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11章 —以色列的祝福与咒诅
A. 以色列过去和未来的祝福。
1. (1-7) 以色列必须记住神已经祝福他们的许多方式。
“你要爱耶和华你的神,常守他的吩咐、律例、典章、诫命。你们今日当知道,我本不是和你们的儿女说话,因为他们不知道,也没有看见耶和华你们神的管教、威严、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并他在埃及中向埃及王法老和其全地所行的神迹奇事;也没有看见他怎样待埃及的军兵、车马。他们追赶你们的时候,耶和华怎样使红海的水淹没他们,将他们灭绝,直到今日,并他在旷野怎样待你们,以致你们来到这地方;也没有看见他怎样待流便子孙以利押的儿子大坍、亚比兰,地怎样在以色列人中间开口吞了他们和他们的家眷,并帐棚与跟他们的一切活物;惟有你们亲眼看见耶和华所作的一切大事。”
a. 你要爱耶和华你的神:神命令以色列人去爱他。爱并非完全取决于神子民的冲动或情感。而是人自己选择爱主,也可以选择不爱主。
i. 此外,这吩咐也提醒人们,神真正希望从他的子民那里得到的是他们的爱。我们可以给神一百样其他东西,但除非我们也将爱给他,否则这一切都无足轻重。正如耶稣在启示录2:4中对以弗所教会所说: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责备你,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失去爱就等于失去一切。
b. 常守他的吩咐、律例、典章、诫命:爱神的人会想要讨他喜悦,并按神话语中的启示去尊崇他。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不顺服神,也就在多大程度上表明他对神的爱有所欠缺。
i. 正如耶稣在约翰福音14:15中所说:“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对耶稣真正的爱会体现在顺服上。
c. 我本不是和你们的儿女说话,因为他们不知道,也没有看见:摩西这番话,是对亲眼见证了神在以色列施行祝福与管教的那一代人说的。他说话的对象,是本应知晓并铭记这些事的一代人。
i. 耶和华……将他们灭绝,直到今日:“有文献证实,出埃及时期法老阿蒙霍特普二世之后的埃及国王,图特摩斯四世和阿蒙霍特普三世,在‘直到今日’所指的时期(即大约公元前1400年)之后,才能够组建大规模军队或开展重大军事行动。在此之前,他们都无法做到。”(梅里尔)
d. 大坍、亚比兰:他们是可拉叛乱中的两个主要同伙,或许还是叛乱的煽动者。当可拉、大坍和亚比兰挑战以色列的领导权时,神为他的仆人摩西申明了是非。
e. 所行的……他怎样待……怎样使……将他们灭绝……怎样待你们……他怎样待……耶和华所作的一切大事:摩西呼吁以色列人铭记神在他们历史中所行的事。思考神的作为比思考人的作为更为重要。
i. “我们应当积极记录神为我们所做的事(诗篇102:18),以帮助我们保留那善忘的记性,并激发我们迟钝的心,使我们更加敬虔。”(特拉普)
ii. 大多数社会历史和个人历史所关注的都是人所做的事。但神希望他的子民看历史时,要看到他所做的事。当我们关注神的作为而非人的作为时,我们就能学到更多,也能受益更多。
iii. 因为以色列人亲身经历了神如此多伟大的作为,所以他们负有高度的责任。“他们既不能以无知为借口,也不能以缺乏个人责任感为由推脱他们的责任。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本应成为最大的动力,来回应并顺服神。”(梅里尔)
2. (8-15) 在迦南地蒙福的有条件应许。
“所以,你们要守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诫命,使你们胆壮,能以进去,得你们所要得的那地,并使你们的日子,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和他们后裔的地上得以长久,那是流奶与蜜之地。你要进去得为业的那地,本不像你出来的埃及地,你在那里撒种,用脚浇灌,像浇灌菜园一样。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你们若留意听从我今日所吩咐的诫命,爱耶和华你们的神,尽心尽性侍奉他,他必按时降秋雨春雨在你们的地上,使你们可以收藏五谷、新酒和油。也必使你吃得饱足,并使田野为你的牲畜长草。
a. 所以,你们要守……一切诫命:铭记神在过去为以色列人所做的事,应当促使以色列人更加顺服和信靠,这将使他们有能力得着应许之地。
b. 那是流奶与蜜之地:如果以色列人觉得顺服神及其诫命是一种牺牲,那么这是一种回报丰厚的牺牲。神应许给他们的土地远比埃及优越,这片土地无需人工灌溉,而是由神降下的雨水滋润,降临在顺服的以色列民身上。
i. 称埃及为一个用脚灌溉的地方,这是指一种人工灌溉系统,该系统使用脚驱动的泵,将水从尼罗河抽到附近的田地。迦南地有雨水滋润,无需使用这种灌溉方式。
ii. 用脚灌溉:“所提到的技术在古代文献和图画中有记载,并且在埃及的某些地方仍然使用。它由沟渠、运河和蓄水池网络组成,河水可以通过一种类似于踏板轮的装置shaduf(阿拉伯语)被‘抽取’。这个装置由踏板或类似系统驱动,所以确实可以说灌溉是用脚完成的。”(梅里尔)
c. 你们若留意听从我……的诫命:神应许供应以色列人的承诺是有条件的。他们必须留意听从他所吩咐的一切。如果他们将神及其荣耀置于首位,神就应许供应他们。耶稣后来也讲到同样的原则(马太福音6:33)。
i. 降雨祝福的应许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迦南有一位颇具吸引力的神叫巴力,据说他掌控着天气和降雨。也许以色列人会受诱惑而想:“既然我们到了迦南,如果想要降雨,就必须敬拜迦南的雨神。”但神应许,如果他们敬拜并顺服他,他就会降下充足的雨水。
