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埃及记》第34章-再次立约
A. 摩西再次在山上与神相会。
1. (1-4)神再次召唤摩西上西奈山。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你摔碎的那版一样,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明日早晨,你要预备好了,上西奈山,在山顶上站在我面前。谁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遍山都不可有人,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 摩西就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一样。清晨起来,照耶和华所吩咐的上西奈山去,手里拿着两块石版。
a. 你要凿出两块石版,和先前……的那版一样:摩西摔碎了第一次带下来的两块石版,那是神用手指所写的(出32:19)。摩西摔碎这两块石版,是因为以色列违背了他们与神所立的约。
b. 先前你摔碎的那版……其上的字我要写在这版上:在他们犯下膜拜金偶像的大罪之后(出32),摩西为以色列求情,而以色列悔改,神就恢复他们。重新赐给他们新的石版是合宜的。
c. 谁也不可和你一同上去……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当神第一次在西奈山对以色列训示十诫时,祂吩咐他们不要靠近西奈山(出19:12-13)。在第二次颁布诫命时,他们仍然要站在远处,除了摩西,都不可靠近。
i. 摩西再次充当神和百姓之间的调解人。百姓因为自身的罪恶与叛逆不能直接与神打交道,于是摩西成为一座桥梁,弥合了百姓与神之间的鸿沟。
2.(5-6a)神的同在向摩西显现。
耶和华在云中降临,和摩西一同站在那里,宣告耶和华的名。耶和华由摩西面前经过(注:参见钦定本圣经;和合本圣经未翻译此节经文)
a. 耶和华在云中降临,和摩西一同站在那里:这里提到的“云”无疑就是被称为“舍吉拿”(Shekinah)的荣耀光辉之云彩。在《圣经》中多次提及这种云彩。
· 它遮盖了西奈山(出19:16)。
· 白日,它陪伴以色列一同前行(出13:21-22)。
· 它立在摩西的帐棚前(出33:9-10)。
· 它以荣光充满所罗门的圣殿(代下7:2)。
· 它在马利亚感孕耶稣时荫庇马利亚(路1:35)。
· 它出现在耶稣变像之时(路9:34-35)。
· 它将出现在耶稣再来之际(启1:7)。
i. 和摩西一同站在那里:神在西奈山以某种方式在云中向摩西显现。这正是摩西所求的,他曾经恳求神,“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出33:18)。
b. 宣告耶和华的名:这意味着神向摩西启示祂的性情。在这段经文里提到了祂性情的具体方面,然而这远不止是一次关于神本性的讲座。摩西以一种激动人心的方式体验了神的性情。
c. 耶和华由摩西面前经过(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耶和华由摩西面前经过,并且宣告说”,和合本圣经未翻译这节经文):正如神在《出埃及记》33章21-23节中吩咐的那样,摩西照着神的话去做,他经历了神所说的。藏身在磐石的缝隙中,摩西在耶和华神的“背后”看到了他所能承受的神的更多荣耀。
i. 在《出埃及记》33章18节中,摩西大胆地祈求说,“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在那之后,神许诺要向摩西彰显祂的同在(出33:19-23),或者按照摩西所能承受的,尽可能多地显明祂的同在。
3.(6b-7)神的性情向摩西显明。
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a. 在他面前宣告(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并且宣告说”):神对摩西说这话,用言语向摩西显明祂的性情;神就向摩西宣告这些。当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摩西体验了强有力的属灵经历,伴随着丰富的感受与情感。然而,神不希望祂的启示仅仅是在感受和情感的层面上,而是通过祂的话语与全人联结在一起。
b. 耶和华,耶和华:雅巍这个名就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知道的神的名;这不是神的新启示。神展示祂自己是永恒的、亘古不变的神。
i. “耶和华雅巍这个名体现了祂的身份与所为,因此这意味着宣告神的拯救行动……此处,是神启示祂自己,向摩西宣告祂的本性。”(科尔,Cole)
ii. 每个人应积极关注并认识神,对于基督徒来说尤为如此。“有人曾说,‘人类的正确研究对象是人。’我不会反对这种观念。但我相信同样正确的是,神选民的正确研究对象是神;基督徒的正确研究对象是神性。若有什么能够吸引神儿女的注意力,若有什么最高深的科学、最崇高的思辨、最强有力的哲学,那就是至大神的名字、本性、位格、工作、行为和存在,而他称这位神为父神。”(司布真,Spurgeon)
