上山到我这里来,又要作一木柜。你先前摔碎的那版,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你要将这版放在柜中。’
于是,我用皂荚木作了一柜,又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手里拿这两块版上山去了。耶和华将那大会之日、在山上从火中所传与你们的十条诫,照先前所写的,写在这版上,将版交给我了。我转身下山,将这版放在我所作的柜中,现今还在那里,正如耶和华所吩咐我的。
a. 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摩西摔碎了法版(出埃及记32:19),这不仅是出于愤怒,也是以一种强烈的直观方式,表明以色列人破坏了神的律法以及神与他们所立的约。如今神吩咐他们制作两块新的石版,以此恢复律法。
i. 你先前摔碎的那版:“最初法版的破碎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无意间,它具有了一种象征意义。人类对待神的律法向来如此。”(摩根)
ii. 在约西亚王的日子里,当神的子民再次专注于神的话时,悔改和复兴就临到了他们(列王纪下22:8-23:25)。
b. 照先前所写的,写在这版上:神希望他的成文话语成为以色列与他恢复关系的起点。因此,神赐下了第二套法版,甚至亲手将诫命写在这些法版上。
i. “这是神恢复之恩典的有力彰显。“整本圣经都充满了这样的真理:他为被逐之人找到回归之路,给失败的人第二次机会;重写被破坏的律法,恢复被蝗虫吃掉的岁月,重新塑造受损的器皿,寻找并拯救失丧的人。基于这份恩典,人们可以心怀希望,重新开始。”(摩根)
ii. 这也是神话语默示的有力体现。尽管神并非实际意义上亲手书写圣经,但他确实完美地引导了作者们的思想和笔触,使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摩太后书3:16)。圣经是神所默示的,它似乎是经人类作者之手,实则源自神。
iii. 从火中:“律法是在火中赐下的;它是‘火的律法’(申命记33:2),由‘烈火’的神(希伯来书12:29)赐予,神有火的审判台(以西结书1:27),并要在火中与犯罪者争辩(以赛亚书66:15— 16)。”(特拉普)
c. 将这版放在我所作的柜中,现今还在那里:法版被保存在约柜之中,此后圣经没有再提及这些石版。
i. “此处将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提及,并未严格遵循时间顺序或考虑时间的流逝。实际上,整个过程花费了一些时间,因为必须准备文件,打造约柜,还要准备会幕。”(汤普森)
2. (6-9) 为了解决以色列罪的问题,神设立了持久的祭司职分。
(以色列人从比罗比尼亚干起行,到了摩西拉。亚伦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他儿子以利亚撒接续他供祭司的职分。他们从那里起行,到了谷歌大,又从谷歌大到了有溪水之地的约巴他。那时,耶和华将利未支派分别出来,抬耶和华的约柜,又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侍奉他,奉他的名祝福,直到今日。所以利未人在他弟兄中无份无业,耶和华是他的产业,正如耶和华你神所应许他的。)
a. 亚伦死在那里,就葬在那里。他儿子以利亚撒接续他供祭司的职分:这个关于祭司职分的插入内容说明,在经历了一段悖逆时期之后,要恢复与神的盟约关系,祭司的献祭和代求必不可少。以色列人需要利未人为这个民族献祭、代求和祝福。
i. 祭司职分的需要就是向以色列人表明:“你们不能自己做到这一点。你们必须通过中保来到神面前,中保将为你们赎罪,为你们祈祷,并祝福你们。如果你们拒绝你们的祭司中保,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做这些事,你们将会灭亡。”
ii. 以色列人从比罗比尼亚干起行:“看上去,以色列人离开加低斯后,先是朝着以东行进,随后在开启最后一次绕行以东并前往摩押平原的行程之前,又折返至加低斯。”因此,这里的顺序与民数记33:31-33中的顺序相反。(卡兰德)
b. 又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侍奉他,奉他的名祝福:在经历一段悖逆时期后,若要恢复与神的约之关系,就务必始终将焦点放在弥赛亚耶稣的祭司职事上。耶稣的这项工作,彰显于他在十字架上为罪的代赎、在天上为他的子民的代求,以及从天上赐下的祝福。