d. 秋雨春雨:秋雨在十月和十一月降下,有助于软化土地以便犁地和为播种准备土壤。春雨大约在四月降下,有助于庄稼最终成熟收割。这两个季节的降雨对农业丰收都很有帮助。
i. “我们所理解的头次或早降的雨是指在犹太地大约在十一月的降雨,那时他们播种,这场雨有助于湿润和预备土地,使种子生长。晚降的雨大约在四月降下,那时谷物已茁壮成长,这场雨有助于使谷穗饱满成熟。除了这两个季节,犹太地区很少降雨。”(克拉克)
e. 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神宣告他对以色列地的特别眷顾,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他是全地的主(诗篇24:1),但他选择了我们通常称之为以色列的这片土地,作为他救赎工作的中心。神说他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全年不断。
i. “这是对圣地引人注目的描述,而且它在世界地理和历史中占据的地位同样非凡……鉴于圣经的记载,以及依据这些记载对其历史的解读,我们想到这片土地时,不禁满怀敬畏。这是神所眷顾的土地”(摩根)
3. (16-17) 警告以色列在富足时远离神的危险。
你们要谨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离正路,去侍奉敬拜别神。耶和华的怒气向你们发作,就使天闭塞不下雨,地也不出产,使你们在耶和华所赐给你们的美地上速速灭亡。
a. 免得心中受迷惑:神必须警告以色列人警惕富足带来的迷惑。在富足时背离神的人是受了迷惑,他们认为是因着个人的作为才挣得这福分,从而变得骄傲和自我依赖。
b. 就使天闭塞不下雨:在以利亚作先知的时代,以色列王亚哈作恶,这样的审判就临到了以色列(列王纪上17:1)。
i. 对降雨的持续需求使以色列人始终依赖耶和华。对信徒来说,经历一些事让他们持续不断地依赖耶和华,这是件好事。神的子民绝不应该轻视这些事物,或希望有一天不再那么依赖神。
4. (18-21) 常将神的话存于心便可得福
“你们要将我这话存在心内,留在意中,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也要教训你们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又要写在房屋的门框上,并城门上,使你们和你们子孙的日子,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的地上得以增多,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样多。
a. 将我这话存在心内,留在意中:神呼召以色列人不仅要诵读和知晓神的话语,更要珍视它。当人明白神是谁,以及明白神通过圣经所说的话是何等奇妙后,理应重视神的话语。
b. 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从神首次在逾越节相关事宜中对以色列人提及这一概念(出埃及记13:9、16),我们就应将其视为一种象征,意味着我们要极其看重某个真理或理念。神的诫命对于以色列人而言,应当如同手上或头上的记号那般熟悉且醒目。
i. 到耶稣那个时代,犹太人以这段经文(以及申命记6:8)为依据,形成了佩戴经匣的习俗。经匣是一种小盒子,里面装着写有经文的羊皮纸,这个盒子通过皮带固定在前额或手上。
c. 都要谈论:无论是坐下,行走,或出入,神的话语应成为他们始终不变的谈话主题。如今的信徒也应当思考,在自己日常的交谈当中,神的话语及其真理究竟占据了多大的比重。
i. 如天覆地的日子:“如天在地之上那般长久’这种表述,生动地说明了‘永远’的意思。对于顺服神的人而言,神向列祖起誓所应许的,永远不会落空。”(汤普森)
B. 祝福与咒诅的抉择。
1. (22-25) 祝福的应许。
“你们若留意谨守遵行我所吩咐这一切的诫命,爱耶和华你们的神,行他的道,专靠他,他必从你们面前赶出这一切国民,就是比你们更大更强的国民,你们也要得他们的地。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都必归你们,从旷野和黎巴嫩,并幼发拉底大河,直到西海,都要作你们的境界。必无一人能在你们面前站立得住;耶和华你们的神,必照他所说的,使惧怕惊恐临到你们所踏之地的居民。
a. 爱耶和华你们的神,行他的道,专靠他:所有的诫命都可以用这三个词组来概括(爱,行,专靠)。每个词所表达的,都不只是勉强和被迫的顺服,而是神与他子民之间真实的爱的关系,顺服是自然地源于这种关系。
i. “若忽视与神的这种个人关系,仪式、礼节以及其他宗教表象都将毫无意义。”(梅里尔)
b. 他必……赶出……就是比你们更大更强的国民:神应许为顺服的以色列人争战,他也确实如此行(约书亚记10:10-11、14)。有许多人希望神为他们争战,却不愿顺服,也不愿培养那种能催生顺服,深厚的爱的关系。
c. 凡你们脚掌所踏之地:就在以色列人即将越过约旦河进入迦南地时,神向约书亚重申了这一应许(约书亚记1:3)。
i. “值得注意的是,大卫和所罗门建立的帝国覆盖了所有这些地区(撒母耳记下8:1–14;列王纪上4:21–24),但同样重要的是,尽管约旦河东岸经历了神的祝福,由流便、迦得和玛拿西半支派居住(参民数记32:33-42),但它并不在古时应许之地的范围内。”(梅里尔)
d. 必无一人能在你们面前站立得住:当以色列人以爱心行在主面前并顺服他时,他们就不可战胜。因为与他们同在的神,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强大(约翰一书4:4)。神使迦南人对以色列人心生惧怕惊恐(约书亚记2:9)。
2. (26-28) 选择:祝福还是咒诅?
