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记第2章 — 摩西回忆旷野的岁月以及前往迦南的旅程
A. 摩西回忆旷野的岁月。
1. (1-7) 摩西回忆穿越以东的旅程。
“此后,我们转回,从红海的路往旷野去,是照耶和华所吩咐我的;我们在西珥山绕行了许多日子。耶和华对我说:‘你们绕行这山的日子够了,要转向北去。你吩咐百姓说:你们弟兄以扫的子孙住在西珥,你们要经过他们的境界,他们必惧怕你们,所以你们要分外谨慎。不可与他们争战,他们的地,连脚掌可踏之处,我都不给你们,因我已将西珥山赐给以扫为业。你们要用钱向他们买粮吃,也要用钱向他们买水喝。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已赐福与你。你走这大旷野,他都知道了。这四十年,耶和华你的神常与你同在,故此你一无所缺。’
a. 你们绕行这山的日子够了,要转向北去:申命记第1章结束时,以色列因不信而拒绝进迦南,受到惩罚,在旷野中漂流,直到那代不信的以色列人都死去。在讲述这段经历时,摩西很快跳到了这38年漂流期的末尾,此时神指示以色列人转向北去朝着应许之地前进。即便他们因不信和悖逆而受苦,神也没有离弃以色列,仍指引着他们的行程。
i. “他不会带领我们走不必要走的路。”每一段路,无论多么崎岖坎坷,都有其意义和价值。我们在西珥山地区学到的教训,是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我们在摩押之地认识神的方式,也是在其他任何地方没有的。所以,无论神的诫命让我们感到多么困惑,我们都应当因这些诫命而欢喜。”(摩根)
b. 你们弟兄以扫的子孙住在西珥,你们要经过他们的境界:以扫的子孙是以色列人的远亲(400年前,雅各的兄弟是以扫)。神不希望以色列人夺取他赐予以扫及其后裔以东人的土地。以东是以扫的别名,并且与他的后裔紧密相关。
i. 或许在新约圣经中最著名的以扫后裔是希律王。根据古代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的说法,大希律王是以土买人(犹太古物,第14卷,第15章,第2节),这个民族是以东人的后裔。
c. 不可与他们争战,他们的地,连脚掌可踏之处,我都不给你们:当以色列人向迦南进军时,他们并非普通的征战军队,随意夺取所能占领的土地。以色列或许有足够的实力轻易夺取以东的土地,但以色列只接受神应许给他们的土地。神已眷顾以色列(你一无所缺),他们无需掠夺同为表亲的以东民族。
i. “神的命令并非一概是前进或争战的指示。以色列要征服一些地区,绕过另一些地区。通过这种方式,神准确地划定了应占领的土地范围,同时也约束了人出于自私的野心。”(汤普森)
ii. 故此你一无所缺:“神啊,作为一位慷慨的主人,不会像那些大人物对待他们的老仆人那样,只给他们一间小茅屋或一份终身的微薄年金,而是慷慨地为他们及其子孙后代提供充足的供给。万国之王啊,在这种情况下,谁不愿侍奉你呢!”(特拉普)
d. 你们要用钱向他们买粮吃,也要用钱向他们买水喝:神吩咐以色列人要尊重以东人,尽管他们作为强国本可压制以东人(民数记20:14-21)。
i. 一个人如何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向来是衡量一个人品格的重要标准。当一个人有能力去压制或欺凌他人,却没有这么做,这便体现出他的良善品格。基于这些原因,神吩咐以色列人善待较弱的以东民族。
ii. 用钱向他们买粮吃:“雅基告诉我们,这一劝诫意味着他们不可假装贫穷。当人这样做可能为他们省下钱时,他们便会这么做。当各支派来到以东人那里,他们不可对以东人说:‘我们是穷人,没有钱;你们卖水不能要价太高,因为我们付不起全价。’这样做绝不可以。天国的子民既得着这样一位无限的神的供应,便绝不可佯装平穷。”(司布真)
2. (8-15) 摩西回忆穿越摩押的旅程。
“于是,我们离了我们弟兄以扫子孙所住的西珥,从亚拉巴的路,经过以拉他、以旬迦别,转向摩押旷野的路去。耶和华吩咐我说:‘不可扰害摩押人,也不可与他们争战。他们的地,我不赐给你为业,因我已将亚珥赐给罗得的子孙为业。