iii. “耶和华的自我揭示是以重复祂的名为前提的:‘耶和华,耶和华’,重复这个名字也许是为了强调祂永不改变。”(凯泽,Kaiser)
c. 是有怜悯、有恩典的:“有怜悯”最好翻译成“满有怜悯”。在新钦定本圣经中,它出现了十三次,其中有五次都翻译成“满有怜悯”。F·B·梅尔(F.B. Meyer)这样写道,“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温柔体贴、慈悲怜恤。’”
i. 在《诗篇》第78篇38节里,用了同一个词语来指以色列以及出埃及的经历:但他有怜悯(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但他满有怜悯”),赦免他们的罪孽,不灭绝他们;而且屡次消他的怒气,不发尽他的忿怒。这是以实际行动彰显的怜悯。
ii. 翻译成“有恩典”的词语源于这个概念,就是“为了施恩或赐予,因着仁慈而弯腰,或屈尊俯就级别较低者。”(欧文,Erwin)这是恩典,给予本不配得的人。
iii. 关于“有恩典”这个词语,F·B·梅尔(F.B. Meyer)的看法是:“那个词已经过时了。我们的祖先已把它石化,使之成为花岗石结构的基石,在这种结构中,人们的灵魂得不到安息。因此恩典那个词让我们怕得要死。然而,在语言中没有比这个词更伟大的词了,这个词代表着本不配得之人得到神白白赐予的、爱的礼物。”
d. 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恒久忍耐,且有丰盛的慈爱和信实”):“恒久忍耐”一词背后的意思是神不轻易发怒。祂不是火爆脾气的神,祂耐心平和地对待我们。
i. 我们都知道与脾气暴躁的人打交道是什么样的——最轻微的冒犯,或最轻微的错误,都会引发他的怒气,甚至勃然大怒。神不是那样的。祂不轻易发怒。
ii. “这位至大荣耀的神拥有丰富的良善,可不是仅仅够用而已。祂有大小的仓房,装满了慈爱与信实;祂将祂的库存堆放在街上,寻找分配派送系统。”(欧文,Erwin)
e. 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通过祂宽容饶恕的性情,神向我们彰显祂的美善。
i. 罪孽、过犯和罪恶都被提及,这样就没有人会以为还有这样、那样的罪恶是神不能赦免的。
ii. 神向摩西启示祂的性情。这种启示永远消除了一种误解,就是在《旧约圣经》中有一个坏的神,与《新约圣经》中好的神截然不同。神慈爱、怜悯和恩典的性情在《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中都有体现。
iii.《诗篇》第86篇15节重复了这种有关神的相同启示:主啊,你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
f. 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如果人拒绝接受祂的爱和饶恕,神要施行刑罚。而对那些恨祂之人的后代,这种惩罚将产生绵绵不绝的影响(出20:5)。
i. 祂的爱、恩典和给予的性情不会抵消祂的公义。因为耶稣所成之工,神的公义得到满足,神的恩典和怜悯得以赐下。
ii. “直到三四代:一个常见的闪米特习语,表示延续不断。”(科尔,Cole)
3.(8-9)摩西回应神的显现。
摩西急忙伏地下拜,说:“主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我们中间同行,因为这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又求你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以我们为你的产业。”
a. 摩西急忙伏地下拜(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摩西急忙俯首,俯伏在地敬拜”):摩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敬拜。当我们开始认识神是一位怎样的神,以及祂对我们所怀有的一切大爱,我们所能做的最实际的事情就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投入地敬拜祂。
i. “神性情的要素彰明昭著、备受瞩目,暗示着恩典与真理,影响着摩西,使他崇拜神,献上祈祷。”(托马斯,Thomas)
ii. 实际上,摩西急忙敬拜。当他清楚认识了神是一位怎样的神时,摩西情不自禁要敬拜神。如果我们没有真正想要敬拜神,那就可以明显说明我们并没有真正欣赏神、感激神。
b. 主啊,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在我们中间同行:摩西祈求神的美善、恩典和怜悯能够延及他以及这百姓。摩西知道他们本不配得(这是硬着颈项的百姓,又求你赦免我们的罪孽和罪恶),然而摩西祈求神施恩,而非施行祂的公义。
i. 当我们真实地看见神的美善,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请求神将祂的美善延及我们。如果我们真知道神是美善的,我们应当祈求祂善待我们。如果我们真知道祂是宽容的,我们应当祈求祂赦免我们。因此,认识神不是一种被动的操练。当我们真正认识祂时,这种了解会引导我们领受祂的各种美善恩典。
