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志上第13章-大卫王将约柜运往耶路撒冷
A. 尝试将约柜运到耶路撒冷。
1.(1-4)将约柜运往耶路撒冷的计划。
大卫与千夫长、百夫长,就是一切首领商议。大卫对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若以为美,见这事是出于耶和华我们的神,我们就差遣人走遍以色列地,见我们未来的弟兄,又见住在有郊野之城的祭司利未人,使他们都到这里来聚集。我们要把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来,因为在扫罗年间,我们没有在约柜前求问神。”全会众都说可以如此行,这事在众民眼中都看为好。
a. 大卫与千夫长、百夫长,就是一切首领商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经文并没有提及大卫求问耶和华。一群敬虔且心怀善意的人,因彼此商议却未求问耶和华,很快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
i. 关于“走遍以色列地,见我们未来的弟兄”,佩恩(Payne)解释:“字面意思是,‘我们留在各地的弟兄。’也许,这反映了公元前1010-1003年非利士对以色列的第三次大压迫有多么严重,而大卫刚刚打破枷锁,结束了非利士人的压迫(撒母耳记下5:20, 25)。”
b. 我们要把神的约柜运到我们这里来:这是约柜,就是距大卫时代四百多年前,神命令摩西制作的约柜。约柜是一个木制箱子(“柜”一词,意思是“箱”或“橱”),全部用金包裹,并且有一个精美华丽的金顶盖(或顶部),叫作“施恩座”。
i.神的约柜长3英尺9英寸(约114.3厘米),宽2英尺3英寸(约68.58厘米),高2英尺3英寸(约68.58厘米)。约柜里放着摩西从西奈山带下来的法版、一罐吗哪,还有亚伦开花的杖,这是亚伦拥有领导权的证明。
ii. 据此七十多年前,神的约柜从非利士人的地回到以色列(撒母耳记上7:1)。在那些年间,约柜被放在亚比拿达的家中,但如今大卫和民众想要把它重新带回到国民意识的核心位置。
c. 这事在众民眼中都看为好:将约柜带回,使其重新成为以色列人关注的核心,这个想法是好的;但他们运送约柜的方式很快就会被证明是错误的。
i. 对大卫和以色列人来说,把约柜放在耶路撒冷是有益的。“他知道真正的王不是他,而是耶和华。他自己的统治必须依赖于神的旨意和指示。因此,不仅他有必要明白这一点,百姓也必须认识到这个事实。”(摩根,Morgan)
2.(5-8)从基列耶琳运送约柜的过程。
于是,大卫将以色列人从埃及的西曷河直到哈马口都招聚了来,要从基列耶琳将神的约柜运来。大卫率领以色列众人上到巴拉,就是属犹大的基列耶琳,要从那里将约柜运来。这约柜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华神留名的约柜。他们将神的约柜从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放在新车上,乌撒和亚希约赶车。大卫和以色列众人在神前用琴、瑟、锣、鼓、号作乐,极力跳舞歌唱。
a. 这约柜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耶和华神留名的约柜:神的约柜代表神在以色列直接的同在和荣耀。大卫认为将约柜从无名偏远的地方运出来,使其重回备受瞩目之地,是一件高度优先的首要大事。大卫希望以色列活在神的同在与荣耀中,因神的亲密同在而充满活力。
b. 他们将神的约柜……放在新车上:用牛车搬运约柜违背了神明确的命令。从约柜的设计可以看出,它的搬运方式必须是用人力扛抬(出25:12-15),而且只能由哥辖家族的利未人来扛抬约柜(民数记4:15)。
i.“经文中明确规定,约柜应当由祭司扛在肩上,因为神的事业在世上的推进,应当通过献身的人,而不是通过机械工具。”(梅尔,Meyer)
ii. 可以想象这些人当时的想法。“看,我们为神的约柜准备了一辆新车。神一定会对我们漂亮的新车感到非常满意。”他们认为新的技术或奢华的装备可以掩盖他们无知的悖逆。
iii.“长期对约柜的忽视,可能使这些人对搬运约柜的明确命令一无所知。或者他们对关注这些细节的重要性变得粗心大意了。”(摩根,Morgan)
iv. 在撒母耳记上6:10-11 中,非利士人用牛车运送约柜。他们这么做没事,因为他们是非利士人,但神对他自己的子民有更高的期望。以色列人应该以神的话语为准则,而不是效仿非利士人的做法。“以色列人陷入困境,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敬拜真神意味着他们不能再简单地遵循当时异教的习俗。”(塞尔曼,Selman)
c. 乌撒和亚希约赶车:通过亚比拿达这两个儿子的名字含义,可以看出一幅颇有意味的图画。“乌撒”的意思是“力量”,而“亚希”的意思是“友善”。
i. 许多为神所做的事工就是如此 —— 一辆新车,一场盛大的活动,由“力量”引领,“友好”在前头 —— 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求问神或寻求他旨意的情况下进行的。当然,大卫为这场盛大的活动祈求神的祝福,但他并没有就活动本身求问神。这是一件以错误方式去做的好事。
d. 大卫和以色列众人在神前……作乐:从这个场合的重要性以及提到的所有乐器来看,这是一场相当盛大的活动。气氛欢乐、激动人心且引人入胜。但问题是,这一切都不能讨神喜悦,因为这一切都是对他话语的悖逆。