“看哪,我今日将祝福与咒诅的话都陈明在你们面前。你们若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诫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们的,就必蒙福;你们若不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诫命,偏离我今日所吩咐你们的道,去侍奉你们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就必受祸。
a. 看哪,我今日将祝福与咒诅的话都陈明在你们面前:神在西奈山与以色列人所立的旧约,包含三大要素:律法、献祭和选择。以色列人有一个选择—— 顺服就得福,悖逆就受咒诅。他们与神所立之约构成了一种因果关系。
i. 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耶稣基督里,信徒与神并非旧约的关系。他们可以期待祝福,但并非是靠他们的顺服,而是因为他们在耶稣里的地位。在新约中,人该受的咒诅都加在了耶稣基督身上(加拉太书3:10-14)。尽管人悖逆可能会因自然后果产生咒诅,并传递给后代,甚至可能会有神的管教,但在新约之下,神不会惩罚或咒诅信徒。这是因为他们所当承受的一切,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已归在耶稣身上。
b. 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在这个约之下,选择权在以色列人手中。如果他们想要像大卫和所罗门时代那样蒙福,就应当遵行神的道。但如果他们悖逆,就会像后来多数列王统治时期那样受咒诅。
i. 人必须做出选择。不存在中立地带。神不会对他们置之不理。要么是祝福,要么是咒诅,无论哪种情况,神都将借此荣耀自己。
c. 去侍奉你们素来所不认识的别神:以色列人的悖逆,本质上就是偶像崇拜。那些悖逆而行的人,高举自己对抗神。他们宣称自己的规则、标准和欲望,都比神的更重要。这是最常见的偶像崇拜形式。
3. (29-32) 将选择摆在众人面前。
及至耶和华你的神领你进入要去得为业的那地,你就要将祝福的话陈明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的话陈明在以巴路山上。这二山岂不是在约旦河那边、日落之处,在住亚拉巴的迦南人之地,与吉甲相对,靠近摩利橡树吗?你们要过约旦河,进去得耶和华你们神所赐你们为业之地,在那地居住。你们要谨守遵行我今日在你们面前所陈明的一切律例、典章。”
a. 你就要将祝福的话陈明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的话陈明在以巴路山上:在基利心山上宣读祝福,在以巴路山上宣读咒诅,这在后续章节会有详细记载,并在约书亚记8:30-35中得以施行。神希望这约为全体以色列人所知,因为整个民族都在此约之下。
i. “这约最初在西奈山订立(出埃及记19:1-8),如今在摩押平原重申(申命记29:1),以色列人过约旦河后还需再次重申。从约书亚记8:30-35可以清楚看出,这样的仪式最终得以举行。”(汤普森)
b. 基利心山……以巴路山:基利心这个名字与丰收有关,而以巴路这个名字与贫瘠有关。合适的是,祝福来自基利心,而诅咒是来自以巴路山。
i. 基利心山位于从示剑到撒玛利亚的道路所经过山谷的南侧,以巴路山位于北侧。示剑位于两山之间的山肩处,因此得名(希伯来语‘sekem’意为‘肩膀’)。”(汤普森)
ii. 毫无疑问,选择这两座山是因为它们的中心位置以及举办此类活动的天然适宜性。它们彼此相邻,海拔都约3000英尺,以巴路山比基利心山高约230英尺。”(卡兰德)
iii.“凡是去过这些地方的人都一致证实,基利心山极为肥沃,而以巴路山极为荒凉。”(克拉克)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