ii. 摩西所做的甚至比这更进一步,他不仅是为自己求这些,他还代表以色列提出了这些请求。
B. 再次立约。
1.(10-11)神要为以色列所行之事。
耶和华说:“我要立约,要在百姓面前行奇妙的事,是在遍地万国中所未曾行的,在你四围的外邦人,就要看见耶和华的作为,因我向你所行的是可畏惧的事。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要谨守,我要从你面前撵出亚摩利人、迦南人、赫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
a. 我要立约:这是神的约,而以色列受邀加入这约。神没有与以色列就条款进行协商。相反,祂通过摩西向以色列百姓转述了约中的条款。
b. 我要……行奇妙的事……在你四围的外邦人,就要看见耶和华的作为(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你周围的万民”):神的计划是通过以色列向所有的民族(万民;注:参见钦定本圣经)来荣耀祂自己,并且通过祂在以色列中间所行的大事来彰显祂的荣耀。
i. 对于神所行的大事,以色列可从以下两种情况做出选择:这些大事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祝福,世上万国都将知道唯独神行了这些事情,唯有神使以色列蒙福(所罗门就是这样);或者,这些大事将成为可怕的诅咒,使得地上列国都知道神惩治了以色列,却仍然保存他们,使他们没有灭族(就如被掳之人的例子一样)。无论怎样,神都要藉着以色列在列国中荣耀祂自己。
ii. 当然,那可畏惧的事是神许诺要与以色列一同去行的。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顺从神对他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今天所吩咐你的,你要谨守),这样他们就能享受因顺服守约而来带的祝福。
iii. 我要……行奇妙的事:“这似乎是指在他们得着迦南地为业的过程中神所做的事情,【比如】使耶利哥城墙倒塌,让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等等]。”(克拉克,Clarke)
c. 我要……撵出:神应许要做以色列自己不能做的事——撵出迦南诸族,让以色列承受神的应许之地为业。
2.(12-16)以色列必须分别出来,在敬拜、政治、团契和婚姻上与迦南人迥然有别,不相往来。
你……要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不可敬拜别神,因为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只怕你与那地的居民立约,百姓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祭祀他们的神,有人叫你,你便吃他的祭物;又为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他们的女儿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使你的儿子也随从他们的神行邪淫。
a. 你要……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正如之前在《出埃及记》23章24节中所述,经文表明迦南人的文化非常腐败,可谓已烂到了骨子里,无可救药。神不愿以色列人效仿迦南人,承袭迦南人文化中的任何恶行恶习。
i. “膜拜一个塑像,称之为耶和华,这根本不是在敬拜耶和华。”(科尔,Cole)
b. 百姓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注:新美国标准版圣经翻译成“他们随从自己的神行邪淫”):对迦南诸神的崇拜与不道德的性行为之间有明确的联系。许多迦南神祇是掌管生育的神祇,其崇拜仪式包括与庙妓行淫,以及种种纵欲杂乱的淫乱活动。
3.(17)以色列必须弃绝偶像崇拜。
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
a. 不可……铸造神像:从金牛犊垮台的角度来看,多次提到这个命令(这个理念出现在《出埃及记》20章4节里,第二条诫命体现了这种观念)具有特别的意义。没有任何一个铸造的神像能够与神所彰显的荣耀相比,即使是摩西在西奈山上看见的部分荣耀也无法与之相媲美。
4.(18)以色列必须守除酵节。
你要守除酵节,照我所吩咐你的,在亚笔月内所定的日期吃无酵饼七天,因为你是这亚笔月内出了埃及。
a. 除酵节:这个节期在《出埃及记》12章14-20节中首次提到,体现了神对纯洁的要求,即以色列在祂面前要保持纯洁,除去一切的酵——罪的象征,以色列就活在象征性的纯洁中。
5.(19-26)各种律例,这些律例大多数涉及以色列从万民中分别出来并分别为圣归向耶和华神。