i. 我们常常忍不住以自身的感受来评判一次敬拜经历。但当我们意识到敬拜是为了要讨神喜悦时,我们就会尽心去研读他的话语,以便知道该怎样敬拜他。
ii.“如果你通读这个故事,你会发现它似乎只是一场有歌唱、琴瑟、鼓钹、号声,还有新车和牲畜的活动;差不多就是这些。甚至没有提到内心的谦卑,或在神面前的庄严敬畏,而约柜不过是神的外在象征。恐怕这第一次尝试运送约柜,太过于顺从肉体的意思和血气的冲动。”(司布真,Spurgeon)
B. 乌撒之死及其后果。
1.(9-11)乌撒触碰约柜遭击杀。
到了基顿的禾场(注:“基顿”撒母耳记下6:6作“拿艮”),因为牛失前蹄(注:或作“惊跳”),乌撒就伸手扶住约柜。耶和华向他发怒,因他伸手扶住约柜击杀他,他就死在神面前。大卫因耶和华击杀(注:原文作“闯杀”)乌撒,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直到今日。
a. 到了基顿的禾场:在禾场,人们的操作是将禾捆收聚起来,通过扬场把糠秕从麦子中间分离出去。这次运送约柜的活动中有很多“糠秕”,而神要在基顿的禾场上吹散这些“糠秕”。
b. 乌撒就伸手扶住约柜:这是严格禁止的。根据民数记4:15中有关搬运约柜的规定,不可摸圣物,免得他们死亡。他这样做,是因为牛失前蹄(或许,牛看见了禾场上的谷物),他担心约柜可能会从新车上掉下来摔在地上。他觉得自己扶住约柜总比让约柜掉在地上好。
i. 在那个时刻,乌撒作出了一个无视神诫命的决定,做了一件在他自己看来十分正确的事情。即使是我们瞬间做出的决定,神也是看重的。
c. 因他伸手扶住约柜击杀他:神照着民数记4:15里的警告,击杀了乌撒,大卫本希望藉此机会让以色列人认识到神的同在,而神确实在基顿的禾场显现了 —— 但却不是以任何人所期望的方式。
i. 乌撒的罪不仅仅是一种本能反应或下意识行为。神击杀乌撒,是因为他的行为基于一系列严重的错误认知。
·乌撒错误地认为谁来搬运约柜都一样,无关紧要。
·乌撒错误地认为以怎样的方式搬运约柜并不重要。
·乌撒错误地认为自己知道有关约柜的一切,因为约柜已在他父亲的家中放了很久(撒母耳记下6:3)。
·乌撒错误地认为神自己没法照顾约柜。
·乌撒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双手比基顿禾场的地面更圣洁。
ii.“他没有看出约柜与其他任何贵重物品有何不同。他想要帮忙的意图是好的,但他对约柜令人敬畏的神圣性毫无感觉,即使是利未人扛抬约柜时,也禁止人用手触摸它。”(麦克拉伦,Maclaren)
d. 大卫因耶和华击杀……心里愁烦(注:新钦定本“大卫因耶和华击杀乌撒就生气”):大卫生气,他感到困惑不解。他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好意却行不通。神既看重我们的动机,也看重我们的行为。
2.(12-14)大卫心生惧怕,而神祝福俄别以东的家。
那日,大卫惧怕神说:“神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于是,大卫不将约柜运进大卫的城,却运到迦特人俄别以东的家中。神的约柜在俄别以东家中三个月,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
a. 那日,大卫惧怕神:他本不必惧怕神,而应惧怕自己的罪。神和约柜本身并没有问题(神对俄别以东家的祝福表明了这一点)。问题在于大卫以及协助他计划将约柜运进耶路撒冷的人,他们缺乏对神命令的认识和顺从。
i.“若历代志的读者希望恢复以色列从前的荣光,他们也必须认识到一个充满生命力圣洁的神,是绝不能被人类的局限所玷污的。”(塞尔曼,Selman)
b. 神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把耶和华的约柜带入以色列人生活的中心是一件重要大事,大卫明白这点。他希望全以色列都为神的同在和荣耀而激动。但由于乌撒的事,大卫觉得自己无法完成神希望他做的事。
i. 大卫在接下来一章的回应表明,他用后来在以赛亚书8:20里表达的思想,来回答这个问题:人当以训诲和法度为标准。大卫在神的话语里找到了答案。
ii. 整个叙述突出强调了一个原则:,即神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对大卫或以色列人来说,绝不能抱有“只要我们把约柜运到耶路撒冷,怎么做都无所谓”的态度。他们怎么做确实很重要,而我们今天做事(尤其是事奉神)的方式同样重要。
c. 却运到迦特人俄别以东的家中:大卫这样做,是为了应验神的话。俄别以东是可拉族哥辖家族的利未人(历代志上26:4)。根据神的诫命,这是利未支派中负责扛抬和看守约柜的家族(民数记4:15)。
d. 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当人们顺服神的话语,敬畏他的圣洁时,祝福就随之而来。神希望约柜成为以色列的祝福,而非咒诅。可以说,咒诅并非神的心意,而是人的悖逆导致的。
i. 塞尔曼(Selman)认为,“迦特人俄别以东”这个称呼意味着俄别以东来自迦特,因此神对他家的祝福,是神白白赐福的一个例子,神向俄别以东和大卫都彰显了他的恩典。然而,亚当・克拉克(Adam Clarke)的观点似乎更合理:“这个人只是在迦特寄居,所以被称为迦特人,而他原本是利未人,这从历代志上15:17 -18 可以明显看出。”
©1996–present The Enduring Word Bible Commentary by David Guzik