i. “侍立在……面前”这个短语是一个习语,意思是“伺候”“服侍”。在旧约中,它用于描述多种服侍。”(汤普森)
ii. “在摩西从山上下来之前,利未人明显不见踪影,之后他们成了耶和华施行愤怒与惩罚的仆人(出埃及记32:25 — 29)。因着被拣选以及他们的顺服,他们证明了自己有资格成为耶和华的产业(9节;参民数记18:20、24)。”(梅里尔)
3. (10-11) 神吩咐以色列人起身前往迦南。
“我又像从前在山上住了四十昼夜。那次耶和华也应允我,不忍将你灭绝。耶和华吩咐我说:‘你起来引导这百姓,使他们进去得我向他们列祖起誓应许所赐之地。’
a. 起来引导这百姓:以色列人在西奈山因金牛犊悖逆,这绝非小事。然而,神并未终止与以色列的约或与他们的关系。在他们回归神的话语并通过他设立的祭司职分后,他们需要继续前进。神要带领他们前往一个地方,他们必须开始这段旅程。
b. 使他们进去得……所赐之地:在经历罪和违背圣约之后与神恢复关系,以色列人需要继续前行。如果人回归圣经,通过耶稣基督在神的祭司职分中寻求指引之后仍然停滞不前,这不会有任何益处。神希望他的子民继续前行,在与他同行的路上不断前行。
B. 神对以色列的要求。
1. (12-13) 耶和华对以色列这个圣约之民的要求。
“以色列啊,现在耶和华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敬畏耶和华你的神,遵行他的道,爱他,尽心尽性侍奉他,遵守他的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为要叫你得福。
a. 耶和华你神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神出于他的恩典,概述了他的诫命,以及在西奈山所立之约之下,他对以色列人的期望(出埃及记24:3-8)。尽管摩西是在摩押平原,在重新立约的背景下向以色列人讲这些话,但这番话对所有神的子民都有普遍的适用性。
i. 在一段极具美感、充满诚意的经文中,摩西总结了神对其子民进入这片土地的要求的真理。这一切揭示了一个事实:一切都取决于他们与神的关系。他们当敬畏神,也就是心怀崇敬;行在他的道中,也就是顺服;爱神,也就是敬拜;事奉神,也就是合作;遵守他的诫命,也就是忠诚。”(摩根)
b. 敬畏耶和华你的神:神要求他的子民有崇敬之心。这种敬畏并非使人躲避神,而是期待我们有一颗极其尊崇神的心,以至于我们会小心谨慎,不愿得罪他。
c. 遵行他的道:神要求他的子民按照他设定的模式生活。神的子民要行在他的路上,而不能偏行己路。以色列要遵行他的道,不能行在自己的路,不能行迦南人的路。
d. 爱他:神要求他的子民爱他。这表示他所期待的爱不是一种自发而生的爱,而是出于决定将他们的爱意倾注于他身上的一种爱。这是一种对神先给予的爱所作出回应的爱。(约翰一书4:19)。
i. “你们要爱他—— 要像信任你的父亲和朋友那样信任他,在你所有的需要中求助于他,并以爱来回报他的爱。”(克拉克)
e. 尽心尽性侍奉他:神要求他的子民侍奉他,奉耶稣的名做一切事(歌罗西书3:17)。对神的服事不应流于表面,而应全心全意投入。
f. 遵守他的诫命、律例:神要求他的子民不仅要知晓他的话语,还要遵守。当神的子民顺服并维护神话语的完整性时,他们就是遵守了他的话语。
g. 为要叫你得福:神的每一条诫命都是为了人类得福而颁布的。他的诫命从来不是单纯为了施行他的权力或凸显自身的重要。神所颁发的每一条诫命都考虑到了人类的最大益处,即便这并非立时就能显现出来
2. (14-15) 神为何对以色列提出这些要求。
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地和地上所有的,都属耶和华你的神。耶和华但喜悦你的列祖,爱他们,从万民中拣选他们的后裔,就是你们,像今日一样。
a. 耶和华但喜悦你的列祖,爱他们:神要求他的子民这样做,因为他们是他特别的产业。虽然天和地都属耶和华,但从他们的列祖开始,他就将关注和注意力放在以色列人身上。
b. 从万民中拣选他们的后裔,就是你们,像今日一样:神拣选以色列人,赋予了他们一些特权,但也托付他们以重大的责任。在与神所立的约之下,以色列在耶和华面前有着独特的责任。
3. (16) 实现神的要求所需的条件。
所以你们要将心里的污秽除掉,不可再硬着颈项。