凡头生的都是我的;一切牲畜头生的,无论是牛是羊,公的都是我的。头生的驴要用羊羔代赎,若不代赎,就要打折它的颈项。凡头生的儿子都要赎出来。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你六日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虽在耕种收割的时候,也要安息。在收割初熟麦子的时候,要守七七节。又在年底,要守收藏节。你们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我要从你面前赶出外邦人,扩张你的境界。你一年三次上去朝见耶和华你神的时候,必没有人贪慕你的地土。你不可将我祭物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逾越节的祭物也不可留到早晨。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
a. 凡头生的都是我的:在这里,神再次提到关于长子的律例,以及要将他们奉献给神的诫命,在《出埃及记》13章11-13节和22章29-30节中,首次陈述了这条诫命。
b. 谁也不可空手朝见我:在日常工作(你六日要做工)和遵守节期(你……要守……节)的背景下,神给出这条诫命。这里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应有所奉献,都应从事某些工作,这样就有财物可以献给神。
i. 对受造物来说,通过向神奉献来荣耀造物主是再合适不过的举动了。蒙救赎者以这种方式来尊荣他们的救赎主更为合适。
c. 你们一切男丁,要一年三次朝见主耶和华:神命令在每年的三个节日(逾越节、五旬节和住棚节),所有以色列男子都要聚集在耶和华神面前(出23:14-17)。这里,神甚至许诺要赐给顺从的以色列人超自然的保护,使他们在上耶路撒冷守节时蒙神特别保守(你一年三次上去朝见耶和华你神的时候,必没有人贪慕你的地土)。
i. 你……上去朝见……的时候,必没有人贪慕你的地土:“这是一个多么明显的可证明神的能力和特别的护理的证据啊!当所有男丁离开,除了妇女和孩子,再没有人留下来保家卫国,这时周围的列国若发动侵略,夺取以色列全地和他们的一切坚固城邑,岂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这难道不是以色列宗教神圣起源的有力证据吗?”(克拉克,Clarke)
d. 你不可将我祭物的血和有酵的饼一同献上(注:钦定本圣经翻译成“你不可将我祭物的血和有酵之物一同献上”):酵(酵母)在圣经中常常是罪恶的代表。因此,神禁止在燔祭中加入任何种类的酵(比如之前《出埃及记》23章18节中所述)。
e. 地里首先初熟之物,要送到耶和华你神的殿:当以色列人来到迦南地时,他们有一个特殊的责任,就是在定期所献的初熟之物以外,还要将地里最早生产的初熟之物献给神(出23:16)。将最初的、最好的献给神是尊荣神,承认祂是供应万物的神。
f. 不可用山羊羔母的奶煮山羊羔:这条诫命再次提到了《出埃及记》23章19节的内容。它要求以色列人不可模仿在迦南人中实行的、残忍的异教生育仪式。
6.(27-28)摩西受命写下这些诫命,并且他的生命在西奈山上得到神迹维持。
耶和华吩咐摩西说:“你要将这些话写上,因为我是按这话与你和以色列人立约。” 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
a. 你要将这些话写上:因为神与以色列人所立的约是基于这些话以及神的其他话语;所以摩西要将这些话写下来,这样做十分重要。这些话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此湮灭被人遗忘。
b. 摩西在耶和华那里四十昼夜,也不吃饭,也不喝水:这是一个完全独特的、超自然的禁食。对某些人来说,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生存40天是绝对有可能的;但不管怎么说,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生存这么长的时间绝对是一个神迹。在《圣经》中从未记载这种禁食被人重复实行,也从未推荐过这样禁食。
i. “这句话中所暗含的惊人事实毫不夸张。”(摩根,Morgan)这有力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c. 耶和华将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在两块版上:最后,这些石板被以色列人放入约柜里(申10:5)。
C. 摩西脸上发光。
1.(29-30)摩西从西奈山上下来时,他的面孔发光。
摩西手里拿着两块法版下西奈山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亚伦和以色列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就怕挨近他。
a. 摩西……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身体上与神的近距离交流,对摩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面容看起来在闪耀发光,如此令人目眩、惹人注目,以色列的首领和百姓都怕挨近他。