(先前,有以米人住在那里,民数众多,身体高大,像亚衲人一样。这以米人像亚衲人,也算为利乏音人,摩押人称他们为以米人。先前,何利人也住在西珥,但以扫的子孙将他们除灭,得了他们的地,接着居住,就如以色列在耶和华赐给他为业之地所行的一样。)
现在,起来过撒烈溪!’于是我们过了撒烈溪。自从离开加低斯巴尼亚,到过了撒烈溪的时候,共有三十八年,等那世代的兵丁都从营中灭尽,正如耶和华向他们所起的誓。耶和华的手也攻击他们,将他们从营中除灭,直到灭尽。
a. 转向摩押旷野的路去:摩押人也是以色列人的远亲。他们是亚伯拉罕侄子罗得的后裔。与对待以东人一样,神不希望以色列人扰害摩押人,也不希望他们与之争战 —— 他们的土地并非神打算要赐给以色列的。
i. 圣经中较著名的摩押人之一是路得(路得记1:4)。她是一名摩押女子,嫁给了一位名叫波阿斯的以色列人。路得成为了大卫王的曾祖母,弥赛亚的祖先之一。
b. 先前,有以米人住在那里:摩押人因击败了一支被称为以米人的迦南民族而引人注目,以米人是一个庞大、可怕的种族,与亚衲人一样强大。摩押人并非是最早居住在那些土地上的民族;他们取代了之前居住在那里的民。
i. 这里译为“巨人”(英翻版原文为giants)的词在希伯来语中是“利乏音”(rephaim)。“利乏音”这个词常被译为“巨人”,但它的意思只是“令人惧怕的人”。
ii. 利乏音 是一族身材高大、好战的人,在以色列人抵达之前就居住在迦南地区。在约旦河以东地区,他们有许多不同的称呼:摩押人称他们为以米人,亚扪人称他们为散送冥(申命记2:20)。
iii. “或许他们是一群强壮、凶猛、令人畏惧的人,像四处游牧的阿拉伯人一样,靠掠夺他人为生。这足以使他们获得‘巨人’(英翻版原文为giants)或“身材极为高大之人”的称号。”(克拉克)
iv. “名词rephaim出现在诗篇88:10(希伯来文版为11节);箴言2:18;9:18;21:16;约伯记26:5;以赛亚书14:9;26:14、19中,意指阴间死者的影子。以色列人或许将这个称谓用到了这片土地上那些很久以前就已死去的早期居住者身上。”(汤普森)
v. 亚衲人:“亚衲这个名字由来已久。在公元前20世纪和19世纪的埃及咒诅文献中就有记载(参见1:28;民数记13:22、33;约书亚记11:21、22;15:14)。”(汤普森)
vi. “既然神将那些以米人,也就是可怕的人,从摩押人面前赶出去,那么他岂不更会在以色列人面前赶走这些亚衲人吗?”(特拉普)
c. 三十八年:在这短短几节经文中,摩西概括了以色列人在旷野的三十八年。这一时期,他们除了生存,没有取得太多成就,进展甚微,只是等待着那不信的一代死去,好让有信心的一代进入应许之地。
i. 就如以色列在耶和华赐给他为业之地所行的一样:“有一种可能,叙述者在此使用了所谓的‘信心完成式’,用于描述一个未来事件,由于这是神所应许的,所以就如同已经成就了一样。其次,这句话可能是后来由一位被认为受神指引的授权者添加到经文中的。”(梅里尔)
B. 摩西回忆以色列前往迦南途中遇到的民族。
1. (16-23) 经过亚扪人的土地。
“兵丁从民中都灭尽死亡以后,耶和华吩咐我说:‘你今天要从摩押的境界亚珥经过,走近亚扪人之地,不可扰害他们,也不可与他们争战。亚扪人的地,我不赐给你们为业,因我已将那地赐给罗得的子孙为业。’(那地也算为利乏音人之地,先前利乏音人住在那里,亚扪人称他们为散送冥。那民众多,身体高大,像亚衲人一样,但耶和华从亚扪人面前除灭他们,亚扪人就得了他们的地,接着居住。正如耶和华从前为住西珥的以扫子孙,将何利人从他们面前除灭,他们得了何利人的地,接着居住一样,直到今日。从迦斐托出来的迦斐托人,将先前住在乡村直到迦萨的亚卫人除灭,接着居住。)
a. 兵丁从民中都灭尽死亡以后:这标志着那不信的一代(在加低斯巴尼亚拒绝信靠神的应许,不去凭信心夺取迦南地的那一代(申命记1:19-33)的终结(或接近终结)。现在,神将带领有信心的一代人来征服迦南。
b. 亚扪人的地,我不赐给你们为业:与以东人和摩押人一样,亚扪人的土地也不属于以色列人。在摩西的带领下,以色列人听从神的指引。他们并非随心所欲地发动攻击和征服,而是按照神的指示行事。
c. 利乏音人之地:这里再次使用了希伯来语“利乏音”(rephaim)这个词,指的是在以色列人之前居住在迦南的一个身材高大、好战的部族。摩押人称他们为以米人(申命记2:11)。
