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下第11章-利未人脱离北方
A. 所罗门儿子罗波安的统治。
1. (1-4)先知阻止内战,允许北方支派脱离南方。
罗波安来到耶路撒冷,招聚犹大家和便雅悯家,共十八万人,都是挑选的战士,要与以色列人争战,好将国夺回再归自己。但耶和华的话临到神人示玛雅说:“你去告诉所罗门的儿子犹大王罗波安和住犹大、便雅悯的以色列众人说:‘耶和华如此说:你们不可上去与你们的弟兄争战,各归各家去吧!因为这事出于我。’”众人就听从耶和华的话归回,不去与耶罗波安争战。
a. 罗波安来到耶路撒冷,招聚犹大家和便雅悯家,共十八万人,都是挑选的战士:这是在耶罗波安反叛大卫家的时候。罗波安试图用武力来维持王国的统一。
b. 要与以色列人争战,好将国夺回再归自己:罗波安企图发动战争,攻打脱离王国的以色列众支派,但神藉先知说话,制止了他的行动。为了保持他的尊严 —— 或者,也许是缺少勇气 —— 罗波安听从了神的话,就是神藉神人示玛雅所说的话。
i. “你们有些人可能以前从未听说过这个神人示玛雅,也许以后也不会再听到他的名字;他在这段历史中只出现了一次,然后就消失了;他来了又走了, —— 想象一下,就这么一个人,用非常直白、质朴的话语,传达神简单的命令,就约束住了十八万挑选出来,准备与以色列家争战的战士,让他们休战。……为什么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呢?也许,弟兄们,我们并不总是奉主的名说话,或者没有把神的话当作神的话来说。如果我们只是在讲述自己的想法,人们为什么要听我们的呢?”(司布真)
2.(5-12)罗波安专注于防御建设。
罗波安住在耶路撒冷,在犹大地修筑城邑,为保障修筑伯利恒、以坦、提哥亚、伯夙、梭哥、亚杜兰、迦特、玛利沙、西弗、亚多莱音、拉吉、亚西加、琐拉、亚雅仑、希伯仑;这都是犹大和便雅悯的坚固城。罗波安又坚固各处的保障,在其中安置军长,又预备下粮食、油、酒。他在各城里预备盾牌和枪,且使城极其坚固。犹大和便雅悯都归了他。
a. 在犹大地修筑城邑:因着内战使他的王国领土减少了一半以上,罗波安深受刺激,将注意力集中在防御上,建造了一系列设防的城邑。
i. “以斯拉列出的十五个城市位于犹大的南部和西部边境。选择建造它们,似乎是因为受到来自埃及的威胁,而颁令建造的(历代志下12:2-4)。”(佩恩)
b. 他在各城里预备盾牌和枪,且使城极其坚固:罗波安试图巩固自己的王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总体而言,他忽视了巩固王国所必需的属灵方面的事务。
i. “罗波安在这些地方储备物资,保障供应,使它们不仅能经受住围城;还具备了支援供应偏远地方的能力。”(克拉克)
B. 祭司、利未人和敬虔的余民脱离以色列,归向犹大。
1.(13-16)北国敬虔之人投向南国。
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都从四方来归罗波安。利未人撇下他们的郊野和产业,来到犹大与耶路撒冷,是因耶罗波安和他的儿子拒绝他们,不许他们供祭司职分事奉耶和华。耶罗波安为邱坛、为鬼魔(注:原文作“公山羊”)、为自己所铸造的牛犊设立祭司。以色列各支派中,凡立定心意寻求耶和华以色列神的,都随从利未人,来到耶路撒冷祭祀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
a. 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都从四方来归罗波安:这是对北国第一个王耶罗波安所推行的国家支持的偶像崇拜的回应(列王记上12:26-33)。这些耶和华的敬虔仆人,拒绝生活在一个违背神命令、敬拜神会被定为违法的王国里。
i. “耶罗波安不让他们教导和帮助以色列人敬拜和侍奉神,也不让他们按班次上耶路撒冷去敬拜;而这些祭司也不愿意按照耶罗波安的要求和命令,与他们一起拜金牛犊;因此,他们为了神的缘故,心甘情愿地舍弃了他们所有的产业和财物。”(普尔)
ii. “他试图为了国家的利益而改变宗教,结果却毁掉了两者。”(摩根)
b. 利未人撇下他们的郊野和产业,来到犹大与耶路撒冷:这意味着自耶罗波安的时代以来,南国犹大不仅由犹大和便雅悯支派组成,而且由所有十个北方支派的敬虔余民组成。