i. 在如此惊人的禁食之后,我们以为摩西看上去定是面色苍白,一脸病容。显而易见,他的情况不是这样;他的面皮发光,其散发的荣光和荣耀是如此强烈,令其他人心生犹豫,不敢轻易靠近他。
ii. 的确,与神同住同活会影响外表,尤其是面容。跟随耶稣之人的脸上,应该明显带有神的平安、喜乐、爱和美善。然而,摩西所经历的似乎超出了一般的原则。这是他与神非凡相交的直接结果(自己的面皮因耶和华和他说话就发了光)。
iii. 摩西脸上的光辉是反射的荣光,是一种领受的荣光。源头是神的荣面,当摩西如此直接地与神交流时,他的脸上就会领受到这种耀眼的荣耀。“摩西的面容发光,是因为他长时间地注目凝视神的面容。”(司布真,Spurgeon)
b. 摩西……不知道自己的面皮……发了光:奇妙的是,摩西并不知道这一点。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属灵光辉是多么耀眼。这是因为摩西是一个真正十分谦卑的人(民12:3)。
i. “人们可以直接意识到自己比其他人优越的地方,并且以此为荣,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从来没有真正见过神的圣洁荣美,对自己内心的状况也没有清楚的认识。”(梅尔,Meyer)
ii. 在《圣经》中,我们只读到两个人的脸像这样发光:摩西和司提反(徒6:15)。这两个人都是谦卑的人。“弟兄们,我担心神不会让我们的面容发光:我们会变得太过骄傲。要承受神的荣光,需要非常温顺和谦卑的心灵。”(司布真,Spurgeon)
iii. “我们总是祈祷,‘主啊,让我的面孔发光’;但是摩西从来没有这样的愿望。因此,当他的面孔发光时,他并不知道。他从没有谋求过这样的荣誉。愿我们不要因追求个人名誉而落入陷阱,甚至根本不要存有那样的想法。”(司布真,Spurgeon)
2.(31-32)摩西向以色列的首领讲述神的约。
摩西叫他们来,于是亚伦和会众的官长都到他那里去,摩西就与他们说话。随后,以色列众人都近前来,他就把耶和华在西奈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们。
a. 摩西叫他们来,于是亚伦和会众的官长都到他那里去:因为摩西的面容发出的光辉是如此耀眼,吓倒了他们,他们全都躲开了,不敢靠近摩西。摩西不得不劝说他们回来——先是诸位首领,接着是以色列众人都近前来。
b. 他就把耶和华在西奈山与他所说的一切话都吩咐他们:在西奈山上,摩西与神相交,体验了荣耀的、改变生命的团契相交。然而,当他下山回到百姓中间时,他再次立刻投入到治理和领导百姓的工作中。
i. “他从那非凡的经历中走出,再次回到尘世,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梦想家,永远想着、谈着过去的狂喜;而是要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着眼于实际、埋头实干的人,按照在山上领受的标准来指导、管治属地生活的所有方面。”(摩根,Morgan)
3.(33-35)摩西脸上的帕子。
摩西与他们说完了话,就用帕子蒙上脸。但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他说话,就揭去帕子;及至出来的时候,便将耶和华所吩咐的告诉以色列人。以色列人看见摩西的面皮发光,摩西又用帕子蒙上脸,等到他进去与耶和华说话,就揭去帕子。
a. 摩西……就用帕子蒙上脸……摩西进到耶和华面前与他说话,就揭去帕子:在神面前(根据《出埃及记》33章7节,大概是在他自己的帐棚里,他的帐棚已成了会幕),摩西就脱下蒙脸的帕子。然而,在百姓中间,摩西又用帕子蒙上脸。
b. 他的恩召有何等指望:人们很容易认为摩西戴着面罩是为了让百姓不怕挨近他(出34:30),或者是为了保护其他人免受摩西脸上荣光的伤害。然而,使徒保罗解释了蒙脸帕子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隐藏摩西发光的面孔,而是为了不让人看到他脸上那逐渐减少的荣光,因为荣光正在渐渐减退。
i. 不像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林后3:13)。旧约有荣耀,却是一种渐渐消退的荣耀。神不希望人们看到旧约的荣耀逐渐消失,就因此对摩西失去信心。
ii. 旧约是伟大而光荣的——但与新约相比,它显得相当苍白。一轮明亮的秋月可能看起来很美,月光皎皎、清辉如雪,但与正午的灿烂烈日相比,立刻相形见绌,黯淡无光了。
c. 摩西的面皮发光:希伯来语中,“发光”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发出光束”。(科尔,Cole)它也与希伯来语名词“号角”有关。为什么拉丁语武加大译本会将这个动词误译为“有角”,原因就在此。因此在大多数中世纪艺术作品中,摩西的头上都有一对角。
© 2023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 –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