a. 所以你们要将心里的污秽除掉:以色列所有男性都必须在出生后第八天行割礼(利未记12:3)。但这种小手术仅仅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神所期望的去除肉体欲念的真正工作。神希望以色列人成为属灵的民族,信靠并顺服他,并且像亚伯拉罕那样因信获得同样的义(创世记15:6)。
i. 圣经常用“未受割礼的”这一表述来指代外邦人,他们处在神所立的约之外,与他没有正确的关系(士师记14:3,15:18;撒母耳记上14:6,17:26;使徒行传11:3;加拉太书2:7)。因此,心里的污秽的概念意味着某人可能在表面上是犹太人,但在内心却与神没有正确的关系。
ii. 这个主题在后来的先知书中也反复出现,例如耶利米书4:4(你们当自行隔离,归耶和华,将心里的污秽除掉)。这个概念在利未记26:41;耶利米书9:26;以及以西结书44:7和9节中也有提到。当司提反责备公会会众时,他称他们是心与耳未受割礼的(使徒行传7:51)。
iii. 人要真正遵行神的律法,仅仅得到诫命并有遵守的意愿是不够的。这需要人内心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只有神才能带来。
b. 不可再硬着颈项:硬着颈项这个提法是一个比喻,它描绘出了一幅画面,就像一头农场里的牲畜(比如一头驴或一头牛)那样抗拒主人的意志。神呼召以色列人停止他们的抗拒行为,转而顺服于他。
4. (17-22) 对顺服、敬畏和怜悯的呼召。
因为耶和华你们的神,他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至大的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贿赂。他为孤儿寡妇伸冤,又怜爱寄居的,赐给他衣食。所以你们要怜爱寄居的,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侍奉他,专靠他,也要指着他的名起誓。他是你所赞美的,是你的神,为你作了那大而可畏的事,是你亲眼所看见的。你的列祖七十人下埃及,现在耶和华你的神使你如同天上的星那样多。
a. 耶和华你们的神,他是万神之神,万主之主:这一小段诫命的基础建立在神的属性之上。雅威(耶和华),以色列的立约之神,无论在本质上还是权柄上,都超越万神之上。他是至大的神,大有能力,大而可畏。
i. 也就是说,他是一切存在与力量的源头;除他之外,所有作用力都是有限的;只要他乐意,他能够抵消、延缓或摧毁所有受造物的一切行动。如果他决定拯救,无人能够毁灭;如果他决意毁灭,无人能够拯救。我们多么需要有这样一位神作为我们的朋友啊!”(克拉克)
ii. 万神之神:“这些称谓并不意味着其他神明或主宰的实际存在,而神在其之上统治着它们。相反,作为神和主,他对万物拥有至高无上的权柄。这种最高级的表达是基于一种观念,即虽声称有其他神灵存在,但并不承认其真实性。”(卡兰德)
iii. 大有能力:“形容词‘大有能力’(gibbor)通常用于形容勇士,似乎带有圣战的意味,在圣战中,耶和华作为战斗的领袖展现出勇士的特质(诗篇24:8;以赛亚书9:6,10:21,42:13;耶利米书20:11)。”(汤普森)
b. 不以貌取人,也不受贿赂: 神要求子民践行公义、心怀怜悯、心存敬畏,皆因这些美德映射出神自身品格的特质。神以怜悯之心为孤儿寡妇伸冤,并且怜爱寄居的。
i. 因为神怜爱寄居的,信徒因此也要怜爱寄居的。“要表明你们是神的朋友……朋友是志同道合的。”(特拉普)
ii. “神在社会领域所做的事,他的子民也应当效仿(参见出埃及记22:22–24)。他们必须对生活在他们中间寄居的人格外敏感,特别是因为他们在埃及也曾做过寄居的(第19节)。”(梅里尔)
c. 为你作了那大而可畏的事:神呼吁他的子民顺服他,这是基于他为他们所成就的事。服事与顺服主是对他良善的感恩回应。如果缺乏顺服和敬畏,往往也缺乏对主所做之事的感恩。
i. 神为以色列所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使他们成一个显赫的民族。雅各的家族大约七十人下到埃及,经过400多年成为人口如同天上的星那样多的民族。
d. 他是你所赞美的:这句话对神和神的子民至少有两层含义。首先,他是赞美的对象。其次,他使他的子民值得称赞。神的子民中任何的智慧、美好或技能都不是他们自身值得赞美,而是神配得赞美,他是你所赞美的。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