i. 从属灵方面来讲,以色列遭受了两次打击 —— 一次是耶罗波安设立不敬虔的宗教,另一次是敬虔和忠信之人的离开。在北国,虔诚的人所剩无几。
ii. “即使从实施政策的角度来看,驱逐耶和华的祭司和利未人也是愚蠢的大错。他们几乎整个群体投向耶罗波安的对头,如此,‘就坚固犹大国’。”(克纳普)
iii. “注意一点,普通信徒随从利未人,来到耶路撒冷,这再次强调了人民的团结,因为各个支派都有代表。”(塞尔曼)
iv. 这种敬虔之人的迁移,并没有结束于耶罗波安的时代。“从这句话‘耶罗波安和他的儿子’,也就是他的继任者,可以看出忠信之人迁往犹大,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迁移过程。”(佩恩)
v. “这忠信之人的余民,来自所有支派,聚集在一起,离开各自的故土,来到犹大……在历史的长河里,离开和迁出往往是神的推进方式。这样的迁移行动往往需要做出牺牲,但这也意味着他们都蒙解救与释放。”(摩根)
c. 耶罗波安为邱坛、为鬼魔(注:原文作“公山羊”)、为自己所铸造的牛犊设立祭司:通过列王记上可以看到有关牛犊偶像(新钦定本“为自己所铸造的牛犊偶像”)的事情,这些是对真神的虚假代表。然而,我们在这里还了解到,耶罗波安为邪灵(也就是迦南的异教神祇)设立了祭坛。
i. “这样,他设立了两类邱坛,一类为巴力,一类为真神,他假装通过拜牛犊来拜真神,也希望人以为拜牛犊就等于拜真神了。”(普尔)
2.(17)犹大的真正力量所在。
这样,就坚固犹大国,使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强盛三年,因为他们三年遵行大卫和所罗门的道。
a. 这样,就坚固犹大国:这是犹大的真正力量所在。这些来自北国的敬虔之人,移居南国,定居在那里。
b. 因为他们三年遵行大卫和所罗门的道:遗憾的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因为总体来说,罗波安倾向于不敬不虔之道。
3.(18-23)罗波安的家室。
罗波安娶大卫儿子耶利摩的女儿玛哈拉为妻,又娶耶西儿子以利押的女儿亚比孩为妻,从她生了几个儿子,就是耶乌施、示玛利雅、撒罕。后来又娶押沙龙的女儿玛迦(注:13:2作“乌列的女儿米该雅”),从她生了亚比雅、亚太、细撒、示罗密。罗波安娶十八个妻,立六十个妾,生二十八个儿子,六十个女儿。他却爱押沙龙的女儿玛迦,比爱别的妻妾更甚。罗波安立玛迦的儿子亚比雅作太子,在他弟兄中为首,因为想要立他接续作王。罗波安办事精明,使他众子分散在犹大和便雅悯全地各坚固城里,又赐他们许多粮食,为他们多寻妻子。
a. 罗波安娶十八个妻,立六十个妾:罗波安显然没有从他父亲所罗门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尽管他的妻妾数量少得多(他可能没有能力供养那么多),但他仍然心怀违背申命记17:17命令的心思。
i. “罗波安娶了‘十八个妻子’,这表明他肆意无视神的律法,无论是在滥用王权方面(申命记17:17),还是在一夫多妻的婚姻方面……更不用说他无视了他父亲所罗门所树立的灾难性先例,而他本应从这先例中吸取教训,行事谨慎。”(佩恩)
ii. “然而,他终究是他父亲的儿子;即便在和平繁荣的岁月里,他兽性的一面也在众多妻妾中显露无遗,最终他实际上像他父亲一样,按照周围腐败君王的模式建立起了一个后宫。”(摩根)
b. 罗波安立玛迦的儿子亚比雅作太子,在他弟兄中为首:这意味着他指定亚比雅为他的继承人,即王储,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可能还让他担任共同执政者。
i. “亚比雅当然不是罗波安的长子;但他宠爱玛迦,过于爱其他的妻妾,所以他倾向于选择她的儿子,这可能是爱屋及乌,受到她的影响而做出的选择。”(克拉克)
c. 罗波安办事精明,使他众子分散在犹大和便雅悯全地:这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众多的儿子分隔开来,减少他们结成联盟反对亚比雅的可能性,毕竟亚比雅可能被视为一个不合法的王位继承人。
i. “将他自己的众子分散在不同的行省里,这样做确实是一种策略,这样他们就不太可能与耶罗波安结盟来反对他们的父亲。”(克拉克)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