i. 从迦斐托出来的迦斐托人:“迦斐托的确切位置尚不清楚,但可能是克里特岛。在旧约的其他地方(耶利米书47:4;阿摩司书9:7),它似乎指的是爱琴海的海岸和岛屿。非利士人属于公元前13世纪入侵地中海东岸地区的一部分海上民族”(汤普森)
2. (24-37)摩西回忆对亚摩利王西宏的征服。
“你们起来前往,过亚嫩谷,我已将亚摩利人希实本王西宏和他的地交在你手中,你要与他争战得他的地为业。从今日起,我要使天下万民听见你的名声都惊恐、惧怕,且因你发颤伤恸。”
“我从基底莫的旷野,差遣使者去见希实本王西宏,用和睦的话说:‘求你容我从你的地经过,只走大道,不偏左右。你可以卖粮给我吃,也可以卖水给我喝。只要容我步行过去,就如住西珥的以扫子孙,和住亚珥的摩押人待我一样,等我过了约旦河,好进入耶和华我们神所赐给我们的地。’
但希实本王西宏不容我们从他那里经过,因为耶和华你的神使他心中刚硬,性情顽梗,为要将他交在你手中,像今日一样。
耶和华对我说:‘从此起首,我要将西宏和他的地交给你,你要得他的地为业。’那时,西宏和他的众民出来攻击我们,在雅杂与我们交战。耶和华我们的神将他交给我们,我们就把他和他的儿子,并他的众民都击杀了。我们夺了他的一切城邑,将有人烟的各城,连女人带孩子,尽都毁灭,没有留下一个。惟有牲畜和所夺的各城,并其中的财物,都取为自己的掠物。从亚嫩谷边的亚罗珥和谷中的城,直到基列,耶和华我们的神都交给我们了,没有一座城高得使我们不能攻取的。惟有亚扪人之地,凡靠近雅博河的地,并山地的城邑,与耶和华我们神所禁止我们去的地方,都没有挨近。”
a. 希实本王西宏不容我们从他那里经过:因为这一拒绝,以色列人进行了民数记21章所记载的一场战役。以色列人只是请求安全通过亚摩利人的境地,但遭到了拒绝。
b. 耶和华你的神使他心中刚硬,性情顽梗,为要将他交在你手中:神在幕后使亚摩利王西宏的心变得刚硬。
i. 神这样做是正当的,因为造物主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待他所创造的万物。不过他行事的方式也是正当的。神并没有劝说不情愿的西宏与以色列作对;神只是任由西宏的心走上它想走的邪恶之路。神没有将西宏的心从善变为恶,而是让他对以色列的恶意变得更加坚定。
ii. “法老和西宏都不理睬神通过他仆人所传达的信息。他们都不愿降服于神的意志,他们的每一次拒绝都使他们的心更加刚硬。因此,神的要求一旦被拒绝,便会致使他的心会越发硬化,以至他无法对以色列的请求做出友好的回应”(汤普森)
c. 为要将他交在你手中:这解释了神为何使西宏王的心刚硬。神引导西宏走上他内心渴望的毁灭之路,以便亚摩利人的土地成为以色列的产业和继承地(你要得他的地为业)。神不允许以色列人夺取以东人、摩押人或亚扪人的土地,但他确实将亚摩利人的土地赐给了他们。
d. 我们就把他和他的儿子,并他的众民都击杀了……尽都毁灭,没有留下一个:与亚摩利人的战争是神指示以色列进行的独特审判之战之一。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不仅要在战场上打败亚摩利人,还要对他们整个社会进行审判。亚摩利人是神很久以前就定意要审判的民族之一(创世记15:16),如果他们不知悔改的话。
i. 我们夺了他的一切城邑:“当然,这一结果与摩西后来在申命记中概述的策略一致,这是一套行为准则,其中详细规定,城市、房屋、水井、葡萄园和橄榄园—— 所有这些都将归以色列人所有,而他们无需付出任何劳动来获得(申命记6:10–11;参见19:1)。”(梅里尔)
ii. 汤普森关于毁灭一切财物的看法:“此事确认了耶和华对以色列的主权,以及他在历史中对以色列的旨意,同时也表明了他对邪恶民族的审判。”在圣战中,耶和华既成就了救赎的目的,也实现了审判的目的……然而,在基督教时代,这一原则的应用却大不相同。”
e. 没有一座城高得使我们不能攻取的: 三十八年前,以色列人因觉得自己在军事上敌不过对方而拒绝进入应许之地。而在这里,当他们开始凭信心进入这片土地时,神向他们表明了,如果他们在三十八年前就相信他,情况本可以是怎样的。
i. 没有一座城高得使我们不能攻取的:直译是“没有一座城对我们而言是过于高大的”。三十八年前,迦南城邑的高墙曾让以色列人畏惧(见申命记1:28)。但凭借信心前行,即使是高墙,在主的力量面前也是可以克服的障碍。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